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石器绘图
    •   ( 99 条评论 )
    • 王春雪,王家琪,刘妍 /2024-12-03/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介绍了东亚地区特别是日本石器绘图的发展简史,阐释了打制石器的基本原理,书中有相当篇幅展开讲述了不同石器打制技术及修理技术在绘图上的不同表现方法,详细讲述了石器绘图中石器的定位、点线的使用、光线的表现、视图的布局等方面,举例介绍了细石叶、石叶石核剥片的基本原理和画法。

    • ¥70.7 ¥98 折扣:7.2折
    • 古玉的雕工(平)
    •   ( 121 条评论 )
    • 徐琳 著 /2012-05-01/ 文物出版社
    • 如果您热爱玉器,观摩把玩之中必会发现玉石其实充满了灵性,玉亲人,人近玉,她并不那么难以接近。《古玉的雕工》从古代玉雕工具入手,以考古出土品及博物馆藏品为标准器,系统地总结了古代玉器不同时期的工艺特点,为作者徐琳多年来从事古代治玉工艺研究的结晶。

    • ¥67.6 ¥80 折扣:8.5折
    • 古代玉器鉴定通论
    •   ( 291 条评论 )
    • 刘学贤, 刘嘉著 /2013-05-01/ 文物出版社
    • 古玉收藏的要旨,古玉鉴定的真谛!作者积三十余年鉴藏经验一一解析!面对蕴藏着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代玉器,在浩瀚的中华文明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这本《古代玉器鉴定通论》是刘学贤、刘嘉父子从近30年古玉鉴藏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一点心得,也是从几十万字的论述中筛选出来的一些普遍性规律。

    • ¥63.2 ¥80 折扣:7.9折
    • 玉文化论丛(2)/杨建芳师生古玉研究会玉文化论丛系列
    •   ( 84 条评论 )
    • 杨建芳师生古玉研究会 编著 /2009-07-01/ 文物出版社
    • 本学术专刊登出海峡两岸历史、考古、文物、地质、玉艺等业界方家的鸿文,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和阐发中华玉文化。学术研究离不开有关资料。众所周知,新资料的发现有时会给研究工作带来意料不到的突破,甚至可能因此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不过,有关玉文化的报导往往极为琐碎和分散,难以辑录和全面掌握。有鉴于此,本专辑刊出《2000~2007年重要出土玉器综论》一文,在这方面或多或少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和启示。收集一段时期新发现的重要出土玉器加以介绍,以便读者参考和利用,将是日后本学术专辑内容的一部份。

    • ¥53.7 ¥68 折扣:7.9折
    • 古玉研究
    •   ( 11 条评论 )
    • 白文源著 /2012-06-01/ 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
    • 中国不仅是世界早制玉和用玉的国家,而且也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惟一将玉与“人性”结合起来的国度。中国古代玉器作为一种物质文化,被应用到祭祀、礼仪、丧葬、装饰等各个领域,而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则为历代君王所推崇。中国玉器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富特色的艺术形态,并以其高深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实物资料。《古玉研究》将白文源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和对玉器的文化学意义的深入思考总结集合而成。

    • ¥60 ¥80 折扣:7.5折
    • 玉文化论考1
    •   ( 37 条评论 )
    • 杨建芳师生古玉研究会 编著 /2006-07-01/ 文物出版社
    • 近五十年,神州大地广泛开展考古发掘,埋藏地下的古代玉雕接二连三地被发现。其中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等的玉雕,商代妇好墓玉雕,西周时期的山西晋侯墓和河南三门峡虢国墓玉雕,东周时期的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和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玉雕以及西汉时期的徐州楚王墓和广州南越王墓玉雕,都是数量极多,器类繁杂,而且雕工也多属上乘。大量前所未知的新资料的出土,引起人们对古玉的极大兴趣,从而出现追求古玉知识的热潮,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和深化古玉研究。中国玉文化遂由以往屈指可数的几位学人钻研的偏僻冷门学科,成为今日世人瞩目的显学。 为了弘扬先民在玉文化方面的光辉成就,笔者曾先后在香港和台北讲授中国历代玉雕。课余之暇,不时与受业诸君就古玉问题互相切磋:并利用暑期结伴前往大陆各文物大省

    • ¥53.7 ¥68 折扣:7.9折
    • 古为今用:良渚文化玉器纹饰艺术
    •   ( 167 条评论 )
    • 黄璐 /2022-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国之重器,礼之所依。玉器上的纹饰,是用远古美学观念所创造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艺术符号。本书以考古资料为支撑,从艺术学视角分析良渚文化玉器的形制、纹饰、工艺等要素,探讨典型纹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解读玉器所承载的良渚人的信仰与精神。玉器典型纹饰中蕴藏着丰富的良渚元素,浸润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记忆和情感共鸣,将玉器纹饰古为今用,通过创意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审美的认同点进行合理转化,推动地域特色城市文化IP、文创产品开发和良渚玉器纹饰艺术的美学传播,让更多的民众重新认识、理解和发现良渚文化之美,具有现实意义,亦是本书编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54.8 ¥68 折扣:8.1折
    • 禹赐玄圭--玉圭的中国故事(精)/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系列丛书
    •   ( 2 条评论 )
    • 唐启翠|责编:熊捷 /2020-12-01/ 上海人民
    • “禹赐玄圭”,大禹治水和夏禹开国神话叙事中核心的物化符号,是如何在民间和精英叙事中,逐渐从“告功”之器转变为“天命”符瑞、王权等级和身份凭信、品洁德贞等核心象征物的?与之相关的礼东方之“青圭”和测求地中之“土圭”与“斧始初开”创世神话典范又有何等关联?本书以考古出土实物、甲金文字与文献叙事间性互证,梳理了玉圭这一延续了4000多年的玉礼器的源流因革与礼制话语建构背后的王权神授信仰的由来,重现玉圭所讲述的中国故事及其象征的君子风范。

    • ¥67.5 ¥98 折扣:6.9折
    • 玉文化论丛(3)/杨建芳师生古玉研究会玉文化论丛系列
    •   ( 62 条评论 )
    • 楊建芳师生古玉研究会 编著 /2009-07-01/ 文物出版社
    • 本学术专刊登出海峡两岸历史、考古、文物、地质、玉艺等业界方家的鸿文,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和阐发中华玉文化。本专辑发表的文章中,有著名玉学家杨伯达先生和玉艺大师赵永魁先生的大作。玉器形制纹饰的微观研究,是玉器宏观研究的深化,也是古玉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关的文章,除上期《史前玉雕鸟翼兽眼与复合鹰纹研究》一文之外,本专辑再刊出《古玉扉棱之演变——一种断代的标尺》一文。我们期望通过这些论文,引起读者对古玉微观研究的兴趣和关注。

    • ¥53.7 ¥68 折扣:7.9折
    • 中国古代玉石雕刻
    •   ( 50 条评论 )
    • 张 耀 /2020-03-18/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研究中国古代玉石雕刻艺术及其文化发展的书。中国玉石雕刻艺术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将其与宗教,哲学,艺术审美,民俗文化观念集于一体,堪称中国传统艺术中雕刻特点突出,材料别具一格的重要造型艺术形式。了解研究玉石雕刻艺术是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59.3 ¥89 折扣:6.7折
    • 中国古玉图鉴(组玉佩)
    •   ( 7 条评论 )
    • 编者:于卓思|责编:许海意 /2021-10-01/ 文物
    • 《中国古玉图鉴》从器形和纹饰入手研究玉器的传统,在整理研究几乎所有已经发表出土玉器资料的基础上,拟选取各时代出土玉器的标准器,细致考察其器形、纹饰,总结时代本质特征,分人纹、龙纹、蟠螭纹、动物纹、组玉佩等类别,以图释典型器的形式,进行精确再现与详细讲解,并辅以变形、变体与特例补充说明,力求以图释构成图谱,形成中国古玉器形纹饰的发展图谱。本书为组玉佩分册。

    • ¥57.82 ¥118 折扣:4.9折
    • 玉出昆仑(精)
    •   ( 65 条评论 )
    • 尚昌平 著 /2008-07-01/ 中华书局
    • 昆仑山精神层面的内涵是神话、传说;昆仑山的物质基础是美玉和丰富的矿藏。汉代之前,昆仑山被认为是黄河的源头。在古代,即使五岳联袂,也不能与昆仑山相媲美,后人称昆仑山为“万山之祖”。 于田县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古代西域社会发展史册的一章。两千年前,西汉使臣曾于此入山采玉,自古及今,始终是昆仑山下的玉石集散地。 狼道是一条单行线,脚下的每一个落点都是采玉人磨出来的,在不足尺宽的狼道上,千百年来不知过往了多少的生灵。而昆仑山的采玉人和狼的分野,就在这条狼道。

    • ¥74.3 ¥88 折扣:8.4折
    • 湖南旧石器时代文化与玉蟾岩遗址
    •   ( 33 条评论 )
    • 袁家荣 著 /2013-10-01/ 岳麓书社
    • 玉蟾岩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尚未面世,《湖南旧石器时代文化与玉蟾岩遗址》的撰写客观上具有无法绕过的难度。丰富的原始考古资料不可能在书中进行详细描述,从而为关注者提供更细致的借以个性判断的证据资料。学术界围绕玉蟾岩遗址的水稻和陶器的重要发现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讨论,《湖南旧石器时代文化与玉蟾岩遗址》没有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评论,只是粗线条地提示,供人们思考。笔者立足于将玉蟾岩遗址的发掘发现认识的历程尽可能客观地交给世人,留给社会审核的空间。考古发掘是一项团队精神很强的工作。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往往凝结了团队的心血。在发现过程中,无论个人发挥了什么样的重要作用,都应该尊重团队的作用。因此书中尽量让人们熟悉玉蟾岩遗址重要考古发现的每一个细节,记住那些脚踏实地默默贡献的伙伴。

    • ¥77.4 ¥98 折扣:7.9折
    • 玉振金声:玉器·金银器考古学研究
    •   ( 36 条评论 )
    • 卢兆萌 著 /2007-07-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收集著者发表过的和即将发表的论文33篇,其中关于玉器的论文26篇,关于金银器的论文7篇。这33篇论文主要是依据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并结合文献记载,采用考古学的方法对秦汉玉器、唐代金银器进行论述和研究,以阐明我国古代玉器和金银器制作工艺的光辉成就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本书附有插图和图版,可供古代玉器和金银器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阅读。

    • ¥85 ¥100 折扣:8.5折
    • 古代玉器通论
    •   ( 163 条评论 )
    • 尤仁德 著 /2004-07-01/ 紫禁城出版社
    • 本书作为“能论”兼“史论”的形式和内容,论述了中国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近8000年玉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具本质性的特征是阴阳二元文化及其“中和”思想。而“阴柔”又是它的主要文化内涵。玉的本质是坚利、厚朴和温润(阴柔)是其特质。因此,玉和玉器的文化内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相一致。 中国传统玉文化内容浩繁,蕴含精深。想用一本书进行完全论述是不可能的。笔者采用“突出重点,顾及一般”的方法,力求达到“论述有据,立论明确”的学术标准。在每章或每节的文尾,设《总结》一项,把上述论说的内容加以概括与深化,目的是说明玉器与玉文化及其各个时段性的学术研究成果。

    • ¥50.7 ¥60 折扣:8.5折
    • 中国史前玉器的考古学探索
    •   ( 80 条评论 )
    • 杨晶 著 /2011-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杨晶编著的《中国史前玉器的考古学探索》是一部关于史前玉器的考古学研究专著。主要运用层位学、类型学以及文化谱系分析等考古学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借鉴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将玉器作为一种文化因素,不仅注重形制、纹样的演变,更注重组合关系和使用方式的变化,努力将玉器的研究,从外表提升到内涵,从物质切入到精神,始终将研究的宗旨定位在探索玉器背后所彰显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特质这一高层次目标上。 《中国史前玉器的考古学探索》内容包括“基本问题试论”、“系统文化考略”、“典型器物解析”、“史前玉器综述”四部分。通过基本问题的综合性探索、不同区域的系统性探索、典型器物的专门性探索,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层层深入地搭建起中国史前玉器发展演进的时空构架,力求从玉器形态的演变及其与人、时、空的关系爬梳中,探

    • ¥66.7 ¥89 折扣:7.5折
    • 梵高艺术书简 梵高;张恒译;翟维纳译 新星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   ( 2 条评论 )
    • 梵高著;张恒译;翟维纳译 /2010-03-01/ 新星出版社
    • 文森特·梵·高(VincentvanGogh,1853—1890),地球上最孤寂的灵魂之一。 世上并没有一个可以与他分享快乐与痛苦的人,更不存在“可能分享他的野心和梦想的人”。他在世的最后十年,沉迷于并征服了绘画艺术,其心胸满溢所见的自然界的如画风光、从矿工、织工、农夫脸上读到的深邃人性以及日趋成熟的绘画技巧中成就的一切美好,急需一位“愿意了解他到底想说什么或做什么的人”来得到尽情抒发。 于是,一封封激情洋溢的书信,自绘出美好事物的笔端流淌…… 从梵·高给弟弟提奥、父母、妹妹,以及朋友拉帕德、高更、贝尔纳等人的600余幅书简之中,精选了200多封书简,并配有近400幅梵·高原稿,力求展现通信中所表达的艺术思想之全貌。于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梵·高对绘画怀有深切的热忱,对人性、自然和艺术有着最真挚的善良。看过他的油画、素描和

    • ¥98.6 ¥215.2 折扣:4.6折
    • 清宫档案话玉器
    •   ( 117 条评论 )
    • 李宏为 /2019-10-15/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该书档案资料来自于中国第1历史档案馆馆藏清代档案,该馆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专门保管明清两朝中央国家机关和皇室档案。作者在中国第1历史档案馆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档案研究和管理经验,并在工作之余结合自己的玉器收藏爱好,系统收集和整粒馆藏有关乾隆朝玉器档案史料,于2013年出版了70万字的《乾隆与玉》(上下册)专著。该书是目前权*、系统、全面地研究乾隆朝宫廷玉器的专著。作者的新作《清宫档案话玉器》,浓缩了《乾隆与玉》的内容精华,并针对该书撰写了万字《前言》,对社会和坊间有关乾隆玉器的各种传闻、传言和传说,甚至对乾隆皇帝的妄议,在以档案史料为依据的前提下,进行了以正视听的匡正。该书文字简洁流畅,内容涵盖乾隆朝宫廷玉器制作、种类、来源、产地,以及乾隆皇帝对玉器的认知等,是广

    • ¥55.9 ¥65 折扣:8.6折
    • 周代用玉制度研究
    •   ( 3 条评论 )
    • 孙庆伟 著 /2008-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分绪论、上篇、下篇以及结语四大部分:绪论阐述周代玉器研究史及本书的研究方法;上篇对3800余座两周墓葬中的随葬玉器进行复原与统计;下篇对周代各类服饰、礼瑞以及丧葬用玉进行详尽分析,并对这些玉器的使用制度作了全面考察;结语则对周代用玉制度所体现出的时代、等级、性别和地域特征作了归纳和总结。 本书是对周代玉器及其使用制度的系统研究,可供从事考古、历史、人类学、博物馆学等研究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 ¥70.4 ¥88 折扣:8折
    • 曲石古玉研究文选
    •   ( 28 条评论 )
    • 曲石 著 /2013-10-01/ 文物出版社
    • 曲石先生继所著《中国玉器时代》之后,又汇辑近年所著有关古玉研究论文18篇,为《曲石古玉研究文选》。书中除少数为史前玉器的研究和传世玉器的鉴赏外,多数为周秦以后的研究。曲石先生的治学方法,向以考古学资料为主,辅以文献及传世文物,综合论证各个时代玉器工艺的发展、类型、功用诸问题,不仅使读者较全面地了解各个时代玉器的工艺特点和出土情况,其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出土的玉器与传世的玉器进行比较研究,对玉器的鉴定和识别方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 ¥63.2 ¥80 折扣:7.9折
    • 中国文物鉴赏大系*中国玉器鉴赏图典
    •   ( 88 条评论 )
    • 周南泉 主编 /2007-12-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中国的玉器,源远流长,它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已走过了漫长的八千年岁月。 玉器,以其特殊的物理构成、鲜为人知的磨制手段,在上自君王下至庶民中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和殊荣,进而攀升到神秘的尊崇,并被赋予人格化的理念。殷商以降,先秦诸子对玉的讨论可谓百花齐放,其中荦荦大者,不出孔子“君子比德于玉焉”的因玉论人、劝世之意。然而正是圣人论玉,才道出玉具有润泽无瑕的大家风范,也就不难理解讲到气质为什么要用“冰清玉洁”去形容,说到气节总离不了“宁为玉碎”的英雄胆色,更遑论“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神仙境界,“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的舞榭歌台,以及“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浪漫情怀。 从《越绝书·宝剑篇》中“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的传说,到断发文身的先民;从生产、生活的实

    • ¥59.2 ¥66 折扣: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