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图集(1-8)》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册:原始社会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时期;第二册:秦 西汉 东汉时期;第三册:三国 西晋时期;第四册:东晋十六国 南北朝时期;第五册:隋 唐 五代十国时期;第六册:宋 辽 金时期;第七册:元 明时期;第八册:清时期。按年代分为20个图组,共有304幅地图(不另占篇幅的插图不计在内),549页。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开始全部县以上地名、一二级政区的界线,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寨、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海岸线、岛屿等,共收地名7万多个。各册均有中、英文的编例和地名索引。
本图以刘子如19世纪末绘制的《增广重庆舆地全图》(迄今重庆少数尚存的、记载*为详细的古地图之一)为基本底图,用漫画笔触描绘了人物、建筑、交通工具,如打制铜火锅的匠人、手持望远镜瞭望的哨兵、江中众人奋力摇浆的船只,惟妙惟肖地重现了清末民初重庆的地理和历史面貌、风物民情。图后并附有重庆古城建设历史、重庆市重要景区分布图、古代巴渝十二景、重庆古城部分现存历史遗迹、历史地名趣谈、老重庆寻古指南、重庆歌等资料。
纽约是美国*的城市,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早在16世纪初,欧洲人就来到这里,荷兰人和英国人先后于此定居和殖民,纽约市一度曾是美国的首都。该图描绘了纽约市的历史,清晰地表示了发生在纽约市的重要历史事件,使读者通过一图就能大概了解纽约市的过往。
纽约州是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州。作为美国第11个加入联邦的州,纽约州历史丰富。纽约州原为印第安人的居住地,17世纪前半叶为荷兰的殖民地,1664年英国占领后更名为“New York”(纽约)。该图反映了北美土著时期、殖民时期及美国独立后等不同时期的纽约州历史。
《堪萨斯州历史地图》背景:堪萨斯州于1861年1月29日成为美国第34个州,位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南北战争以后,堪萨斯作为通往西部和南部交通要道的作用明显。堪萨斯境内的交通要道两旁那些简陋的客栈、酒吧及荒原小镇成为后来许多好莱坞西部电影的场景。该图醒目地表示了该州的丰富物产,如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堪萨斯州是美国著名的小麦之乡,被称为“美国的面包篮”。
那不勒斯是意大利南部的大城市。作为地中海著名的风景区之一,那不勒斯也以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文物、美食和音乐而著称。16世纪,那不勒斯成为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巴洛克艺术在这里生辉。该图以鸟瞰图的形式再现了这座艺术之城16世纪的繁盛,使人领略到其以往的光辉。
王耀所*的《水道画卷--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研 究/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是对海 内外现存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的较系统深入的调查、 整理和研究。 调查、整理 体现为:弄清运河图藏 图机构、收藏路径、图幅保存状况,并进行分类和编 目。 研究 则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研究单幅 运河图图幅内容、表现年代、图幅价值、版本源流等 问题;二是探讨不同类型运河图的特征、背景等,并 归纳总结运河图绘制内容的时空差异及成因;三是发 掘运河图图像史料的价值,进行图史互证、以图证史 的研究尝试。总之,这本 图书 是对中国古地图中 类型图研究的新探索,也力图为京杭大运河史研究提 供新史料和新思路。
本书为严耕望先生史学著作的代表作,颇受国内外史学界的推崇。本书考订唐代的交通地理沿革,以区域分卷,按京都关内区、河陇碛西区、秦岭仇池区、山剑滇黔区、河东河北区、河南淮南区分为6卷,以路线为篇,如长安洛阳驿道、长安太原驿道等路线,考论沿途所经州府军镇、馆驿津梁、山川形势、道里远近,并及古迹诗篇,引证史料繁富,考订详核,每篇考论结果,皆绘制地图,颇便读者了解和应用。
《北平历史地理》是侯仁之1949年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作者在本书中开创性地运用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强调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对北京城的兴起和发展变迁史做了详细的考证和精辟的阐释。 《北平历史地理》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部关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专著,无论是在侯仁之个人的学术发展历程中,还是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均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于今天的城市规划与保护,也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北平历史地理》中含54 幅地图,全部为作者亲手所绘。
设计精美的鼠标垫不仅实用,更可以成为办公桌和书桌上的一道风景。地图趣味鼠标垫,让人在轻点鼠标之间尽览地图上的风光。老北京地图鼠标垫以PVC和橡胶为材质,底图取材于1750年清代北京城地图,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色彩鲜艳,古意盎然,寓教于乐。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是知名海外汉学家卜正民*力作,2014年《经济学人》推荐图书。 一幅被称为“塞尔登地图”的中国航海图:它凝聚着明代中国制图技法不为人知的精华,却流落他乡而长久被人忽视和遗忘。 2009年,这幅罕见的中国地图在牛津大学图书馆揭开尘封已久的面纱。这幅地图被人们遗忘在图书馆浩瀚的文献中近几个世纪,无论是汉学家还是制图专家,都未曾见过这样的一幅地图。它偏离了中国古代的制图传统,以至于专家们宣称这幅地图是伪造之物,尽管根据记录显示这幅地图确实是于1659年被辗转送到牛津的。这幅被称为“塞尔登地图”的珍贵文物由此成为待解之谜。 究竟是谁绘制了这样一幅地图?它又是怎样远渡重洋,并在数百前被西方人解读的?卜正民通过大胆的猜想与详尽的考证,为我们揭示出藏在这幅地图的惊人秘密。《塞尔登的
此图为向民间征集而来,品相佳、很好再现了当时南京城的风貌。此图将原大影印,牛皮纸印刷,保持老地图一贯的风格。图中的文教机构用红色标注,居民城区用黄色色块标注,山川、湖泊、丘陵记录详尽。图中还特别在右上角标注了下关、浦口的货运码头。本图由上海中华书局发行,是1910年版本的再版。
设计精美的鼠标垫不仅实用,更可以成为办公桌和书桌上的一道风景。地图趣味鼠标垫,让人在轻点鼠标之间尽览地图上的风光。南极液体鼠标垫以PVC和芙蓉格为材质,以白色的南极大陆及围绕着它的蓝色大洋为底图,蓝鲸、南极贼鸥、破冰船等小图标在其中悠游,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