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三星堆:失落的古蜀文明
    •   ( 3616 条评论 )
    • 屈小强 /2024-11-30/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本书探讨古蜀文明与以中原文明为主导的黄河文明及长江中下游文明的血缘关系,进而确立古蜀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的地位;亦将古蜀文明置于全球史视野之下,由此观察古蜀文明对推进人类文明史的作用。如果说,在中华文明起源 满天星斗 之时,古蜀文明乃是长江上游最亮的星;那么,当中原文明崛起,引导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而呈现出 月明星稀 乃至 皓月凌空 之际,古蜀文明之星却依旧在西南大地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与黄河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同源同体,相辅相成,四五千年一路过来,栉风沐雨而风颜不改。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意识的观照下,甚至全球史的视野中,古蜀人民都极富前瞻性、创造性,极具发明精神并勇猛精进,且兼有宏大的开放胸襟以及细腻的家国情怀、人类情怀。他们为中华文明推动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贡

    • ¥39.8 ¥69.8 折扣:5.7折
    • 会说话的青铜器
    •   ( 1674 条评论 )
    • 徐日辉 /2021-01-15/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该书是长期在大学*线进行传统文化过程中有关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将青铜器背后的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使一个静态的器物,自己能说话,叙述自己的来源,讲解自己的历史。 在人类智慧火花的迸发点上,青铜器的发明如同火的发明一样向文明社会迈出了关键性的一大步,青铜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者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代表的比仅仅是一段逝去的记忆而是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和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源远流长的中国青铜器,充分展示出先辈们的睿智、勤劳和对生活的左丘,其张开血盆大口的饕餮纹、幽深空行的龙纹、展翅欲飞的鸟纹、暴虐霸气的虎纹、吞噬生物的兽面纹、多子多孙的蟾蜍纹 陷入迷茫的涡纹等等反映出古人对生活的理解,对发展的期盼,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 ¥30.1 ¥35 折扣:8.6折
    • 中国古代青铜器
    •   ( 2846 条评论 )
    • 马承源 /2016-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青铜器研究鉴定名家马承源先生撰写的一部综览性的学术著作,既适合作为对青铜器感兴趣的读者的入门读物,也是专业研究者应当备有的基本参考资料。本书部分对商周青铜器进行了整体性的介绍,从青铜的定义、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发展源流,到造型、纹饰、使用情况和内涵,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呈现了古代社会生活背景下青铜器的面貌。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对自二里头文化至东汉晚期、涵盖各种器型的近70件有代表性的著名青铜器分别作了介绍,每件器物均有图片和文字说明,特别是对铭文作了充分的解释,使读者对青铜器个体及其反映的历史事实形成具象的认识。后的附录部分是对常见的各类青铜器器型的简述,方便读者查阅和掌握基本器型概况。

    • ¥33.6 ¥48 折扣:7折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珍品讲读(中华文物览胜)
    •   ( 30 条评论 )
    • 编者:陈亮|责编:张立//王岚 /2021-04-01/ 西北大学
    • 是什么样的金石之韵,凝固着古老的时光? 是什么样的温暖色泽,散发着恒久的魅力? 是什么样的因缘际会,浸润着动人的周秦之风? 是什么样的智慧之光,铸就了不朽的青铜史书? 让我们走近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领略青铜文化魂之所在。 本书是一部图录,从多个角度介绍了青铜器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艺和中华礼乐文明。

    • ¥41.1 ¥88 折扣:4.7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十辑)
    •   ( 2 条评论 )
    • 编者: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 /2023-06-01/ 上海古籍
    • 《青铜器与金文》集刊目前已到第十辑,收录学界关于青铜器器物以及铭文的相关研究论文,兼及学术史与述评,文章质量较高,代表该领域的 成果和研究前沿。本书稿共收录18篇论文,分为三大板块:一、金文与殷商史,主要研究金文中的用字、体例与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二、青铜器及相关考古学研究,涉及青铜器铸造技术、铜器群的形成等问题;三、学术史及海外青铜器研究,包括对小臣传簋的再探讨,《郭沫若全集?考古编》《颂斋吉金图录》两书的述评及相关讨论。该书承续《青铜器与金文》 辑至九辑,将对商周考古学界和古文字学界产生持续的影响。

    • ¥37.44 ¥78 折扣:4.8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九辑)
    •   ( 9 条评论 )
    • 编者: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 /2022-12-01/ 上海古籍
    • 作为一个连续性的辑刊,该书收录了15位左右长期从事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学者的 研究成果,作者中不乏以研究青铜器和金文而享誉学界的学者。该书涉及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针对传统热点的深入解读,也有针对新材料而进行的新研究,可以让读者了解到青铜器与古文字方面 的学术研究成果。该书承续《青铜器与金文》前五辑,将对商周考古学界和古文字学界产生持续的影响。

    • ¥47.04 ¥98 折扣:4.8折
    • 青铜爵、斝的秘密从史前陶斝到....
    •   ( 5 条评论 )
    • 吕琪昌 著 /2007-11-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夏文化和夏代历史的一系列同題鞋有定讞,夏史重建工作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夏朝距今時同久速、史害記載語焉不群,而田野考古又沒有發掘出如商週二代的甲骨文和金文那檬的夏代文字記載。另一方面則是學者們封夏代屋史的認旘存在偏頗,研究方法論有所缺失。這方面的同題主要表現在以下雨佃方面: 其一,晚近历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在連用地下遺物輿史害書己載互相參證的遇程中,往往忽視夏代歷史的特殊性和梭論雜性,習慣於封考古發現的古代都邑遺址輿文獻記載作靜態的比勘和附會。寅隙上,夏朝睛,黃河、畏江雨河流域“天下萬國”,國中有圓,犬牙交錯:而夏人還更多地保留著文明早期居無定所的習性,政治中心都邑處於經常遙徙燮勤的爿犬態,徒禹都合會稽、陽城、晉陽,少康邑輸,帝相居帝丘,帝甯居原,胤甲居西河,

    • ¥40.5 ¥48 折扣:8.4折
    • 辽代金银器研究
    •   ( 369 条评论 )
    • 张景明 著 /2011-08-01/ 文物出版社
    • 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金银器,早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夏代,到了西周至春秋中期,金银器的数量逐渐增多,并出现了草原文化的精髓——动物纹装饰,与亚欧草原的马具、兵器、野兽纹等文化特征融为一体。汉代以后,金银器继续发展,直到辽代契丹民族控制北方草原地区时期,创造了本民族所特有的金银器文化,从考古发现看,种类、分布、造型等看都是前代民族和后代民族所不能比及的,与我国中原地区、南方地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使其金银器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并在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表现。这也是《辽代金银器研究》作者张景明之所以将辽代金银器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的主要原因。

    • ¥32.1 ¥38 折扣:8.4折
    • 探秘银圆
    •   ( 1 条评论 )
    • 林旭华|责编:胡若涵 /2021-11-01/ 三秦
    • 《银圆探秘》一书通过对作者本人收藏的中国银圆实物真品进行系统性、深层次的梳理、研究、考证和分析,从收藏学、文化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的角度,比较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各种珍稀类、普品类银圆产生的历史渊源(背景)、文化典故、艺术风格、收藏特征及其收藏价值等奥秘,即包括内涵文化和外延文化在内的中国银圆文化,集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是 系统化介绍中国银圆文化的创新性专著。 创新性是该作品 的创作特点。它立足于大众化,摈弃了以往银圆研究晦涩难懂的“论文体”写作方式,而颇具创意地 采用随笔的文学创作形式,融专业性和普及性于一体,以文字为证,以实物为鉴,图文并茂,内容翔实,角度新颖,论证客观,在文风上妙趣横生,文笔上生动活泼,叙述上引人入胜,既深刻充分,又通俗易懂。本书所收录的有

    • ¥35.6 ¥88 折扣:4折
    • 宝鸡六章——青铜器之乡的考古学叙述
    •   ( 213 条评论 )
    • 上海博物馆 编 /2015-04-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宝鸡六章——青铜器之乡的考古学叙述》全面介绍了作为中国青铜器之乡的陕西宝鸡的考古发现,特别是近年来在石鼓山地区的考古收获。 《宝鸡六章——青铜器之乡的考古学叙述》的六篇文章,作者分别为陕西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他们从讲述考古实践出发,在介绍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出土青铜器的基础上,分析了与墓葬相关的问题:墓主人的族属和等级,陪葬青铜器、陶器的来源和历史信息,民国时期军阀在戴家湾地区的盗掘与今日海内外博物馆的青铜器收藏,商末周初关中西部文化与政局的变迁,等等。

    • ¥30.8 ¥39 折扣:7.9折
    • 甲骨金文与商周史研究(精)--张政烺文集
    •   ( 155 条评论 )
    • 张政?R /2012-04-01/ 中华书局
    • 《张政烺文集》卷《甲骨金文与商周史研究》,收录张政烺先生运用甲骨金文研究商周历史的论文及书信共36篇,大部分已公布过,只有致裘锡圭讨论殷墟卜辞问题的信为首次发表。本书是治先秦史和古文字学者的书。

    • ¥40.5 ¥48 折扣:8.4折
    • 西清古鉴疏 第九册
    •   ( 15 条评论 )
    • 孟繁放 编译 /2011-01-01/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在历代著述之中,考证难;考证之中,图谱难;图谱之中,唯钟擺款识义通六书,制兼三礼,尤难上之难。读《西清古鉴》一遍而三代法物恍然如睹。敦崇实学,昭昭明验。 青铜器纹样是我国装饰图纹重要的组成部分;青铜器器型是陶瓷、景泰蓝、玉器、雕漆、漆器、金属器皿:的器型范奉;书中款识是篆刻、篆书、摹拓等的重要参考资料。 久西清古鉴锣不仅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宝贵的图文库,而且既可以赏读,又具有实用价值,是一本了解历史、欣赏艺术的好书。我社有幸获得了穴西清古鉴移*的版本,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对原注进行了注释,从而完成了这部《西清古鉴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青铜文化的精深。随着中国青铜器文化热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形成,穴西清古鉴》作为中国古代记录青铜器的书籍典范,必将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

    • ¥46.7 ¥58 折扣:8.1折
    • 欧亚大陆北部的古代冶金: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
    •   ( 2 条评论 )
    • (俄罗斯)切尔内赫,(俄罗斯)库兹明内赫 著,王博 李明华 译 /2010-07-01/ 中华书局
    • 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指的是青铜时代晚期分布于西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的一批富有特色的青铜器。本书通过对这些青铜器的形态和成分分析,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假说。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发源于阿尔泰山区,后来它的部落沿森林草原带的主要河流向西伯利亚平原、乌拉尔山脉和东欧平原逐渐迁徙。有些部落沿途定居下来,留下了许多墓地和金属器。在迁徙过程中塞伊玛一图尔宾诺的各部落同阿巴台沃、木椁墓和安德罗诺沃文化进行了交流。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的青铜器与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探讨这些地区的冶金技术和金属产品流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适合对上述地区的冶金史、考古、历史有兴趣的读者。

    • ¥49.3 ¥58 折扣:8.5折
    • 西清古鉴疏 第七册
    •   ( 16 条评论 )
    • 孟繁放 编译 /2011-01-01/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中国青铜器源远流长,不仅文化内涵丰富,历史价值极高,而且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自迄今发现早的,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塬乡林家村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把青铜刀开始,绵延五千余年的青铜器历史从来没有中断过。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青铜器无处不在;鼎、鬲、甗、瓿、簋、爵、觚、斝、罍、壶、瓠、卣、盘、弩、机等各种形式的器物造型难以类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动植物到人文社会,从具象到抽象,包罗万象的图纹,都清楚地记录着中国文字的起源。总之,青铜器已成为无可替代的文化载体,青铜器器型和纹饰已成为无可替代的文化现象。

    • ¥43.5 ¥54 折扣:8.1折
    • 西清古鉴疏 第二册
    •   ( 19 条评论 )
    • 孟繁放 编译 /2011-01-01/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西清古鉴》不仅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宝贵的图文库,而且既可以赏读,又具有实用价值,是一本了解历史、欣赏艺术的好书.我社有幸获得了穴西清古鉴移*的版本,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对原注进行了注释,从而完成了这部久西清古鉴疏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青铜文化的精深。 随着中国青铜器文化热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形成,穴西清古鉴移作为中国古代记录青铜器的书籍典范,必将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载体。

    • ¥39.4 ¥49 折扣:8折
    • 西清古鉴疏 第一册
    •   ( 19 条评论 )
    • 孟繁放 编译 /2011-01-01/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西清古鉴》不仅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宝贵的图文库,而且既可以赏读,又具有实用价值,是一本了解历史、欣赏艺术的好书.我社有幸获得了穴西清古鉴移*的版本,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对原注进行了注释,从而完成了这部久西清古鉴疏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青铜文化的精深。 随着中国青铜器文化热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形成,穴西清古鉴移作为中国古代记录青铜器的书籍典范,必将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载体。

    • ¥39.4 ¥49 折扣:8折
    • 西清古鉴疏 第八册
    •   ( 20 条评论 )
    • 孟繁放 编译 /2011-01-01/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中国青铜器源远流长,不仅文化内涵丰富,历史价值极高,而且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自迄今发现早的,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塬乡林家村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把青铜刀开始,绵延五千余年的青铜器历史从来没有中断过。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青铜器无处不在;鼎、鬲、甗、瓿、簋、爵、觚、斝、壘、壶、瓠、卣、盘、弩、机等各种形式的器物造型难以类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动植物到人文社会,从具象到抽象,包罗万象的图纹,都清楚地记录着中国文字的起源。总之,青铜器已成为无可替代的文化载体,青铜器器型和纹饰已成为无可替代的文化现象。

    • ¥39.4 ¥49 折扣:8折
    • 首阳吉金疏证
    •   ( 82 条评论 )
    • 罗新慧 /2016-0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首阳吉金是新近公布的一批重要青铜器,为著名收藏家范季融、胡盈莹先生所有。2008年,《首阳吉金:胡盈莹范季融藏中国古代青铜器》由我社出版发行,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首阳吉金疏证》以《首阳吉金:胡盈莹范季融藏中国古代青铜器》公布的有铭青铜器为研究对象,汇集了目前学界业已发表的相关论述,展示学者们对关键问题的讨论,并参以己意,致力于一般铭文字句的梳理,以期推动相关研究。

    • ¥45.6 ¥48 折扣:9.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