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 玉成中国一万年》是一本以玉文化遗址及典型玉器呈现中国万年玉文化的通识读本。书中介绍了查海、红山、仰韶、凌家滩、良渚、龙山、殷墟、三星堆等30余处史前及夏商时期的遗址,以及上述遗址所出典型玉器的造型、工艺、用途等,反映了古人的精神信仰并呈现了玉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担任主编,参与撰稿的有知名考古学家、人类学研究者、博物馆馆长等13位学者。叶舒宪教授以 玉成中国 的独到观点统领全书,呈现了万年来玉文化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历程。
古方编著的《中国古玉器图典(精)》是一部图文 并茂的中国古代玉器研究和鉴赏工具书,有较强的资 料性和实用性。全书分为中国古代玉文化概述、玉料 及产地、制玉工艺、器形与纹饰、仿古玉辨伪与鉴定 和古玉研究主要文献索引等六部分。材料新颖,解释 详尽,内容全面系统,具有权威性。
石峁玉器是始于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遗物,是研究论证石峁遗址遗存性质以及石峁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证。南于各种客观因素,大批石峁玉器脱离了原始环境,流散于世界各地,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研究石峁遗址的历史文化和玉器史是一个巨大的缺陷。在这个关键时刻,石峁文化研究会主动承担起了 保护石峁遗址和抢救石峁文物 的重任,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仅石峁遗址的发掘取得了 石破天惊 般的重大发现,而且石峁文物的抢救征集也硕果累累。今天我们以分享成果,提供资料的形式,首先选择有代表意义的石峁玉器编纂成书,展示给大家,希望《石峁玉器》的出版能起到一个拾遗补缺、推动研究的作用。
玉器,自沟通天地人神的礼仪用玉,至德行配玉、以玉喻德的佩玉,再到雅赏性用玉,承载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人文情趣和审美意识,玉蕴吉祥,伴美人生。山西博物院藏玉,自周秦两汉的礼玉,而宋元明清的佩玉与赏玉,品类文全,内容丰富。此书遴选176件/套精美玉器,裒为集,以多角度精美图片为主,辅以重要玉器线图和简明的鉴赏图说,系统梳理了山西博物院玉器收藏特色与实绩,集中表现了山西省玉器发展的简要历史。无论对于玉器收藏还是玉器研究,都是本难得的图录著作。此系通过政府采购所取得的 山西博物院藏品概览 系列丛书之一。
本书以我国馆藏的22颗天珠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理论方法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矿物学、宝石学、显微埋藏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理论不仅为合理推导天珠的蚀花工艺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为我们进一步厘清了天珠在风化演变过程中发生的系统性变化规律,进而科学客观地解析了天珠的受沁现象及发生机理;而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哲学、艺术史学、人类学、神话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则为探讨天珠蕴含的文化寓意、文化传播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概言之,本书旨在科学地阐释那些人们关切的与天珠有关的诸多疑问,而这些问题是用传统的考古方法不能认识或难以解释的。 本书从上万张天珠、玛瑙珠的文物资料中精选出558张高清图片以飨读者,这些珠饰考古发掘自我国不同地区的遗址,年代为西周至唐代。书中精美的
秦雷主编的《颐和园藏文物大系(玉器卷Ⅱ)(精)》为系列丛书《颐和园藏文物大系》之玉器卷的第2本。玉器卷收录颐和园藏玉器172件,本书收录约二分之一。 颐和园藏玉器从汉代至晚清,其中多为乾隆时期的玉器,其中一部分为乾隆御用之器。其用料、设计、做工堪称玉器中的上品。 此次颐和园藏玉器系首次公开系统出版,可为玉器鉴赏、收藏和研究提供不可多得的标准器,同时也为现代玉雕等领域提供可借鉴的工艺、纹样及雕刻手法等参考。
颐和园是清代修建并遗存至今的皇家园林,也是 我国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 园存有清代遗留的陈设收藏文物四万余件,秦雷主编 的《颐和园藏文物大系(玉器卷Ⅰ)(精)》为《颐和园 藏文物大系》系列中玉器卷**卷。颐和园共有玉器 藏品六百余件,年代集中在清中期和清晚期两个时期 ,普遍为清代宫廷玉器,尤其以清中期部分*为精彩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书挑选出精品玉器文物 171件,分作1、2两卷形式出版,是对清代宫廷玉器 资料的重要披露,同时也是对颐和园历史研究的重要 资料。
《中国古玉器图典》内容丰富,涉及的范围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近代出土和传世的玉器。全书分为中国古代玉文化概述、玉料及产地、制玉工艺、器形与纹饰、仿古玉辨伪与鉴定、古玉研究主要文献索引六大部分。最后附有“器形与纹饰条目索引”,便于读者检索,知识系统、全面,可谓古玉知识的百科全书。
《中国古玉器图典》内容丰富,涉及的范围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近代出土和传世的玉器。全书分为中国古代玉文化概述、玉料及产地、制玉工艺、器形与纹饰、仿古玉辨伪与鉴定、古玉研究主要文献索引六大部分。最后附有“器形与纹饰条目索引”,便于读者检索,知识系统、全面,可谓古玉知识的百科全书。
《战国玺印(分域音序)》分为齐系、燕系、晋系、楚系、秦系及分域待考六系,通篇玺印的音序以通用的《汉语拼音音节表》为顺序。玺印的音序以玺印释文的首字读音排序,在释文首字为同一汉字时,按第二字的读音排。如前两个释字一样,以第三字拼音排序,如此类推。 玺印释文拼音相同,以四声音调顺序排序。玺印释文的拼音及音调相同时,再辅以汉字笔划数排序。释文一样的玺印(常见于《古玺汇编》中的私玺部分),以《古玺汇编》的编号由小到大排序。《古玺汇编》、《战国玺印分域编》两书都是侧重于古玺资料整理,没有照顾读者的检索使用。本书在正文之后将附以检字表,并且将按照部首笔画、音序两种方法来制作,便于读者的查阅与检索。作为一本旨在帮助篆刻学习研究的专业参考书,介绍了古玺的起源、用途、形制、文字、艺术风格等基
《金相玉映:湖北省博物馆藏金玉器》收录了湖北省博物馆藏金器、玉器400余件,是湖北省博物馆藏金、玉器一次较集中、全面的展示,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长江中游地区古代金玉器的时代风貌和发展历程。相信此书的出版能增进人们对于湖北出土古代金、玉器的认识,从中感触荆楚大地文明发祥与进步的勃勃生机,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贵州被称为古生物化石的王国,在贵州的古生物化石群,具有早期动物辐射前夕生命(6亿年前)的显示,尤以“贵州龙”、“海百合”等化石资源丰富而著称王国,该画册同时具有科普性和观赏性。 本书介绍了翁安生物群、庙河生物群、凯里生物群、贵州龙动物群、关岭化石群等贵州多类古生物化石。 本画册是一本文字、插图、照片相互配合,以宣传和推介贵州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和研究成果为主旨的科普读物,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趣味性和可读性。以20年来在贵州发现的几个重要生物群为主要脉络分配章节,充分反映出当前贵州古生物化石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现状;概述部分简要介绍贵州各时代地层中所产主要古生物化石的面貌及一些化石的重要科学意义,使读者对贵州古生物化石概貌有一定的了解; 本书选用了古生物化石标本的内容和数量,以
《語石》一書,既是古代石刻學的集大成者,也是近代石刻學的開山之作。時至 ,《語石》確定的研究範疇和構建的理論體系仍為石刻學者所沿用。可以說,《語石》是石刻學 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一部經典不僅定本可以嘉惠學林,其文本產生的過程本身也具有廣泛的借鑒意義。《語石》撰寫始於清光緒二十六年(一九〇〇), 終刊刻於宣统元年(一九〇九),其間大致經過了撰寫、補撰、校改、謄寫、批改、刊刻等幾個階段。此次影印上海圖書館所藏的兩部《語石》稿本,一係初稿本,一係謄清稿本,二者與《緣督廬日記》一起勾勒了《語石》成書的整個過程。
《红山文化玉器鉴赏(增订本)》收录历年发现于以上地区、散见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现存的红山文化玉器213件,并按以下类别对其进行了编排:考古发掘品、有出土单位的收集品、遗址收集品、有出土地点的收集品、有出土地区的收集品、其他珍贵收集品和资料部分,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
玉,一个美好的字,它伴随着一个民族度过了漫长的历史。 人类共同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惟有中国在铜器时代之前雕琢出了一个玉器的时代。20年间不断地考古,知识是慢慢积累起来的。 人类历史的一个现象,在不同的地域,相似的事物会同时发生,隔着高山大海也是如些。在树木年轮一样的大地断层中,石器上面是青铜器,再上一层是 铁器,上面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 本书的这些玉器物涵盖了前玉器的主要品种,大体上反映了黄河流域从新石器晚期至夏代的玉器文化面貌。对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的器的选用,算是一种补充,在北方的玉器文化中它不可忽视。
玉器和玉雕艺术,自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以来,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已经被赋予了浓郁的象征意义和深广的文化含义,在中国社会中一直受到人们的喜好和钟爱,其影响一直绵延至今。玉器材质贵重,注重玉石的色泽展现,以及根据玉料的形态进行雕刻设计,是玉雕工艺的基本特点。中国玉雕艺术的发展,一般来说,新石器时代是其形成期,夏商西周时代是其成长期,春秋战国时代是其嬗变期,魏晋南北朝时代是其发展期,隋唐宋元时代是其繁荣期,明清时代则是其鼎盛期。期望读者能通过本卷数千件历代玉器精品的展现,准确地把握玉器的特点,直观地了解我国玉雕艺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我国的玉雕艺术成就有更深的认识。
中国是世界文化史上长盛不衰、大放异彩的 玉器之邦 。早在一万年前左右,原始先民就开始用玉料制作工具和装饰品,以后历朝历代更是将玉器广泛用于祭祀、礼仪、丧葬、装饰等生活的各个领域。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玉文化成为*一只与中华文明同生存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玉器在其自身发展的历程中,给世人留下了难以数计的艺术品,同时,以它丰富的内涵、优雅的造型、瑰丽的图案、精巧的工艺、完美的材料,显示了中华古国文明的泱泱风采。 我国现存的古代玉器,除一部分是传世遗留之外,绝大部分都来自于考古发掘。从1928年对阴虚的发掘至今,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已走过了近80年的难忘路程,发掘了无以数计的古代遗址和墓葬,出土了大量的中国古代玉器。这其中,既有坚该朴拙的新石器时代玉器、钢劲凝重的夏商玉器、流畅剔透的两周玉器、厚重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