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稿共收錄20篇論文,分爲三大板塊:一、新見青銅器討論,探討夫人昶姬匜、 陳侯因咨造 銅戈等新見器物;二、金文與殷周史,主要爲銘文字詞考釋、涵義辨析等;三、青銅器及相關考古學研究,涉及銅器紋飾、器用制度及銅器群的形成等問題。該書承續《青銅器與金文》第一輯至十二輯,將對商周考古學界和古文字學界產生持續的影響。
编这本小书的契机是在2016年8月,四川省委宣传部和文化厅决定承接中国第二届考古大会。是年7月下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主办的 三星堆祭祀坑发现30周年暨三星堆与世界上古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正在广汉召开,省委宣传部甘霖部长听说来了一大批中外学者,很想见见专家们,听听大家对三星堆和四川考古研究的建议,嘱咐我联系了10多位中外专家。在会议期间的一个晚上,甘部长在武侯祠博物馆会议室里接见了大家并和专家做了长时间座谈。在那次座谈会上,中国考古学会王巍会长发言中,介绍到学会正在选择第二届中国考古大会的承办单位和举办地时,甘部长立即插话说,他个人意见请中国考古学会考虑让四川承办,同时也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后认真论证一下必要性和可行性,报文化厅和宣传部后再正式作答。 我们很快拿
此商品实际书非全新塑封 介意的小主请勿拍 《晋国青铜艺术图鉴》是李夏廷先生和著名考古摄影艺术家梁子明先生共同编著《侯马陶范艺术》之后,完成的又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晋国青铜器艺术的专著。在书中,作者把晋国青铜艺术放在中国青铜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勾画了晋国青铜艺术的发展过程;并从横的方面,分出神化动物类、写实动物类、几何形类和图像人物类,概括了各时期不同类别的特征,每类都选择大量由他亲手画出的图像作为典型代表予以介绍;最后并作出总结,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
明清金佛像是佛教造像术之一。明代由于寺院广建和民间供奉的需要,以朝廷布施给宗教领袖的需使得金铜造像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乐、宣德间最高造像水平的“永宣金铜造像”。此时的造像面相满、造型优美、金充足、艺术水平极高。清代造像继承明代风气,工细作,是藏传金铜造像的高峰期。现在这些造像不仅仍是佛教徒膜拜崇奉的对象,更是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受到中外收藏界的爱。本书作者利用博物馆和民间的丰富资料编写本书,详细阐明了明清金铜造像的发展史,各地和各时期的制作和艺术征,以及汉式佛像和藏传佛像的分类和名号,还有铜佛鉴定、辨伪等收藏知识。后附彩色插图一百余幅,介绍了一百多尊不同佛像的生动形象。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