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案例与分析》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语专业的学生,外派教师,汉语教师志愿者,以及报考《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和需要提升跨文化能力的人士等。 《跨文化交际案例与分析》来源于在海外27个国家任教的64位教师的跨文化日志,大小案例共102个。这些珍贵的跨文化交际*手资料,问题意识突出,可读性强,涵盖了文化模式和价值观、跨文化交际的心理与态度、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跨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跨文化适应、跨文化人际交往、跨文化的国际汉语教学和跨文化的国际汉语教学管理八大方面。 《跨文化交际案例与分析》为每个案例配有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与延伸阅读书目,为读者提供相应的建议、启示与资源。
酒,无论是在东方文明,还是在西方文明中,都具有重要的意蕴。每一个伟大文明社会的源头,都能找到跟酒的关联。可以说, 酒 与人类 文明 几乎是一起出现的,地球上有关酒的伟大的故事,往往都与伟大的文明精髓和文化传统交织在一起。 哈佛才子丁学良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也是中国学术界著名 酒仙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品万种酒,是丁学良的夙愿。他怀着李太白的意趣,乐此不疲。 本书从文明史和社会史视角,畅谈他数十年来在世界各地寻觅酒、学习酒、探讨酒的故事。有人生、有家族、有乡土、有地域、有民族、有国家、有世界;有社会变迁的震荡、有小人物碰上大时代的因缘、有大人物震撼小人物的奇遇;有庄严也有诙谐,有沉重也有潇洒,有睿智也有荒谬。如饮醇浆,回味不绝。
思南读书会自2014年2月15日举办第一场活动以来,每周六下午与读者准时相约在思南文学之家,迄今已累计举办四百四十余期。读书会邀请众多海内外知名作家、学者与读者共赴文学与思想的盛宴,获得广泛关注。《在思南阅读世界 第六辑》精选思南读书会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的讲座内容,引领读者重回精彩对谈的现场,感受智识的碰撞与共融。全书以文学为主要关注领域,探讨当今优秀的国内外作家作品及理论成果,涉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传统文化研究等。主题虽集中于文学,但内容包罗万象,视野开阔,思想深邃,是对当今人文思想前沿话题的浓缩式呈现。
刘苏里导读,中国38位知名学者讲读,共同解读上下 2500 年50位西方思想家的 51 部著作。这些思想家的著作光照当代,泽被千秋,讲读者的解读通透、有趣,本书有助于你理清西方两 千余年来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掌握政治、哲学、法学等思想菁华,透彻理解当今世界和中国,带你实现观念与思想的飞升。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伴随着对外来文明的借鉴与吸纳,汉唐时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力强大,人口众多,文化发达,胡汉交往频繁。其中,大量胡人(泛指中国以外的外国人)通过贸易、出使将本国的工艺品、器物、食物乃至动植物带到中原内地,同时将外来文明中的宗教、文化、艺术、习俗也带到汉地。*重要的是,大量胡人生活在唐代中国的宫廷、城市,潜移默化中将他们的文化植入了中原文化,逐渐使得中华文明中有了外来文明的因素。但是,多年来相关研究或者较依赖于文献记载,或者比较具有局限性,不能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胡汉文化的交流互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学术界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日趋深入,尤其是大量相关考古成果的涌现,为深入研治胡汉文化交流的课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书作者是
社会总在花样翻新,编辑孜孜以求的东西却永不会过时。《总编辑叙谈》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前总裁陈昕先生的一本小书,书稿内容来自陈昕先生在2021年和2016年的两场讲座,讲座是针对青年编辑和出版从业人员,作者从自己四十年的从业经历、经验出发,精炼地总结了在时代风云变换之中,编辑作为内容行业工作者,如何定位自己的职业,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工作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等等。作为一位用40年的时间从一线岗位做到全国家出版集团***的杰出编辑,作为操作过许多重大、复杂出版项目的资深出版人,作者对编辑这份职业理解至深,言简意赅地将毕生出版工作心法凝练于这本小书之中。
语言和文字是我们日常学习中最为常用的符号系统,其产生是人类的一大创举和文明标志。我们生活着的世界,不仅只有抽象的符号,还有感性的质料,而后者是能被感觉直接经验到的,且先于任何符号出现在我们活生生的经验中。技术时代生活的普遍电子化,使我们周遭正加速虚拟化,而我们置身的现实世界,却一如既往由琳琅满目的有形物质所形构。当前还是一个超节奏社会和终身学习时代,除了依靠书籍等精细的符号学习外,另一种借助实物的 粗放 学习似乎正适逢其时。 由此可见,除了 通过能被识别的符号 进行间接学习,人类还可以拥有一套自成一格的学习方式,即 借助能被感知的实物 。该方式犹如一道冲破当时代学习困境的亮光,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本书尝试研究博物馆学视域下的实物学习对日常学习模式的启发及构建。
跨文化交际教程是一个综合系统, 其中包括语言、文化、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跨文化交际教程(第二版)》从大的文化框架入手,选择了一些反映目的语文化现象的主题进行讨论与对比, 如家庭、教育、工作、保健、体育等,旨在通过对英语国家较为典型的主流文化现象进行描述、阐释、讨论以及与中国文化的对比,培养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力,进而使他们主动观察、分析、对比、评价,并从深层文化探讨和研究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书主要论述中越文化交流史中一些典型例子,如科举与爱州进士姜公辅,历史上广西钦州、廉州与越南北部的文化交流,明代的交阯进士,中越书法文化交流,中国 四大名著 与 四大发明 之传越南,越南阮朝科举制度及其特色文化,中国与占城文化交流拾遗,以及中国学界对越南古典文学的译介与研究等。这些对增进我们对越南的了解,增进我们对两国文化交流的认识颇有裨益。
本书为 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 的民族卷,围绕 胡貌汉魂与异域文明 主题,积极探索汉唐时期胡汉之间的冲突与交融,从不同角度进行前沿性的研究,依据草原突厥、绿洲西域和中亚粟特的多方互动,结合考古发掘新成果和文物解读新收获,撰写了一系列原创性的论文,考证了唐玄宗的中亚嫔妃曹野那姬,推测了崔莺莺与蒲州粟特人的渊源,区别了胡姬与吴姬的不同,对中古入华黑人、印度人、突厥人、契丹人、奚人等进行了寻踪,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其对消失种族的思索记忆,对民族嬗变的阐幽发微,具有学术回顾和推进作用,对梳理中华 民族性 多元形成的根源颇有益处。
本书建构了本体意义上的文化翻译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首次论证并建立文化翻译学的学科体系,二是首次研究文化翻译学元理论,三是从描写与阐释两个方面系统研究文化翻译学基础理论。 文化翻译学的学科体系包含基础理论、历史研究、应用研究、元理论四大分支,并且每个分支都包含若干具体研究领域。文化翻译学元理论包括文化翻译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问题。文化翻译学基础理论是关于文化翻译本体的研究,其研究任务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描写文化移植活动的过程,揭示译者移植文化却又变动文化这对矛盾本身;二是阐释文化移植活动的结果,阐明文化翻译方法的理据性,解释上述这对矛盾产生的各种原因。 具体来说,文化翻译学基础理论涉及以下九项任务:(1)
是杰里 H.本特利教授全球史研究的扛鼎力作。在书中,作者提出了 跨文化交流 的研究范式,从文化改宗、融合和抵制等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近代以前四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传播。
本书以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为主线,分别从 西学东渐 和 中学西传 角度展开研究。 西学东渐 部分有8章, 中学西传 部分有2章。谓之通俗易懂,属于有创新的、面向大众的学术读物。
本书以越南汉文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对越南汉文小说的拟效模式进行考察,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古代越南汉文小说发生与衍变的基本路径包括将中国古文献记载进行想象性创造、借用中国历史演义的模式、整体移植个别置换地分解化用、与本土传说故事相糅合等。本书尝试揭示中越文化在交流中融会相生的生命力所在,考察越南文学的发生、流传与变异,及其历史文化语境,探究越南本土民族文化的重构与文学文本生成的源流。
《我们的文明与世界的文明》是 文明对话论丛 系列继《我们的文明观》后,第二本面世的图书。 文明对话 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理想。我们希望通过 文明对话 的实践,通过不断地总结人类文明对话的历史经验,让 文明对话 这一人类的伟业从自在的实践状态,逐步发展成全面自觉的精神现象。该系列旨在宣扬中华文化,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本书稿内容包括明清时期官方走向海洋的历程和民间走向海洋的历程等篇章,阐述明代朝贡体制的重建和海洋政策走向,倭匪问题与海疆管理的强化,福建官员对月港税制的贡献,月港开禁与漳州社会经济的发展,福建海洋区域贸易的国际化,清代海洋政策调整与江南城镇发展,明代以来厦门军事与经济,厦门白氏家族的海洋发展等。
世界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I.A.瑞恰慈从1927到1979年6次来到中国,在华度过了近5年的时光。他对中国的研究、访问和工作,以及他在清华和北京大学的教学实践加深了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从中汲取了大量中国文化的营养。《I.A.瑞恰慈与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对话及其影响》运用文化研究理论,从瑞恰慈与中国文化的多次接触中、从他在中国的教学实践中、从他在中国普及“基本英语”的艰苦努力中所表现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对话与相互影响入手,研讨了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和他对中国学界的影响。本书由荣新芳著。
本书为刘东先生对中西文化进行长期比较思考的结晶。书名 长问西东 从清华校歌 无问西东 中来。作者深入究诘 无问西东 下的西方话语隐喻,示例性地扫描了历史哲学、国际汉学、比较文学、美学、地域文化、大学研究、文化批评等领域,而又旁及边疆史学、人类学与艺术社会学,显示了宽广的关切领域和深沉的问题意识。在如此发散的思绪中,却又紧扣思想的主线,即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边界。作者认为,只有紧紧扣住这条边界线,才能展示近百年来*为激烈的冲突;并且,在如此震荡的界面上,可能正孕育着未来文明的增长点。全书行文流畅、论说精彩,推理细密繁复、结论斩截自信,显示了作者恢廓的学术抱负和深刻的现实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