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存,风格独特、技艺精妙,艺术价值、建筑价值、旅游附加值都很高。山西作为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山西的古建筑从唐代一直到清代,时序不断,遗存甚多,甚至有些是海内外孤品,具备独一无二的价值。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以山西北部、山西中部、山西东南部和山西南部为地域划分,精选出形制最突出、艺术价值最高、建筑风格最独特的100处国宝级古建筑,从古建爱好者需求的角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将这些古建筑的看点准确、透彻地呈现出来,堪称古建爱好者按图索骥的 工具书 。
中国考古学因古史重建而生,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在强调学科独立性的同时,却与历史学渐行渐远。脱离古史重建的 初心 ,也令学术界对考古学的旨趣与方法缺少 了解之同情 。 夏文化探索是中国考古学的 哥德巴赫猜想 ,是考古学能否重建古史的试金石。面对学界的纷争与迷茫,本书强调在历史语境下开展考古学研究,以清晰的概念界定、可靠的统计数据和缜密的逻辑分析,将考古材料提升为史料,旗帜鲜明地论证了夏代的信史地位,从而为考古学重建古史确立了一个典型个案。
收录福建古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官宦府第和典型民居宅第类建筑遗存。福建几次移民迁徙的历史,与宋代以后商贸的兴起,造就了世家大族与商业阶层,形成了各地风格不一、异彩纷呈的府第民宅类建筑。全书选取39个建筑点,以 建筑说明 散文随笔 图片 的形式多角度展现每座建筑的历史、艺术与价值。建筑专家从专业的角度细致描摹建筑的精致艺术特征,散文作家则以世间人情的视角揭示建筑背后所蕴涵的地域风格、审美趣味、人文情怀与历史文化内涵,二者相得益彰,完美展现了福建府第民宅类建筑在中国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的地位与价值。
中国考古学因古史重建而生,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在强调学科独立性的同时,却与历史学渐行渐远。脱离古史重建的“初心”,也令学术界对考古学的旨趣与方法缺少“了解之同情”。 夏文化探索是中国考古学的“哥德巴赫猜想”,是考古学能否重建古史的试金石。面对学界的纷争与迷茫,孙庆伟著的《鼏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强调在历史语境下开展考古学研究,以清晰的概念界定、可靠的统计数据和缜密的逻辑分析,将考古材料提升为史料,旗帜鲜明地论证了夏代的信史地位,从而为考古学重建古史确立了一个典型个案。
《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报告》介绍了山东齐长城资源调查的调查对象与范围、重要遗迹、调查方法以及工作过程。书中还附有调查段长城各段的墙体保存状况统计表,以及重要段的相关自然环境、残损原因、图片等,是对于山东齐长城遗迹重要的调查资料。
本书对西藏自治区境内现存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西藏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调查与研究分析,客观描述了目前已经获准成为*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各类文物点的实际状况、资源特点、利用开发程度、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等问题,并对西藏自治区境内目前潜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资源情况进行了对照分析,发掘和阐述其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地域性特色等属性,并对其保护现状与客观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了研究,提出预期性的政策措施。针对目前西藏自治区境内*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本书还结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所获得的*资料,对目前西藏自治区境内已具备申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产价值加以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宏观指导性意义和可操作性的保护
《正仓院考古记》是作者傅芸子20世纪30年代赴 日考察奈良正仓院所藏藏品,对这些古物,尤其是中 国文物所作的详细记录与考证。正仓院所珍藏的古物 系日本圣武天皇(701~756)生前喜欢的贵重物器 ,其中包括大量我国唐代东渡的文物珍品,大部分在 我国已佚,此书是部中国学人研究正仓院的专著 ,在考察中国唐代历史文化、工艺美术史以及中日文 化交流史方面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次出版《正仓 院考古记》在原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百余幅正仓院藏 品的精美插图,以飨广大艺术及考古爱好者。
《万神殿堂》是该系列的开篇之作,原载于《读库1303》。王南用普通读者都能看得懂、看得入迷的文字,把古罗筑奇迹条分缕析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采用舞台剧的写法,让罗马众多经典建筑依次粉墨登场,透过这些巨石营造的结构空间,遥想古罗马的日常生活与宏大事件。 在配角们的精彩演出后,主角万神庙低调而华丽地出场。万神庙是整个古罗筑的杰作,在西方建筑史上具影响力,受其影响的建筑不计其数。
《东方建筑遗产(2016-2017年卷)》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国寺,立足地域,兼顾浙东乃至东方古建筑文化,以多元、比较、跨文化的视角,探究东方建筑精粹,其中涉及建筑文化、建筑哲学、建筑美学、建筑伦理学、古建筑营造法式与技术、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东方建筑对外交流与传播,同时兼顾古建筑专题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等。
收录福建古建筑中以外筑城垣为特征,具有行政建制与军事防卫功能的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遗存。包括4类39 处古建筑:府县古城 9 个,卫所、水寨、巡检司 17 个,镇村城堡 9 个,炮台4 个。全书以 建筑说明 散文随笔 图片 形式进行系统梳理:建筑说明部分从专业的角度全面介绍各座城垣的筑城历史与历代沿革及建筑形态特征,散文随笔部分则以轻松好读的笔调,讲述每座城垣背后的历史细节与相关人物故事,二者相辅相成,配以大量古建筑图片,全面展现出福建各类古城的筑城史及在海防史上的重要历史意义和建筑艺术价值。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观念的转变,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开始受到政府、学者和公众的关注。本书通过梳理保护相关法规、理论和实践和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趋势和现阶段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日本的近代建筑遗产保护状况的比较,探讨基于中国历史背景,适于本土发展现状的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对策和遗产资源活化方式。
北魏云冈石窟规模宏大,气势雄浑,这样的大型 工程在当时如何规划设计,又如何施工开凿,是一个 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书通过考察石窟外部的山体崖面 、斩山遗迹,石窟内部的空间层次、壁面龛像,分析 各类工程遗迹的空间关系,探讨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 。 研究表明,云冈石窟所在的武州山南麓,原为两 级阶地地貌,阶地后缘分布有自然断崖,石窟工程利 用了山体上部的自然断崖,并向下斩山局部改造了山 形。进入到洞窟开凿阶段,**期工程主要为大像窟 ,依就大像头、身、腿的设计高度,从上往下分层施 工,对大像以外的壁面控制力度较弱,允许民间势力 进入开龛造像。而第二期工程逐渐采用了室窟设计, 强调洞窟室内空间,壁面平直,多无凸出石壁的大像 ,逐渐流行统一施工,加强了壁面控制力度,分栏开 龛造像,营造出规整完善的洞窟空间
本书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尽管贺书自述“本书不是对六朝都城的全面研究”,但他能独辟蹊径,以六朝瓦当的发现,阐明与六朝都城的关系,并据此“对六朝都城做复原性研究”,我认为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二、六朝瓦当过去虽有发现,但较零散且多为采集品,故不如秦汉瓦当和北朝及唐代瓦当那样受人重视。近年来随着南京城市迅速开发与建设,大量瓦当出土,且有地层依据,因此逐渐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热点。我注意到,作者近年已经发表了数篇有关六朝瓦当研究的文章,本书能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整理,是开六朝瓦当系统研究的先河。 三、本书对六朝都城复原性研究,除用瓦当为主要依据外,还以“人工河流的因素”,突出其对六朝都城规划的影响;同时除对都城和宫城本身的阐述和考证外,还以较多篇幅阐述都城内的主要礼制建
本书为1987年4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建筑考古学论文集》的增订版。原书包括作者利用古遗址材料所从事的建筑考古学研究的论文19篇,本书增加为66篇。 1987年版《建筑考古学论文集》,经国家文物局机关报《中国文物报》于2001年发起全国公投推选为“二十世纪*文博考古图书”论著类名,蜚声海内外。因此书早已绝版,读者颇有索书不得的遗憾。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特将此书增订再版。 本书内容包括:原始社会聚落,诸如西安半坡、郑州大河村、浙江河姆渡等遗址,以及夏代二里头宫殿、商代偃师和小屯以及盘龙城宫殿、周代的周原宗庙和殿堂、秦代咸阳宫殿与始皇陵以及绥中海边“碣石门”与“碣石宫”、西汉长安明堂和王莽九庙、洛阳北魏永宁寺塔、隋仁寿宫和洛阳则天门、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与麟德殿和华清宫浴殿以及青龙寺真言密宗殿堂等
石窟及摩崖造像病害的产生,与造像所处地层岩石条件、区域气候条件、大气降雨条件甚至人类生产生活及工程活动影响密切相关。本书从四川石窟及摩崖造像分布、造像所处地层岩石条件与环境气候条件、造像病害现状、造像病害成因和病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实践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四川石窟及摩崖造像病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提高病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水平、保护四川石窟及摩崖造像艺术瑰宝提供技术指导。本书对其他地区石窟及摩崖造像病害治理也有参考价值。
收录福建古建筑中兼具居住与防卫功能的土楼和堡寨类建筑遗存。此类建筑是古代北方先民南迁历史与福建本土特色民居文化交融衍变的历史产物,是福建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全书选取38 个建筑点,兼及各个地域和各种特色风格的土楼与堡寨。书中以 建筑说明 散文随笔 图片 的形式,既概述各座土楼与堡寨的建筑年代与背景、建筑形制与结构布局、建筑风格特点等,又以亲近的视角,走入古建筑现场,追溯与楼主堡主密切相关的人生故事与建筑历史细节,从而赋予古老的建筑以温暖动人的人情底色,使建筑立马变得鲜活立体而呈现人文的光辉。
《古迹新知(人文洗礼下的建筑遗产)》为作者葛承雍20多年来有关建筑遗产的近30篇文章汇集。既有已发表的论文、演讲稿,也有未发表过的讲课笔记,许多文章饱含着作者的理论思考与激情评论,吉光片羽却影响广泛,被各方所吸纳采用。从而使消逝的古迹成为不灭的记忆,起到了高屋建瓴、启迪学界的作用。 《古迹新知(人文洗礼下的建筑遗产)》分为古建文脉、运河遗产、文化名楼、城市延续、帝国陵阙、唐代建筑等十个篇章,适合于高等院校师生、历史考古与文物研究以及对建筑遗产关注的读者阅读。
这是两位西方探险家的传奇故事。他们虽然时隔百年,但注定在中国长城上相遇。 1908年,美国人威·廉盖洛成为长城探险人。他精彩的长城图片记录下了,2800公里的行程。然而,随着探险日志和图片的遗失,这位老去的威廉也变得无人知晓。 今天,英国长城学者威廉·林赛不但找到了“老威廉”的长城日志和长城照片,而且按图素骥,并凭借自己25年的长城探险和研究的经验,再次启程。 “小威廉”的重访之旅东起渤海、中跨黄河、西至戈壁滩,他利用两年时间,奔走35000公里,试图揭示长城的沧桑巨变和未来命运,84组新老照片对比鲜明,让读者目睹长城的百年沧桑;重摄地点的历史回顾,言简意赅却发人深省,两个威廉与长城的传奇故事,揭示了长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