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观照中华上下五千年,但并非就历史谈历史,而是致力于勾画其中的连续性,展现当代中国的必然性,揭示中国历史的内在逻辑。作者以宽广的视野进行了理论建构、历史叙述和文明对比,希望有助于读者理解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之间的延续和发展关系。 作者认为,历史中国数千年来天下型定居文明和天下型经济体固有潜力的爆发,成就了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巨大进步。不了解历史中国的脉络和逻辑,就难以给出关于当代中国的合理解释和正确预测。
《法兰克人史》(作者都尔教会主教格雷戈里)是中世纪著名的基督教史学家之一格雷戈里在广泛收集史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法兰克人史》中不仅详细地记载了法兰克王国的建国过程和正统基督教在法兰克人中间的传播状况,而且为后人提供了法兰克王国早期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典章制度、行政事务、商业贸易、民俗风情、伦理道德、教育水平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况。由于历史上关于法兰克人和法兰克王国早期历史的记载极少,格雷戈里的记载也就显得弥足珍贵;另外,也由于他的著述涉及的内容丰富翔实,颇有些文化史家的风范,因此后人称他为“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
本书研究范围为人类学与民俗学,收集的论文有17篇,内容涉及民俗、宗教与人类学等方面。具体为1,没有历史的民族志;2,历史活在当下;3, 中华 蒙译的历史话语;4,儒教神话的历史建构;5, 国家人类学 三题;6,从 因寺名镇 到 因寺成镇 ;7,国家认同与 客家 文化;8,通过征用帝国象征体系获取地方权力;9,权力秩序 明清地方神的建构与崇拜;10,清宫萨满祭祀与 夷夏东西说 ;11,神判与官司 一个西南村庄降乩仪式中的讼争与教谕;12,文明的固化与信念的变异 围绕华北乡村庙会中龙观念转变的再思考;13,对Maurice Freedman 国家-宗族房支分化 解说模式的田野检思 以山东费县闵村闵氏宗族为例;14,云南诺邓历史上两套丰产仪式之关系的研究;15,从 菩萨们的恩怨 看黔中屯堡村寨的社会统合 以九溪村的抬舆仪式为例;16,村落开发与公共性重构 三
张佩国编著的《历史与民族志:民间文化与公共秩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范围为人类学与民俗学,收集的论文有17篇,内容涉及民俗、宗教与人类学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