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引出 军阀主义 的概念,并沿用C.M.威尔伯关于 军阀主义 是 一种有组织的政治体系,其中武力通常是权力分配和制定政策的决定因素 的定义。这样,军阀政治统治时期的社会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形成的政治系统,就成为作者主要关注的对象了。换言之,对个别具体的军阀的政治行为进行描述,并不是(或并不仅仅是)本书的研究要旨,而是通过 角色 的分类,然后加以系统分析的方式,从而凸显历史描述与政治分析的最佳结合点。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本书的研究路径是 避免对角色作出评价 ,而重点在于对体制进行分析。 第一章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框架,论证其理论体系的依据;第二章从历史实证的角度,简单叙述了中国军阀派系的起源;第三章至第七章从关系、兵源、训练、武器及其经济等诸多侧面,对中国军阀政治系统的各项要素作出了较详
《陈独秀大传(第3版)》从陈独秀的家世、童年写起,对陈独秀的青年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大革命时期、托派时期、抗战时期以及晚年,都作了客观的介绍,不仅对大时代背景下他的独特形象有深入刻画,还对其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政治生涯进行了精彩论述。另外,通过陈独秀一生的思想演变,读者可以透析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演变过程。 《陈独秀大传(第3版)》的作者是任建树。
一座清华园,半部近代史。 《档案里的清华》以清华大学校史档案为主线,讲述了从庚子赔款、清华建校到1949年前后这半个世纪中的人与事,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与家国情怀的心灵史诗。 胡适与清华渊源甚深,他曾经为清华校园扩建而支持征用圆明园、推荐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等,然而1923年为何清华国学部教师一致反对聘请胡适为其顾问?罗家伦曾言 办一好大学,光是盖几所大房子绝不够;实则,建筑物不过是死的躯壳,应当有学术的灵魂在内,才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 ,他为清华的发展 铺下了一条康庄大道 ,但为何后来清华大学又出现驱逐罗家伦的风潮?梅贻琦当选清华校长究竟是众望所归,还是派系斗争与博弈的结果?今天 功成名就 的杨振宁当年为何用 幻想破灭 来形容自己? 本书收录1928年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就职演讲手
以珍贵而翔实的历史资料图片真实地记录了从1947年至1965年期间东北农业发展与建设的全过程,记载了东北土地改革后农民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和幸福生活,以及人民公社成立后农村社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冲天干劲和丰收景象,而且还记载了当时在农业战线上涌现出的无数劳动模范和生产能手。此外,还展示了朴实的东北人杀猪宰羊、挂灯笼、贴年画、跳秧歌、欢度新年等极具东北特色的场景。 历史图片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它比文字资料更加真实地记录与还原了历史。本影像志中收录的这些封存70余年的珍贵历史图片凝聚了瞬间的永恒,唤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回顾,更好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去,具有非常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史料价值。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炮不利”与英军“炮利”的问题,属于中国乃至世界火器史和海防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书是国内研究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火炮技术和性能优劣的学术专著,对中英火炮材质的金相进行了微观的实验与实证研究,发现英军火炮分类统一、膛壁薄、重量轻、各部位比例与设计思想相符、材质良好、制造与加工技术高、弹药质量优、点火装置先进,从而使之射程远、射速快、射击精度高、杀伤力大;清军火炮则与之相反。可以认为·清军火炮的劣势和作战方式的陈旧,是其防守失败的原因,英军火炮的优势和新作战方式的采用,是其侵略得逞的关键。
本书从“狱事沧桑”、“炼狱精英”、“毙狱”、“狱史钩沉”等多个侧面和角度叙述描写了提篮桥监狱的身世和历史、典故和人物、往事和现状,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和可读性,是中国部横向描述提篮桥监狱的纪实读物。
本书以社会史的视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27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事件进行了重新解读和探索,以加深对近代铁路工人群体的认识,并对工人运动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有更准确的定位,从而在史学方法论上推进革命史与社会史的有机融合。具体内容涉及京汉铁路沿途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铁路工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力量成长、大罢工之各种触发因素的积聚、大罢工爆发后的各方反应与博弈、革命史视野下的罢工效应与百年符号流播等。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折时期,伴随着一场又一场的下层革命。可以说,这是少数英雄崭露峥嵘的时代,也是启迪民智、民主意识觉醒的时代。因此,这个时代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磅礴气势。《文丛:民国传奇》分别从“民国初建”、“留苏密档”、“血泪辛酸”、“尘封往事”、“行宪之乱”、“学界·文人”六个方面为我们解读那段被雕刻的时光。或阐于细微,以记录者的独特眼光重新回顾那些历史烟云,从政坛到民间,从改革到救亡,从英雄、将军到学者文人……那些令人心生诸多遗憾却又令人不忍释卷的历史,以全新的方式跃然展开;或巨笔如椽,、范福潮、朱宗震、罗厚立、叶曙明、李扬、唐人、王彬彬、程巢父等学者名家,以其高深思维重新审视曾被误读或者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以他们的妙笔为我们打开一扇充满激情、热血、坚守、信仰、光
《图说上海老洋房》介绍的48栋老洋房,都是如今不可多得、不可复制、不可再生、闻名上海滩的名人豪宅,如沙逊别墅、马勒别墅、马歇尔别墅、马立斯花园、丁香花园、三井花园、荣宗敬故居、周湘云故居、严裕棠旧居、盛重颐旧居、宋子文旧居、爱庐、郭棣活旧居、白宫馆 自然,其中发生过的故事,留下的遗韵,产生的影响,就更加耐人寻味。 《图说上海老洋房》是集上海老洋房建筑语汇和上海名人掌故逸事于一体的彩色影集,一卷在手,上海滩昔日的独特风貌自在眼底,于增智、解史、娱情、鉴赏都有不可替代的补益。
徐承祖是甲午战前,中国批奉旨派遣驻洋的使节,第三届实际到任的驻日本公使(1885年 1888年)。更为重要的是,他开启了近代中国 文明国家化 并推动近代中国实现从 天朝 统治向近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国家主权思想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本书主要分为两大板块,板块分为电稿、函稿、奏稿、谕旨、文稿5个部分,共收录电报254件、信函18件、折片41件、谕旨33件和文稿4件;第二板块为辅助性史料,包括附录和徐承祖年谱两部分。 本书内容起于中法战争,迄于中日甲午战争,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中心,以档案、数据为基础,再现了以中法战争、朝鲜甲申事变、中日两次天津谈判、巨文岛事件、两次 朝俄密约 、金玉钧事件、中日长崎事件等为主要内容的历史画卷。作者博采古今中外史籍、资料,且尽可能保持文献原貌,并在考据基础上对史
《旧时广州》选自数千种近代报刊杂志,如《申报》《语丝》《宇宙风》《古今》《现代》《新都周刊》《逸经》《万象》《新语》《小说月报》《妇女杂志》《一般》《南国月刊》等。其中有近十篇文章选自《逸经》,盖《逸经》社长简又文、主编陆丹林均为粤人,故《逸经》登载之文,很多与粤地的风俗饮食、故人旧事、风物景致有关,如陆丹林之《潘达微》《广州十三行》《广东的香肉与龙虎会》、简又文之《广东人过新年记》《高剑父画师苦学成名记》、冯自由之《革命逸史》《苏曼殊之真面目》、廖苹庵之《舞狮的艺术》等。
《旧时上海》编选收录以文献性、文学性并重,兼顾掌故性。如张若谷之《上海城隍庙》、谢六逸之《家》等,文笔情致俱佳,绝无矫情之气。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所辟 上海战记 栏,所收录的记述上海战事之文,皆为作者亲历亲睹,如施蛰存之《同仇日记》、钱君匋之《东战场纪行》等,其中惨痛哀婉之状,今日读来,仍令人心碎不已。本书所配之插图,皆为原刊原图扫描而成,无论是人像、景物事件、书刊封面,皆罕见珍贵。
《旧时北平》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寄寓在北平的异乡人,用现在的话说,是 北漂 。如周作人、郁达夫、许钦文、蹇先艾、姚克、铢庵、柳雨生、废名、纪果庵、蔡元培、敖士英、张春风等。本书所收录之文,几乎每一篇都有掌故可言,都有历史可述,都有故人可念,如柳存仁之《北大的教授们》《汉花园的冷静》、许钦文的《菜市口》、陈诒先之《谈故都的吃》等。每一位作家的文字里,都藏着一些东西,在阅读的时候,能让人产生一瞬间的恍惚,唤醒心底的某种情感,惆怅,憧憬,或是美好。
《中国妇女生活史》是我国现代 教育史学家陈东原的重要作品,属于“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的一种。作者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汉代至清代,以及维新时期和近代的妇女生活状况进行了描述。本书还附录了《二十四史》中之妇女一览表,以及关于作者的两篇评论性文章。本书批判了传统中国在制度、习俗、生活中对妇女的种种压迫和不公。本书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开启了认识中国妇女历史的重要范式,被 为中国历 部影响深远的、系统的妇女史著作。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历史的一个紧要关口,但民国的未来之路却注定要历经坎坷与波折。在内外交困的复杂局势下,一代枭雄袁世凯以权谋治天下,但洪宪帝制却将其推上绝路。袁世凯称帝败亡后,中国再度陷入到南北分裂的危险境地。在南与北、血与火的冲突中,北洋军阀内部又分化为皖系、直系、奉系等派别,其间朝云暮雨、风云变幻,演绎了民国纷繁复杂的一段乱世传奇。
《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从中外文化交汇的视角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1840-1927年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的互动进程。既有宏观分析,也有微观探讨,对西方史学输人中国的内容、特
如何走出西方强势文化笼罩之下的文化“心虚症”?怎样建构我们民族崭新的文化认同? 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走出鸦片战争阴影——文化自信对话录》是一部对话集,记录了作家刘斯奋与评论家林岗关于“走出阴影”谈文化”“谈艺术”“谈中庸”“谈审美理想”“谈尚用”“谈文质”“谈文风”“谈雅俗”“谈小说”“谈守正创新”共十一场对谈。对谈原稿连载于《羊城晚报》,备受学术界关注。在对谈中,两位对话者高屋建瓴,从历史、思想、文化、艺术、审美、小说、文风、创新等诸多角度娓娓道来,反思我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指出当今要建构崭新的文化认同,必须走出鸦片战争的阴影。两位跨界通才式的学者,纵向追溯中华文化起源,创见迭出,鞭辟入里,在走向民族复兴重建文化自信的当下,启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