本书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课题组发布的第9本分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度保护状况的报告,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科研人员、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学者、遗产地专业人士共同编写。2022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党的二十大的总体布局下以及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的科学指引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各个领域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面对当前社会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化需求,以及建设活动和气候变化给遗产保护带来的诸多挑战,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深入参与国际遗产事务,提升中国话语权;理顺监测工作机制,提升监测技术水平,促进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加快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加强遗产价值阐释与传播等。
《分地阅读》 本书是一本阅读研究的著作,通过 分地阅读 理念,从 读物联通文脉 的知识传播和文化影响角度,具体叙述如何依据不同地区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和地方文献资源,结合江苏、浙江、湖南、福建等地的案例,提出组织局地阅读推广的具体建议。 《分级阅读》 本书借助海内外比较成熟的 分级阅读 理念,从 读物给养头脑 的知识传播和文化影响角度,具体叙述如何依据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年龄,针对幼儿、少儿以及学龄前、学龄后,分别给予家庭导读、亲子共读的书目推荐,以及针对不同体裁读物,所需要的领读、导读、诵读方法建议。 《分校阅读》 本书借鉴欧美名校 校园阅读推广 理念,从 读物增益才华(学识) 的通识(博雅)教育角度,具体叙述如何通过 校园同读一本书(一类书,如名著、美文、游记、传记、日记等) ,以及 好书校园漂
本书主要分为理论研究、问题分析和战略对策三部分。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些重大问题展开,构建了“文化强国”的中国话语体系。作者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采用宏观整体研究和微观个案分析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基于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到文化强国的理路,着力分析和阐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体系和战略对策。
《中国目录学史》从中国文化遗产传承、中国学术史、文献传播、知识管理等新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以前目录学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重要人物、重要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考证。全书围绕从公元前8世纪到1949年目录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阐述。与以往目录学史著作相比,该书的特点在于:一是改变过去将书目发展史等同于目录学史的做法,从学科出发研究文献、目录与目录学发展的关系,总结目录学发展成就:二是将目录学置于社会背景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揭示目录学对于学术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贡献;三是从思想史的角度,重点探讨目录学思想,揭示目录学发展规律。
本书介绍了策划健康传播框架的核心概念以及对公众进行健康宣教的关键策略,深入探讨了传播中经典的说服理论,如新平行过程模式、预防接种理论等,还涉及了最新的数字/多媒体/交互式传播形式,并着眼于医患沟通以及风险和应急传播等健康传播中的特殊情境。 这部语言简练、案例丰富的实用著作为学生们进入健康传播、社会化营销和社区健康教育等相关岗位提供了基础,无疑是公共健康传播的经典书籍之一。
朱小蔓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教育家,是我国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朱小蔓教授十分重视理论研究的教育生活基础与实践指导价值,几十年来在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教师教育和教育哲学等学科领域建树颇丰,其理论研究成果不仅在海内外受到学术界的共认和推崇,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广大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将教育生活视为理论研究的土壤,将中小学校视为教育思想的实验室,将儿童视为教育的生命主体与成长主体。她通过课程研究指导、专题学术报告、教师对话沙龙、课堂教学诊断等方式,与一线教师结成了具有教育创新活力的专业共同体。在朱小蔓教授指导下的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教育与情感文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应用、小学教师本科化培养模式、卓越教师教育、班主任与德育工作等领域
本报告立足于67家 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 的观察数据与理论思考,围绕我国 文化政策 这一重大问题,对中国基层文化单位改革与发展进程进行观察和分析,主要反映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文化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政策问题,在此基础上检视和评价我国公共文化政策的政策效应,为完善国家公共文化政策提供实践支撑和理论支持。 全书包含了总论、行业观察、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四大部分。总论梳理了我国公共文化政策的发展演变及特征。行业观察主要以实验基地为中心,对我国当前的公共文化行业进行观察研究。理论研究部分集中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理论思考。案例研究部分汇集了多家 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 的典型案例。
本书为第9本文化建设蓝皮书,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组织编撰。本书着眼于我国文化发展现状,从文化生产、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国内和国际传播与影响等方面,对2021-2022年我国文化的新发展、新成就以及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总体上和指数上的描述和分析,构建了以文化投入、文化生产、文化供给、文化传播以及文化消费5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为内容的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指数化形式对我国文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对2023年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文化建设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希望藉此为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及社会文化管理提供宏观上的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旨在增加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本书是作者在广东省顺德青田村进行乡村振兴实践的纪实。分别从乡村中的文化、文化中的乡村、乡村中的艺术和艺术中的乡村这两对互合互融的概念,讲述作者在青田亲身实践的以保存中国乡村原有文脉和艺脉为前提的,以独特的艺术的方式实现乡村在现代性冲击下的重生和振兴的经历和成果。作者的青田实践是以其先前大获好评的 许村模式 为基础,并作了更进-步的深入探索,形成了以"青田 为名的独特乡村振兴范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2020年10月对 青田范式 也作了深度的报道。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数字与人文的融合已经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种融合趋势与应运而生的新经济对于当下的经济和文化格局提出了新的诉求与挑战。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科技与人文建设以及数字人文的建设与发展在区域发展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展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实践、文化产业观察、数字人文和数字创意产业等方面的研究。 在文化科技融合的总趋势下,本书关注产业、技术、数字人文融合与文化强国的建设实践,配合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切实有效地提出了政策建议和可行性路径,集中探讨文化科技融合的实践基础、产业趋势、技术创新与人文融合等问题。通过对数字文化产业、数字技术与智慧城市、数字人文的应用与建设等方面的分析以及
三苏 文化是指以苏轼为代表,包括苏洵、苏辙乃至苏门人士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基于自身地方文献专藏特色,建设了 三苏文化研究资料数据库 。本索引是在该数据库的基础上编辑而成。索引收录1911 2017 年间发表的有关 三苏 文化研究的论文、资料题录数据约24000 余条,同时还收录同一时期国内出版发行的三苏文化研究专著和有专题章节研究三苏的图书题录数据近 2000 条,汇集了自1911年至2017年我国 在三苏 文化研究方方面面的成果与信息,可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文献检索方面的便利。
本书是作者20年来发表论文中的精选部分。作者长期担任民办高校的领导工作,并亲历亲为参与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研究内容广泛,研究成果丰硕,既涉及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法律法规和发展政策,又较为深入地研究民办高校的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和内部治理,基本涵盖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和主要问题,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乃至高等教育研究界具有一定的影响。本书对了解和研究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一部依据史料文献,重新审视中国话剧运动、尤其是上海海派话剧沿革、变迁和发展的一部学术专著。 中国话剧运动的发展恰与中国近代史相同步,自产生以来一直处于动荡和战乱之中,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话剧运动的史料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梳理和研究,致使中国话剧史研究中存在着大量的“空窗期”,如上海早期的学生演剧运动、上海游乐场中的话剧演出、文明戏转变为通俗话剧的历史沿革、1945—1949年间上海的话剧演出和解放初期的话剧等,均是话剧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有待史料的深入发掘和进一步研究。上海又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发祥地,话剧的产生与上海城市的变迁密切相关,并且深深地打上了上海城市的烙印——海派文化的印记;同时,上海又是中国近代 早开埠的城市,多元的文化和华洋杂处的社会环境,为作为舶
本书立足档案学与证据法学的跨学科视角,围绕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这一核心问题,从基础概念入手,辨析档案学与证据法学相关术语,提出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与电子文件一电子证据保管链,实现理论层面的跨学科衔接;继而将视角转向实践,爬梳政策法规、调研行业现状并分析国际经验,提炼组织机构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体系框架、阐明推进策略并进行案例分析。本书充分发挥 档案管理方式 对电子证据真实性认定的积极作用,将电子证据应用实践需求融入电子文件管理,为推动组织机构电子文件依法合规治理提供了有效思路,在档案学与证据法学的融通互促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本书共收录中国气候传播经典案例76个,包括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及重要人物案例7个,政府案例11个,媒体案例9个,企业案例15个,公益组织案例14个,社会公众案例13个以及智库案例7个。通过这些案例,全面反映了我国政府、媒体、公益组织、企业、公众、智库等单位和个人等 5 1 主体在为气候行动鼓与呼中的责任与担当、探索与创新,也可以看到我国气候传播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政府单一传播主体发展为多元传播主体的巨大变化。书中鲜活的案例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再现了发生在中国的低碳发展精彩故事,提供了开展气候传播的深度启示。
《中国新闻年鉴》于1982年由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创办,每年出版1卷,自2014年起纳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年鉴 系列。《中国新闻年鉴》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上一年我国新闻报刊业、广播电视业、网络传播业、新闻宣传与管理界以及新闻与传播研究界的工作实绩、重大事件、重大改革举措、典型经验、典型人物、优秀成果、机构设置、重大人事变动等方面的情况。 《中国新闻年鉴 2022》全面系统地记录了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变化情况。
“现代化”是政治经济学上的概念,具体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现代化努力,集中体现在“抗战”与“建国”这两个密切关联的问题上。西南联大作为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组建的战时高等学府,其生存与发展与这场争取民族的独立与解放的反侵略战争息息相关。抗日战争时期的 国策是“抗战建国”,虽然抗战结束后西南联大又存在了一年,但建设现代化 仍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因此,把西南联大纳入“抗战”与“建国”这一框架下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对西南联大知识群体在建设现代化 进程中的努力有所相对完整的了解,也为这项研究赋以了学术与现实的意义。本书无论是材料发掘还是鉴别利用,均紧扣“抗战建国”这一主线,力争从 高层次上表现中国知识分子建设现代化 的自觉意识和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实践。
本书对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比较,在归纳重点文化行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和趋势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了促进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思路举措。 本书的创新之处:一是基于区域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与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四川等省市以及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研究;二是选择数字出版、互联网游戏、工业设计、旅游休闲4个领域,对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效、进展和趋势进行了研究;三是对北京地区文化科技融合的16个代表性案例逐一进行了剖析;四是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书是 礼制考古的 本教材,在内容上分为“礼制文明概观”“都城礼制”“丧葬礼制”“器以藏礼”四部分,囊括礼制考古学 重要的内容。其中,“礼制文明概观”主要从宏观视角论述中国古代礼制文明的发展演变;“都城礼制”主要以先秦秦汉时期的都城及礼制建筑为个案,探讨不同时空都城与建筑所体现的礼制文化;“丧葬礼制”既有从个案出发探讨墓葬、陵园丧葬制度者,也有从考古材料出发探讨三礼文献相关内容者;“器以藏礼”多从先秦秦汉时期礼乐器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一时期礼制变革与不同功能器物的情况。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者,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广大文物考古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是古典文学研究名家蒋寅先生的自选集。他以“中国诗学之路”概括几十年治学的主要方向,以“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表明对中国诗学研究的基本认识和治学路径。他善于发现中国诗学研究中隐含的重大问题,并进行多角度、 、深入细致的探究和考索,所得结论常常切中肯綮,发人深省。本书反映了作者诗学研究的三个主要范畴——诗歌理论、诗歌创作和诗歌史, 体现出他对中国诗学走向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的高度关注,从而使这条诗学之路指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