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强大来自其政治力、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及文化力等诸多要素,但归根到底源于文化力,其中,传播力是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由此立论,从文化强国入手,阐述文化强国的内涵与要素,梳理文化强国的历史嬗变以及文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并根据世界文化发展特征与态势,提出中国文化传播的国际化策略。本书阐释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历史进程中的价值与贡献,提出在新的国际局势下,如何向世界传达中国故事与声音,让世界人民更多了解、欣赏中国的民族文化与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贡献新的力量。 本书适合中国文化爱好者及相关研究者阅读。
《舞在桥上 跨文化相遇与对话》由两位旅人,也是两位杰出的学者共同写成。她,从中国腹地四川小城出发,走进了法国文化的瑰丽殿堂;他,从法国出发,周游世界,然后在中国古老文明中觅得归处。他们相遇,对话,意外发现,虽作相逆之旅,却在精神的星空里遥遥相契。虽然地球日渐变得小而平,但是,从一种语言走进另一种语言,从一种文明切入另一种文明,从来都不是易事。他们是用中、英、法三种语言著述的学者,是永远走在桥上的智识舞者,是探路觅途的奥德赛,但他们并不孤独,因为他们脚下的路,与徐光启和利玛窦的道路相交会。
本书为刘东先生对中西文化进行长期比较思考的结晶。书名 长问西东 从清华校歌 无问西东 中来。作者深入究诘 无问西东 下的西方话语隐喻,示例性地扫描了历史哲学、国际汉学、比较文学、美学、地域文化、大学研究、文化批评等领域,而又旁及边疆史学、人类学与艺术社会学,显示了宽广的关切领域和深沉的问题意识。在如此发散的思绪中,却又紧扣思想的主线,即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边界。作者认为,只有紧紧扣住这条边界线,才能展示近百年来*为激烈的冲突;并且,在如此震荡的界面上,可能正孕育着未来文明的增长点。全书行文流畅、论说精彩,推理细密繁复、结论斩截自信,显示了作者恢廓的学术抱负和深刻的现实关怀。
本书吸收了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日语学习者的特点及实际需求,在对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日本文化的特点、日本人的交际习惯及交际心理、分析文化背景对于交际过程的影响。
回顾历史,绵延丝路而行的丝绸、陶瓷、香料、茶叶、金属、纸张等都属于物质商品,而从深层次上传播的是背后的手工制作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这些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丝路沿线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承和传播着,成为东西方交流直接的载体和民心相通的历史见证。本书基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及相关业态融合发展的状况,对丝路新疆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了重塑。 本书适合对活态存续于新疆的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介绍中国古代与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阐释了中国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影响。
本书主要关注语言、文化、社会、跨文化交际等概念,着重讨论人际交往的言语行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复杂多变的过程;重点关注影响跨文化交际过程、言语交际行为及编/解码过程中的诸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导致人们
本书主要论述中越文化交流史中一些典型例子,如科举与爱州进士姜公辅,历史上广西钦州、廉州与越南北部的文化交流,明代的交阯进士,中越书法文化交流,中国 四大名著 与 四大发明 之传越南,越南阮朝科举制度及其特色文化,中国与占城文化交流拾遗,以及中国学界对越南古典文学的译介与研究等。这些对增进我们对越南的了解,增进我们对两国文化交流的认识颇有裨益。
学术作为“专门的、有系统的学问”,正是一代代学者在前人的基础上以“追求真理,造福人类”为己任,不断刻苦钻研、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结果。诸多关于“科技史”的著作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文明大厦的主要基石,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是这种特殊的累积效应使得科学知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改造了人类本身,发展了人类自身的聪明才智。这是一代代献身于学术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的无上荣光!
《字里行间》是文化学者李怀宇深度对谈文学界名流巨匠的一本合集。二十位文人,金庸、蔡澜、莫言、贾平凹、流沙河、也斯、董启章......在一问一答间,作者为我们展现出这些文化名流不为人知的动人侧写,金庸的敬业与钻研、蔡澜的豁达与狡黠、流沙河的厚重与专注、也斯的清醒与纯净、毕淑敏的浪漫与温柔......听大师对谈,犹如跨越时空参与了他们的部分人生,旁观他们笑谈风云,历史云卷云舒,是别有一番纵横开阔之感激荡在心头。
本书重点阐述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类组织应形成怎样的文化红利转化思维,及其在实践中应关注的重点。比如,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人们付费?商业运作与公益之心如何平衡兼顾?如何让企业自然而然地呈现其文化风貌?如何通过文化来满足和客户的文化需求?如何创造性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人们重新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打造文化IP和文化生态圈,引爆文化势能?如何面向世界进行文化传播,与世界文化进行碰撞与融合,在世界范围内收获更大的文化红利? 要在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品牌中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跨上新台阶,创造更大的文化红利效应,赢得更大的文化红利生成。
《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培训实用教材》立足于为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者服务,以农村文化繁荣与发展服务为宗旨,并紧密结合当前农村文化礼堂工作实际。《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培训实用教材》以促进农村文化礼堂管理人才的理论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为培训目的,从文化礼堂建设基本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两大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力求两大内容相互呼应,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