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从构成中国由前现代向 现代 转变进程底蕴的本土性知识资源的分析入手,讨论了由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构成的中国现代国家形成及发展的 根本性议程 或 建制议程 如何在19~20世纪的实际演变中跨越了革命、战争和危机等重大事件,*终形成了国家机制中政治控制压倒政治参与和政治竞争的 特质 。本文认为,若以孔飞力的历史叙事为标杆,则中国革命固然具有巨大的历史正当性,革命所建立的国家却从来都面临着深刻的合法性挑战。但包括政治民主化推进在内的中国 现代性 的构建仍是可能的,这首先是因为,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这方面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知识资源。而这一构建前行的必要条件则是如魏源、冯桂芬等近两个世纪前所言 广开言路 。
这是作者作为 现行反革命 狱囚,于1975年3月-1978年10月在北京K字楼看守所和北京*监狱所见所闻的真实记述。它生动细致的展现了监狱的日常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囚犯遭遇,在身份、经历各异的这个特殊群体中间,在看似荒诞离奇、黑色幽默般的故事背后,折射出 文革 末期普遍的微妙的社会心理和高压、混乱背景下的人情世故,是一份既真实、又具深刻洞察的历史记录。
吴晗先生以真实史料为基础,内容涉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经济、社会风气等。揭秘了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明朝恐怖的特务机构的真正面目,以及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分析与评说。本书为我们还原了真实的历史,照出当时人们的思想,以及那些隐藏在光鲜外表之下的复杂人性,总结历史人物的生存智慧和经验教训,引出我们后世的思考,对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作者引出 军阀主义 的概念,并沿用C.M.威尔伯关于 军阀主义 是 一种有组织的政治体系,其中武力通常是权力分配和制定政策的决定因素 的定义。这样,军阀政治统治时期的社会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形成的政治系统,就成为作者主要关注的对象了。换言之,对个别具体的军阀的政治行为进行描述,并不是(或并不仅仅是)本书的研究要旨,而是通过 角色 的分类,然后加以系统分析的方式,从而凸显历史描述与政治分析的最佳结合点。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本书的研究路径是 避免对角色作出评价 ,而重点在于对体制进行分析。 第一章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框架,论证其理论体系的依据;第二章从历史实证的角度,简单叙述了中国军阀派系的起源;第三章至第七章从关系、兵源、训练、武器及其经济等诸多侧面,对中国军阀政治系统的各项要素作出了较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什么是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来自哪里、走向何方?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区别何在? 都可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找到答案。本书立足中华文明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帮助读者真正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 本书紧密联系中国式现代化波澜壮阔而生动鲜活的实践,逻辑清晰,晓畅明白,不仅适合科研院所、党政机关等专业人士,也适合关心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聚焦近代以来,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即1921 1949年这段历史时期中极具代表性的事件,以时间为线索,以 漫画+文字 的形式,串联起一部极简党史,通过言简意赅的文字、极具幽默感和通俗性的表达,提纲挈领地勾勒出这一时期党的发展历程。全书分九章,重点分别是: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红军长征、九一八事变与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上个世纪20年代,周作人说: 我们于日用必须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上个世纪30年代,丰子恺说: 趣味,在我是生活上一种重要的养料,其重要几近于面包。别人都在为了获得面包而牺牲趣味,或者为了堆积法币而抑制趣味。我现在有幸而没有走上这两种行径,还可省下半只面包来换得一点趣味。 上个世纪40年代,钱穆说: 从鸦片战争五口通商直到今天,全国农村逐步破产,闲散生活再也维持不下来了,再不能不向功利上认真,中国人正在开始正式学忙迫,学紧张,学崇拜功利,然而忙迫紧张又哪里是生活的正轨呢。功利也并非人生之终极理想,到底值不得崇拜,而且中国人
本书是从民国史料生发出的短篇随笔集,内容涉及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界、学界、文坛无所不包;文章多短小精悍、笔法生动,可读性强。作者从边角史料发散开去,有料亦有趣,可爱亦可信,可从细节处补充读者想象中的民国图景。
冯玉祥本是文盲,后来能写一笔不错的字,能说简单的英语,成了一个有文化的人。这自然是其刻苦努力的结果,据说他任河南督军时,每日苦学两小时,学习时门口挂一牌子,上书 冯玉祥死了 。 学者刘半农不仅吟诗作词,且为摄影高手,1927年,他在《半农谈影》一书中说: 所谓消遣,乃是吃饱了饭 或者说,吃不饱饭 寻些事做,把宝贵的光阴在不宝贵中消磨了。八年前,鲁迅在绍兴馆抄写六朝墓志,我问他目的安在,他说:这等于吃鸦片而已。呜呼,吾于摄影亦云然。 藏书家周叔把书比作女人,他对另一位晚辈藏书家黄裳说: 刻板好,等于先天的身材好;如果印工好,就是说极清朗的初印本,那就是后天的发育好;再加上很好的装修,像傅沅叔的那种洒金绸面、金镶玉之类的装订,就好像是穿上了很好的衣服;经过名人收藏,钤上朱红的
《灵台无计逃神矢》一书描绘的是清末留学热潮中一代留日青年的青春群像。作者从他们的留学动机入手,直叙到达日本后的惊叹和羡慕之情,以及在日本受到的歧视和侮辱,更有日俄战争期间的忧虑和不安,进而透析中日两国制度不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摩擦。在充分驾驭详实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人 轻日 、 师日 、 仇日 、 知日 的过程和渊源。作者把自己与当时的留日学生融为一体,在批判性地讨论当时的留学生的同时,也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他那充满激情的笔触背后,是对鲁迅忧国忧民思想的继承。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 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先生》一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 先生 专题文章,以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莫不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映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读者走近他们,走进那个时代,感受他们,了解他们,了解那个时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也亦为现今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 先生都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方的民主科学感同身受;他们生于乱世,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为国传承与担当;像庇护小鸡的
本书分为两册,是在戴逸先生1954年开始讲授的中国近代史课程讲义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册主要叙述两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的史事,初版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全面系统而简明的高校近代史教材;第二册主要包括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内容,写成后由于种种原因,从未公开发行,直至2008年才与*册一起出版。本书叙述详尽、视野贯通、思维缜密、见解精微,书中构建的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以珍贵而翔实的历史资料图片真实地记录了从1947年至1965年期间东北农业发展与建设的全过程,记载了东北土地改革后农民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和幸福生活,以及人民公社成立后农村社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冲天干劲和丰收景象,而且还记载了当时在农业战线上涌现出的无数劳动模范和生产能手。此外,还展示了朴实的东北人杀猪宰羊、挂灯笼、贴年画、跳秧歌、欢度新年等极具东北特色的场景。 历史图片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它比文字资料更加真实地记录与还原了历史。本影像志中收录的这些封存70余年的珍贵历史图片凝聚了瞬间的永恒,唤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回顾,更好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去,具有非常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史料价值。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炮不利”与英军“炮利”的问题,属于中国乃至世界火器史和海防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书是国内研究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火炮技术和性能优劣的学术专著,对中英火炮材质的金相进行了微观的实验与实证研究,发现英军火炮分类统一、膛壁薄、重量轻、各部位比例与设计思想相符、材质良好、制造与加工技术高、弹药质量优、点火装置先进,从而使之射程远、射速快、射击精度高、杀伤力大;清军火炮则与之相反。可以认为·清军火炮的劣势和作战方式的陈旧,是其防守失败的原因,英军火炮的优势和新作战方式的采用,是其侵略得逞的关键。
本研究成果以历史发展和学术史发展为基本线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1840-1927年间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的历史进程。研究成果由绪论、六个章节、结语组成。六个章节是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从纵向角度梳理了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的互动关系。研究成果根据时代特点和中西史学之间互动关系进行了阶段性划分,概括出阶段性特点。每章又分别从时代背景、典型个案、西方史学反响、中国史学回应等方面展开,对各时期西方史学输入的内容、特点、反响,中西史学的互动关系做出系统的整理与评述。
《抗战文化研究》以抢救和保存中国抗战文化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化遗产,弘扬抗战精神,促进中国抗日战争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学科建设和当代先进文化建设为宗旨,反映和研究中国抗日战争(1931~1945年)和二战时期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和亚洲各国的文化史实、文化艺术成果、文化运动和文化思想流变,汇集今人的学术成果,尤其欢迎有关中国各地抗战文化遗产和亚洲各国二战文化遗产调查抢救开发的调研报告。 本册为第四辑,由李建平、张中良担任主编。
孙犁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独特风格的重要作家之一,其作品早年以清新、诗意、婉丽著称,晚年以大味、沉郁、深刻见长。他创作的散文、小说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以及 文革 结束后陆续推出的《晚华集》到《曲终集》等十余本散文、小说、读书记等作品合集,在读者中一直享有盛誉(其中尤以《乡里旧闻》《芸斋小说》《耕堂读书记》等系列作品获得读者好评),是我国多彩文学画廊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书在时代变迁的大格局里,以孙犁创作生涯编年为经,以其作品先后发表为纬,既体现了其创作历程,又提炼了其各个时期创作风格、文学观点,且涉及孙犁交往的远千里、梁斌、王林、丁玲、吕正操、程子华、何其芳、刘绍棠、从维熙、铁凝、蒋子龙、冯骥才、郭小川、田间、康濯、莫言、萧也牧、韩
徐承祖是甲午战前,中国批奉旨派遣驻洋的使节,第三届实际到任的驻日本公使(1885年 1888年)。更为重要的是,他开启了近代中国 文明国家化 并推动近代中国实现从 天朝 统治向近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国家主权思想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本书主要分为两大板块,板块分为电稿、函稿、奏稿、谕旨、文稿5个部分,共收录电报254件、信函18件、折片41件、谕旨33件和文稿4件;第二板块为辅助性史料,包括附录和徐承祖年谱两部分。 本书内容起于中法战争,迄于中日甲午战争,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中心,以档案、数据为基础,再现了以中法战争、朝鲜甲申事变、中日两次天津谈判、巨文岛事件、两次 朝俄密约 、金玉钧事件、中日长崎事件等为主要内容的历史画卷。作者博采古今中外史籍、资料,且尽可能保持文献原貌,并在考据基础上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