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苏里导读,中国38位知名学者讲读,共同解读上下 2500 年50位西方思想家的 51 部著作。这些思想家的著作光照当代,泽被千秋,讲读者的解读通透、有趣,本书有助于你理清西方两 千余年来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掌握政治、哲学、法学等思想菁华,透彻理解当今世界和中国,带你实现观念与思想的飞升。
语言和文字是我们日常学习中最为常用的符号系统,其产生是人类的一大创举和文明标志。我们生活着的世界,不仅只有抽象的符号,还有感性的质料,而后者是能被感觉直接经验到的,且先于任何符号出现在我们活生生的经验中。技术时代生活的普遍电子化,使我们周遭正加速虚拟化,而我们置身的现实世界,却一如既往由琳琅满目的有形物质所形构。当前还是一个超节奏社会和终身学习时代,除了依靠书籍等精细的符号学习外,另一种借助实物的 粗放 学习似乎正适逢其时。 由此可见,除了 通过能被识别的符号 进行间接学习,人类还可以拥有一套自成一格的学习方式,即 借助能被感知的实物 。该方式犹如一道冲破当时代学习困境的亮光,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本书尝试研究博物馆学视域下的实物学习对日常学习模式的启发及构建。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伴随着对外来文明的借鉴与吸纳,汉唐时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力强大,人口众多,文化发达,胡汉交往频繁。其中,大量胡人(泛指中国以外的外国人)通过贸易、出使将本国的工艺品、器物、食物乃至动植物带到中原内地,同时将外来文明中的宗教、文化、艺术、习俗也带到汉地。*重要的是,大量胡人生活在唐代中国的宫廷、城市,潜移默化中将他们的文化植入了中原文化,逐渐使得中华文明中有了外来文明的因素。但是,多年来相关研究或者较依赖于文献记载,或者比较具有局限性,不能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胡汉文化的交流互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学术界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日趋深入,尤其是大量相关考古成果的涌现,为深入研治胡汉文化交流的课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书作者是
本书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敦煌、新疆、西藏等地出土汉藏文献、金石碑铭、汉藏传世史籍等对唐前期吐蕃在河陇地区的进出与军政建制、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的节度使、都督、部落、部落使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其中反映的汉藏文化交流问题做一些考察辨析,以说明自己的见解,以期能够抛砖引玉,将吐蕃统治河陇西域历史和这一时期的汉藏文化交流史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本书是以古籍为中心的 江南藏书文化 专题研究文集,对江南古籍收藏现状进行了介绍和梳理。江南藏书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史上的江南经济发达,人文昌盛,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了灿烂的优秀文化成果,是上海文化的主要源头和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主要中心区域之一。而古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江南文化的历史记录。本书内容包括江南藏书文化、上海藏书文化、金山藏书文化、古籍修复与再生性保护四个部分。既有对中国历代藏书家及藏书楼的研究,又有对江南古籍文献刊刻、版本及现状的研究等。是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江南古籍藏书研究文集。
2012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了刘余莉、党圣元、郦波、刘笑敢、王鹤鸣、于平、王博、蒋述卓、王珮瑜、陈可石、黄孝慈等多位名家大儒举办了83场讲座。编者从讲座文稿中精选出45篇整理编辑成本书,内容包括民族文化、广东精神?深圳观念、经济、教育、文学艺术、深圳学派、创意设计、科学生活、养生等多个系列。
为庆祝刘庆柱先生七十华诞,他的学生们撰写了学术论文以为献礼。本论文集共收入15篇论文,还有刘庆柱先生的学术论著目录及其学术经历和访谈录两篇附录。本论文集涉及的年代跨度大,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明清时期;涵盖的地域广,包括中国各地和韩国;包含的内容丰富,包括城市、工艺传统与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反映了当前考古与历史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本书以四百余幅精美绝伦的实物图片及高水准的学术探究,呈现极为丰富和充分的证据链条,全景展现了 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意大利文艺复兴和现代世界的开端,既是一个与丝绸的引进、消费、模仿和再创造同步的过程,还是一个发生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故事,世界多元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共同创造了本质上是跨文化的文艺复兴。 书中通过还原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国艺术中的西方影响,揭示多元文化交融共生从而创造人类文明的历史真相。这是一段中西文化交融的故事,将带领读者体验一场跨越亚欧大陆的时空旅行,感受 13 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影响世界的深刻变革。
本书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主编,分为两个部分。*部分集中展示*届中式帆船展评大赛参赛船模及其相关信息。第二部分收录专家学者的相关论文,所收论文围绕 古代海洋文明 这一主题展开,尤其关注古代船只研究及古代造船技术的研究等。本书对于研究古代船只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经过了几年的拼搏,《糖史》编国内编终于写完了。至于第二编国际编,也已经陆续写成了一些篇论文,刊登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杂志上。再补写几篇,这一部长达七十多万字的《糖史》就算是大功告成了。书既已写完,好是让书本身来说话,著者本来用不着再画蛇添足、刺刺不休了。然而,我总感觉到,似乎还有一些话要说,而且是必须说。为了让读者对《蔗糖史》更好地了解,对《蔗糖史》的一些写作原则,对《蔗糖史》的写作过程有更清楚的了解,我就不避啰嗦之嫌,写了这一篇序。我不是科技专家,对科技是有兴趣而无能力。为什么竟“胆大包天”写起来看来似乎是科技史的《糖史》来了呢?关于这一点,我必须先解释几句,先集中解释几句,因为在《蔗糖史》内还有别的地方,我都已做过解释。但只不过是轻描淡写,给读者的印象恐怕不够深刻。在这
《中外文化交流史》为原北大亚太研究院院长、中外文化交流史权威何芳川教授,组织国内影响力强大的学术力量编写而成,内容条贯周详、体系严谨清晰、简洁流畅,集权威性、严谨性、人文性以及可读性于一身。它以丝绸之路为主线,将中国在西、南、东、北方向,从古至今与外界交流的历史娓娓道来。既有纵向的历史论述,从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时期、西学东渐与欧洲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几个时间段论述了不同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状况;又有横向的文化比较,从中国-东北亚,中国-东南亚、南亚,中国-西亚-非洲,中国-欧洲,中国-美洲五个地域性的角度来全面阐述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本书以国内外古今多语种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研究中外科学技术交流史。挑选47项中国古代擅长的科技项目,如:造纸、印刷、火药与火器、指南针、铸铁与炼钢、有色金属合金、深井钻探、丝绢、养蚕、丝织、,瓷器、漆器、龙骨水车、铁犁、耧车、双动活塞凤箱、造船与航海、中医药、代数学、天文仪器与历法、生物进化思想和炼丹术等,论述其起源、早期发展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同时也谈到古代和近三百年来中国从国外引进科技成果的情况。全书由14章43节构成,含插图312幅。在学理分析和文字叙述上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适于中学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各界读者阅读。
全书编纂工作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史实为依据,客观、准确地反映中印两国在历史上的双向文化交流。全书共设置800条目,对两千多年来中印两国贸易往来、科技交流、佛教交流、哲学交流、语言学交流、文学交流、艺术交流、民俗养生健身交流、交通交流、外交往来、学术交流等进行总结,含4000多主题,110万字,配图1300幅。本书的关注点主要有三:一是人的思想和行为;二是人员往来与交流;三是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