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陶瓷器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它们凭借着坚实的质地、稳定的性能,得以保存千年万年,记录下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考古资料不断丰富,材料不断更新,陶瓷史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和系统化,逐渐形成了古文献学、考古学和文物学三足鼎立的知识格局。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整理、公之于世,是一项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工作。近年来,随着文物宣传工作的开展,古文物已不再是令人敬而远之的神秘之物,它日益吸引众多业外人士,参与到保护、收藏和研究的行列里来,陶瓷是其中的大宗项目。因此,对相关工具书的需求大大增加。《中国古陶瓷图典》的编写工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中国古陶瓷图典》的收词范围,限定在中国古代至近代境内生产的陶瓷器及其传统烧造工艺
秘色瓷 是晚唐五代越窑最高等级的产品,其出现标志着制瓷史上划时代的技术飞跃,胎釉工艺的突破,带动了全国制瓷业的腾飞,是之后汝窑、龙泉窑、南宋官窑、高丽青瓷等高等级瓷的工艺基础。秘色瓷斐然清润,自出现起便美誉连连, 轻旋薄冰盛绿云 的风貌更是契合着时代艺术追求。 本书以考古学者的足迹为线索,再现了秘色瓷的发现过程:从兴盛的中晚唐荷花芯窑址,到由盛转衰的北宋寺龙口窑址,再到南宋越窑的低岭头窑址,最终在后司岙窑址找到秘色瓷的集中产地。这一过程再现了越窑青瓷发展历程中几次大的转向,并通过青瓷的光影映射出其时政治、文化的变迁。
全书围绕宋瓷谈鉴赏、论学术、记人事,并收入七百余幅宋金时代瓷器图片,包罗了公私收藏的精华。通过雅洁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为中国国宝的器物之美,理解中国民间丰富的创造力和蕴含在器物中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相较《宋瓷笔记》,本书新增《宋金过渡期瓷器》《书房中的宋瓷》《青白瓷香篆盘小记》《宋元时期的瓷香炉》等十四篇新文章及三百余幅器物图片。新增文字更致力于对北方金代瓷器的追寻,这些追寻将使人们认识瓷器艺术的视野更为开阔和完整。
许之衡,室名饮流斋,自号饮流斋主人,故说瓷一书,书名为《饮流斋说瓷》。全书十章,依次为概说、说窑、说胎釉、说彩色、说花绘、说款识、说瓶罐、说杯盘、说杂具、说疵伪。各章纵说历史变迁,横说花色种类,追本溯源,层层递进,析入毫芒,为初学入门之基础,治瓷学者之书。
本书立足于外销于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这一文化特色产物,结合国外各大博物馆、图书馆、考古发现、私人收藏和专业研究的成果,深入挖掘中国外销瓷器的发展历史,以精良的编排、深入浅出的文字,力求让读者轻松读懂瓷器文化历史,同时了解瓷器作为中国的 国器 ,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向世界所传达的中国文化、所弘扬的中国精神、所传播的中国价值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了世界
从10万件陶瓷馆藏中精选80件,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空间范围涵盖近20个国家,以陶瓷为线,开启一段穿越历史的跨文化之旅。 从朴素粗糙的陶碗,到宗教仪式中的奢华瓷器,从文艺复兴时期粗野新奇的器物,到以非洲传统工艺为灵感、线条简洁流畅的当代器皿,书中的80件陶瓷器各个精美绝伦、妙趣横生,展示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所藏陶瓷的纯粹之美。陶瓷是历史的诉说者,它们时刻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的宗教信仰、日常生活、商业贸易、风俗习惯和创造力。
萨尔珀冬陶瓶曾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骄傲。这个由雅典陶工欧克西泰奥斯和画师欧弗洛尼奥斯制作的调酒器,其实只有 45.7厘米高,但并不妨碍它成为艺术品市场上只卖出百万美元的古希腊陶瓶,更无法阻止一连串堪比好莱坞悬疑大片的离奇事件与它扯上关系。 在本书中,英国古典学者奈杰尔 斯皮维将带领我们 近距离 欣赏这只来 自公元前 6世纪末的 火锅 (陶瓶的绰号),看看它为何那么小又那么贵、为何似乎永远 丑闻 缠身,以及重要的 瓶身上 死神与睡神抬着萨尔珀冬尸体 的形象,尤其是死者之臂,怎样影响了西方艺术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在以往的陶瓷研究中被约定俗成地称为 空白期 。这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的陶瓷烧造情况几乎不见于文献记载中;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这一时期生产的官窑和民窑瓷器在国内外的出土品、传世品中均非常罕见,尤其是带年款的官窑作品。然而,近年来伴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丰富与学术研究的持续深入,所谓的 空白期 瓷器的窑业制度、风格特征、贸易销售等情况已逐渐清晰。 本书为上海博物馆 明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 特展普及读本,特邀请研究 空白期 瓷器以及亚洲历史的著名学者撰文,力求展现学界对于 空白期 的*研究成果,以及该时代背景下的亚洲整体局势与发展情况。
这是陈圣泓教授继《千载一时:时大彬汉方壶拓本题咏册考》之后又一部有关古代紫砂器研究的力作。其中包括《砂器墨拓》《虚斋名陶图录》(上、下)和《明清各名家砂壶全形集拓》三种宜兴古代紫砂器全形拓文献,全面而真实地展现了古砂器全形拓的历史,弥补了紫砂文化史上的一段缺失,对于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 抢救 意义。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造型雄浑大气,釉色奇幻绚丽。作为唐代艺术的一个重要代表,唐三彩从人物俑、动物俑、生活器具到建筑模型、宗教祭器,无所不有,包罗万象,反映了唐代缤纷多彩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也使今人对唐代的文化、社会充满了想象。 《大唐的颜色:唐三彩面面观》作者通过对博物馆藏品和已发表资料的研究,依据考古报告和历史文献,从功能、出土地、品类、数量、质地、使用痕迹等方面讨论唐三彩的属性,同时,结合古代文献,对唐朝时期的唐三彩诸问题进行探析,如唐人如何称呼唐三彩,唐朝时唐三彩的生产流通,唐三彩是否统一配给,等等。此外,作者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对唐三彩的鉴赏心得,其中不乏实用性的观点。 《大唐的颜色:唐三彩面面观》图片百幅,图文并茂,方便大众读者从多个方面认识
元青花是中国古代青花瓷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类别,也是中国古代瓷器中一个特殊的品种。对其的研究跨越学科甚至行业,是不少领域都关注的文物。元青花中的一部分精品已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品。本书从300多件元代青花瓷中精选出35件,对其进行原样临摹,手工绘制了原图,不仅还原了原作风貌,同时全方位地展现瓷器上的青花图案。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了解元代的青花瓷及其历史和特点,同时又对元代的历史背景加以介绍。 博物馆绘本 这种形式目前在国内尚属首创。本系列还将陆续推出《玉器》、《陶瓷》、《青铜》、《家具》等。 本书由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主编。
198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做了大量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并对一些重要的水下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了成功的抢救性水下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发现和大量珍贵的水下文物资料。这些考古实物资料中的大部分是中国外销瓷,这些外销瓷都能够与国内古窑址考古出土、海外发现的同类器物相对应,从而为研究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又有称之为“陶瓷之路”)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以及中国陶瓷史、世界贸易陶瓷史,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考古实物依据和参考。
这是一部研究明代前期(洪武至成化)官窑瓷器的专著。本书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以陶瓷界常用的眼学为辅,分章介绍明代前期官窑瓷器的特征和研究鉴赏方法。在后一章,作者利用搜罗到的所有明代前期瓷器资料,编成传世明代前期瓷器现存情况(包括器物特征、收藏地点等)综合目录。在附录部分,作者列出了研究明代前期瓷器所必需的参考书目。本书可作为古陶瓷研究者、古陶瓷收藏家的工具书和学术指南。
本书是巩义黄冶窑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全书以窑址为单位,系统地介绍了黄冶窑的窑炉、作坊遗迹以及各种瓷器,出土遗物除了我们熟知的黄冶窑典型产品--唐三彩,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产品,如早期白瓷和黑瓷,对于我们认识黄冶窑的创烧、兴盛以及停烧的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目前国内的文物鉴定,特别是陶瓷鉴定,占主流的一直是靠 眼学 和经验的专家。其实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专家所能经眼的文物毕竟有限,专家的知识结构也有问题。在现实中,传统鉴定出现的问题很多,影响很坏,包括时下热议的 北师大捐赠事件 、 王刚砸瓷 ,先前的著名专家孙瀛洲、史树青走眼经历等等,不胜枚举。 拨乱反正,使文物鉴定科学化、规范化是文物鉴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这一点,业内其实一直有反思和认同,渐成共识。 本书是古陶瓷鉴定的权威工具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且可操作性极强。 本书版面字数约32万,彩图800余幅,分为 中国古陶瓷历史和相关鉴定 古陶瓷的化学常识与鉴定 古陶瓷的物理常识与鉴定 古陶瓷工艺知识与鉴定 等4部分,从古陶瓷历史、物理和化学常识,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系统讲
本书是一部有关洛阳唐三彩的大型图集。唐三彩虽然只是一件件的马、骆驼、各种人物、各类器皿,但这些俑类,这些器皿,却蕴含了丰富多彩的又化内容,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雕塑、绘画、陶瓷工艺水平,同时反映了当时的民族风尚,社会的繁荣昌盛,东西文化交流和东西商贸的盛况。一句话,它们是盛唐盛世的一个缩影,也是洛阳盛唐时期的缩影。《中国洛阳出土唐三彩全集》的出版,一定会受到雕塑界、美术界、陶瓷界、收藏家、鉴赏家们的欢迎和喜爱,一定会得到研究唐史,研究唐代丝绸之路的专家、学者们的重视。
洪武官窑不仅聚集了当时的熟练工匠,而且还垄断了优质的制瓷原料。当时烧制瓷器重要的原料高岭土,被朝廷宣布为 官土 。明代所称 官土 与元代所称 御土 一样为朝廷所垄断,民间不得开采。当时民窑只能开采所谓 假土 制作瓷器。官窑烧制青花瓷所需的青料,是由督陶官 奏发工部,行江西布政司贮库时给之 ,这类昂贵的上等青料,官方严格控制,民窑不易获得。
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是区别于普通陶器的两类特殊器物,在商周时期南北方均有出土,而以南方地区居于主体。南方地区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类型丰富、数量庞大,又多见窑炉证据,可视为南方地区的特征性产品。相对而言,商周时期北方地区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则数量极为有限,也缺乏烧制基础。因此北方地区出土的这两类器物具备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历来为学界所关注。原始瓷器的发现和研究史几乎与中国现代考古学共同发端、发展,自1929年在殷墟小屯的发掘中便出土有原始瓷器。此后随着原始瓷器在各地的广泛发现,这类特殊遗物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迄今为止,相关的研究成果已极为丰富。然而作者对以往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仍可发现在若干方面尚有较大缺憾,故从 资源与社会 、 中心与周边 、 贸易与互换 三个概念对北方地区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