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3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中国史话:帛书史话
    •   ( 429 条评论 )
    • 陈松长著 /2012-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帛书是中国古代书籍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常与简牍并列而称为“竹帛”。迄今为止,经考古发现出土的帛书原物主要有三批:英国人斯坦因于1908年在敦煌发现的两件帛书;长沙蔡季襄于1942年在长沙获得的著名的楚帛书;湖南省博物馆经科学考古发掘,于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大批西汉帛书。《帛书史话》全书紧紧围绕帛书原物对其出土、流传、整理、研究的历史作了细致的回顾和描述。全书共分为三部分,部分“帛书概说”,主要介绍帛书的名义、撰抄年代、形制、内容、性质等,其中以马王堆帛书的内容介绍为重点;第二部分“帛书的发现、流传经过”,主要介绍楚帛书的发现与流传始末;第三部分“帛书研究综述”,重点概述楚帛书和马王堆帛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帛书史话》作者陈松长。

    • ¥14.3 ¥15 折扣:9.5折
    • 簠齋金文题识
    •   ( 374 条评论 )
    • (清)陈介祺 著,陈继揆 整理 /2005-12-01/ 文物出版社
    • 《簠斋金文题识》乃余往年集记绿。题识内容丰富,考定铭文,判断时代,很有价值。特别是记绿器物出土地点及流传经过乃本书特长。除秦始皇诏版一三一器因李斯篆书为借拓者外,书内各器均为簠斋自藏。 题识资料来源,余已不能全然记得。除少数取自《簠斋藏古目》,多抄自金文拓本之包装纸上。簋斋考辨鉴定器物,决心收藏以后,为赠友好及传世之用,乃令传古助手拓成若干纸,用毛头纸包装起来,随手将考释及各事题于包装纸上。时经百余年,中间更换包装纸,簋斋题识又转抄于新纸上。拓片与稿本自来由陈氏长房长支保管。余乃篮斋六世长孙,自年轻即保管并服务于拓片箱。所见拓片包装已为民国初年由祖父礼丞遣人换包抄绿,已非簋斋手笔。惟其如此,后日抄读者即遇到许多困难。 部分绿自别处者,如《铜镂鞠》题试。今余书箧中另有一份

    • ¥20.9 ¥22 折扣:9.5折
    • 巩县石窟北朝造像题记及书法研究
    •   ( 19 条评论 )
    • 马健中 著 /2012-08-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巩县石窟北朝造像题记及其书法研究》的价值首先在于将沉寂了一千多年的巩县石窟北朝造像题记,在立足书法学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宗教学、文字学、音韵学的丰富知识,对巩县石窟造像题记从大小、篇幅、形制、内容、工匠、雕刻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综合分析和归纳,并将该题记与龙门造像题记作了比较研究,突出了巩县石窟造像题记书法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其次,还着重论述了题记俗体楷书这一民间书体的源流、成因及其与主流书体的关系。并对现存基础资料进行了缜密的辨析、对比,探讨了其在书法史上的风格价值,在这一方面填补了南北朝书法研究的空白,颇具创新意义。第三,作者马健中对该题记文中出现的职官爵号、地名认真地作了考证,断明了出资发愿人的身份地位与造像之间的关系,这些为我们解读题记所蕴藏的历史文化信息、了解

    • ¥28.5 ¥30 折扣:9.5折
    • 两周金文用韻考(L)
    •   ( 67 条评论 )
    • 楊懷源孫銀瓊 著 /2014-08-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上古音研究的重要基础性著作,对可信的有韵金文进行了全面汇辑和研究。著作在回顾金文语音研究的成果、经验和不足基础上,从金文用韵实际出发,对金文用韵的形式与体例进行了总结归纳,其中"主从韵"、"连锁韵"为著者所新发掘,为传世文献韵文所不见,前贤时修所未及见。此外,著作还对612个金文入韵字、1226条金文韵段、488篇可信的有韵金文进行了描写。美国著名华裔学者杨福绵曾设想单纯利用古文字材料研究上古音,以避开传世文献因传写错讹、改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数十年来,未竟其功。盖从事上古音研究者,多不研究古文字;研究古文字者,多不研究音韵学。而古文字材料整理的相关成果,罕有符合音韵学者用来研究上古音研究要求的,故利用古文字材料研究上古音存在一些困难。著者研治古文字与上古音多年,遂以谫陋之资,为此至

    • ¥23.7 ¥30 折扣:7.9折
    • 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
    •   ( 322 条评论 )
    • 李零 著 /2007-08-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上博楚简是20世纪90年代与郭店楚简并肩的筒帛古书的又一大发现。作为上博楚简的初整理者,作者对这批早公布的简文非常熟悉。《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即其阅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册的读书笔记,也是继《郭店楚简校读记》之后,作者的另一部筒帛古书个案研究专著。 经过重新排比,重新考订,作者对简文注释者在整理工作中的失误也多所订正。指出《孔子诗论》其实是从《子羔》篇裁出,同卷的简文尚未公布,这部分简文并不是按《诗序》、《颂》、《雅》、《风》和《综论》的顺序排列。由于此册公布的简文,有两种与郭店楚简相同, 作者对二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可视为《郭店楚简校读记》的姊妹篇。

    • ¥16.2 ¥18 折扣:9折
    • 郭店楚墓竹简 唐虞之道
    •   ( 0 条评论 )
    • 简帛书法选》编辑组 编 /2002-10-01/ 文物出版社
    • 一九九三年秋,荆门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在沙洋县纪山镇抢救性清理发掘了郭店一号楚墓。该墓虽小,发掘前又曾两次被盗,但随葬器物却很丰富,有礼器、乐器、车马器、生活用器,喪葬器、料器、竹简等,根据墓中陪葬物得知、墓主人生活在战国中晚期,其身份为上士。郭店楚墓随葬物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八百余枚竹简,一经公布于世,即在海内外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许多专家学者为之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郭店楚简经过专家们长达五年的艰辛整理,确定为十六篇先秦时期的文献,其中道家典籍两篇,分别为《老子》(甲、乙、丙)、《太一生水》;儒家典籍十四篇,分别为《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性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语丛一》、《语

    • ¥26.69 ¥27.69 折扣:9.6折
    • 古莲花池碑文精选
    •   ( 12 条评论 )
    • 柴汝新苏禄煊 主编 /2012-10-01/ 河北大学出版社
    • 莲池为古碑荟萃之地,惜乎缺乏宣传介绍,“养在深闺人未识”。本着弘扬祖国文化的宗旨,柴汝新、苏禄煊主编的《古莲花池碑文精选》极尽搜罗,并力求碑文句读准确、注释详而不烦,对每件碑石大都有载体尺寸、存放地点、书写者倚况、内容提要等基本情况的介绍。读者手持此书,按图索骥,一定可以对古莲花池碑刻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 ¥28.5 ¥38 折扣:7.5折
    • 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名家专题精讲
    •   ( 83 条评论 )
    • 裘锡圭 著 /2004-12-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出土古文献有关专论文章的结集。作者致力于用出土古文献及其他古文字资料和传世古文献相互比勘印证,并指出我们既不能轻率疑古,又要很好地继承包括古书辨伪在内的有关学术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中国古典学和第二次重建工作。

    • ¥18.7 ¥22 折扣:8.5折
    • 居延汉简中的张掖乡里及人物
    •   ( 31 条评论 )
    • 纪向军 著 /2014-07-01/ 甘肃文化出版社
    • 现存关于汉代的史书,对两汉基层如乡、亭、里的记述极其简略,因此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未能开展。二十世纪以来,河西地区大量汉代简牍的出土,保存了大量边塞和基层的资料,为我们进一步索解两汉基层社会提供了宝贵资料。关于两汉乡里的研究,自简牍发现之日起就已开始,但系统考索一郡乡里分布和构成、人物来源及身份的专书,迄今尚无。本书是一部依据出土的居延汉简文献,梳理两汉张掖郡范围内的乡里分布及人物姓名、身份等的学术著作,兼及乡里制度、乡里功能、基层职官的研究。全书由前言、乡里篇、人物篇及附录四部分组成。乡里篇依据简文叙述了和张掖相关的如居延县、觻得县、昭武县、屋兰县、氐池县、日勒县、番和县、骊靬县、显美县等县及所辖乡、亭、里等行政建构和地理信息。人物篇介绍张掖郡及居延都尉府的组织机

    • ¥29.2 ¥39 折扣:7.5折
    • 刘兴隆甲骨文集联
    •   ( 0 条评论 )
    • 刘兴隆 书 /2001-04-01/ 荣宝斋出版社
    • 大家常说甲骨文的发现是一件大事,我想这是因为甲骨文的意义是多方面的。甲骨文在学术上的意义是人所周知的,这一发现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形成,拓宽了古文字学的领域,并且推动了古史的重建。不过只认识甲骨文这一方面的价值是不够的,甲骨文又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品,其发现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以及对现代艺术的发展,都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只有把学术和艺术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估量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 ¥20.8 ¥26 折扣:8折
    • 简牍帛书粹编--汉帛书周易
    •   ( 0 条评论 )
    • 陈松长 著 /2001-07-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帛书《周易》原来包括经、传两部分。经即指《六十四卦》的卦文;传则包括《系辞》在内的六篇关于易学理论的古佚书,这是选登的是《六十四卦》的部分。 这卷帛书幅宽四十八厘米,均用硃丝栏墨书,共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卦象,其抄写字体与帛书老子乙本相同,因此,其抄写年代应属同一时期,即汉文帝时期(公元前一七九年至公元前一六九年间)。 这卷帛书用很有规律的汉隶抄成,其中虽偶或残存着一些篆书的结构,如“右”字写作“*”之类,但其隶书的点、横、波、挑、磔已相当成熟和规范,笔画之间的肥瘦相间、张敛避让,各得其宜,整幅看去,章法有序,隽秀规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8 ¥10 折扣:8折
    • 石语墨影
    •   ( 8 条评论 )
    • 广西对外文化传播中心 编,林京海 等编著 /2014-04-01/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石语墨影》精选了广西由东晋到清代的石刻100多件(组),从总体上概要介绍广西石刻的发展历程、区域分布,价值特点。对选取的石刻文物逐件介绍,分石刻和摩崖造像两大类型,以年代时间为序;以唐、宋时期石刻为主,兼及元、明、清石刻;每件石刻的介绍文字约400字左右,并辅以“链接”小板块,扩展与石刻相关的历史信息和知识,从历史、艺术、科学各个方面引导读者对古代石刻文物进行欣赏。本书内容丰富,作品选取精良,融艺术欣赏、石刻文化知识为一体,广泛适合社会各阶层、各年龄层读者。

    • ¥21.6 ¥30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