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1-3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青花青
    •   ( 302 条评论 )
    • 郭良蕙 著 /2010-12-01/ 故宫出版社
    • 《青花青》包括了:金碗缘、沙漠晚霞赏钧窑、色彩缤纷蒜头瓶、天赐宋瓷、看定窑、平安壬戌年、我爱磁州、磁州我爱、沉默的伙伴——骆驼、浓妆淡抹的粉彩、汉绿釉的热潮、真假辨分明、吾爱吾枕、唐人爱马、红鱼游等内容。

    • ¥20.2 ¥28 折扣:7.2折
    • 话说陶俑
    •   ( 102 条评论 )
    • 刘亚群 /2009-04-01/ 紫禁城出版社
    • 刘亚群,从事新闻工作,高级编辑职称。现为天津广播电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多年来利用业余间收藏陶俑、古陶瓷。本书为其情感记录,收录了其陶俑收藏的甘苦,以及对陶俑的欣赏、议论文学化,是一本写给大家的好书,值得一读。

    • ¥24.5 ¥29 折扣:8.4折
    • 殷虚陶器研究
    •   ( 2 条评论 )
    • 李济 著 /2007-03-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 “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与之呼应,“世纪前沿”着重关注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学术思想的重要论题与*进展,展示各学科领域的新近成果和当代文化思潮演化的各种向度。“袖珍经典”则以相对简约的形式,收录名家大师们在体裁和风格上独具特色的

    • ¥24 ¥30 折扣:8折
    • 悠悠青瓷
    •   ( 151 条评论 )
    • 秦伟 著 /2009-04-01/ 紫禁城出版社
    • 《文物的故事》系列丛书是紫禁城出版社策划的一套大众收藏类图书。其所叙述的文物主题大众常见,其语言文字大众易懂。作者能够深入浅出地叙述内容,能够引人入胜地编排结构,能够纵横捭阖地激扬文字,能够发人深省地开示读者,并且是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收藏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一张“老照片”、永恒的瞬间、结绳记事、角形器、“法器”、水中的精灵、“水盂”、美从茶杯开始、稻谷飘香、快乐的“渔民”、“旋涡”里飞出欢乐的歌等。 本书适合考古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 ¥24.5 ¥29 折扣:8.4折
    • 中国古代陶瓷
    •   ( 103 条评论 )
    • 李知宴 著 /1998-1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丛书中的一本,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成年读者以至专家来说,个人的专业知识总归有限,本丛书对于成年人也不失为一种高位的,可信赖的文化知识读物。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余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

    • ¥14.3 ¥17 折扣:8.4折
    • 中国文物小丛书:瓷器
    •   ( 77 条评论 )
    • 朱启新 主编,张勇盛 著 /2014-12-01/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保存到今天的物质形态,被我们称之为“文物”,实际上就是“文化遗物”,广义上可以称之为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它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遗产体系。 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承载着古老生活的生动细节。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伟大的古代智慧,熔铸着历史与艺术的大美。它们都有着非凡的身世,身经千万次的锤炼与虔诚的雕琢,带着匠工的汗水与体温,或走向祀祝的祠坛,或走向王侯的几案,或走向文人的书斋,或走向贵妇的妆台……然后,或烟消云散,或深埋地底,或长眠深海。今天,它们与我们不期而遇,像久违的故人,诉说,感喟…… “文物”作为历史的产物,毕竟与今天的生活环境、语境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没有专门的知识和概念理解,我们

    • ¥21 ¥28 折扣:7.5折
    • 宋代青白瓷的历史地理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
    •   ( 540 条评论 )
    • 黄义军 著 /2010-09-01/ 文物出版社
    • 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高峰期,其中青白瓷的生产在同时期各窑系的窑址中数量多,分布广,在外销瓷中也是*宗的产品。作者在总结考古学、陶瓷工艺学及社会经济史等研究成果的同时,对宋代青白瓷的起源、生产、销售等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讨论了与之相关的区域经济文化交流、区域开发等历史地理问题。《宋代青白瓷的历史地理研究》的写作开拓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野,也深化了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扩大了其社会影响,为历史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特别是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 ¥27.4 ¥38 折扣:7.2折
    • 古陶瓷修复基础(人文学术)
    •   ( 92 条评论 )
    • 俞蕙杨植震 编著 /2012-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古陶瓷修复基础》从保护理念、操作技术、材料工艺等三个方面,详尽介绍了古陶瓷修复的基础理论与操作工艺。《古陶瓷修复基础》是在复旦大学多年相关教学俞蕙和杨植震基础上编撰而成,并积极吸收国内知名修复专家的操作经验,及国外古陶瓷修复的先进材料技术,能很好反映当前国内外古陶瓷修复领域总体水平与发展趋势。

    • ¥16.3 ¥20 折扣:8.2折
    • 中华文明史话--瓷器史话(普及版)
    •   ( 137 条评论 )
    • 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 编 /2012-07-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编著的《瓷器史话(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在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而汉、英双语对照的形式,将特别有助于非汉语母语的外国人士或是海外中国侨民的后裔用作学习中文的辅助读物。其实,用汉、英双语对照形式出版的这套书籍,并不仅仅会为海外非汉语读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便利,它精心安排的选题,也会成为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简明读本;阅读这样的书籍,会有助于中国读者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述形式,这将对增进中国民众的对外交往,起到

    • ¥13.5 ¥18 折扣:7.5折
    • 中华文明史话--陶器史话(普及版)
    •   ( 23 条评论 )
    • 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 编 /2012-07-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陶器史话(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在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而汉、英双语对照的形式,将特别有助于非汉语母语的外国人士或是海外中国侨民的后裔用作学习中文的辅助读物。其实,用汉、英双语对照形式出版的这套书籍,并不仅仅会为海外非汉语读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便利,它精心安排的选题,也会成为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简明读本;阅读这样的书籍,会有助于中国读者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述形式,这将对增进中国民众的对外交往,起到积极的作用。《陶器史话(中

    • ¥13.5 ¥18 折扣:7.5折
    • 瓷上水墨—中国扒村窑艺术
    •   ( 28 条评论 )
    • 李少颖徐华烽 著 /2008-0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扒村窑是*重点文物,起源于唐,兴盛于宋金元时期,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的浅井乡,是北方磁州窑类型的典型窑口。扒村窑以白地黑花瓷上绘画装饰为主,兼烧黑瓷、白瓷、钧瓷、三彩、红绿彩、绞胎及搅釉绘画等瓷器,装饰技法多样,集北方民窑系之大成,20世纪60年代已蜚声海内外,早巳闻名于世。该书是扒村窑系统研究的本专著,它以田野考古的形式,用大量的古陶瓷标本,集中展示了其丰富的品种和造型、工艺和形式、绘画内容和分类、装饰艺术和文化内涵,以及和其它磁州窑类型窑口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特别是对以后南方青花瓷影响的深远意义做了阐述。综合运用了考古学、艺术学、文献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知识,探究了陶瓷文化所反映的中原地区经济、人文、地理、风俗、民间工艺、书法、绘画、文学等的变迁和发展,是古陶瓷爱好者、收藏者、研究

    • ¥22.4 ¥28 折扣:8折
    • CCTV考古中国:彩陶之谜
    •   ( 95 条评论 )
    • 走近科学》 编 /2012-01-01/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从万里长城到紫禁城,从恢弘的秦兵马俑到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中国古代文化让世界瞠目。而这些仅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冰山一角。那些埋藏在地下有着千百年历史的文物宝藏将把您带入一个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世界中。那些令人称奇的文物用各种方式为您揭开一个个千百年来困扰世人的历史秘密。这本《彩陶之谜》为“CCTV考古中国”系列图书之一,由CCTV《走近科学》编,将带您去往那神秘的世界。

    • ¥23.6 ¥28 折扣:8.4折
    • 域外浙瓷
    •   ( 5 条评论 )
    • 何鸿 著 /2009-10-01/ 江西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本书课题旨在抛砖引玉,将浙江瓷器作为一个个体,一方面置身于中国整个瓷器体系中,另一方面又置身于世界陶瓷文化的视野。浙江瓷器的域外流转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滋养,因此,在设置内容的时候,有很大篇幅是介绍浙江瓷器发展历程。如浙江陶瓷器发展简表。

    • ¥27 ¥33 折扣:8.2折
    • 中国文物小丛书:陶器
    •   ( 76 条评论 )
    • 朱启新 主编,包桂红 著 /2014-12-01/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保存到今天的物质形态,被我们称之为“文物”,实际上就是“文化遗物”,广义上可以称之为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它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遗产体系。 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承载着古老生活的生动细节。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伟大的古代智慧,熔铸着历史与艺术的大美。它们都有着非凡的身世,身经千万次的锤炼与虔诚的雕琢,带着匠工的汗水与体温,或走向祀祝的祠坛,或走向王侯的几案,或走向文人的书斋,或走向贵妇的妆台……然后,或烟消云散,或深埋地底,或长眠深海。今天,它们与我们不期而遇,像久违的故人,诉说,感喟…… “文物”作为历史的产物,毕竟与今天的生活环境、语境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没有专门的知识和概念理解,我们很难

    • ¥21 ¥28 折扣:7.5折
    • 陶说
    •   ( 55 条评论 )
    • (清)朱琰 撰,杜斌 校注 /2010-01-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草野编氓,目不睹先生礼器法物,而瓦盆上缶,无人不资为饮食之用。此书流传,天下之乐闻其说者广矣,岂特补古人未备已哉? 桐川此书,谓之为陶人之职场可也,谓之为本朝之良史可也。后之视今,因器以知政,固不独为博雅君子讨论之资矣。

    • ¥17.2 ¥23 折扣:7.5折
    • 史前彩陶纹饰解读举例
    •   ( 18 条评论 )
    • 高原 著 /2013-01-01/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史前彩陶纹饰解读举例》在现今学术界,存在着汉字的源头为甲骨文还是陶文的问题。在经过十多年对大量岩画的研究,方知那些被今人所称的岩画,实为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祭祀的圣书。也就是,汉字在大谐声时期的形态。岩画,是具有年代层叠性的史书,记载着中华民族在商周以前祭祀华族古帝的史实。因此,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岩文。

    • ¥28.5 ¥38 折扣:7.5折
    • 饮流斋说瓷
    •   ( 39 条评论 )
    • 民国许之衡 撰,杜斌 校注 /2010-01-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吾华美术以制瓷为,何者?书画,织绣、竹木、雕刻之属,全由人造,精巧者可以极意匠之能事。独至于瓷,虽亦由人工,而火候之深浅,釉胎之粗细,则兼藉天时与地力,而人巧乃可施焉。故凡百工艺,欧美目吾华皆若土苴等视,独瓷则甘拜下风,尊为瑰宝。诚以瓷货之美,冠绝全球,虽百图仿效,终莫能及,盖得于天地者厚也。

    • ¥20.4 ¥25 折扣:8.2折
    • 青花青
    •   ( 6 条评论 )
    • 杨俊艳 著 /2007-04-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时至今日,青花瓷器依然流行,它仍旧保持着旺盛生机。如果您是偶然接触了此书,不妨回家吃饭时,看看手中的青花碗、桌上的青花盘,细细品味一下那种白地儿有蓝色图案的瓷器,相信您对“青花”会感到特别亲切了。 青花青,色彩淡雅、幽青,华而不艳,明快悦目。青花瓷始创于唐代,盛于元。明、清达到*。历代各个窑口的青花瓷器烧制完美的唯属景德镇窑。唐代的青花瓷为形成萌芽状态,纹饰色彩很不稳定,不管是从胎、釉、彩都可以感受唐代水平的特点,而且数量极少;元代青花已经达到成熟、精美的程度,胎体有厚重、轻薄,大、中、小器形都有,釉色白中泛青,青花纹饰极富特色,青花发色苍翠浓艳,层次多,画面主次分明,浑然一体;明代青花瓷器的青花,主要原料是氧化钴,但由于采用不同的钴土矿,所呈现的色泽就不同,根据这种情况,

    • ¥25.1 ¥29.5 折扣:8.5折
    • 明代宫廷陶瓷史(Y)
    •   ( 128 条评论 )
    • 王光尧 著 /2010-09-01/ 故宫出版社
    • 《明代宫廷陶瓷史》是《明代宫廷史丛书》之一,由故宫博物院陶瓷史专家王光尧研究员撰写。本书是中国古代宫廷陶瓷史的明代断代史,其内容既包括宫廷所用陶瓷器的本身,也包括宫廷获取和烧造这些器物的方法、管理制度及其影响,还包括因为宫廷之价值取向和政策而导致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附加在这些陶瓷器上的宫廷文化因素和宫廷政治或国家政治的内容。作者通过多年对考古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的研究,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向我们系统阐述了明代宫廷陶瓷史的丰富内容,并配有大量的实物图片,可以说是一部难得的了解明代宫廷陶瓷的权威之作。

    • ¥29.5 ¥35 折扣:8.4折
    • 北朝墓群皇陵陶俑
    •   ( 1 条评论 )
    • 赵学锋 主编 /2004-05-01/ 重庆出版社
    • “北朝墓群”是中国北朝历史上东魏、北齐时皇室贵胄的墓葬群,也称北朝皇陵,可历史上曾一度把它们误称为“曹操七十二疑冢”。三国时,曹操雄据邺城,称霸几十年,在邺城西还建有“习文”书院和“讲武”城池。但曹氏为人奸诈,机谋太深,以至死后世人竟不知其葬处,终成千古之谜。所以,后人把遗留在邺城之西旷野丘垄里的一座座封土高大的墓冢,疑猜为曹操生前为防后人掘墓故意设置的“七十二座疑冢”。“疑冢”之说以误传误,竟误传了七八百年,其间还经历了文人墨士的大肆演绎和渲染。宋诗人王安石曾吟“疑冢诗”曰:“青山如浪入漳州,铜崔台西八里邱,蝼蚁往还空垅亩,麒麟埋没几春秋。”

    • ¥15 ¥20 折扣:7.5折
    • 早期阿拉伯陶瓷
    •   ( 105 条评论 )
    • (英)莱恩 著,王安娜 等译 /2014-08-01/ 学林出版社
    • 《早期阿拉伯陶瓷》编辑推荐: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陶瓷发展都与中国关系密切,阿拉伯陶瓷也不例外,《早期阿拉伯陶瓷》第三、四章,作者详尽考察了伊斯兰陶瓷与中国陶瓷的关系。有西方专家认为,9—11世纪的伊斯兰陶瓷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其辉煌程度足以和中国陶瓷相媲美,根据《早期阿拉伯陶瓷》描述,伊斯兰陶瓷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中国唐代陶瓷的影响。

    • ¥26.6 ¥38 折扣:7折
    • 读图时代·“优雅中国”系列 爱上青花瓷
    •   ( 265 条评论 )
    • 姚琪 /2011-06-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青花瓷,色泽淡雅,华而不艳,明快悦目,穿越了唐、宋、元、明、清的历史风尘,时至今日,青花瓷没有褪色,反而越发光彩照人,那一件件价值连城的青花瓷,给关注它的人们屡创惊喜。青花瓷究竞美在何处?为什么世人对它如此痴迷? 《爱上青花瓷》以轻松愉悦的语言,带着一种真情去描述青花瓷,引领读者从多个角度感知青花瓷之美,回顾青花瓷的发展历程,解读其独特的色彩语言,品赏图案、造型的意趣,体味每一个与青花瓷有关的细节。书中配有青花瓷的精美图片,在品味文字的同时,还可真切地获得美的视觉体验。

    • ¥20.5 ¥26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