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 扫除偏见浮辞 的日本通史著作,原名《日本全史》,将 日本上千年的沧桑变迁浓缩于短短十余万字之中,鞭辟入里,字字珠玑。 全书共二十四篇:第一篇详言日本地位;第二至六篇略叙民族由来、社会演进、帝权扩张等;第七至二十四篇,分述幕府统治时期到明治维新后,在政治政策、经济制度、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发展情形。尤其关于中日交涉、蒙古征伐等内容,其叙述弥补了我国历史参考书的部分缺遗。此外,书中还对重点词句进行了标记,并在附录中列出了一系列参考书目,以供读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蒙古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朴实、智慧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祖国统一的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蒙古族自兴起到成吉思汗再到蒙元王朝的存在,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荡气回肠的史话。然而,不为大众所知的是蒙古族在青海高原的活动也是十分频繁和知名的,成为青海历史的重要构成部分。本书除介绍蒙古汗国和元朝时期蒙古族在青海的活动状况外,重点叙述了明清时期蒙古族在青海的活动历史,对近代时期蒙古族的相关活动也有涉及。其中,蒙古汗国和元朝时期,对蒙古族进入青海以前的社会状况、蒙古族的兴起和进驻青海、元朝时期镇守诸王和蒙古人做了简要回顾。明朝初年,蒙古人外迁和被安置及 塞外四卫 的相关状况、东蒙古入迁西海及其活动、蒙古汗王与藏传佛教、明朝经略西海,是本书的重点部分之一。至清朝,和硕特部固
公元375──568年,被称为欧洲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时代。在此期间,众多以日耳曼人(German)为主的蛮族部落入侵罗马帝国(Roman Empire),并将其摧毁。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先后建立起了数十个日耳曼人的 民族国家 ,给欧洲未来的政治版图打下了基础。这段历史上承罗马帝国,下启中世纪,因而具有极其独特的重要性。但由于文化落后,各日耳曼民族很少写作历史文献。更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民族、宗教、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战争频仍,又导致了罗马方面大量珍贵史料的流失。在幸存下来的原始史料中,也多数存在章节严重残缺不全的问题。而少数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史料,或是时间跨度不足,或是记载内容过于简单片面,都无法让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后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拜占廷帝国(Byzantine Empire,即东罗马帝国)神职人员约达尼斯(Jordanes)编写的这
本书按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 编写刚要的要求,对河北省的回族古籍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和整理,涉及的种类更广泛,内容更详尽。
上古的中原部落联盟与周边部落融合而成华夏族,造就了强盛的秦汉皇朝,也缔造了汉民族自身。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至唐朝形成了更多民族、更大规模的统一,出现了“胡越一家”、“天下一家”的鼎盛局面。宋元明清则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成长期,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创造了我们的伟大祖国,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本书以“多元一体”为纲,以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与民族的关系为线索,概述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嚈哒*初是北亚一个弱小的游牧部族,四世纪七十年代迁往中亚,以后日益强大起来,开始了大规模的征服。极盛时期的嚈哒国幅员辽阔,除领有大部份中亚地区外,还一度占有波斯和印度的大片领土。从五世纪三十年代末嚈哒人占领今阿富汗北部,直至六世纪五十年代末嚈哒国家被突厥和波斯联盟灭亡,这一百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在中亚史上称为嚈哒时代。嚈哒人的活动对中亚、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嚈哒史研究是古代中亚史研究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中国西域史、波斯古代史和印度古代史研究的重要组份。也就是说,嚈哒史研究有其不容忽视的世界史意义。 自十九世纪中叶起,各国学者纷纷发表有关嚈哒史研究的论文。进入本世纪以后,日本学者对此用力*勤,成绩也颇为可观。在我国史学界,以前却?o有岑仲勉写过一
东胡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与匈奴同时兴起于战国末期(公元前三世纪),至汉初(公元前206年)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逃散,其中主要的两支分别逃至乌桓山和鲜卑山,从此便以乌桓族和鲜卑族出现于史册,而东胡之名遂湮没无闻。由于现时留存下来的东胡文献资料奇缺,故历来治东胡者多从乌桓鲜卑开始,对开东胡早期的历史,即被匈奴击破以前的历史,均难于详述。本书根据近三十年来国内考古发现的东胡遗迹,对它进行初步探索,试图把东胡的历史向前追溯到它的起点。 在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中,根据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根据各族的语言和活动地区,及根据各族的风俗习惯,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三个系统(族系):一是匈奴系统;二是突厥系统;三是东胡系统。这是指狭义的北方民族,即指主要活动在大漠南北(清初以来称为
犹太人是谁?判断犹太太的标准是什么?犹太人为什么历经浩劫而不灭?犹太文化的精髓是什么?谁是犹太人心目中的英雄?怎样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怎样成为一个有权力的人?怎样成为一个富裕的人?怎样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人?本书通过妙趣横生的论述来掲开犹太人的种种神秘面纱,是洞悉犹太文化和犹太智慧的一把钥匙。
土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0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2万多人聚居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等地区。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 本书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系列丛书之一,简要介绍了有关土族的文化历史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知识性、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位于我国新疆东部的哈密,是一块具有悠久历史、显赫地位的宝地。在恢弘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哈密成为中原王朝进出 西域 的重要节点以及经营新疆的关键支撑,是中西文化文明互动互鉴、交流交融的 锁钥 咽喉 ,寻觅哈密这块土地上的人类活动迹象及其历史遗存,具有一定的考古和史料价值。昆吾人在公元前1600 年,经历河西走廊,纵跨千万里,来到哈密,在此定居、开发、繁衍,成为目前所知的在哈密地区早留下清晰身影、准确族属名称的开发者、居住民。作为夏商时期较为活跃的一支族群,昆吾族群对夏朝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书共有8个篇章,通过串联夏、商时期的一些考古材料(如遗迹、遗址、遗物等),通过比较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哈密地区的天山北路文化与焉不拉克文化文化,以及处于它们中间的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之异同
《广西民族区域自治集成(巴马瑶族自治县卷)(精)》(作者覃荣武、蒙建军)全面客观地介绍巴马瑶族自治县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指引下,经过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国策所取得的辉煌的成就,包括历史概况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建设成就。
祭敖包是海西蒙古族特有的保留有古老遗俗的祭祀和娱人的民俗节日,是集中展示蒙古族赛马、射箭、摔跤、传统和现代歌舞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盛宴,同时也是海西蒙古族人民自由交流情感的场所。本书作者以自己从小到大参与祭敖包祭祀活动的感受,以流畅的文字和图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敖包祭祀活动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揭开了神秘的德都蒙古神秘祭祀,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本书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三章,内容包括:羌族概述,羌族的历史沿革,羌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知识性、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