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三案始末(插图本)影响大明王朝命运的三大谜案 阎崇年、李洁非、马伯庸 重磅推荐
    •   ( 3206 条评论 )
    • 温功义 著,燕王WF 绘 /2022-10-1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三案始末》用不足十万字的篇幅,厘清了明为纠缠繁复又影响深远的梃击、红丸、移宫三案。而在进入具体的 案情分析 之前,作者从帝权与相权的矛盾入手,到万历 造因 为止,从制度层面交代三案动因,从帝王层面交代三案导火线,将明代的皇权与相权,朝廷与宦官,以及三大案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相互联系等条分缕析,给读者呈现出一幅明末宫廷、朝政和社会清晰生动的立体图形。后又通过天启、崇祯两朝对此进行的连续翻案,更呈现出门户之争的面目,为明代亡于党祸戾气埋下了伏笔。

    • ¥33.8 ¥45 折扣:7.5折
    • 明史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简体横排本·全4册)
    •   ( 2957 条评论 )
    • 谷应泰 撰 /2018-11-01/ 中华书局
    • 《明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撰。谷应泰,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十三年时官至浙江学政,广稽博采,多所取材,借鉴张岱《石匮藏书》与谈迁《国榷》等多种史料﹐至十五年年末成就此书。本书仿《通鉴纪事本末》之例﹐纂次明代典章事迹﹐共八十卷﹐每卷为一目。纪事始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起兵﹐迄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朱由检自杀。该书选录此间八十个历史事件或专题﹐按时间顺序编排﹐记述始末﹐首尾一贯﹐简明扼要。卷末附有作者的史论。因该书成于《明史稿》及《明史》之前﹐而且属私人著述﹐颇受当时人的重视。

    • ¥106.8 ¥148 折扣:7.2折
    • 崇祯传(精装)
    •   ( 3210 条评论 )
    • 樊树志 著 /2021-05-14/ 中华书局
    • 朱由检仓促之间由藩王变帝王,开启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生。在位十七年,不迩声色,忧 勤惕励,以雷霆手段惩阉党、振朝纲,表现出了韬光养晦的政治智慧和孜孜求治的政治决心。然而,他以重典驭臣下,生性多疑,致内阁如走马;刚愎自用,错杀名将能臣。在农民起义的内忧和清军来犯的外患间左支右绌,安内攘外错失良机。甲申之变,自缢煤山,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身死社稷的君主。随着他中兴之梦的幻灭,明朝灭亡。 樊树志教授在《万历传》之后倾力推出《崇祯传》,将晚明*后十七年的历史变局、明清鼎革之际的政治斗争娓娓道来,令人如临其境,想见其人其事,省思历史与人生。

    • ¥53.9 ¥68 折扣:7.9折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论衡系列)
    •   ( 1 条评论 )
    • [比] 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 著,陈妍蓉 译 /2025-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关于清代 邸报 在欧洲流传情况的研究。现存1800年前的邸报的资料来源主要是清初生活在中国的欧洲人编纂的欧语文献,这些文献在中国汇编完成后以私人信件、报告以及翻译等形式送至欧洲,大多被收录在有关中国文化的文集中。一方面,它们记录了早期清代邸报的实貌、规格、版式、内容和使用情况,并涵盖了中文史料中未记载的信息;另一方面,它们也展示了欧洲人在中国如何阅读邸报,以及他们作为全球代理人如何向欧洲介绍中国,进而使邸报加入全球信息网络的情况。作者分别选取康、雍、乾三个时期中的代表性个案详细分析了这一过程,证实启蒙运动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和治国之道的重要观点,正是建立在与邸报直接相关的文本基础上的,说明邸报及其所承载的思想观念进入全球公共领域的时间远比我们所认为

    • ¥88.5 ¥118 折扣:7.5折
    • 三藩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
    •   ( 1496 条评论 )
    • 杨陆荣 撰,吴翊如 点校 /2019-04-01/ 中华书局
    • 《三藩纪事本末》是清朝杨陆荣于康熙五十六年写的记载南明史事的史书,共四卷,二十二篇。是叙明、清之际史事,起崇祯甲申(1644)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迄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以台湾归清止。书成于康熙丁酉(1717),距清朝全部消灭南明势力,仅三十余年,当时尚无禁毁野史之令,作者杂采各家野史所记,并参考王鸿绪《明史稿》中有关部分,比较系统地记录了南明史事,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 ¥13 ¥18 折扣:7.2折
    • 明清史讲义(上下册)(中华现代学术名著2)
    •   ( 3489 条评论 )
    • 孟森 /2011-10-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为孟森先生20世纪上半叶在北京大学授课的讲义。全书以时间为线索,运用大量史料,对明清史的重要史实和制度演变进行了全面考察,对历任统治者统治期间内部和内外部的各种利益争斗予以了特别关注,对朝代兴衰的原因也予以了深入剖析。

    • ¥96 ¥128 折扣:7.5折
    • 雍正十三年(全2册)登极者的权力博弈 林乾 著 历代帝王 权力博弈 帝王心术 康熙之死 雍正继位 当当网正版书籍
    •   ( 94 条评论 )
    • 林乾 /2024-12-06/ 中信出版社
    • 康熙末年九子夺嫡。1722年,康熙突然逝世。既无赫赫战功,又无朝野拥戴,表现平凡又低调的皇四子雍亲王出人意料地突围而出,在一片质疑声中迅速登极。他为父皇办了一场前所未闻的葬礼,而自己的登基仪式却办得草率至极,还反复上演 让位 闹剧 所有的反常之举似乎在暗示什么。雍正难道真的得位不正,甚至弑父? 经历康熙61年盛世的清王朝此时积弊重重,雍正即位就刻了一方 为君难 的印玺。因为从朝堂到民间,对他继位合法性的质疑,各种抵制他的行动,从来没有停止过,而父皇康熙的成就看起来也的确难以逾越。但雍正立志成为 一代令主 ,力图革除康熙晚年的各项积弊,扭转大清王朝早已隐现的衰亡危机。 为此, 硬汉皇帝 雍正展开了大规模的整饬行动,而在如此严重的困难与重重阻力面前,他该如何破局?该如何让大清跳出 盛不过三代 的历史怪

    • ¥126 ¥168 折扣:7.5折
    • 远西旅人--晚清外交与信息秩序(论衡系列)
    •   ( 990 条评论 )
    • 皇甫峥峥 著,汪林峰李文杰 校 /2024-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深入探讨了晚清时期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与外交信息体系的构建过程。作者通过考察六位出使欧美的使臣的书写模式,揭示了从1860年代初到1895年间清朝如何逐步重建与西方列强交涉所需的外交信息体系。本书突破了传统学科界限,结合外交史、文学史、思想史与信息史,详细解读了晚清外交官如何书写 西方 ,并分析了这一过程中信息秩序的演变。 书中不仅结合了传媒学理论,剖析了使臣们如何运用不同体裁和传递方式构建西方叙事,还探讨了信息在阅读集团中的演变和重新利用。同时,本书将宏观叙事与微观历史相结合,展示了晚清士人信息采集的多元性、内外张力,以及使臣自身文化、思想、社会关系对其信息整理方式的影响。 全书分为八章,从清朝政府对国外信息采集的局限开始,逐步展现了出使大臣的身份转变、驻外使臣的制度化、文书流通的电

    • ¥73.5 ¥98 折扣:7.5折
    •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四版)
    •   ( 1122 条评论 )
    • [法]阿兰·佩雷菲特 /2023-04-1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到访中国,这次出使在历大的争论是:英国使者有没有向乾隆皇帝下跪磕头? 本书作者佩雷菲特从世界史的角度,将此次出使作为东方和西方的首次撞击来考察,于是,视野开阔了,可供思考的素材也就相应丰富起来。在作者眼中,这次英国人的出使实质意味着当时的 天下的文明国家 面对 世界强大的国家 本书以翔实的史实,有趣的细节,精彩的笔致,揭示中西文明巨大差异和冲突。

    • ¥59.3 ¥79 折扣:7.5折
    • 黎东方讲史·细说明朝
    •   ( 544 条评论 )
    • 黎东方 著 /2019-05-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至明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 讲史 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明太祖的北伐、西征,以及土木之变、夺门之变、明末三大案等历史事件,以及陈友谅、张士诚、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方孝孺、张居正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

    • ¥48.8 ¥65 折扣:7.5折
    • 中国断代史系列:清史(套装上下册)
    •   ( 3836 条评论 )
    • 郑天挺南炳文 /2020-07-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合著名史学家郑天挺所编《上编》与南炳文所编《下编》为一部完整的清史名著,全书自追述满族先世的发展源流及满族的兴起始,迄于鸦片战争前夕。 本书熔铸各位撰稿人的学术见解与研究心得,吸取了清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详实,生动精炼,篇幅适中,兼顾了学术性与普及性,风格独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断代史系列 之一种。 全书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结构布局安排合理,尤其是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历史内容设专章专节予以讨论,将时间线索与重要事件相结合眉目清晰,有利于读者研读。二是内容丰富,同时重点突出,善于发掘清史中富有特色的内容,并将之穿插于各个章节,多方面、多角度的记述清代历史上的各种现象。三是在朴素扎实的史实陈述中吸收以往学术成果,并见出独立的学术见解,给读者以意

    • ¥186 ¥248 折扣:7.5折
    •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   ( 2148 条评论 )
    • 石 泉 /2023-02-2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指出,甲午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其内政上之基因,在于此前30年间自强运动未能大规模积极进行。战争以后,外患日张,国势日颓,中国政局遂失其稳定性。李鸿章既去,北洋军权渐归荣禄。袁世凯接统新军,渐露头角。而清流势力因康梁维新运动之大起又趋分化,上与宫廷矛盾相结,于是帝后党争愈烈,遂终爆发戊戌之变,大局从此益不可问。而革命势力则始于甲午,乙未间萌芽海外,逐渐滋长,遂终成倾覆满清帝国之先驱。 本书概述谨严宏阔,立论警辟深刻。作者辛勤探索之所得,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为我们了解民国学人如何看待晚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证。

    • ¥66.8 ¥89 折扣:7.5折
    • 明史(上、下)
    •   ( 3515 条评论 )
    • 南炳文汤纲 /2014-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明史(套装上下册)》较为系统地论述分析了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的发展状况和明代的阶级状况。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突破了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由此而引起生产关系方面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作者认为这种变化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而这一变化在当时社会和生产部门中都有较为明显的表现。《明史(套装上下册)》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见长,在许多史实的阐述方面,其翔实、详细的程度为同类书所不及。

    • ¥126 ¥168 折扣:7.5折
    • 黎东方讲史·细说清朝
    •   ( 514 条评论 )
    • 黎东方 著 /2019-05-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 黎东方讲史丛书 之一,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清朝至清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 讲史 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康有为、慈禧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还阐释了顺治出家、雍正暴亡、乾隆身世等历史之谜。本书所采用的 细说体 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 ¥73.5 ¥98 折扣:7.5折
    •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   ( 3323 条评论 )
    • 姚念慈 /2018-12-0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全书由五篇文章构成,提出清代康熙朝的政治核心问题,即为大清王朝争正统。从三藩平叛、兴废太子、道学观念、满汉关系、出兵准部等具体层面入手,系统批判玄烨提出的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 作者批判的重点是所谓 千古一帝 的康熙帝玄烨。作者不惜笔墨,爬梳满汉文字史料,揭示所谓 盛世 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有清一代,大一统远迈汉唐元明,而正统之争,反较历代为烈。康、雍、乾三朝帝王,皆不惜天子之尊,口诛笔伐,连篇累牍,蔚为奇观。其中,玄烨于康熙五十六年首倡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则直欲居历代正统之*,承前启后,实为有清一代*为重要之政治纲领。玄烨在位六十二年,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统治*为长久的一朝。这成为他及其后嗣得以宣扬其圣明和 康熙盛世 的资本,也是一种 既成事实 。这其中固然存在各种社会因素,但也不

    • ¥55.3 ¥79 折扣:7折
    • 明靖难史事考证稿(中华现代学术名著9)
    •   ( 777 条评论 )
    • 王崇武 /2024-0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以商务印书馆1948年出版的《明靖难史事考证稿》为主干,该书是民国时期对明朝初期那场争夺皇位的惨烈内战 靖难之役进行全面研究的奠基之作,作者运用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对中国、朝鲜相关史料和记述进行辨析,通过考证,澄清靖难之役诸多史事真相,结论多有突破和创新之见。本书除收入《明靖难史事考证稿》一稿外,还请中国历史研究院张金奎研究员编集整理了王崇武先生在《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禹贡》《历史研究》等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明史的代表性论文,如《明代民屯之组织》《论万历征东岛山之战及明清萨尔浒之战》《李如松征东考》《论明太祖起兵及其政策之转变》《刘綎征东考》等,收入本书作为补编。

    • ¥73.5 ¥98 折扣:7.5折
    • 正说清朝十二帝(修订珍藏版)
    •   ( 278 条评论 )
    • 阎崇年 /2024-04-26/ 中华书局
    • 《正说清朝十二帝》以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在央视10频道的大型系列讲座《清十二帝疑案》为基础修订而成,讲述了自努尔哈赤到宣统296年间的十二代帝王的故事,从中可以了解明清朝代更替的轨迹以及清朝衰落的原因,是了解清史很好的入门书。

    • ¥74.3 ¥88 折扣:8.4折
    • 重写晚明史:新政与盛世
    •   ( 4435 条评论 )
    • 樊树志 著 /2018-08-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樊树志先生以全球史的视野细讲晚明史的新作 重写晚明史 系列之一。作者站在全球的角度聚焦晚明王朝,史识、史见与历史新知交融笔下。本书从嘉靖间内阁更替下笔,描述了张居正从内阁中脱颖而出,并以天下为己任实施新政改革等的历史过程。 作者在遍阅晚明各种史料的基础上,还原了朝廷间的日常细节,诸如大臣的沟通相处、皇帝与阁臣的问答对话、给皇帝授课讲学内容及上课过程等,通过这些难得一见、颇具生活气息的细节,立体呈现出一段鲜活而带着温度的晚明大历史。 本书分五章:*章《嘉靖隆庆时代的政局与内阁》,第二章《张居正与万历新政》,第三章《皇帝朱翊钧与首辅张居正》,第四章《张居正之死与朱翊钧亲政》,第五章《盛世的武功:万历三大征》。

    • ¥40.4 ¥56 折扣:7.2折
    • 明史
    •   ( 2750 条评论 )
    • 彭勇 著 /2019-06-01/ 人民出版社
    • 有人说,明代的历史充满了暴力、专制、独裁,充满阴暗、另类与变态,明代的恐怖社会宛若人间地狱;有人却说,明代的历史洋溢着睿智、新奇和文明,它开启了近代中国民主社会的新纪元和新时代,如果能够穿越历史,他们更愿意生活在晚明时代。迥异的观点似乎各有证据,却让人莫辨是非。明代是中国传统帝制的继续,是传统帝制走向衰败的开始,也是孕育新时代、新生活的时期。在明代,垂死与方生并存,腐朽与神奇共生,有机遇,有挑战,明代的历史异彩纷呈、多姿多彩。

    • ¥50.5 ¥70 折扣:7.2折
    • 【中华书局精装】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正版 全新修订 超值珍藏 一部打开中国人视野的经典之作 中国大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 历史
    •   ( 129 条评论 )
    • /2013-04-01/ 中华书局
    • 万历十五年,亦 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目前为西班牙舰队全 出动征英的前 年;而在 ,这 淡淡的 年中,发生了若干为 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 。这些事 ,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 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 的重点,而我们的大 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 。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 先发 以 大 观 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 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 类好书的提名。中华书局的增订版,重新核校全 文字,增收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数篇文字, 选彩 图片10余幅。

    • ¥45.8 ¥65 折扣:7折
    • 最后的皇族 : 清代宫廷社会史
    •   ( 3582 条评论 )
    • [美]罗友枝 周卫平 译 /2020-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后的皇族:清代宫廷社会史》是对清代宫廷社会的全景式解读。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清代宫廷的物质文化、社会结构和礼仪制度。通过详尽的资料整理和细致入微的考察,《*后的皇族》首次生动揭秘了清代的宫廷生活,全面展示了清代宫廷服饰、语言、饮食、文化政策等方面鲜明的民族风情,深度剖析了宫妃、皇子、仆从等清廷内部人员的权利体系和组织运作,详细阐释了登基、寿礼、祈雨、丧葬等公共或私人仪式的举行办法和信仰文化意义。 《*后的皇族》讨论的核心问题在于,作为中国*后一个王朝政权,清代为什么能够建立统治并维系近三个世纪之久。罗友枝认为,清代成功的原因,并非因为接受了占主体性地位的汉文化的同化,而是因为他们一方面坚持本民族的习俗、信仰和治理策略,一方面学习并利用各个地区的多元文化。清朝有能力针对

    • ¥73.5 ¥98 折扣:7.5折
    • 茅海建戊戌变法研究(精装套盒,全四册)
    •   ( 3270 条评论 )
    • 茅海建 /2018-06-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改革运动。作者积20年之功,在*手资料的蒐集和解读上,上下求索、四海搜罗,苦心孤诣地查找、求证,运用丰赡而可靠的史料来鉴识伪说、辨明历史真实,先后出版《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戊戌变法的另面: 张之洞档案 阅读笔记》四部书。 作者从历史细节入手,力图把握戊戌变法的种种关键环节,以严谨细致的考证功夫重建史实。进而识其大、见其全,层层揭示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幽微隐秘与真实意义。推动戊戌变法研究在存真求实方面取得突破,一百多年前那场宏大事件的真实面相得以重建。 值此戊戌变法120年之际,将四部书汇刊为 茅海建戊戌变法研究 ,既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先进以往贡献的深度整合与推

    • ¥276.5 ¥395 折扣:7折
    • 重写晚明史:王朝的末路
    •   ( 3496 条评论 )
    • 樊树志 著 /2019-08-03/ 中华书局
    • 《重写晚明史:王朝的末路》是樊树志先生 重写晚明史 系列的一种,讲述了崇祯帝虽然不是 亡国之君 ,却终不免遭遇亡国的历史事实。几十年间大明王朝被吞没于历史的烟尘,是内忧,是外患,是君臣有隙,还是人心尽失? 崇祯帝在匮于兵力、财力的情况下,面对攘外与安内的两难之境,回天无术。阉党余孽温体仁为内阁首辅八年,假装 无党 以攻击陷害他人,使得崇祯帝和大臣之间信任殆失,对朝纲秩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破坏。无可奈何花落去,是非功过,留于青史在人间。 本书分三章:*章《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第二章《无可奈何花落去:明朝的覆亡》,第三章《改朝换代,谁主沉浮》。

    • ¥34.6 ¥48 折扣:7.2折
    • 重写晚明史:朝廷与党争
    •   ( 4185 条评论 )
    • 樊树志 著 /2018-07-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樊树志先生以全球史的视野细讲晚明史的新作 重写晚明史 系列之一。作者站在全球的角度聚焦晚明王朝,史识史见与历史新知交融笔下。本书描绘了一幅从万历间皇帝与大臣的立储之争,到天启年间阉党与东林党争的历史长卷。通过诸多细节对话和场景还原,立体呈现了万历皇帝复杂的内心世界,及东林士人在传统儒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信念与阉党横行、颠倒黑白的现实世界中的思想挣扎。 本书分六章:*章《 争国本 :围绕册立皇太子的纷争》,第二章《疑影重重的内廷》,第三章《勤于聚敛怠于临朝的皇帝》,第四章《东林书院的实态分析 东林党 论质疑》,第五章《从泰昌到天启》,第六章《畸形的阉党专政时代》。

    • ¥44.7 ¥62 折扣:7.2折
    • 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精装本)
    •   ( 308 条评论 )
    • 茅海建 /2018-06-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所收九篇专题考论均系作者根据档案材料,检视先前各说,作出新的认知、补证与修正,明晰了一些关键性的历史细节。 针对 公车上书 的质疑和辩难,作者明确提出:两个不同概念的 公车上书 ,叙史者有必要加以区别。 从观察甲午战后清朝整个保举活动,揭示出当时政情的诸多特点。 重新梳理京师大学堂的初建历史,见出戊戌变法之基本相:以康有为为首的激进派,与张之洞、孙家鼐领军的温和派,都在其所宗的 中学 指导下,自行其改革事业,尽管从形式上已尽力模仿泰西、日本。 司员士民为救时而提出外交与军事内容的建策,在今天看来,大多只是救时的偏方,与历史发展的方向并不吻合。 此外, 光绪帝召见张元济 、 康有为移民巴西计划 、 康有为及其党人所拟戊戌奏折 和 康有为自写年谱手稿本阅读报告 诸篇都分别

    • ¥63.8 ¥85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