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中国古代青铜器
    •   ( 2860 条评论 )
    • 马承源 /2016-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青铜器研究鉴定名家马承源先生撰写的一部综览性的学术著作,既适合作为对青铜器感兴趣的读者的入门读物,也是专业研究者应当备有的基本参考资料。本书部分对商周青铜器进行了整体性的介绍,从青铜的定义、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发展源流,到造型、纹饰、使用情况和内涵,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呈现了古代社会生活背景下青铜器的面貌。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对自二里头文化至东汉晚期、涵盖各种器型的近70件有代表性的著名青铜器分别作了介绍,每件器物均有图片和文字说明,特别是对铭文作了充分的解释,使读者对青铜器个体及其反映的历史事实形成具象的认识。后的附录部分是对常见的各类青铜器器型的简述,方便读者查阅和掌握基本器型概况。

    • ¥33.6 ¥48 折扣:7折
    • 中国铜器综述(陈梦家著作集·精装)
    •   ( 1066 条评论 )
    • 陈梦家 著,王睿曹菁菁田天孙莹莹 译 /2019-04-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作者于1947年与《美国所藏中国铜器集录》同时完成的一部关联著作。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收藏的V一英文稿本,由王睿等四人译成中文,译稿经张长寿、王世民二先生审阅。全书共分十五章,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对中国青铜器研究的诸多方面,如研究方法与研究简史、地域分布与文化背景、铜器术语和器形分类、形制与纹饰、作伪与铸造、铭文、断代等,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其中某些章节颇为精彩。这是中国青铜器研究史上,由于历史原因湮没甚久的一部著作,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 ¥114.1 ¥158 折扣:7.2折
    • 西周青铜器分期与断代研究(1.2)
    •   ( 657 条评论 )
    • 王世民 /2017-10-01/ 文物出版社
    • 夏商周断代工程 是国家第九个五年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 在独立起源的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历经五千年沧桑巨变而从未中断的,惟有中华文明,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的杰出贡献。不无遗憾的是,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由兴起走向昌盛的时期,而我国古史的确切纪年,只能上溯到《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的始年 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再往前的历史纪年,或彼此歧异,或多有阙失,难以考索。自西汉末年的刘歆起,两千多年来,许多中外学者试图解决这一学术悬案。由于三代年代学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需要进行的研究非常繁多,使得任何个人的力量都难以取得突破。 夏商周断代工程 的总目标,是要将夏商周时期的年代学进一步科学化、量化,制定夏商周这一历史时期有科学依据的年代学年表,为深入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打

    • ¥142.6 ¥198 折扣:7.2折
    • 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精)
    •   ( 122 条评论 )
    • 杨正宏肖梦龙 编著 /2008-11-01/ 文物出版社
    • 《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是一部具有坚实科学基础的、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足以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吴文化的特征和其发展历程及发展高度的重要著作。该书的出版,展现了具有创造性的吴国青铜器的风彩,标志着吴国青铜器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读到它的读者,不仅会得到艺术享受,也将由此而扩大嘹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如果你是一位吴国青铜器爱好者、研究者,你也将由此受到启迪,促使你在研究上向更深层次迈进。

    • ¥158.4 ¥220 折扣:7.2折
    •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特殊鼎类卷
    •   ( 57 条评论 )
    • 张懋?F;黄薇 /2019-05-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关于青铜鼎类别里的特殊类别,比如青铜分裆鼎、青铜方鼎、青铜扁足鼎的书。运用综合研究的方法,从定名、类型学分析、起源与消亡的原因、地域特点、纹饰、铭文、组合关系等方向,梳理分析出土与传世的特殊鼎类资料,得出器物发展的脉络,以供研究者参考。

    • ¥150.5 ¥209 折扣:7.2折
    • 晋国青铜艺术图鉴 (全1册) 平装 文物出版社出版
    •   ( 15 条评论 )
    • 李夏廷 等编著 /2009-04-01/ 文物出版社
    • 此商品实际书非全新塑封 介意的小主请勿拍 《晋国青铜艺术图鉴》是李夏廷先生和著名考古摄影艺术家梁子明先生共同编著《侯马陶范艺术》之后,完成的又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晋国青铜器艺术的专著。在书中,作者把晋国青铜艺术放在中国青铜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勾画了晋国青铜艺术的发展过程;并从横的方面,分出神化动物类、写实动物类、几何形类和图像人物类,概括了各时期不同类别的特征,每类都选择大量由他亲手画出的图像作为典型代表予以介绍;最后并作出总结,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

    • ¥93.6 ¥120 折扣:7.8折
    •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晋南地区卷
    •   ( 49 条评论 )
    • 张懋?F;刘树满 /2017-06-01/ 科学出版社
    • 目前已收集晋南地区出土和传世的青铜器,共计约500件。通过西周晋国青铜器的研究,我们或许能够对西周时期诸侯国青铜器的研究提过一些资料和方向。众所周知,西周封国众多,任伟先生所著的《西周封国考疑》中,整理并分析了西周时期的诸侯国,按姓氏分,有姬姓和非姬姓之别;按地域分,有南方、北方和中原之异;按流域分,又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不同。不同种姓、不同地域的文化、社会风俗难免会有差异,反映到青铜器上也应该是明显的,那么他们的异同、交流与融合也就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对象。

    • ¥150.5 ¥209 折扣:7.2折
    • 吉金萃影——贾氏珍藏青铜器老照片
    •   ( 45 条评论 )
    • 贾文忠贾树 /2016-09-01/ 文物出版社
    • 贾文忠、贾树编的《吉金萃影》收录了贾氏文物修复之家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玻璃板老照片,记载了贾玉波及其师父王德山修复过的青铜器,其中不乏珍贵重器。在全面展示老照片的基础上,作者又对其中与当今各大博物馆所藏青铜器形近者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不仅述说了青铜器老照片的前世,还力求给出了它们的今生。

    • ¥360 ¥500 折扣:7.2折
    • 淮南市博物馆藏镜(精)
    •   ( 18 条评论 )
    • 淮南市博物馆 编著 /2011-06-01/ 文物出版社
    • 这本《淮南市博物馆藏镜(精)》由淮南市物馆编著,经过认真筛选、反复斟酌,本书收录了150面铜镜。考虑到时代延续性,也兼顾了早期铜镜的珍贵性,对重复较多、品相不佳者没有收录。为了把一些残缺的铜镜能够完整地展现出来,编者们邀请了国内著名的青铜器修复专家金学刚、金春刚两位先生予以修复。本书在内容和形式上力求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对重要的铜镜做到既有照片,也有拓本,目的是将文物所包含的信息量*限度地传达给广大研究者和社会各界读者。

    • ¥230.4 ¥320 折扣:7.2折
    • 抚壶论道——造物史视野中的先秦青铜“壶”形器
    •   ( 30 条评论 )
    • 李嘉 著 /2016-04-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从造物史的发展历程来看, 壶 形器的使用几乎贯穿了中国造物史的每个时期,它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线性发展轨迹,而先秦时期的青铜 壶 形器又具备上下承和的典型特征。李嘉所*的《抚壶论道(造物史视野中的先秦青铜壶形器)》以先秦青铜 壶 形器为线索,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了先秦造物史的发展历程,青铜 壶 形器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设计智慧,同时也折射出中国早期造物艺术历史的发展脉络,其中所蕴含的自然生态观、伦理观、价值观,以及情感特征、功能特征和造物观念等都可以成为为中国当代设计提供良好借鉴的蓝本。

    • ¥57.6 ¥75 折扣:7.7折
    • 青铜器与金文 第2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7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 编,朱凤瀚 主编,韩巍 整理 /2018-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朱凤瀚主编的《青铜器与金文(第2辑)》收录了26位学者的30多篇论文,26位作者多为长期从事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学者,其中不乏如朱凤瀚、李零、李学勤、冯时、夏含夷、周亚、张昌平等以研究青铜器和金文而享誉学界的学者。该书涉及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方方面面,可以让读者了解到很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该书承续《青铜器与金文》靠前辑,作为一个连续性的辑刊,将在商周考古学界产生较大的影响。

    • ¥103.7 ¥148 折扣:7折
    • 西清古鉴疏 第六册
    •   ( 19 条评论 )
    • 孟繁放 编译 /2011-01-01/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中国青铜器源远流长,不仅文化内涵丰富,历史价值极高,而且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自迄今发现早的,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塬乡林家村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把青铜刀开始,绵延五千余年的青铜器历史从来没有中断过。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青铜器无处不在;鼎、鬲、甗、瓿、簋、爵、觚、斝、罍、壶、瓠、卣、盘、弩、机等各种形式的器物造型难以类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动植物到人文社会,从具象到抽象,包罗万象的图纹,都清楚地记录着中国文字的起源。总之,青铜器已成为无可替代的文化载体,青铜器器型和纹饰已成为无可替代的文化现象。

    • ¥38.6 ¥48 折扣:8折
    • 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
    •   ( 2 条评论 )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编 /2001-10-01/ 广西教育出版社
    • 青铜器铭文是殷周时代主要实物文字资料,具有多方面的重大学术研究价值。汉代以降,特别是清代以来,众多学者对青铜器铭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释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是这些考释成果迄今尚未有全面汇集,尤其是由于古文字构形特点给传统检字手段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青铜器铭文至今还无法像传世文献那样全面实现以字为单位的语境检索。本书作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介入金文研究的基础上,借助《金文语料库》和《金文字库》所提供的便利条件,终于编纂完成了这部《金文引得》,同时也保证了该书具有如下特点: 一, 所收资料集大成。全书所收青铜器铭文释文对应的青铜器囊括2001年上半年以前所传世及出土并发表者共13271器(殷商西周9916器,春秋战国3255器)。这是以往

    • ¥112.5 ¥150 折扣:7.5折
    • 三峡地区春秋战国至汉代青铜器科技研究
    •   ( 6 条评论 )
    • 杨小刚 著 /2013-09-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运用科技考古学方法,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离子源型质谱仪(IMS)、x射线衍射仪(XRD)等现代科技分析手段,结合观察比较与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三峡地区青铜器冶铸工具、范铸工艺、合金配比、金相分析、表面加工工艺、文物产地与矿料来源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成果揭示出三峡地区青铜冶铸业的发生不晚于商代晚期,至东周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三峡先民以当地矿藏资源为基础,构建了集冶炼、铸造、表面加工等完善体系的青铜冶铸业,为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保障: 本书适合从事科技考古、文物保护等专业的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 ¥194.2 ¥230 折扣:8.4折
    • 商周青铜文化
    •   ( 114 条评论 )
    • 李先登 著 /1998-12-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可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而弥新。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

    • ¥12.6 ¥15 折扣:8.4折
    • 青铜器学步集(平)
    •   ( 66 条评论 )
    • 李朝远 著 /2007-08-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论文集,主要涉及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研究。本书图文并茂、学术价值较高,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书中不少篇章在各杂志上已经发表,结集出版,对于系统研究三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26.4 ¥160 折扣:7.9折
    • 故宫经典:故宫青铜器图典
    •   ( 295 条评论 )
    • 故宫博物院 编 /2010-06-01/ 紫禁城出版社
    • 本书突破以往仅包涵三代内容的青铜器类书籍,选取了262件(套)器物,涵盖酒器、食器、兵器、乐器等诸多器类,全面展示了自商至清代我国青铜器的发展概况。 本书所收青铜器均为故宫博物院现藏品中有代表性者。

    • ¥245 ¥290 折扣:8.4折
    • 铜鼓新论
    •   ( 2 条评论 )
    • 潘世雄 /2023-10-01/ 科学
    • 本书是潘世雄先生广西民族史与民族考古研究工作50年重要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由于学界对于铜鼓的纹饰含义、铜鼓在历 的作用及其用法、铜鼓的铸造和族属等诸多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因而目前所得出之结论,不免有片面不足之处。为了 好地说明问题,本书就铜鼓的分类、分期、形制、年代、纹饰意义、历史作用、铸造技术、铸造地点和族属等问题分十二章进行论述,彰显了作者在广西铜鼓研究与民族考古方面的学术造诣,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其对广西铜鼓发展史与民族考古学的基本看法和新观点,对研究和认识广西古代社会发展状况及其特殊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 ¥108.8 ¥128 折扣:8.5折
    • 辽代金银器研究
    •   ( 369 条评论 )
    • 张景明 著 /2011-08-01/ 文物出版社
    • 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金银器,早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夏代,到了西周至春秋中期,金银器的数量逐渐增多,并出现了草原文化的精髓——动物纹装饰,与亚欧草原的马具、兵器、野兽纹等文化特征融为一体。汉代以后,金银器继续发展,直到辽代契丹民族控制北方草原地区时期,创造了本民族所特有的金银器文化,从考古发现看,种类、分布、造型等看都是前代民族和后代民族所不能比及的,与我国中原地区、南方地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使其金银器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并在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表现。这也是《辽代金银器研究》作者张景明之所以将辽代金银器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的主要原因。

    • ¥32.1 ¥38 折扣:8.4折
    • 文物鉴赏丛录·青铜器(一)(平装) 文物出版社出版 (溢价商品)
    •   ( 8 条评论 )
    •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 /1997-12-01/ 文物出版社
    • 此书溢价商品 非全新塑封 介意的小主请勿拍 1990年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在山东蓬莱召开会议。会议期间,讨论了培养鉴定人才、普及文物鉴赏知识等一系列问题。经启功、史树青、刘巨成、耿宝昌等先生倡议,编辑出版了这套《文物鉴赏丛录》。在选编过程中,又得到了启功、史树青二位先生的指导。 这套丛录,按文物类别编辑,所录文章,大体按发表时间先后排目。有的文章在此次收录时,作了修改和补充。今后除继续分类选录外,还将特约一些专稿刊出。 因编者水平有限,肯定会有很多不当之处,恳切希望读者和专家予以匡教。 (溢价商品)

    • ¥20 ¥20 折扣:10折
    • 肇源白金宝
    •   ( 8 条评论 )
    • 张忠培 主编,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吉林大学考古学系 编著 /2009-05-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和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6年在肇源白金宝遗址第三次发掘的考古报告。这是迄今嫩江下游*规模的考古发掘。该遗址堆积厚,时代跨度长,文化内涵丰富,依据层位关系及对出土遗物的分析比较,遗址可划分为四种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期为夏至早商时期的小拉哈文化;第二期为年代相当于晚商时期的白金宝二期文化;第三期属于白金宝文化;第四期是晚于白金宝文化的汉书二期文化。其中、二期文化遗存为首次发现,这一发现填补了以往考古工作的空白,由此确立了松嫩平原夏至战国考古学文化的序列和编年体系。本书附插图181幅,彩色图版10幅,黑白图版106幅。 本书可供考古、历史以及边疆史地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 ¥164.3 ¥208 折扣:7.9折
    • 楚国青铜礼器制度研究
    •   ( 155 条评论 )
    • 张闻捷 著 /2015-06-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考古发现的楚墓资料为基础,结合出土简牍及礼制文献的记载,来探讨楚国青铜礼器的使用制度问题。从用鼎制度、粢盛器制度、酒器制度、盥洗器制度等方面来梳理楚国青铜礼制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进而揭示出楚国的礼制改革之路。再通过文化的比较分析方法,来探讨楚地与中原、关中、齐鲁等地区礼器制度的异同,从器用制度的角度来认识礼制文献的创作时间、地域等相关问题。

    • ¥57.4 ¥68 折扣:8.4折
    • 西清古鉴疏 第九册
    •   ( 15 条评论 )
    • 孟繁放 编译 /2011-01-01/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在历代著述之中,考证难;考证之中,图谱难;图谱之中,唯钟擺款识义通六书,制兼三礼,尤难上之难。读《西清古鉴》一遍而三代法物恍然如睹。敦崇实学,昭昭明验。 青铜器纹样是我国装饰图纹重要的组成部分;青铜器器型是陶瓷、景泰蓝、玉器、雕漆、漆器、金属器皿:的器型范奉;书中款识是篆刻、篆书、摹拓等的重要参考资料。 久西清古鉴锣不仅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宝贵的图文库,而且既可以赏读,又具有实用价值,是一本了解历史、欣赏艺术的好书。我社有幸获得了穴西清古鉴移*的版本,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对原注进行了注释,从而完成了这部《西清古鉴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青铜文化的精深。随着中国青铜器文化热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形成,穴西清古鉴》作为中国古代记录青铜器的书籍典范,必将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

    • ¥46.7 ¥58 折扣:8.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