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乾隆帝陵:大清陵墓解密
    •   ( 318 条评论 )
    • 徐广源 /2023-04-01/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乾隆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个皇帝,乾隆时期正处于清朝的鼎盛时期,国家强盛,财力雄厚,再加上乾隆皇帝博学多才,追求完美,所以乾隆皇帝给自己修建的裕陵规模宏大,制度完备,工艺精美,多有创新,在清陵中堪为上乘,裕陵以后的清陵没有能望其项背的。裕陵是清朝皇帝陵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从选址、规制、创新、内葬人物、有关的故事、地宫的开启、清理情况等多方面对裕陵进行了全面解读,融进了许多新内容、新观点、新成果,是迄今为止研究裕陵的之作。

    • ¥53.8 ¥59.8 折扣:9折
    • 宿白集:白沙宋墓
    •   ( 6728 条评论 )
    • 宿白 /2017-1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白沙宋墓》是新中国考古学泰斗宿白先生的成名之作。全面报道了1951年河南禹县白沙镇三座北宋雕砖壁画墓的抢救性发掘过程,详细介绍了这三座墓葬的墓室结构、墓中遗物及墓室装饰(壁画、建筑)情况。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利用大量历史文献、传世绘画以及其他地区的出土文物等材料,在书中做了大量说明性注释,澄清历史背景,比对同类器物,从建筑、绘画、服饰、器用、民情、风俗等方面,多角度再现了宋代的日常生活图景。虽为一部考古报告,实可作为一部内容丰富的历史书来阅读。 宿白在《白沙宋墓》中严格区分报告主体和编写者的研究,确立了历史时期考古学报告的典范。自1957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至今已整六十年,仍为学界所重。但由于之前印量有限,在市面上已断档很长时间,本次三联再版,作为 宿白集 之一种推出,旨在向世人整

    • ¥93.1 ¥98 折扣:9.5折
    • 宋太祖陵密码
    •   ( 194 条评论 )
    • 查献芹 /2023-04-01/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今天的人们对宋朝的往事耳熟能详,但宋朝帝陵则不在人们的视线里。到底它们经历了什么?宋太祖陵及宋皇陵墓葬群的相关故事在这里浮出水面。作为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终结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死后所在的永昌陵是北宋王朝一座由皇帝亲自选定的陵墓,天宝九年(976)的一天清晨,一支响箭刺破云霄,宋太祖赵匡胤对着群臣兴奋地说: 箭落之地便为朕之皇堂也,朕自名曰永昌! 一代开国之君,就这样草率地选择了自己的陵墓所在地,此后,北宋历代君王均葬于此。然而,厄运从此降临,经过后世千年的无数劫难,宋太祖的陵墓成为了乡野间的皇陵。这其中有怎样的故事?答案尽在本书之中。

    • ¥53.8 ¥59.8 折扣:9折
    • 考古与艺术史译丛5:寻找埃及失踪的古墓
    •   ( 212 条评论 )
    • /2023-10-01/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埃及古代遗迹之壮观举世无双。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从恢宏金字塔深处的墓室,到国王谷隐蔽的地下陵墓,几代考古学家发掘出了一系列法老的墓葬。然而,还有很多陵墓尚未确认墓主,很多地区仍未被彻底探寻,新的科技与新的历史研究也不断带来新的信息。 备受瞩目的图坦卡蒙墓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亚历山大大帝和埃及艳后的陵墓究竟在何处?国王谷里是否还藏着神奇宝藏?有足够多的线索诱惑着人们,激发人们的想象,却没有充分的证据指向确切的结论。 克里斯 农顿在书中不但精彩地捕捉了埃及考古学史上激动人心的发现时刻,生动讲述非凡探索者们的发现过程,而且思考着已有考古材料与历史文献留下的重重谜团,以及公众的兴趣如何影响埃及学的发展,再次燃起人们对未来埃及考古发现的热切期待。

    • ¥83.6 ¥88 折扣:9.5折
    • 光宅中原:拓跋至北魏的墓葬文化与社会演进
    •   ( 510 条评论 )
    • 倪润安 著 /2022-10-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探讨了拓跋起源、拓跋南迁匈奴故地、拓跋代国至北魏各时期墓葬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等问题。在拓跋起源问题上,本书厘清了拓跋族源的主要来源。在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的问题上,尝试从相关墓葬中区分出檀石槐鲜卑遗存及其文化因素,从而筛选出与拓跋南迁关系更直接和紧密的遗迹,以勾画出确定性更强的南迁路线图。在代国至北魏墓葬文化方面,本书揭示了力微联盟对檀石槐鲜卑文化的继承、北魏早期对边疆文化的整合、北魏中晚期文化向 晋制 的复归、北魏文化余脉开启 唐制 新模式等文化现象和历史过程。本书还把北魏墓葬文化置于南北朝发展的横向比较中,探讨北魏与南朝争夺文化正统的过程,并试图总结拓跋至北魏墓葬文化演变道路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 ¥99.8 ¥105 折扣:9.5折
    • 此处葬曹操
    •   ( 582 条评论 )
    • 唐际根 /2023-06-01/ 中信出版社
    • 关于曹操墓,民间一直都有 七十二疑冢 的传言。2006年意外发现的一方两晋时期的墓志透露了曹操墓的方位。因墓葬被盗掘,考古队开启抢救发掘。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曹操墓惊心动魄的发掘故事,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证认定墓主人身份,根据一系列关键证据对公众的质疑逐一进行科学回应,再结合科技与人文的方法,以全新的研究成果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和他的时代。

    • ¥70.3 ¥128 折扣:5.5折
    • 大清皇陵旧影
    •   ( 372 条评论 )
    • 徐广源 /2019-12-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大清皇陵旧影》是一部以老照片为主介绍清朝陵寝的图书,作者是我国研究清朝陵寝和清朝后妃的专家徐广源老师。全书图文结合,编排有序,分为 关外三陵篇 清东陵篇 和 清西陵篇 。作者按照各皇陵建造顺序对陵区内各建筑及其历史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兼顾陪葬墓及陵区庙宇。书中800余幅珍贵的清陵旧影,为读者很好地再现了清朝皇陵在各个时期的原貌及其历史沿革,极具观赏性、研究性和珍藏性。作者在40余年对清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量亲历考古的经历,用质朴而富有故事性的文字对皇陵的建筑及其历史进行解读,使得读者可以穿越时空,回望历史,生发思古之幽情;而同一地点不同年代的对比照,会令读者在抚今追昔的同时,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 ¥76.5 ¥89 折扣:8.6折
    • 【2024中国好书】良渚 撞击与熔合的文明结晶 李新伟 著 文物考古 正版书籍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23 条评论 )
    • 李新伟 著 /2024-05-01/ 上海古籍
    • 良渚文化(约距今5300~4300年)是中国 重要的史前文化之一,率先完成早期 构建,成为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重要实证。本书综述 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大背景下,讲述了良渚文化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强调了其榜样作用。书中提出,前良渚时代各地区的灿烂发展和相互撞击,激发出新的政治理想,良渚文化取得的成就,是熔合此前发展成果的结晶;良渚文化虽然在距今4300年前后衰落,但并未以反面教材的形象黯然退场,而是对此后孕育夏王朝的各地区社会发展和激荡整合产生了深刻影响。 书中有对良渚文化精彩发现的全面介绍,对良渚图像资料的新鲜解读,也有对良渚早期 构建方式的深入思考。本书可以加深一般读者对良渚文化的切实了解,也有助于考古、历史及相关学科研究者开展进一步学术探讨。

    • ¥57.5 ¥118 折扣:4.9折
    • 九色鹿·声闻荒外:巴彦诺尔唐墓与铁勒考古研究
    •   ( 157 条评论 )
    • 徐弛 /2023-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巴彦诺尔唐墓是一处位于漠北草原的关中风格唐朝贵族墓葬,墓中发现了大量陶俑、壁画等初唐风格的文物,同时发现了中亚、拜占庭风格的器物。该墓葬和漠北其他铁勒考古遗址的发现,为唐代北方羁縻府州和草原丝绸之路等的研究提供了新史料。本书主要研究了巴彦诺尔壁画墓的基本形制、壁画、随葬俑、金器、金币等内容,还从唐朝羁縻统治时期的其他墓葬、城址、题记等方面,就唐朝在漠北的羁縻统治和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进行了探讨。

    • ¥67.8 ¥78.8 折扣:8.6折
    • 世界遗产概览
    •   ( 230 条评论 )
    • 黄松 /2021-05-12/ 同济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兼收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针对历史事件、美学价值、科技成就、社会影响以及相关国家的管理体系、法律制度等不同内容进行启发式介绍,为人文相关领域的学生培养人文意识及跨学科思考能力,作为大中专院校的通识课教材。本书也可以作为科普图书,为社会大众普及对世界遗产的认知,从而培养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自发保护文化遗产的共识。全书风味8个章节,其中第二至七章是以地域结合文化特征分别介绍中国,亚太地区、阿拉伯地区、非洲、欧洲与北美、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的世界遗产

    • ¥80 ¥80 折扣:10折
    • 商代都邑/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   ( 330 条评论 )
    • 王震中著 /2010-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代是中华古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国历史画卷在商代史的永久记忆上前赴后继地拉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商代文明的发展时空,下启中华文化演进的先河,由宋镇豪担任主编编写的十一卷本《商代史》用断代史著述体例,通过有商一代历史事象与制度名物的研究,寻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元素的由来、特征、品格与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商代都邑(商代史·卷五)》全面搜汇、整理商代考古学材料,进行典型遗址分析和区系文化模拟,结合甲骨文、金文与文献史料,分析商朝城邑的空间关系及城邑体系的分层结构形态与都邑文明,进行理论上的阐述。

    • ¥68 ¥68 折扣:10折
    • 价值与权力:中国大遗址展示的观察与反思(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 238 条评论 )
    • 王思渝 著 /2019-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大遗址展示,这一话题自2000年以后广为学术界所热烈讨论。它一方面是一个关切到成百个大遗址未来发展路径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如同一面窗户,折射着近年来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诸多初见锋芒、值得深究的学术问题。该书正是基于现实和理论两方面的诉求,结合作者搜集到的诸多实证材料而*终所成。作者希望做到的,不仅是对西方理论的一个中国式议题的补充,而是能在既有的理论框架中对一些原生的重要缺陷做出回应。

    • ¥61.8 ¥65 折扣:9.5折
    • 红色留踪(上、下册)—广西革命遗址遗迹览胜
    •   ( 47 条评论 )
    •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编 /2012-11-01/ 广西民族出版社
    •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著的《红色留踪——广西革命遗址遗迹览胜》(上、下册)这套书主要收录了反映广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中共党史、革命史的重要遗址及各种纪念设施(包括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内容包括党、政、军、群机关驻地旧址、遗址,会议旧址,重大事件遗址、旧址,人物故居,纪念馆、纪念碑,烈士陵园、陵墓等。全书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这些革命遗址的历史由来和保存现状,追溯了革命历史事件和革命历史人物及其影响,展现了党领导广西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兼具可读性和实用性。

    • ¥86.4 ¥120 折扣:7.2折
    • 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通览
    •   ( 23 条评论 )
    • 姚金果 著 /2014-10-01/ 中共党史出版社
    • 为了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进一步认清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侵华罪行,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抵御日本侵略的历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批*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通览》编者姚金果在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这80处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背后的故事及其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配以相关图片。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这80处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形成的历史过程,切身体会到那14年间感人的历史场景、悲壮的历史回响、惨烈的历史画面、激昂的历史呼唤。

    • ¥63.2 ¥80 折扣:7.9折
    • 西汉南越王墓多元文化研究
    •   ( 128 条评论 )
    • 张荣芳周永卫吴凌云著 /2015-11-30/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本书通过对南越文王赵眜墓出土的文物资料,并结合文献记载,对南越国的多元文化因素进行探究、并藉以解密岭南文化得以形成的密码。括南越国的历史地位、世所罕见的出土文物、岭南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上、下)、海外文化遗物五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大众穿越千年,探寻南越文化与岭南文化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文化价值与文献价值并具,是一本研究西汉历史绕不过的学术专著,也是研究岭南文化不可不读的专业著作。 本书原是南越国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4个研究课题报告之一,由张荣芳、周永卫、吴凌云三位专家撰写而成,文字计有8万字,图片约100张;原为2011年出版的《南越国遗迹研究》的一个部分,该书出版后,读者对南越王墓的多元文化因素甚感兴趣,因此,本次特将此部分加以扩展,将配图全部换为高清

    • ¥68 ¥68 折扣:10折
    • 张忠培论良渚
    •   ( 61 条评论 )
    • 良渚博物馆 /2020-09-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收录了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关于良渚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和在中华玉文化中心历届年会上的重要讲话19篇,内容涉及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中华文明起源探索、大遗址保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玉文化研究等,并附有张忠培先生的学术活动照片,是张先生关于良辛苦文化及其相关研究的集成之作。

    • ¥78 ¥108 折扣:7.2折
    • 楚系家族墓葬研究
    •   ( 138 条评论 )
    • 田成方 著 /2022-07-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考古所见墓葬材料研究楚王室、楚附庸小国等楚系宗族(家族)墓葬形态,以河南淅川下寺、徐家岭及和尚岭蔿氏(薳氏)家族墓,南阳西关彭氏家族墓及荆门包山昭氏家族墓等为主要考察对象,对楚系家族墓葬的葬制、葬俗、空间分布、墓主及各墓葬之间的关系、年代等进行系统分析,从家族社会的角度研究楚系家族墓葬制度,丰富对楚系宗族形态的认识。同时,透过家族墓葬研究可见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发展与扩张,以及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与其他小国之间的冲突、融合。

    • ¥79.2 ¥92 折扣:8.6折
    • 上海市明清海防遗址调查报告
    •   ( 44 条评论 )
    •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文学院 编 /2016-11-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对包括海防遗址在内的 大型线形文物 设立专项研究,对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修建的明代以防倭为主要目的、清代以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为目的的明清海防工程开展了相关保护和研究工作。广东和浙江作为国家文物局 明清海防遗址保护研究 试点单位,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随着上海的经济开发,众多的海防遗址面临保护危机。近年,临港新城、自贸区等的建设,也对上海如何加强海防遗址的保护和如何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们对于上海现存明清海防遗址的数量、保存状况等尚缺乏细致的把握。上海的海防遗址调研与保护是文物部门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本书厘清上海现存明清海防遗址数量和保存状况,既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须,也是探讨上海海洋历史与文化的必须,对于加强民众对海防

    • ¥56.6 ¥85 折扣:6.7折
    • 窑火映红的天空——探访德化古窑
    •   ( 12 条评论 )
    • 郑金勤 编著 /2009-07-01/ 福建美术出版社
    • 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语中,“中国”(China)和“瓷器”(china),就是同一个单 词。 德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陶瓷制造历史悠久,商周时期即开始建窑生产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是福建原始瓷器的早发源地之一。 唐代生产青瓷,宋元以来,德化所产的各类瓷器,如青瓷、青白瓷、白瓷等,远销海内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名窑之一。 悠久的制瓷历史,体现在文化遗存上,就是古窑址遍布于全县l8个乡镇。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发现商周时期、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古窑址239处。其烧制规模之大,窑址之多,分布之广,冠于全省,在全国是极其少见的。为难得的是,德化窑火,从唐代以来,时

    • ¥52.8 ¥60 折扣:8.8折
    • 中国墓室壁画史论
    •   ( 275 条评论 )
    • 汪小洋 /2022-03-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墓室壁画史论》从通史层面上描述中国墓室壁画的发展面貌。首先,理论体系层面上,明确提出重生信仰对墓室壁画的支持,讨论儒教的归属性,以及与道教、佛教的区别。其次,发展阶段层面上,首次提出中国墓室壁画发展分为汉魏晋南北朝的兴盛期、唐宋元的繁荣期和明清的衰退期三个阶段。再次,艺术价值层面上,一方面,重点描述兴盛期和繁荣期的典型墓室壁画,同时强调地下埋藏的保存条件;另一方面,重点描述中国墓室壁画的沿革有序特征,认识其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的不可比价值。后,首次制作了完整的中国墓室壁画遗存年表,提供考古成果方面的基本信息。

    • ¥92.4 ¥128 折扣:7.2折
    • 甘肃境内宋金元墓葬的调查、整理与研究
    •   ( 78 条评论 )
    • 郭永利 /2019-1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调查了兰州、临夏、定西、白银、庆阳、天水及陇南、甘南等地,同时对藏于博物馆的大量宋金元时代画像砖进行了搜集。在此基础上对所获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完善和补充以往公开发表的资料,又对未发表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对所获画像砖资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测绘,有些重要的资料,制出了发展脉络图,在此基础上,对画像题材进行了研究。

    • ¥81.9 ¥97 折扣:8.4折
    • 汉代郡国分治的考古学观察--以关东地区汉代墓葬为中心
    •   ( 290 条评论 )
    • 宋蓉 著 /2016-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汉初,郡国并举,形成了政体上的东西分治。本文以考古学资料为中心,在传统制度史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与政治因素的互动中再度观察汉代的郡国制问题。通过对关东地区汉墓的综合研究,探讨了关东汉代考古学文化的演变脉络,揭示出当地汉文化发展的渐进改良模式。进而,通过与两汉政治环境变迁的对照,指出汉代制度层面的郡国分治与社会文化的东西异制相互影响,移风易俗,平稳而有效的整合了地域差异显著的关东之地。

    • ¥93.1 ¥98 折扣:9.5折
    • 大清皇陵之迷雾中的慈禧陵
    •   ( 72 条评论 )
    • 徐鑫 /2021-06-15/ 华文出版社
    • 本书作者徐鑫先生自幼生长在清东陵脚下的马兰峪镇,成年后在清东陵工作,作为守陵人他对清朝陵寝的熟悉程度无人能及。 谁是东陵大盗案真正的盗墓者?慈禧为自己的陵寝怎样进行风水选址?营建慈禧陵地宫时有什么秘闻?为什么说慈禧陵寝比紫禁城还豪华?开启慈禧陵地宫时发生了什么样的风波?慈禧陵地宫清理和慈禧遗体的近况如何?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历史档案馆和国家图书馆浩瀚的档案和史料,大量阅读了清代史籍和清人笔记,对于清东陵的各陵进行了多次实地勘察,走访了很多当年的守陵旗人,取得了许多手珍贵资料,对于各类历史谜团,作者一一加以考证和辨别,历时多年,撰写而成。本书在内容上尽量体现真实、详细,并附有大量珍贵的图片,力图将读者带回当年慈禧陵所有事件的现场。

    • ¥64.6 ¥68 折扣:9.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