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50-10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发现秘色瓷
    •   ( 44 条评论 )
    • 郑建明林毅 著 /2023-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秘色瓷 是晚唐五代越窑最高等级的产品,其出现标志着制瓷史上划时代的技术飞跃,胎釉工艺的突破,带动了全国制瓷业的腾飞,是之后汝窑、龙泉窑、南宋官窑、高丽青瓷等高等级瓷的工艺基础。秘色瓷斐然清润,自出现起便美誉连连, 轻旋薄冰盛绿云 的风貌更是契合着时代艺术追求。 本书以考古学者的足迹为线索,再现了秘色瓷的发现过程:从兴盛的中晚唐荷花芯窑址,到由盛转衰的北宋寺龙口窑址,再到南宋越窑的低岭头窑址,最终在后司岙窑址找到秘色瓷的集中产地。这一过程再现了越窑青瓷发展历程中几次大的转向,并通过青瓷的光影映射出其时政治、文化的变迁。

    • ¥88.4 ¥108 折扣:8.2折
    • 古代外销瓷器研究-中国古代陶瓷研究
    •   ( 211 条评论 )
    • 冯小琦 主编 /2013-11-01/ 故宫出版社
    • 198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做了大量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并对一些重要的水下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了成功的抢救性水下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发现和大量珍贵的水下文物资料。这些考古实物资料中的大部分是中国外销瓷,这些外销瓷都能够与国内古窑址考古出土、海外发现的同类器物相对应,从而为研究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又有称之为“陶瓷之路”)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以及中国陶瓷史、世界贸易陶瓷史,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考古实物依据和参考。

    • ¥69.3 ¥96 折扣:7.2折
    • 大唐的颜色:唐三彩面面观 赵宇共
    •   ( 95 条评论 )
    • 赵宇共 /2023-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造型雄浑大气,釉色奇幻绚丽。作为唐代艺术的一个重要代表,唐三彩从人物俑、动物俑、生活器具到建筑模型、宗教祭器,无所不有,包罗万象,反映了唐代缤纷多彩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也使今人对唐代的文化、社会充满了想象。 《大唐的颜色:唐三彩面面观》作者通过对博物馆藏品和已发表资料的研究,依据考古报告和历史文献,从功能、出土地、品类、数量、质地、使用痕迹等方面讨论唐三彩的属性,同时,结合古代文献,对唐朝时期的唐三彩诸问题进行探析,如唐人如何称呼唐三彩,唐朝时唐三彩的生产流通,唐三彩是否统一配给,等等。此外,作者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对唐三彩的鉴赏心得,其中不乏实用性的观点。 《大唐的颜色:唐三彩面面观》图片百幅,图文并茂,方便大众读者从多个方面认识

    • ¥85.4 ¥106 折扣:8.1折
    • 15世纪的亚洲与景德镇瓷器
    •   ( 209 条评论 )
    • 上海博物馆 编 /2020-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在以往的陶瓷研究中被约定俗成地称为 空白期 。这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的陶瓷烧造情况几乎不见于文献记载中;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这一时期生产的官窑和民窑瓷器在国内外的出土品、传世品中均非常罕见,尤其是带年款的官窑作品。然而,近年来伴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丰富与学术研究的持续深入,所谓的 空白期 瓷器的窑业制度、风格特征、贸易销售等情况已逐渐清晰。 本书为上海博物馆 明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 特展普及读本,特邀请研究 空白期 瓷器以及亚洲历史的著名学者撰文,力求展现学界对于 空白期 的*研究成果,以及该时代背景下的亚洲整体局势与发展情况。

    • ¥68.6 ¥98 折扣:7折
    • 釉上彩瓷器研究—中国古代陶瓷研究
    •   ( 146 条评论 )
    • 中国古陶瓷学会 编 /2014-12-01/ 故宫出版社
    • 王亚民和王莉英编著的《釉上彩瓷器研究》内容 包括:广彩瓷器中人物纹饰的演变;广彩促进中西瓷 画技巧的演变;绚彩华丽金碧辉煌的广彩瓷器;试论 广彩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初识广彩瓷;广彩刍议 ;扒龙舟盛景——佛山市博物馆藏广彩瓷盘释读;乾 隆时期广彩纹章瓷器边饰的流行年代及断代意义;浅 议广彩瓷的“红”与釉上彩瓷的“红”之异同;广彩 彩绘显微分析研究等。

    • ¥69.3 ¥96 折扣:7.2折
    • 磁州窑瓷器研究-中国古代陶瓷研究
    •   ( 211 条评论 )
    • 冯小琦 主编 /2013-11-01/ 故宫出版社
    • 《中国古代陶瓷研究辑丛:磁州窑瓷器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磁州窑几个问题的探讨、磁州窑瓷器烧造相关问题的认识、磁州彭城窑创烧年代初探、浅谈女真文化对磁州窑的冲击和影响、宋元饮酒风尚对磁州窑的影响、从文字装饰看古代磁州窑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磁州窑书法艺术欣赏、观台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器研究、磁州窑炉上村窑址白地黑花、酱花瓷的初步分析、议磁州窑童子持莲纹等。

    • ¥69.3 ¥96 折扣:7.2折
    • 潮州茶器:1860—2020
    •   ( 59 条评论 )
    • 李炳炎 林楠 /2022-09-01/ 暨南大学出版社
    • 潮州工夫茶历史悠久,以独特的风格饮誉海内外,是海内外潮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传统饮食文化习俗。 本书从茶具的角度切入,梳理近代以来潮州陶瓷业经营背景下潮州茶器的发展脉络,归纳饮茶风俗的变化与茶具的时代特点,突出 传承与创新 。全书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潮州茶器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60 ¥76 折扣:7.9折
    • 瓷韵中西 : 南昌大学博物馆藏外销瓷精品展
    •   ( 11 条评论 )
    • 江西省博物馆 编 /2013-05-01/ 光启书局
    • 博物馆免费开放是新时期文化惠民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让社会公众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具体体现,对博物馆人来说,既是一个干载难逢的机遇,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免费开放五年来,江西省博物馆按照“制度治馆,展览活馆,科研兴馆,人才强馆”的办馆思路,坚持文化工作“三贴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尤其在“展览活馆”方面,基本做到了固定陈列,展品面广;临时展览,月月出新;国内巡展,推出精品;出国展览,名扬海外。为了保证临展主题系列化,我们有意识地在策划展览过程中注重展览的连续性,使展览形成体系,逐渐形成了“丝绸之路”、“走近艺术大师”、 “皇帝的宝物” ““百越文化展”等展览系列。此次推出的《瓷韵中西——南昌大学博物馆藏外销瓷精品展》即是我馆“丝绸之路”系列展览之四。 自两汉至明清,

    • ¥96 ¥128 折扣:7.5折
    • 中国古陶瓷研究 第十六辑
    •   ( 68 条评论 )
    • 中国三陶瓷学会 编 /2010-10-01/ 紫禁城出版社
    • 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方面的专业书籍,主要内容包括从西沙华光礁一号沉船上的青釉褐彩器看福建釉下彩瓷的生产及外销、从碗礁一号沉船看闽江水路的瓷器外销、碗礁一号出水瓷器纹饰赏析、我国水下考古中所见的龙泉青瓷、从南海一号看中国瓷器的外销与影响、越南海域沉船出水的中国古陶瓷等,供相读者阅读参考。

    • ¥72.6 ¥86 折扣:8.4折
    • 艺术与鉴藏 中国外销瓷
    •   ( 316 条评论 )
    • (英)柯玫瑰,(英)孟露夏 著 /2014-04-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中国外销瓷》(作者:柯玫瑰、孟露夏)以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andAlbertMuseum)的中国外销瓷藏品为线索,讲述了16至19世纪中国瓷器出口至欧洲、中东和东南亚的历史。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是海外收藏中国外销瓷丰赡的博物馆之一。《中国外销瓷》中近200件精品,均系该馆藏品首次公开出版,全面展示了中国外销瓷独具特色的装饰风格、中西融合的器型以及外来的绘画纹样。

    • ¥89.6 ¥128 折扣:7折
    • 南宋陶瓷史
    •   ( 69 条评论 )
    • 邓禾颖//方忆 著作 /2013-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南宋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系列丛书·专题研究:南宋陶瓷史》以资料汇编为前提,偏重于对考古及出土资料、信息的编辑与整理。《南宋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系列丛书·专题研究:南宋陶瓷史》从瓷器的釉色特征出发,对南宋陶瓷器进行一个大的分类,然后在大的釉色分类下,按地区及窑口,重点地归纳某一窑口某一釉色产品的特征。为力求全面、且求资料新颖,《南宋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系列丛书·专题研究:南宋陶瓷史》对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单独设章节进行了总结和初步的探讨,如南宋陶瓷的外销、南宋宫廷用瓷的思考等。此外,本书还编录了南宋纪年瓷简表及四川地区窖藏出土的南宋瓷器表等。

    • ¥55.6 ¥68 折扣:8.2折
    • 沉船、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
    •   ( 264 条评论 )
    • 刘淼 胡舒扬 /2016-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广泛搜集国内外沉船资料,对照各类陆地遗址出土的陶瓷器遗存,图文并茂地梳理和分析了中国古代陶瓷经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销的历程及阶段特征,揭示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变迁的历史及不同阶段中国在世界海洋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大量展示窑址资料的基础上勾画出中国古代外销瓷业生产变迁的脉络,并以个案的形式讨论了以陶瓷贸易为媒介的中外文化交流,生动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 ¥66 ¥88 折扣:7.5折
    • 原始瓷器研究—中国古代陶瓷研究
    •   ( 100 条评论 )
    • 秦伟 主编 /2014-12-01/ 故宫出版社
    • 传统制瓷工艺单纯,一根泥条,就能盘筑起一件器物,一段梦想。其蕴含丰富,饱含生活体验、自然认知与质朴情感,充满旺盛活力。同时,带给人以感悟真善美的力量。借用日本学者盐野米松先生的话,那是因为,那时的手艺人,“了解素材的特性,磨练自身的技艺,做出好的东西。这也是他们的生活本身,是他们的人生哲学。”所言极是。手艺人,是人们对掌握一种独立技能的手工劳动者的尊称。初始的瓷器,即原始瓷,异常珍贵,就是由早期的手艺人所创造,却不被他们所拥有。这些手艺人,绝非达官贵族,而是平民百姓。他们的人生哲学,就是世代与泥土亲近亲和的经验。 泥土赐予生命、给人生存的力量,古人因感恩而创作。而原始瓷,就是古人留给历史的一件无与伦比的感恩之作。懂得感恩的生命美,它们终究不会被历史所湮没。《原始瓷器研

    • ¥91 ¥126 折扣:7.2折
    • 金道瓷行——商周时期北方地区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研究
    •   ( 166 条评论 )
    • 黎海超 著 /2018-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是区别于普通陶器的两类特殊器物,在商周时期南北方均有出土,而以南方地区居于主体。南方地区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类型丰富、数量庞大,又多见窑炉证据,可视为南方地区的特征性产品。相对而言,商周时期北方地区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则数量极为有限,也缺乏烧制基础。因此北方地区出土的这两类器物具备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历来为学界所关注。原始瓷器的发现和研究史几乎与中国现代考古学共同发端、发展,自1929年在殷墟小屯的发掘中便出土有原始瓷器。此后随着原始瓷器在各地的广泛发现,这类特殊遗物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迄今为止,相关的研究成果已极为丰富。然而作者对以往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仍可发现在若干方面尚有较大缺憾,故从 资源与社会 、 中心与周边 、 贸易与互换 三个概念对北方地区印

    • ¥54.6 ¥78 折扣:7折
    • 中国陶瓷研究
    •   ( 378 条评论 )
    • 汪庆正 /2016-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陶瓷研究》一书收录了汪庆正先生三十余年间写下的有关中国陶瓷史的文章共24篇,另附有较为丰富的插图。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从中国到海外,从史前陶器、印纹硬陶、原始瓷到成熟的瓷器和高度发展的紫砂器,从文献整理到实物资料比对,从原料和技术的考察到形制和纹饰的分析,本书皆有所涉及。其中多数文章是篇幅不长的专论,但也有像《元明清时期陶瓷》这样的可作为基本教材的全面综述。作者曾指出,在研究内容上要兼顾陶瓷美术、陶瓷工艺和陶瓷经济三方面,在研究材料上要兼顾文献、传世实物、考古资料,而陶瓷研究的方法不外文献整理、实物排比、科学测定、民俗调查和模拟试验五种。本书充分展现了一位陶瓷学界泰斗如何遵循这些原则进行研究,这是在知识和观点之外本书对于陶瓷史学者的重要意义。

    • ¥61.6 ¥88 折扣:7折
    • 古陶考辩与收藏--新石器至秦汉时期
    •   ( 13 条评论 )
    • 陈百华胡健华 著 /2013-08-01/ 上海三联书店
    • 《古陶考辨与收藏——新石器至秦汉时期》一书作者是被社会公认的大收藏家、资深鉴定家并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水准。图书中所展现的内容和讲述的方式(编委会提出的是要“图文并述”)就与以往的文物图册和收藏指南迥然不同,让人耳目一新:全书围绕100个古陶进行的考辨,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从七千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古陶一路排列下来,挨着个进行着考辨和要点解读,从每个藏品上,作者都考辨出那个特定年代的古陶的制作工艺特征和藏品鉴定的要点;连续着读下来又穿成了一部几千年的古陶器物发展史和与此相关的人类文明推进史。本书能成为当代收藏爱好者们真正的导师。

    • ¥96 ¥128 折扣:7.5折
    • 淘瓷考辨览要--742件实样非语言符号图解
    •   ( 27 条评论 )
    • 许国良,吴元浩 /2013-08-01/ 上海三联书店
    • 《淘瓷考辨览要——742件实样非语言符号图解》是著名瓷器收藏家、鉴定家吴元浩与许国良的又一部力作。两年前吴元浩的《地摊淘瓷777天——手记与实样图解》在上海书展推出引起轰动。本书正是在作者广受市场好评的呼声中推出。作者在本书中针对各个时期的藏品,写下了一百段“淘瓷考辨览要”和大量的“实样览析”,就是从各个方面帮助读者对藏品上难于一眼看出的“非语言性”符号进行了剖析,范围包括器型、器表装饰、色差、色泽、缺陷等等方面;并进而指导读者掌握陶瓷非语言符号的内涵,从而带给读者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帮助断代;二是帮助识货;三是有助于提高欣赏能力。本书必将引起市场新一轮关注。

    • ¥96 ¥128 折扣:7.5折
    • 瓷器的故事
    •   ( 280 条评论 )
    • 秦伟 著 /2013-04-01/ 故宫出版社
    • 瓷器的故事开始于泥的语言、火的艺术,晶莹光润的釉质、瑰丽斑斓的色彩和流畅多姿的线条,成就了瓷器独具神韵的美感瓷器之美,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姿态的呈现,演绎着各个时代的艺术精神和审美风尚一部瓷绘史,结晶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艺术史。

    • ¥55.7 ¥66 折扣:8.4折
    • 律海明论文选—古陶瓷鉴定微观痕迹研究 (全1册) 平装 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   ( 9 条评论 )
    • 律海明 /2017-10-01/ 安徽美术出版社
    • 陶瓷器的仿古之风,自宋代始就已盛行。仿古的目的,有些是出于尊古法祖,传承发展前辈陶瓷技艺;有些是出于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个人喜好,按需而仿;有些则是出于纯粹的商业目的,仿而牟利。 鉴定古陶瓷,一般有四大任务,那就是:辨真伪、断窑口、定时代、评价值。四项任务的首要是辨真伪。古陶瓷真伪的鉴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经验鉴定,另一种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陶瓷进行鉴定的科技鉴定。第三种就是物质自然老化痕迹的微观鉴定。

    • ¥88 ¥88 折扣:10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