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50-10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作品系列)新版
    •   ( 1679 条评论 )
    • 张光直 /2022-07-1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所谓青铜时代,即是指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以青铜冠名,可见青铜器是贯穿三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从青铜器的产生到大量制造与使用,再到逐渐消失,构成了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青铜时代。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角。 本书由张光直先生两卷名著《中国青铜时代》和《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合编而成,对青铜时代文化与社会的若干主要特征作整体性的讨论,不仅是技术史角度的研究,还详尽论述了从政治、经济到战争、祭祀,从礼仪、艺术到巫术、饮食等等重要专题。以期回答,为什么青铜器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大的重要性?为何独在中国考古学上,青铜时代仍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中心概念?

    • ¥75.2 ¥98 折扣:7.7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十辑)
    •   ( 13 条评论 )
    •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 編 /2023-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書稿共收錄18篇論文,分爲三大板塊:一、金文與殷商史,主要研究金文中的用字、體例與所涉及的相關問題;二、青銅器及相關考古學研究,涉及青銅器鑄造技術、銅器群的形成等問題;三、學術史及海外青銅器研究,包括對小臣傳簋的再探讨,《郭沫若全集 考古編》《頌齋吉金圖錄》两書的述評及相關討論。該書承續《青銅器與金文》第一輯至九輯,將對商周考古學界和古文字學界產生持續的影響。

    • ¥63.8 ¥78 折扣:8.2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七辑)
    •   ( 106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 编 /2021-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書稿共收錄18篇論文,可以分爲三大板塊:一、金文與殷商史,主要研究金文中的用字、體例與所涉及的相關問題;二、青銅器及相關考古學研究,涉及青銅器鑄造技術、銅器群的形成等問題;三、學術史與述評,包括對《賽克勒收藏商代青銅禮器》《賽克勒收藏西周青銅禮器》《賽克勒收藏東周青銅禮器》三本書的述評及相關討論。該書承續《青銅器與金文》輯至六輯,將對商周考古學界和古文字學界產生持續的影響。

    • ¥54.6 ¥78 折扣:7折
    • 夜郎青铜文明探微——贵州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研究
    •   ( 153 条评论 )
    • 张合荣 著 /2018-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该书稿*次较为系统地将贵州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采用类型学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可视为贵州出土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的首份类型学综合研究成果。同时,作者通过对周邻地区相同或相似青铜器的横向比较,从文化因素分析的角度对贵州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进行了来源和相互影响方面的考察,以了解不同文化系统青铜器相互吸收和融合的历程。

    • ¥75.6 ¥108 折扣:7折
    • 青铜器辨伪三百例(上下)
    •   ( 248 条评论 )
    • 王文昶 编著 /2009-12-01/ 紫禁城出版社
    • 这部著作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青铜器专家王文昶先生的遗著,是先生几十年摩挲鉴定青铜器实践的总结,当然,其中也包括了五十年至八十年代故宫博物院内外其他青铜器专家在鉴真辨伪品第吉金的共同认识,和先生耳闻目睹亲身经历部分青铜器传世过程中的人物活动与旧事。

    • ¥81.1 ¥96 折扣:8.4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三辑)
    •   ( 225 条评论 )
    •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 編 /2019-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该书收录了长期从事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学者的众多研究成果,该书涉及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结合出土文献对铭文的释读,又有通过科技手段对器物的研究,可以让读者了解到青铜器与金文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该书作为一个连续性的辑刊,承续《青铜器与金文》*辑和第二辑,将对考古界和古文字界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

    • ¥96.6 ¥138 折扣:7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六辑)
    •   ( 119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 编 /2021-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为一个连续性的辑刊,该书收录了16位长期从事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学者的研究成果,作者中不乏以研究青铜器和金文而享誉学界的学者。该书涉及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针对传统热点的深入解读,也有针对新材料而进行的新研究,可以让读者了解到青铜器与古文字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该书承续《青铜器与金文》辑至第五辑,将对商周考古学界和古文字学界产生持续的影响。

    • ¥61.6 ¥88 折扣:7折
    • 商周青铜器雕塑
    •   ( 27 条评论 )
    • 张 耀 /2020-03-18/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本书对商周青铜器的发展和历史源渊进行了考证,并就青铜器雕塑艺术的成就和价值进行了研究,本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研究历史有着积极的作用。本书对商周青铜器的发展和历史源渊进行了考证,并就青铜器雕塑艺术的成就和价值进行了研究,本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研究历史有着积极的作用。

    • ¥61.6 ¥78 折扣:7.9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五辑)
    •   ( 177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 编 /2020-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该书涉及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针对传统热点的深入解读,也有针对新材料而进行的新研究,可以让读者了解到青铜器与古文字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一个连续性的辑刊,该书收录了15位长期从事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学者的*研究成果,作者中不乏以研究青铜器和金文而享誉学界的学者。该书承续《青铜器与金文》*辑、第二辑、第三辑和第四辑,将对商周考古学界和古文字学界产生持续的影响。

    • ¥61.6 ¥88 折扣:7折
    • 铜鼓新论
    •   ( 2 条评论 )
    • 潘世雄 /2023-10-01/ 科学
    • 本书是潘世雄先生广西民族史与民族考古研究工作50年重要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由于学界对于铜鼓的纹饰含义、铜鼓在历 的作用及其用法、铜鼓的铸造和族属等诸多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因而目前所得出之结论,不免有片面不足之处。为了 好地说明问题,本书就铜鼓的分类、分期、形制、年代、纹饰意义、历史作用、铸造技术、铸造地点和族属等问题分十二章进行论述,彰显了作者在广西铜鼓研究与民族考古方面的学术造诣,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其对广西铜鼓发展史与民族考古学的基本看法和新观点,对研究和认识广西古代社会发展状况及其特殊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 ¥90.75 ¥128 折扣:7.1折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珍品讲读(中华文物览胜)
    •   ( 22 条评论 )
    • 编者:陈亮|责编:张立//王岚 /2021-04-01/ 西北大学
    • 是什么样的金石之韵,凝固着古老的时光? 是什么样的温暖色泽,散发着恒久的魅力? 是什么样的因缘际会,浸润着动人的周秦之风? 是什么样的智慧之光,铸就了不朽的青铜史书? 让我们走近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领略青铜文化魂之所在。 本书是一部图录,从多个角度介绍了青铜器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艺和中华礼乐文明。

    • ¥65 ¥88 折扣:7.4折
    •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
    •   ( 20 条评论 )
    • 陆刚著 /2022-06-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重要文化遗存,是中华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本书以夏商至两汉时期北方长城沿线地带的生态环境、气候演变状况、经济模式乃至铜锡矿资源分布情况为现实 背景 ,分别研究了兵器与工具、 装饰品 、生活用具与车马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艺术造型的构成规律,纹饰、图像的审美特质与文化内涵,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置于原生环境与文化 场域 之中,对其造型做出了更加客观、深入的解读。

    • ¥76 ¥99 折扣:7.7折
    • 金砖实录
    •   ( 26 条评论 )
    • 丁文父 著 /2007-04-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从金砖款识入手对金砖年代、材质、制作、用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还从官职、署名、窑口等角度对金砖款识进行深入辨析,解决了金砖制作用的一系列疑难问题,对金砖收藏、金砖研究及明清史研究大有裨益。配插图37幅,横排繁体字。 本书从金砖款识入手对金砖年代、材质、制作、用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还从官职、署名、窑口等角度对金砖款识进行深入辨析,解决了金砖制作用的一系列疑难问题,对金砖收藏、金砖研究及明清史研究大有裨益。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还从官职、署名、窑口等角度对金砖款识进行深入辨析,解决了金砖制作用的一系列疑难问题,对金砖收藏、金砖研究及明清史研究大有裨益。

    • ¥53.7 ¥68 折扣:7.9折
    • 抚壶论道——造物史视野中的先秦青铜“壶”形器
    •   ( 30 条评论 )
    • 李嘉 著 /2016-04-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从造物史的发展历程来看, 壶 形器的使用几乎贯穿了中国造物史的每个时期,它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线性发展轨迹,而先秦时期的青铜 壶 形器又具备上下承和的典型特征。李嘉所*的《抚壶论道(造物史视野中的先秦青铜壶形器)》以先秦青铜 壶 形器为线索,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了先秦造物史的发展历程,青铜 壶 形器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设计智慧,同时也折射出中国早期造物艺术历史的发展脉络,其中所蕴含的自然生态观、伦理观、价值观,以及情感特征、功能特征和造物观念等都可以成为为中国当代设计提供良好借鉴的蓝本。

    • ¥57.6 ¥75 折扣:7.7折
    • 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
    •   ( 157 条评论 )
    • (美)杨晓能 著;唐际根孙亚冰 译 /2008-10-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图形文字和装饰图案以其神秘性、难解性著称。当年郭沫若先生曾提出“族徽”理论,以解释青铜器的部分“微识”,对理解中国青铜时代产生了深刻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郭氏理论显露出越来越多的“破绽”。究竟什么是这些神秘装饰和图形文字的正解? 杨晓能先生所挑战的正是这样一个世纪性的重大考古学课题。作者兼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美术史四大学科,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对青铜纹饰、图案和图形文字的含义、功能做了新的探索,发现一种介于文字和装饰图案之间的“图像铭文”。作者讨论了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和“图像铭文”三者的起源、背景及其相互关系,找到了三者在史前文化中的源头,论证了三者的演化与古代社会、文化、政治、宗教和礼制的发展密切相关。既而指出,这三大类别视觉媒体在中国青铜

    • ¥59.2 ¥79 折扣:7.5折
    • 丝路天山地区青铜器研究
    •   ( 17 条评论 )
    • 刘学堂 /2018-01-01/ 三秦出版社
    • 《丝路天山地区青铜器研究》是一部侧重点在搜集、归纳和梳理基础材料的学术著作,运用考古学与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伊犁河地区、西天山、东天山、阿尔泰地区、塔里木盆地南缘等地区公元前 3000 前 1000 年的一千多个墓葬发掘的千余件青铜器进行了整理,对其器物类型、文化属性、时代及源流做了深入研究,展现新疆地区青铜文化在早期东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 弥补了新疆史前青铜文化研究中的不足,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既是对世界文明体系的贡献,也是对史前丝绸之路的贡献。

    • ¥77.3 ¥96 折扣:8.1折
    • 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
    •   ( 23 条评论 )
    • 朱凤瀚 主编 /2011-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朱凤瀚的《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以近10年来新出土、新发现的金文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中所反映的西周时期的重要历史问题作出勾勒,内容包括:新出金文的综合考释、鲁国早期历史的勾勒,周代农村基层聚落的考察,周穆王在位年数的论证等等。

    • ¥88.4 ¥108 折扣:8.2折
    • 早期中国青铜戈·戟研究
    •   ( 18 条评论 )
    • 井中伟 著 /2011-06-01/ 科学出版社
    • 井中伟的这本《早期中国青铜戈·戟研究》首先建立起中原地区铜戈的分期与编年序列,初步揭示出铜戈的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动因,然后再按大的时代和区域分别考察了中原地区以外铜戈的区域化风格的形成过程。 通过整合研究,区分出铜戈所经历的夏至早商、商代中晚期、西周早中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中期、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五个大的历史阶段,从纵横两方面,构建了先秦时期铜戈的时空框架和谱系关系。铜戟是由铜戈派生出来的复合型兵器,通过对它进行全面分析,勾画了先秦铜戟由形成、发展到兴盛的演进过程,并提出东周戟与戈形制辨识的基本原则。青铜戈戟作为先秦时期战争主要的物化表现形式,其形制演进的根本动因就是*限度地增强自身杀伤功能使之适应战争形式的需要。本书分别从形制、自铭内容与文献记载三方面,较为深入地解析了

    • ¥80 ¥98 折扣:8.2折
    • 楚国青铜礼器制度研究
    •   ( 155 条评论 )
    • 张闻捷 著 /2015-06-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考古发现的楚墓资料为基础,结合出土简牍及礼制文献的记载,来探讨楚国青铜礼器的使用制度问题。从用鼎制度、粢盛器制度、酒器制度、盥洗器制度等方面来梳理楚国青铜礼制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进而揭示出楚国的礼制改革之路。再通过文化的比较分析方法,来探讨楚地与中原、关中、齐鲁等地区礼器制度的异同,从器用制度的角度来认识礼制文献的创作时间、地域等相关问题。

    • ¥57.4 ¥68 折扣:8.4折
    • 中国文物鉴赏大系*中国金银器鉴赏图典
    •   ( 37 条评论 )
    • 贺云翱 主编 /2006-12-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万件国宝,浓缩璀璨中华文明;万张图片,练就鉴宝火眼金睛。中国权威文物专家为您解疑释惑。《中国文物鉴赏大系》是文物收藏、鉴赏的权威教科书! 丛书包括陶瓷、书法、绘画、青铜器、玉器、工艺品、服饰造型、金银器等八大类。本书为金银器卷。本书以历史朝代为主线,以金银器文物为载体,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各个朝代的金银器发展轨迹,提炼总结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金银器文化发展的特色及其特殊内涵。

    • ¥62.4 ¥78 折扣: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