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1-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石刻史话
    •   ( 783 条评论 )
    • 赵超 著 /2011-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古代石刻,包括文字铭刻与艺术雕刻两大类。仅文字铭刻,就包含碑、摩崖、墓志、刻经、题记、建筑题铭、法帖等多种类型。《石刻史话》以文字铭刻为主,依照时代发展的顺序,结合有关的史实,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字铭刻材料,对各类石刻的产生、演变过程作了科学的说明。同时本书也对大量名闻遐迩的石刻作品进行了详细、生动的介绍。相信通过这本书,读者定能对中国古代的石刻艺术和文化有一个较深入、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本书由赵超著。

    • ¥7.5 ¥15 折扣:5折
    • 元倪墓志
    •   ( 759 条评论 )
    • 王文超姚国瑾 著 /2010-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元倪墓志》为高校书法专业学生及参加书法专业高考生之必需。全书内容包含四个部分:相关碑帖简述、碑帖图片、原文与注释、相关碑帖历代论说选。就目前来说,是已出版碑帖中较为全面的丛帖。既适合教师参考讲解,也适合学生自学。对学生理解碑帖原义,加深对碑帖的理解,提高书写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 ¥4.8 ¥10 折扣:4.8折
    • 中国古文字导读:石刻古文字(平)2.1
    •   ( 934 条评论 )
    • 赵超 著 /2016-04-01/ 文物出版社
    • 赵超*的《石刻古文字(中国古文字导读)》是文物出版社所推出的《中国古文字导读》丛书之一,在简述何谓古代石刻文、主要的释读方法、常用工具书简介的基础上,选取18篇中国古代经典石刻作为石刻释例,首先对所选碑刻及其相关研究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其中重点文字逐一考镜源流,梳理其演变理路,对古文字初学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21.6 ¥30 折扣:7.2折
    • 元代白话碑(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宗教与哲学)
    •   ( 286 条评论 )
    • 冯承钧 /2014-12-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31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白话,是元代民间和朝廷通行的语言,元人以之入曲调入史籍,以白话入碑文是元代中国碑刻史中的独特之处。全书通过泰定登极诏及追封颜子父母诏、释道二教辩争之白话圣旨、保护道教之白话公文、保护释教之白话公文四部分碑文考证分析了元代白话碑的特点与价值。

    • ¥6.7 ¥14 折扣:4.8折
    • 文化广西·广西石刻
    •   ( 122 条评论 )
    • 莫道才 等 编著 /2021-06-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广西石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本书选择民国以前广西各地历代著名石刻34种,以石刻故事为中心,以史为线索,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石刻的内容,并讲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蕴,让读者了解历代广西石刻,了解广西丰富的石刻文化。 本书为 文化广西 丛书遗存系列之一,按照石刻内容分类,部分 历史的温度 (收录了7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了广西历史的重要事件;第二部分 名人的印记 (收录了6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米芾、阮元等历史名人在桂林的生活交游情况。第三部分 往事与传说 ,(收录了7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当地的民间传说故事等。第四部分 圣贤与英雄 (收录了6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官方和民间力量对当地的教化之功。第五部分 石头上的文学 (收录了8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均为诗文,是文人唱和游览的雅兴抒写。合计34

    • ¥18.2 ¥28 折扣:6.5折
    • 石鼓文概述.印话 任晓麓
    •   ( 6 条评论 )
    • 任晓麓 /2013-08-01/ 齐鲁书社
    • 本书是书法家任晓麓遗著。共分三个部分:石鼓文概述考证了石鼓文名称来历、沿革、年代、顺序、内容及摩刻情况;印话则对古玺印的历史、技法、收藏情况等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附录部分收作者生前书法篆刻中部分代表作,基本反映了作者的艺术创作成果。

    • ¥14.5 ¥35 折扣:4.1折
    • 会说话的石头:北京石刻文化
    •   ( 2 条评论 )
    •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编 /2007-09-01/ 学苑出版社
    • 首都北京,不仅是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而且是具有三千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其他历史名城一样,北京地区地上、地下的各种石刻,也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北京地区保存有数以万计的历代石刻,他们是先民遗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北京的石刻文化。让我们走进北京石刻文化的海洋,领略北京石刻文化的风采神韵吧。

    • ¥19.2 ¥24 折扣:8折
    •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乾陵与无字碑
    •   ( 16 条评论 )
    • 苏义发金开诚 /1970-01-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公元705年,中国古代历史上仅有的一位叱咤风云的女皇——武则天因病去世了。她留下了空无一字的高大石碑,巍峨宏伟,矗立于乾陵的东边。与乾陵的西边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的石碑遥相成对,形成合葬一体的格局。唐高宗的石碑上,刻满了丰功伟绩的碑文。一个无字碑,一个满字碑,给世人和后人留下诸多疑问,并引发了褒贬不一、毁誉各执、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思索。

    • ¥10.2 ¥14.8 折扣:6.9折
    • 碑刻的故事
    •   ( 136 条评论 )
    • 吴克敬 著 /2009-04-01/ 紫禁城出版社
    • 《文物的故事》系列丛书是紫禁城出版社策划的一套大众收藏类图书。其所叙述的文物主题大众常见,其语言文字大众易懂。作者能够深入浅出地叙述内容,能够引人入胜地编排结构,能够纵横捭阖地激扬文字,能够发人深省地开示读者,并且是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收藏家。 本书以极富功底的文字和翔实周密的文物信息给读者以宽广的感悟空间。主要内容包括不是镜子胜镜子、民心本是一杆秤、善人的一种解释、为国哪顾身死、说到容易做到难、发烫的屁股暖不热冷板凳、骗出来的欢喜也敢信等。适合历史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 ¥20.9 ¥29 折扣:7.2折
    • 厦门石刻撷珍
    •   ( 69 条评论 )
    • 何丙仲 著 /2011-12-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一是反映古代厦门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文物见证。明代中后期以后,随着闽南沿海海商贸易的兴起,厦门面临着倭患和西方殖民势力的骚扰。厦门军民奋勇作战,打败强敌,保卫了家园。现存的《征倭诸将诗壁》、《俞戚诗壁》和三处的《攻剿红夷石刻》,以及这些将领的多处摩崖诗刻,为这些爱国事迹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见证。类似这一批能够反映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石刻文物,在国内实属首见。 二是反映海峡两岸“五缘”关系的重要见证。郑成功是海峡两岸共同敬仰的历史人物,厦门有为数众多郑成功及其部属的摩崖石刻、碑刻和墓志铭,还有不少后人缅怀这位民族英雄的石刻。此外,清代有关厦台关系的石刻为数甚多,其中典型文物有康熙朝的《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石刻、乾隆朝反映两岸对渡的《重修五通路亭碑》和石国球等台湾同胞的题刻。有

    • ¥25 ¥50 折扣:5折
    • 话说汉唐丛书--探寻碑林名碑
    •   ( 9 条评论 )
    • 罗宏才 著 /2006-06-01/ 三秦出版社
    • 本书作者曾久居西安碑林,耳濡目染,以二十余年不懈调查与研究之功力,独辟蹊径,精心集结碑林著名碑石凡九通,运用历史学、考古学、金石碑帖学、艺术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以历史线条为经,流变经历与书法艺术及历史价值为纬,阐幽发微,纵横论述,对所选碑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其中绝大部分资料系首次公布,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全书视野开阔,文图并茂,立论严谨,开合有序。在注重严格学术研究风范之同时,又大胆融入纪实史学等相关学科的多元笔调,既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又不失一定的可读性,系目前致力于此项研究的权威力作。此书可作为相关学术研究者、影视工作者、文学作家以及高校学生并中外游人等普通社会受众案头的重要参考书籍。

    • ¥18.4 ¥23 折扣:8折
    • 汉三老赵宽碑(东汉绝世之初出土精拓本)
    •   ( 8 条评论 )
    • 雷生忠 著 /2010-11-01/ 甘肃人民出版社
    • 《汉三老赵宽碑(东汉绝世之初出土精拓本)》又称《三老赵宽碑》,简称《赵宽碑》,始造于东汉灵帝刘宏光和三年十一月丁末日(公元180年12月17日)。于1942年12月17日在青海省乐都县老鸦城西五华里许的白崖子发现。距今立碑已达1830年。出土时,已自首行“三”字至二十二行“言”字蜿蜒斜裂,裂缝处有7字受损,另有6字亦损,清晰可辨者共681字。一度曾归马步芳所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收归青海省图书馆,1950年该馆失火,碑在底层,遭火焚楼塌压碎,现碑身仅存碗口大一块,残碑现存青海省博物馆。未毁前拓本极少传世。

    • ¥22.5 ¥30 折扣:7.5折
    • 瑶族石刻研究
    •   ( 8 条评论 )
    • 郑慧蓝巧燕陈妹 著 /2015-12-01/ 民族出版社
    • 作为档案学专业出身的高校教育工作者,笔者曾以《瑶族档案及其工作研究》作为博十毕业论文选题,在此基础上修改完成《瑶族文书档案研究》,作为《瑶学丛书》子课题,南民族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有感于瑶族文书档案种类丰富,其中的石刻在反映瑶族丰富多彩的历史和义化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更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冈此笔者再接再厉,以《瑶族石刻研究》再次获得《瑶学丛书》立项和资助,在瑶族档案研究的道路上继续摸索前行。 本书共九章,章是瑶族石刻概况,第二章到第八章分别从政治统治、经济发展、反压迫斗争、家族谱系、文化教育、建筑、宗教等七个角度对瑶族石刻进行研究,第九章则是从档案保护和开发的角度进行研究。郑慧撰写了至第五章、第七、八章,蓝巧燕撰写了第六章,陈妹撰写了第九章。在写作过程

    • ¥26.2 ¥35 折扣:7.5折
    • 原始思维化石——呼图壁生殖崇拜岩刻
    •   ( 235 条评论 )
    • 王炳华 著 /2014-02-01/ 商务印书馆
    • 在古代人类不能洞悉、也无能力控制子嗣繁衍时,追求强大生殖能力的生殖崇拜,曾是普遍信仰。植根在这一信仰土壤上,通过各种手段寻求非人间力量的佑助,实现孕育子孙的愿望,就出现了相关的巫术行为。新疆呼图壁天山深处康家石门子岩壁上,保留至今的一区大型岩刻画,生动展现了当年新疆原始居民的这一朴素愿望及巫术实践。这是作者发现、曾报导过并引发世界关注的一处考古遗存。岩刻高悬峭壁,画面距地表达14米,画面面积120平方米,画面人物高者过于真人,小者只20厘米上下。画面作男女媾合、女性环绕对马舞蹈、男性人物胸膛中有小人、媾合后丛生的小儿群聚欢舞等画面。岩刻下,有厚厚的火灰层。傍近,发掘过高达60厘米的两性合体石雕。山体高耸,岩壁周围溪水环绕,所在地点远离居民区,至今少有人迹,未受后期人们的增删、破坏。

    • ¥25.9 ¥36 折扣:7.2折
    • 魏晋南北朝石刻名量词研究
    •   ( 111 条评论 )
    • 郑邵琳 著 /2016-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魏晋南北朝石刻作为出土文献,时间明确,真实可靠,是考察汉语量词的*手材料。魏晋南北朝正处于汉语发展史上语言演变*剧烈的时候,也是量词发展的关键阶段。本书首次对魏晋南北朝石刻名量词进行系统研究,凸显石刻材料在量词研究上的价值。

    • ¥24 ¥48 折扣:5折
    • 中国读本--中国的石刻与石窟
    •   ( 346 条评论 )
    • 徐自强 吴梦麟 /2009-11-0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我国的石刻文字,经过商周时千年;左右的发展已经成熟。所以从秦汉时开始,它在社会上尤其当权的统治阶级和富裕阶层中已被广泛地使用了,甚至出现了使用石刻文字的*个高潮这些石刻中首先与我们见面的,就是石与摩崖这种形式的石刻文字,刻石只是石刻中的一种形式,一个类别,仅仅是指形无定制、内容自由的那种石刻文字。

    • ¥10.5 ¥14 折扣:7.5折
    • 龙门石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 23 条评论 )
    • 陈长文 编著 /2010-05-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遗像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优美,是许多石窟难以比拟的,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龙门石窟》由陈长文编著。

    • ¥10.2 ¥14.8 折扣:6.9折
    • 篆書目錄偏旁字源碑
    •   ( 66 条评论 )
    • 趙力光 编 /2012-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又称《偏旁字源碑》、《宋六书偏旁》、《梦英说文字源》,宋咸平二年(999)刻。释梦英书偏旁字源并题额、自序,郭忠恕书释字、答书及衔名。碑螭首方趺,通高三百厘米,宽九十九厘米。目录十七行,行三十三字,篆书;释字、自序及答书十一行,行字不等,楷书。此碑现藏西安碑林。

    • ¥16 ¥32 折扣:5折
    • 唐碑汉刻的文化视野
    •   ( 44 条评论 )
    • 李慧王晓勇 著 /2009-06-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国家“985工程”二期“西安交通大学西部社会文化艺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中国的碑刻文化既是历史的记忆,又是新时代的标记。唐碑汉刻是中国古代的特殊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必然成果,不仅仅只是一些雕花刻字、风吹雨蚀过的石头,而是愈老愈健,风韵胜昔,唐碑汉刻的文化品质就是:古代刻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广泛的存在空间和高度的文化权威:石刻的功能在于述德、铭功、纪事、纂言等等,也只有值得记载的事功才有可能铭之于碑刻,碑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和浓缩,所谓“藏之名山,传之后世”,指的就是这些重要价值或重要精神财富的流传和继承。一个社会一旦失去了这些价值,就会失去秩序和规则,失去能够维系的基础。而碑刻就承担这样一种维系的使命。本书用现代哲学、传播学、文学、美学等的理论 模式和思维方法,多时

    • ¥25.1 ¥29.8 折扣:8.4折
    • 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
    •   ( 8 条评论 )
    • 薛秀武 编 /2012-12-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编著者薛秀武。 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 ¥29.4 ¥36 折扣:8.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