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隋唐考古
    •   ( 33 条评论 )
    • 冉万里 /2024-10-01/ 科学出版社
    • 隋唐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组成部分,属于典型的历史时期考古学,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下启宋元考古。这一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各类遗迹与遗物数量多且丰富多彩。遗址类有世人瞩目的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洛阳城遗址等;遗物类有色彩绚烂的三彩器、金银器、各类栩栩如生的造像以及反映“丝绸之路”繁荣的异域遗物等。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对“汉唐雄风”的理解,触摸隋唐文化的脉搏,更能深刻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等特征。

    • ¥236.2 ¥328 折扣:7.2折
    •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研究
    •   ( 79 条评论 )
    • 徐长青 /2024-04-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研究的阶段性发掘和研究成果,由主持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的主要人员参与编撰。主要内容涉及海昏侯国遗址与海昏侯墓的考古背景、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研究,以及出土文物的科学技术检测与分析等,是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及相关研究的最集中展现,其中漆木器、玉器文物发布了大量最新材料,图文并茂,丰富了阶段性研究的内容。

    • ¥259.2 ¥360 折扣:7.2折
    • 玉耀长河——凌家滩文化展
    •   ( 54 条评论 )
    •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2023-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凌家滩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曙光阶段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成为中国五千多年文明的实证,将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年代再向前提早 300年至 500 年。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 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 。 本书为 玉耀长河 凌家滩文化展 同名展览图录,共分为四个板块: 长江流域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 、 中国史前治玉中心和第一个高峰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祥地之一 、 文明对话 四个单元,共有横空出世、饮食劳作、宗教信仰、琢玉成器、玉见文明、审美觉醒、礼法滥觞、社会分化、城市发轫9个章节。收录石器、玉器各类文物 100余件,包含玉龙、玉鹰、玉人等,文化种类囊括钺、锛、璜、镯环、碧等,蕴含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 本书是对凌家滩文化面貌的一次全景式展示,再现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治玉文化中心凌家滩的繁华盛景,精美的玉器

    • ¥214.6 ¥298 折扣:7.2折
    • 岐山孔头沟(全四册)
    •   ( 5 条评论 )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编著 /2024-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6年至200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陕西岐山县孔头沟遗址进行了聚落结构调查、重点区域钻探和针对性发掘,发掘了先周至西周时期的一般居址区、西周铸铜作坊与墓地等遗存,确认了该遗址是商周时期周原地区一处大型聚落,可能为非姬姓高级贵族的采邑。 本报告系孔头沟遗址2006年至2008年田野考古工作报告,包括前言、画图寺铸铜作坊发掘、赵家台与独山居址发掘、宋家墓地钻探与发掘、遗址聚落结构调查、孔头沟商周聚落性质采邑说共六章。这批资料初步揭示了西周王畿地区高级贵族采邑的文化、聚落与社会特征。 本报告适合考古、先秦史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 ¥849.6 ¥1180 折扣:7.2折
    • 吉简吉美-吉州窑遗址出土瓷器集萃
    •   ( 53 条评论 )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 /2020-10-01/ 文物出版社
    • 窑变坯胎器,街存瓦砾墙。 聪明的吉州窑工匠通过匠心技艺让普通的泥土坯胎窑变幻化为神奇之器,创造出独具特色、天下无双的剪纸漏花和木叶纹装饰,使吉州窑成为宋元时期闻名中外的综合性窑场。窑火炙热的吉州窑窑场,不仅让永和镇留存了六街三市和码头遗存, 街存瓦砾墙 ,还保存了大量宋元时期的窑炉、作坊以及碎瓷残片,得以让人们从中探寻、发现、领略前人的智慧、技艺、精神。自2006年对吉州窑遗址调查以来,项目组就着手准备把相关资料公布报道,然而因各种缘故,总是事与愿违。如今《吉简吉美:吉州窑遗址出土瓷器集萃》即将付梓,算是刊布资料的开端。

    • ¥345.6 ¥480 折扣:7.2折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瓷器(上、下)
    •   ( 184 条评论 )
    • 郑建明 编著 /2020-08-31/ 开明出版社
    • 书稿以陶瓷文化的发展为基本线索、按照历史时期的顺序依次展开。按照历史时期的断代和瓷器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分为27个篇章,历史时代涵盖先秦原始瓷、夏商周、秦汉、隋唐五代、宋金、元、明。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截至隋唐,是中国原始瓷起源、初步初步成熟发展的时期;下卷为宋金、元、明时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大发展和全面辉煌时期并在宋代陶瓷全面辉煌之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在具体内容上,一是介绍了陶瓷的起源及各个历史时期陶瓷发展的情况,包括原始瓷的发现,瓷器的种类、特点、生产、各种用途、地域特征、不同形制等,以及其所反映的精神文化内涵。二是总结了各个历史时期瓷器发展的特征、成就和影响,这在内容的安排上也有很好的体现。如夏商周时期主要是陶器的起源和发展;两汉以后瓷器

    • ¥210 ¥300 折扣:7折
    • 马王堆帛书研究
    •   ( 713 条评论 )
    • 陈松长 /2021-05-01/ 商务印书馆
    •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大批西汉帛书。这批帛书不仅数量多达10多万字,50余种文献,且在形制上次向世人形象地展示了古代文献类帛书的原始面目。 本书是对马王堆帛书全面系统的研究专著,举凡形制、性质、分类、帛图、书法艺术及其中的《易传》、《刑德》、《阴阳五行》等,均进行了深入精辟的释读、考证、辨析和探讨,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史、书籍史、国学及古籍整理诸领域研究均有重要的贡献。

    • ¥142.6 ¥198 折扣:7.2折
    • 汝州张公巷窑遗址 2000年-2012年考古发掘报告
    •   ( 38 条评论 )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4-11-01/ 科学出版社
    • 本报告是汝州张公巷窑遗址2000年~2012年考古发掘的初步成果。其间先后四次发掘,共揭露面积283.3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的建筑遗址11座、池2个、灶10个、灰沟4条、水井5眼和灰坑127个等遗迹,其中与张公巷窑烧造有直接关系的建筑基址(作坊)2座,陶洗池1个,灰沟1条,灰坑7个和较完整的地层堆积2处。出土张公巷窑烧制的瓷器、素烧器和各类窑具数十万件(片)。同时,还出土一大批与窑址烧造无关的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等不同时期陶瓷标本,为张公巷窑及张公巷周边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提供了一些研究线索。 经过勘探,初步确定张公巷窑的烧造区域面积约3600平方米。通过对现有考古发掘资料的梳理、比较和综合研究判断,本次考古发掘认为,张公巷窑的烧造年代在汝窑类汝瓷之后,大约不早于金代,其性质应属于官窑。

    • ¥302.4 ¥420 折扣:7.2折
    • 西藏史前考古
    •   ( 30 条评论 )
    • 李永宪,吕红亮 /2025-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西藏自治区历年来的田野考古资料为依据,以较新的专业认知和前沿研究为目标方向,对西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及“早期金属时代”等吐蕃政权时期之前的考古学文化、历史特征、社会发展进行了梳理和讨论,主要内容涉及考古学在西藏的发展历程、青藏高原地理环境、早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拓展与扩散、西藏农业的起源、高原畜牧业及早期金属器的出现与发展、高原史前文化的区域性、西藏“岩石艺术”的精神含义,以及西藏高原与相邻文化的交流互动等多个方面,揭示了西藏古代历史研究中的诸多未知领域,对于认识西藏史前史在整个中华民族古代史中的意义与特点,提供了最新的专业读本。

    • ¥108 ¥150 折扣:7.2折
    • 浙江考古(1979-2019)
    •   ( 60 条评论 )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2020-06-01/ 文物出版社
    • 《浙江考古(1979-2019)》为庆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而编著。全面综述1979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四十年以来,浙江省所开展的文物考古研究成果,共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墓葬考古、宋元明考古、瓷窑址考古和科技考古。是一本了解浙江省所发展历程的著作,也是一本综合性的学术史研究著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建议出版。

    • ¥288 ¥400 折扣:7.2折
    • 宋代银铤考
    •   ( 132 条评论 )
    • 刘翔 著 /2020-06-08/ 文物出版社
    • 《宋代银铤考》是一本系统研究宋铤的专著,分上、下篇,上篇解读了银铤管理的官府机构、官员品阶、储藏官库以及铸造机构、金银铺等,下篇阐述了银铤所反映的上供制度、专卖制度、海外贸易、赋税制度、政府收出等国家财政问题。

    • ¥165.6 ¥230 折扣:7.2折
    • 铜陵师姑墩——夏商周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全二册)
    •   ( 25 条评论 )
    •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大学铜陵博物馆铜陵市义安区文物局 编 /2021-01-01/ 文物出版社
    • 师姑墩遗址位于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北距长江10千米,所处地带为长江南岸冲积平原边缘一个面积较小的盆地,地势平坦。师姑墩遗址南面数千米的山区即为长江下游非常大的铜矿带,自商周时期以来那里一直是采、冶、铸铜的资源重地。 师姑墩遗址为典型的墩形遗址,呈椭圆形,北高南低,高1~3米,面积约7500平方米。因宁(南京)一安(安庆)、合(肥)一福(州)铁路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0年3~8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发掘共布10米 10米探方9个、5米 5米探方15个,实际发掘面积近1300平方米。发现夏商至春秋时期房址2座、灰坑9座、沟3条、水井1口,以及与建筑相关的大量柱洞和沟槽。发掘出土陶器、石器、铜器等各类标本250余件,以及较多的铜渣和炉壁残块,还有树干、木头、兽骨等各种动植物遗

    • ¥489.6 ¥680 折扣:7.2折
    • 安岳圆觉洞——四川安岳圆觉洞石窟考古调查报告
    •   ( 50 条评论 )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著 /2020-08-01/ 文物出版社
    • 圆觉洞四川省安岳县城东南1公里处的云居山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窟龛103个,造像1933躯,唐、五代、宋时期作品居多,以释迦、净瓶观音、莲花手观音三尊6米多高的大像很为壮观。圆觉洞以造有十二圆觉像而得名。安岳石窟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享有上承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重要地位。其中圆觉洞五代的 地藏菩萨 年代为我国南方出现很早; 五代时期的 地狱变 龛在靠前当属很早。本书为2013-2017年圆觉洞石窟考古调查成果。除常规勘测方式,此次调查采用三维扫描、数字建模方法测绘,利用激光扫描、光栅扫描和摄影扫描三种方式,建立造像崖面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绘制线图。

    • ¥358.6 ¥498 折扣:7.2折
    • 隋唐洛阳含嘉仓城考古发掘报告
    •   ( 17 条评论 )
    • 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方孝廉,商春芳,赵晓军 /2023-03-01/ 科学出版社
    • 自1956年北京大学闫文儒先生考古调查发现隋唐东都洛阳城后,1959年初,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苹芳、陈久恒先生等,开始对该城址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发现洛阳含嘉仓城位于现今洛阳市老城区北关外,在隋唐东都洛阳城徽安门(北城墙)内、宫城之东、东城之北,中间有宫城东城墙(也是东城西城)分开。《隋唐洛阳含嘉仓城考古发掘报告》是对隋唐洛阳含嘉仓城考古发掘报告的全面资料汇总,并结合现有文物研究成果,对含嘉仓遗址的仓储状况、遗址保护、历史背景研究做出了全面的探讨分析。

    • ¥207.4 ¥288 折扣:7.2折
    • 古船弧光:非接触整体打捞创新技术及应用
    •   ( 2 条评论 )
    • 上海博物馆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2024-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5年,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开展重点水下考古调查时,发现了考古编号为 长江口二号 的木质古沉船,从此,拉开了解码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序幕。 为保证 长江口二号 古船整体迁移项目的顺利实施,上海博物馆会同上海打捞局专门设计了 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 方案,本书稿即为对该方案的系统阐释。弧形梁打捞技术结合了弧形梁打捞工艺、隧道盾构掘进工艺、沉管隧道对接工艺等,真正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水下考古的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古船的原生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为水下打捞技术的突破提供了支撑。

    • ¥142.6 ¥198 折扣:7.2折
    • 晋宁石寨山--第五次发掘报告(精)
    •   ( 82 条评论 )
    •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等编著 /2009-10-01/ 文物出版社
    •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晋宁县志》记载:“石寨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上蒜乡石寨村西面,距滇池水岸约1000米,遗址面积约5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30~100厘米。1955年3月云南省博物馆进行了局部试掘,出土磨制石器6件,另有骨锥、蚌刀、陶纺轮及一个灶台遗迹和1具仰身屈肢葬骨架。陶器多为碎片,有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及夹砂灰陶,器形有盆、罐、圈足器等”。本书收录了晋宁石寨山的第五次发掘报告。

    • ¥304.2 ¥360 折扣:8.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