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生活、工作了六十年,这里相当于我的第二个家。但与此同时,我始终是一个中国人,是一个东方人。因此,我具备内外双重的视角:能以美国公民的视角从内部深度观察美国社会,又能以东方人的 他者 角度去看美国 这就是我要写这本书的理由。 许倬云 《美国小史》的作者许倬云先生在美学习工作和生活了六十余年,他将其东西方历史研究的学术背景与在美国社会的亲身经历结合起来,以极为精简的文字,介绍了美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方面近三百年的历史。 附录为有关中美关系史的回顾、许先生就中国经济建设发出的建言,以及一份推荐书目,许先生选取的十二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建立一个宏观的框架,从历史来理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 许先生深厚的历史学养,令这本 小史 具有明确的大众面向,可读性强、通篇精彩。
首度披露大量机密信息 揭开 二战 后期美国大举 招揽纳粹科学家的黑暗内幕 ★ 二战 期间,希特勒拥有十万吨生化武器,为何*终没有使用? ★纳粹德国在 二战 期间就已打破音速障碍?十万吨芥子气炮弹的存量更是盟军闻所未闻? ★波恩大学马桶里捞出的 奥森伯格 名单有何玄妙?为何说它决定了美苏战后的地位? ★从纳粹信徒到美国登月功臣,冯 布劳恩经历过怎样的历程?美国通过 回形针行动 ,到底掌握了多少第三帝国的科技遗产? 二战 后期的混乱岁月中,美国面临诸多艰难抉择,包括如何处理纳粹德国的科学家,他们正是昔日纳粹无坚不摧的战争武器背后的智囊团。一项长达数十年、旨在将希特勒麾下1600多名科学家转移至美国的秘密计划就此展开,这就是 回形针行动 。 这些科学家大多被指控犯有战争罪,为美国效力后却在火箭技术、医疗以及太
本书是霍布斯鲍姆的晚年文集。这些论文和讲演发表于2000 2006年,针对世界各地的不同听众,试图阐述和解释当今世界或其中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情势。本书的论述集中于五个领域:战争与和平在21世纪的发展,诸世界帝国的过去与未来,民族主义的性质与其不断变化的语境,自由主义民主的前景,以及政治暴力和恐怖主义的难题。
在《论美国的民主》中,作者从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出发,探索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根源,阐述了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阐明了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并将美国的社会状况、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等与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欧国家进行对比,探讨了在世界民主化的潮流中如何借鉴美国的经验与教训,从本国现状出发,发挥民主制度的优点,并减少其弊病。
1664年英国打败荷兰,取得 新阿姆斯特丹 的领土,并将其命名为 新约克 ,即现在的纽约。本书讲述的就是在三位荷兰总督的统治时期所发生的故事。 本书作者是被称为 美国文学之父 的华盛顿 欧文。他以风趣幽默的笔法向读者展现了关于纽约的早期记忆,用诙谐的笔触讽刺当时的荷兰殖民者。纽约早期地理和人文、环境、城市建设、居民迁徙与定居在书中亦有体现。同时,本书对于促进美国民族文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历史角度,本书都极具阅读与收藏价值。
新政冲破大萧条 希望战胜大恐慌 萧条岁月,何以为继? 1932年,美国经济濒临崩溃,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占全国劳工总数25%的人口失业,人心惶惶一度不可终日。 1932年,美国面临生死时刻,是胡佛继续自由放任,还是罗斯福临时 独裁 ,民众选择了后者。 1932年,危机成就了罗斯福,而罗斯福拯救了大萧条。 坚毅领袖,挥斥方遒! 本书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传奇 一位激动人心的伟大领袖和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时刻。从选举到百日新政,罗斯福用激情燃烧美国,用坚毅鼓舞民众。百天之内,罗斯福连续签署通过70项法案,手笔之大,*。凭着这种敏锐的政治直觉和乐观积极的性情,他魔术般地拯救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美国民众也因而获得了免于恐惧的自由,资本主义世界顿时焕然一新。
本书从发现新大陆前的欧洲社会背景讲起,进而介绍了殖民地美洲的情况,以及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工业革命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书中对每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进行了分析,对重要历史人物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西方文明、科技发展、美国的政治生活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房龙用通俗生动的写法、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枯燥无味的历史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通过本书,读者能够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美国社会的样貌,进而了解一个现代化的美国是怎样炼成的。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结构复杂的句式,采用简洁、精确的词汇进行表达,以期让读者认识到历史并不晦涩难懂,它可以像故事一样生动,从而培养读者学习历史的兴趣并能以史鉴今,获得启发。
《什么是拉美史》考察了拉美史这一既充满生机活力又面临重重危机的研究领域在北美、拉美和欧洲的发展。作者马歇尔 C. 埃金在简要讨论了 拉丁美洲 概念的内涵和历史后,勾勒了20世纪60年代前拉美史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了刚刚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发生的社会史转向和文化转向,概述了有关奴隶制、原住民、种族、环境、科学、医学和性别等主题的创新研究,以及塑造拉丁美洲与拉美研究的关键社会、文化和政治力量,最后讨论了边疆、大西洋世界和跨国史等新概念的出现对拉美史领域的影响。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拉美国家以其相似又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在世界政治、历史和文化舞台上形成了一股别具一格的力量。 拉丁美洲历史文化译丛 系列由西班牙和墨西哥两大品质出版社联合出版,集结了西班牙与南美洲两岸的权威学者教授,以拉丁美洲几个主要国家及地区和历史事件为主题,简要深刻地概括了这一区域的历史发展及文化特点。《智利简史》用当代眼光阐释智利历史,主要讲解了:谁是居住在智利的原住民?西班牙的殖民者是怎样到达智利的?又为什么登陆智利?为什么智利和秘鲁会联合抗击西班牙?智利铁路在这个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发展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智利中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
普洛耶什蒂是罗马尼亚重要的石油城市,也是二战中重要战略要地之一,为了获得军工所需要的石油,德国通过外交和军事压力,提前与罗马尼亚达成合作。要想阻断德国石油来源,盟军必须打击掉普洛耶什蒂。1943年8月1日,美国陆航针对普洛耶什蒂发动了低空轰炸行动,代号 浪潮 ,这也是二战中惨烈的一次低空轰炸行动。本书基于详实的史料,从纯军事的角度,具体生动而客观地讲述和刻画了 浪潮 行动的全过程,具有史料意义的同时也兼有趣味性。
《发掘新闻 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以社会学为背景,将客观性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考察,以此研究新闻专业性和媒介机构。 在研究美国现代报业开端时,着重解剖了两种报道模式 故事模式 与 信息模式 。《发掘新闻 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为我们提供了社会学视角的新闻事业变迁史,其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把报业融入社会体系之中,又以新闻专业主义为中心,紧紧抓住与 客观性 相关联的新闻表现手段及其源起、目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发掘新闻 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作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经典读物为广大学者所推崇。
从文艺复兴之初,历史学家们就开始着手研究罗马尼亚人的命运,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扮演的角色、他们的特性及语言。最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关罗马尼亚人的前世今生、他们在欧洲以及世界上的地位等方面的专业且正统的历史论述,更是频频见诸历史教科书和不同渠道的大众媒体。 尽管如此,但从一方面来说,这些内容并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因为历史学作为一门研究学科一向很难界定,它总摇摆于科学与艺术之间,在史学与神话传说中周旋,或是真实事件的记录,或是有感而发的随笔,亦真亦幻。另一方面,在探究罗马尼亚民族历史的过程中,总会介入一些超越科学的观点,尤其是那些追逐内部政治利益、同时希望以此来贬低周围竞争对手的内容,甚至有一部分知识分子试图借助观点来蛊惑懵懂的青少年。 本书尝试在世界范畴内诠释罗马尼亚人的民族和语言
自墨西哥学院首次推出《墨西哥简史》以来,此书一直被视作研究墨西哥历史时的不可绕过的著作,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已被翻译成包括盲文在内的15种语言出版。随着时间流逝,关于墨西哥历史的新资料和新论断不断涌现,很多曾经存疑或者有争议的部分现在也得到了清晰的界定。因此,此次新出版的《墨西哥简史》在旧版本的基础上,采用了新的历史阶段划分方式、新的研究史料、新的研究方法、新的解读思路和研究视角,涵盖了更为广泛的论述范围,并通过简洁明晰的写作方式回答了在墨西哥这片土地上存在的几乎全部问题,让这一历史读本兼具了娱乐性和教育性。
本书聚焦两个世纪里的拉丁美洲发展,极为大胆地对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思潮做了总结,浓缩了拉丁美洲在地理、历史、思想、民族性格等方面的 前世今生 ,全景式地展现了拉丁美洲独特的发展脉络和文化神经。本书精要地剖析了拉丁美洲的思想独特性,追踪了其背后耐人寻味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立足于大量真实史料,为读者讲述拉丁美洲独一无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罗伯特·N.贝拉等著的《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是一本全面介绍美国社会的一般状况、深层结构和运动态势的书。作者通过对美国社会的各层次、各领域、各种典型人物及其思想观点的考察,通过对美国传统的渊源及其沿革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社会的立体画面,从开国元勋的志向到里根政府的作为,从经济结构的演变到宗教含义的转化,从“原始的丰富”到文明的灾难,从苦恼之处到希望之光,无不述及,同时又以“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这条主线贯穿之。
古巴岛是大安的列斯群岛中大的岛屿,被誉为 通往新世界的钥匙 ,其名在泰诺语中有 肥沃之地 的意思。 本书写作建立在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之上,以美洲*的社会主义国家 古巴的历史进程为线索,从自然环境和土著到独立之路再到社会主义经验,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古巴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历史社会图景,同时分析了其在历史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读者深入了解古巴的某些历史阶段提供了参考。
全景式解剖当代美国社会的思想纷争 身为美国人还是那么值得骄傲的事吗?或者像进步人士所宣称的,是一种耻辱?美国人的生活是否建立在一个充斥着盗窃、征服、镇压和谋杀的国家计划基础上?索萨为美国的生死存亡深感担忧,除非进步人士的反美呼声得到扼杀,否则美国将不再是象征自由的灯塔。针对持反美观点的左派人士提出的控诉,作者在本书中一一给予尖锐、激昂且不乏逻辑的反驳。你将了解到: 进步主义人士是如何散播谣言,指控美国政府的势力正在进行不公扩张并将 魔爪 伸向纳税人之手的? 为什么他们必须警惕进步主义人士所谓的 改革 主张,而那实际上恰是集权主义抬头的契机? 美国政局右派当道,但是他们万万想不到,在他们当中隐藏着两位即将颠覆美国的左派领袖 奥巴马和希拉里! 奥巴马政府竟然一直
这本书简明扼要,按时间顺序清晰展现美国历史发展与欧洲的不同之处,使读者更容易理解美国历史在不同阶段和年代的自身演进和发展。本书简略勾勒了从殖民时期到当今的美国历史,涉及*重要的阶段和时代。在阅读时,读者也可了解美国政治发展和社会经济史的概览。 美国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16 世纪欧洲殖民进入北美大陆开始,至1865 年南北战争结束,这一阶段是美国独立建国的过程;自南北战争之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时间,美国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大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美国一直稳居超级大国的地位。在几百年的发展史中,动荡与战争一直在美国不断上演着。
“火山湖泊之国”尼加拉瓜是中美洲地峡面积*的多民族国家。这里东西濒海,河谷纵横,马萨亚等数十座火山和尼加拉瓜湖等数十个湖泊点缀其间,绿水、青山、白云、蓝天、沙滩……构成一幅独特迷人的热带风光画卷。1821年独立后,尼加拉瓜人民前仆后继,同外部干涉殊死搏斗,终于在1979年推翻了延续40多年的独裁统治。近30年来,尼加拉瓜政局不稳,发展缓慢,至今仍是拉丁美洲贫困的国家之一,面临着稳定社会、凝聚民心、发展经济等长期艰巨的任务。 巴拿马地处连接南、北美洲大陆的中美洲地峡,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沟通两洋的运河而闻名于世。巴拿马的立国和发展与运河的开凿同美国的战略密不可分,正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成为独立国家。但巴拿马人民从立国之初就顽强不懈地争取和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权益,终将长期处于美国控
两万多年前,当今的墨西哥还是荒无人烟,河水向西汇入大西洋,向东流进墨西哥湾中间的地方一直有族群生息,他们是玛雅人、奥尔梅克人、托尔特克人和米斯特克人。其中有一群自称为墨西卡的人,自14世纪创造了美索亚美利加文化,他们是阿兹特克人。他们在其控制的墨西哥中部建立了阿兹特克帝国。他们和罗马人波斯人一样没有控制大片的土地,而是让不同族的人向他们称臣纳贡。这样的统治直到1519年西班牙人开始入侵而结束。这本书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这个短命而富有意义的美洲帝国从起源到发展到灭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