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崇祯传(精装)
    •   ( 3344 条评论 )
    • 樊树志 著 /2021-05-14/ 中华书局
    • 朱由检仓促之间由藩王变帝王,开启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生。在位十七年,不迩声色,忧 勤惕励,以雷霆手段惩阉党、振朝纲,表现出了韬光养晦的政治智慧和孜孜求治的政治决心。然而,他以重典驭臣下,生性多疑,致内阁如走马;刚愎自用,错杀名将能臣。在农民起义的内忧和清军来犯的外患间左支右绌,安内攘外错失良机。甲申之变,自缢煤山,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身死社稷的君主。随着他中兴之梦的幻灭,明朝灭亡。 樊树志教授在《万历传》之后倾力推出《崇祯传》,将晚明*后十七年的历史变局、明清鼎革之际的政治斗争娓娓道来,令人如临其境,想见其人其事,省思历史与人生。

    • ¥53.9 ¥68 折扣:7.9折
    • 危机、改革与崩溃 : 元明清七百年的金融秩序
    •   ( 42 条评论 )
    • 于晓华 /2025-06-03/ 中信出版社
    • 全球化如何影响宋元兴替? 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白银催生了明朝的万历中兴? 一条鞭法如何为明朝续命? 马尔萨斯陷阱为何会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 金融杠杆如何撬动甲午战争的结局? 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背后,其实隐藏着经济、金融的普遍规律。看清这些规律,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也更好地理解这个时代。 本书作者于晓华深耕农业经济学多年,此次聚焦元明清三朝700年的历史,分析古代农业社会的经济发展、制度建设、全球贸易、货币发行、官商经营等,从一场场危机、改革中探寻王朝崩溃的必然。 在他笔下,三朝兴衰的过往有了深入、客观、普遍的解释,更延伸至民国时期的币制改革、金融现代化。书中详细讲述了,元兴灭金、灭宋的根本原因在于蒙古人灵活的财政与金融制度,斡脱商人为元朝的崛起撬动了亚欧大陆上人才与资源的流通

    • ¥57.1 ¥78 折扣:7.3折
    •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   ( 1590 条评论 )
    • [加] 卜正民 /2023-01-01/ 海南出版社
    • 明代中晚期经历了一次经济变革,商业蓬勃发展,改变了明朝人日常劳作、旅行和消费的方式。明太祖朱元璋为实现 小国寡民 的理想而一手打造的社会组织结构和通信交通系统,成了商业世界赖以成长的奠基石。人们追逐时尚,享受物质的愉悦。富商巨贾把手中的真金白银,换作跻身上流阶级的通行证。女性不再只是家庭的附庸,通过写作诗文、远途旅行、做小生意彰显自身的存在。旧有的阶层结构和道德界线变得模糊,金钱似乎成了的筹码,让上层士大夫感到困惑与焦虑 卜正民凭借严谨而深刻的学术眼光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将官员、游人、外交使者、砖瓦匠、商人、纺织工人、妓女等各类人物及其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社会世相图,再现明代三百年的社会文化变迁,令人得以一瞥一个王朝风雅、狂欢的后身影。

    • ¥53.7 ¥68 折扣:7.9折
    • 正说清朝十二帝(修订珍藏版)
    •   ( 330 条评论 )
    • 阎崇年 /2024-04-26/ 中华书局
    • 《正说清朝十二帝》以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在央视10频道的大型系列讲座《清十二帝疑案》为基础修订而成,讲述了自努尔哈赤到宣统296年间的十二代帝王的故事,从中可以了解明清朝代更替的轨迹以及清朝衰落的原因,是了解清史很好的入门书。

    • ¥74.3 ¥88 折扣:8.4折
    • 版图之枷:军事后勤视野下的明代国家兴亡
    •   ( 50 条评论 )
    • 赵旭腾 /2025-05-06/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从军事后勤的视角探讨了明代疆域变迁与国家兴亡。军事和财政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命题,后勤补给体系既是国家财政能力的直接反映,更是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明朝后勤物资筹备、仓储运输、战争消耗等的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到明朝不同时期军事能力与边防线的变迁。明朝开国,朱元璋精心谋划后勤补给线,推行军屯,辅以民屯、开中法,军粮充裕,故崇尚野战,多次大兵团征伐;仁宣时期,边防线受到后勤压力,逐步内迁;土木堡之变后,明军彻底转入防守,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后勤能力不断降低,进入依托长城线进行治安战的阶段;明后期,万历三大征暴露了明军后勤运输能力和保障能力的不足;到了明末,明军在辽东与后金的战争,以及在西北、中原与农民军的战争,都因后勤线中断而惨败,明朝也因此灭亡。本书视角独特,史料丰富,有

    • ¥64.1 ¥89 折扣:7.2折
    • 明清史讲义(上下册)(中华现代学术名著2)
    •   ( 3620 条评论 )
    • 孟森 /2011-10-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为孟森先生20世纪上半叶在北京大学授课的讲义。全书以时间为线索,运用大量史料,对明清史的重要史实和制度演变进行了全面考察,对历任统治者统治期间内部和内外部的各种利益争斗予以了特别关注,对朝代兴衰的原因也予以了深入剖析。

    • ¥92.2 ¥128 折扣:7.2折
    • 人世事,几完缺——啊,晚明(樊树志作品系列)
    •   ( 71 条评论 )
    • 樊树志 /2024-09-20/ 中华书局
    • 本书收录史学名家樊树志教授近十余年间所撰有关晚明史的要文十三篇,既娓娓解读了晚明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如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六君子之狱、魏忠贤崇拜运动、文人结社等,又剖析了晚明著名文人士大夫,如徐阶、张居正、文震孟、郑鄤、倪元璐、吴应箕、黄道周、刘宗周、吴伟业等人的仕宦与心路历程,这些主题几乎涵盖了晚明史的重要方面。 书中配有六十余幅图片,包括人物肖像、书画作品、典籍书影、档案资料及其他历史遗物等多种类型,以期形象生动地还原历史场景,图文相彰,是研读晚明史乃至明史的优秀读本。 人世事,几完缺 ,选自清吴梅村《贺新郎 病中有感》,最能代表耄耋学者樊教授数十年研究晚明史的感慨心境。

    • ¥82.8 ¥98 折扣:8.4折
    • 明史十二讲(精) 新版
    •   ( 67 条评论 )
    • 樊树志 著 /2024-09-12/ 中华书局
    • 明太祖朱元璋通过什么手段空前集权?燕王朱棣又是怎么把自己的侄子赶下皇位的?倭寇、白银、西学,晚明面临着怎样的大变局?张居正推行的万历新政成功了吗?四百多年也发生过一次朝鲜战争,结局到底如何?先安内,还是先攘外,明代的选择如何给后人以借鉴?文人从政,难道必然导致悲剧? 明史权威、复旦大学樊树志教授紧扣明代历史发展十二大关节,讲述来龙去脉,还原历史现场,为我们描画出明代的全景样貌。

    • ¥74.3 ¥88 折扣:8.4折
    • 乾隆十二时辰(彩图修订版)
    •   ( 18 条评论 )
    • 吴十洲 /2025-04-24/ 中华书局
    • 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初八这一天是历史上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历史学者通过钩沉史料,复原了乾隆皇帝从清晨到午夜的 日程表 ,以此展现出乾隆朝乃至整个清代政治文化的特色。本书作者通过上谕、清宫档案、御制诗文、奏折以及其他清代文献,从清史及社会史角度,将乾隆帝一天的生活拆解为朝祭、大内起居、恭读圣训、联赓对诗、批阅奏折、召见臣工、品鉴古玩、宫闱生活、祭星等维度,以情文并茂的笔法,描绘出一个五十五岁、正处于人生巅峰、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的有血有肉的乾隆帝,并展示清代政治文化的多个面向。 全书采用四色印刷,精选与乾隆帝相关的书画、文物,紫禁城历史照片和现代摄影作品等珍贵插图,图文互见,生动呈现了一个丰富立体的乾隆皇帝生活世界。

    • ¥82.8 ¥98 折扣:8.4折
    • 明帝国与金楼白象(1582-1606)
    •   ( 313 条评论 )
    • /2024-06-21/ 中华书局
    • 本书详细介绍了万历十年(1582)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明朝与缅甸东吁王朝的攻防历史,全景描绘了明朝经营东南半岛由盛转衰,最终疆域内缩的悲壮历史图卷。同时,本书通过详细考证明朝在西南边疆地区的商贸、武备、外交、土地、人文等情况,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明朝的统治政策与治理逻辑,深度还原历史现场。

    • ¥57.4 ¥68 折扣:8.4折
    • 《戡定新疆记》笺注
    •   ( 12 条评论 )
    • (清)魏光焘杜宏春 高彬彬 笺注 /2025-04-01/ 商务印书馆
    • 《戡定新疆記》一書,系統記述並頌揚了左宗棠等收復、經營新疆之功業,主要編者為晚清重臣魏光燾。全書共八卷,前四卷爲《武功紀》,以紀事本末體記述了同治三年至光緒九年新疆自乱迄平情形;卷五爲《糧餉篇》,匯録左宗棠行軍時籌措糧餉有關奏論;卷六爲《歸地篇》,記録沙俄歸還伊犁經過;卷七《置省篇》、卷八《善後篇》則叙述了新疆建省及相關建置史實。本書以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本爲底本,以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 及 中國邊疆研究文庫 等本爲參校本,並查照咸豐、同治、光緒三朝《上諭檔》及《清實録》,采理校之法校勘,並附録涉及清代新疆置省的奏摺史料,對研究晚清新疆局勢、左宗棠收復新疆有一定史料價值。

    • ¥63.4 ¥88 折扣:7.2折
    • 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中国秘密社会研究文丛)
    •   ( 320 条评论 )
    • 刘平 /2023-03-01/ 商务印书馆
    • 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间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械斗。这是一场伤心惨目、影响深远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难辨是非、被人遗忘的战争。这场械斗规模之大,死伤之众,影响之深,在中国历史上是仅见的。但因为它被当时的政府及后来的学者视为 民间私斗 而不予重视,加上当时有太平军、洪兵、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关系国家社稷的事件和战争,使得这场械斗成了人们记忆中的死角。 本书利用大量档案、官书和方志等资料,梳理咸同年间(1854 1867年)发生在广东土客之间的大械斗历史,分析其原因,还原其间的基本情形以及清政府的对策和平息过程。书中还原了当时大部分械斗战场的情况,给了今天人们重新认识19世纪广东地区频繁发生的民间战争的机会。全书共分三编,计十章。上编讲述这场斗祸的远因与近因;中编对这场斗祸的基本情形作了勾勒;下编主要

    • ¥70.6 ¥98 折扣:7.2折
    • 明成祖史论
    •   ( 104 条评论 )
    • 毛佩琦 /2023-05-01/ 商务印书馆
    •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有作为的帝王之一,被后人称作 永乐大帝 的他五出漠北,收复安南,迁都北京,推进文官制度,削弱诸藩势力,强化中央集权,派郑和下西洋,修《永乐大典》,一手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也奠定了明清两朝的中国疆域版图和基本政治格局。同时,明成祖也是明朝历具争议性的帝王,围绕对他的评价,相关争议一直延续至今。作为明史著名学者、 百家讲坛 主讲人之一,毛佩琦在本书中将围绕明成祖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决策考察明成祖在内政、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等方面的施政理念、方针、策略及具体作为,考辨史书记载,拨开历史上围绕明成祖的层层谜团,由此对明成祖这个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的所作所为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评价,揭示这个著名帝王复杂的历史面向。

    • ¥70.6 ¥98 折扣:7.2折
    • 祖师的族谱——明清白莲教社会历史调查(学衡社会史丛书)
    •   ( 358 条评论 )
    • 曹新宇 /2023-08-01/ 商务印书馆
    • 从摩尼教的变种(包括各种 杂糅假说 ),到反映排斥社会 异己 的 污名化标签 (白莲教并无 自我认同 的实体),尽管内涵矛盾,但这些观点却是目前学界关于白莲教的主流学说。民间史料的欠缺,推动作者转换视角,从逐村的社会历史调查入手,发掘、抢救濒临永久毁灭的民间文书,开拓白莲教的 地方化 研究。本书是中国社会史领域具有典范意义的一部新著。作者曾经长期在华北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抢救出一批极为珍贵的黄天道文书。基于这批新发现的民间文书和传世历史文献,作者对黄天道的历史进行了细致的史实考辨,解决了此前悬而未决的黄天道祖师普明的原籍问题,重建了黄天道创教初期的教首经历、教义内涵以及宗教传承过程,揭示了学界公认早期一种宝卷的丰富内涵及其与黄天道的深厚渊源。本书从地方视角出发,对官书档案、道内宝卷、民间

    • ¥92.2 ¥128 折扣:7.2折
    • 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 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中华现代学术名著6)
    •   ( 804 条评论 )
    • 潘光旦 /2023-07-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以所搜集的从春秋战国到民国时期有关伶人的文献资料,简述了伶人的历史及对伶人的研究状况。 《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则是潘光旦家谱学研究的代表作。本书以 知人论世 及 以人观世 的笔触,诠释了嘉兴明清两代的望族,还精制了多页具有相当史料价值的图表,加之作者潘光旦的文笔又具有文人的性灵和意趣,因此具有一定可读性。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史学科在历史学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甚至成为引人注目的 显学 ;但是在80年代初期开始重建的社会学界,中国社会史 始终没有人会教 的状况似乎并未改观,甚至未能达到民国时期的学术高度。继承社会学前辈的历史社会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扬光大,仍是一件迫切的学术任务。重读像《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这

    • ¥70.6 ¥98 折扣:7.2折
    • 清代贵州客民与地方社会变迁(精)
    •   ( 9 条评论 )
    • 袁轶峰著 /2025-04-11/ 中华书局
    • 本书为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贵州客民与地方社会变迁研究》(15BZS119)的结项成果,约30万字。书稿将客民与族群、社会、国家的互动关系置于区域社会整体中加以考察,论述了清代贵州客民土著化进程,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地方社会变迁。揭示了客民在土著化进程中实现了地域认同,而王朝权力在地方社会不断深入,完成了 大一统 的国家秩序,二者是并行不悖的。

    • ¥82.8 ¥98 折扣:8.4折
    • 晚明史(1573―1644)(修订版)(上)
    •   ( 1018 条评论 )
    • 樊树志 著 /2015-04-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论述的晚明史,起于万历元年(1573年),迄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今有汤纲、南炳文《明史》和牟复礼(Frederick W. 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剑桥中国明代史》,以及司徒琳(Lynn H. Struve)《南明史》和顾诚《南明史》。前两种《明史》是关于整个明代的历史,后两种《南明史》则是关于崇祯十七年以后南明小朝廷的历史,而晚明史的专著付诸阙如。因此,本书的出版具有创新性。 本书观察晚明史的一个别开生面的视角,在于晚明与世界的联系。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的晚明时期,正处在新航路发现之后的“全球化”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邻近国家传统的朝贡贸易之外,遥远的欧洲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以及它们在亚洲与美洲的殖民地,都卷入了与中国的远程贸易,而且都毫无例外地处在贸易逆差之

    • ¥70.6 ¥98 折扣:7.2折
    • 鸣沙丛书·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
    •   ( 21 条评论 )
    • 邱捷 著 /202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研究 杜凤治日记 的专著,主要探讨以下问题:,杜风治的生平及日记的史料价值;第二,官员之间、官绅、官民的关系,并讲述同治、光绪年间广东各级官员的一些故事;第三,晚清州县官的公务,包括主持考试、审理案件、地方教化、缉捕盗匪、管理省城、对外交涉等方面;第四,州县钱粮催征和州县官的收支;第五,州县官与士绅的合作与冲突。

    • ¥69.3 ¥99 折扣:7折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修订本)
    •   ( 669 条评论 )
    • 傅林祥 /2017-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清代卷 傅林祥 林 涓 任玉雪 王卫东 著 本卷依据《清实录》 (含《宣统政纪》)及《东华录》。《东华续录》,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朝《清会典》及乾隆《清会典则例》和嘉庆、光绪《清会典事例》,已经出版的各种清代档案,《政治官报》、《内阁宫报》等政府公报,康熙.乾隆、嘉庆《清一统志》及各种地方志,以及奏议汇编和清人文集等原始资料,并充分参考、吸收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清朝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考述。 全卷分为两编。 上编叙述清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过程及特点。对清代的京府制度、省和府厅州县及上司制度、东北地区的八旗驻防制度和旗民双重管理体制、藩部的设治过程和行政管理体制,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 下编分述清代各级行政区划的具体变迁过程,包括太平天国政权统治地

    • ¥93.6 ¥130 折扣:7.2折
    • 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精装本)
    •   ( 320 条评论 )
    • 茅海建 /2018-06-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所收九篇专题考论均系作者根据档案材料,检视先前各说,作出新的认知、补证与修正,明晰了一些关键性的历史细节。 针对 公车上书 的质疑和辩难,作者明确提出:两个不同概念的 公车上书 ,叙史者有必要加以区别。 从观察甲午战后清朝整个保举活动,揭示出当时政情的诸多特点。 重新梳理京师大学堂的初建历史,见出戊戌变法之基本相:以康有为为首的激进派,与张之洞、孙家鼐领军的温和派,都在其所宗的 中学 指导下,自行其改革事业,尽管从形式上已尽力模仿泰西、日本。 司员士民为救时而提出外交与军事内容的建策,在今天看来,大多只是救时的偏方,与历史发展的方向并不吻合。 此外, 光绪帝召见张元济 、 康有为移民巴西计划 、 康有为及其党人所拟戊戌奏折 和 康有为自写年谱手稿本阅读报告 诸篇都分别

    • ¥61.2 ¥85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