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秋孙中山流亡英国时不幸被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馆阴谋绑架,险遭杀害;后经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时的英国老师康德黎先生全力营救,终于脱险。孙中山获救后即写下了这本蒙难经历的书《伦敦蒙难记》。 这是孙中山*早的一本英文著作,也是他一生中*的一本纪实散文作品。 这本书一经出版即轰动了欧美政界,威慑清廷,为辛亥革命播下了*颗火种。 本书是114年以来出现的*个完备的现代汉语全译本。 一百多年来流行的文言译本不仅语言陈旧,而且多有删节;本书则完全是按照英文原著直译成现代汉语,全面真实地还原了孙中山伦敦蒙难的历史。 新译本对于书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组织等做了详细的注解,十分有利于读者了解相关的背景。还选编了大量与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相关的翔实可靠的原始资料,并搜集到一百多幅文献资料
北宋时期王安石的变法,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一直饱受攻击与诟病,尽管也有一些辩诬之作,但总体影响不大。梁启超的《王安石传》则是20世纪为王安石及其新法翻案的首出之作,基本奠定了近代以来对王安石变法评价的基调,影响深远。本书详尽叙述了荆公的时代、荆公的传略、执政前的荆公、荆公与神宗、荆公的政事,分民政财政军事教育选举等;荆公之武功、罢政后的荆公、新政的成绩、新政的阻挠与破坏,荆公之用人与交友、荆公之家庭、荆公之学术与文学等。梁启超在该书中引用多种史料钩沉发微、衡量是非,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王安石、一段真实的北宋中期的历史。同时,梁启超也借王安石的政治主张抒发自己的改革理想。
《读毛泽东札记》呈现的,是毛泽东读书做人的内修之道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怎样一个人?他是怎样被历史选择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的?他深厚的主观素养和非凡的历史功绩有什么联系?怎样看毛泽东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毛泽东是如何从前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的? 他是怎样知人善任、重视人才的? 他怎样评点党内一些重要领导干部? 他为什么重视培养党内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和工作方法?
严嵩,生于明朝成化十六年(1480),卒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江西分宜人,在嘉靖年间做过二十年的宰相。他原本出身寒微,出仕之初也曾享誉诗坛,但随着官位的节节高升,却蜕变成一个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大奸臣,*终落得个身败名裂、人财两空的可耻下场。他是怎样变坏的?他谄媚取宏、贪赃受贿、残害忠良的卑劣行径给朝廷造成了怎样的破坏,给历史发展带来怎样的危害?后人从中可以得到哪些鉴戒?本书将通过对其蜕变历程的探寻,揭示这些问题的答案。 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四月,在江西袁州府分宜县介桥村外一处墓地的草舍里,寄栖着一位八十七岁的老人。他在饥饿、病痛、哀怨的沉重袭击下,悄然离开人世。既没有人前来吊唁,也没有棺木殡葬。这死者便是曾做过二十年宰相、削官归乡的严嵩。昔日的严嵩 贵极人臣,富甲
《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辽金卷 人物):历史上的金兀术》是*部有关金兀术的传记。完整地全面地记述了金兀术一生成长的历程和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活动。既记述了他的勇敢善战,他的治军治国,也记述了他纵兵杀掠和战败北归。广搜史实详加梳理,所言皆有根有据实话实说,成败起伏皆无所隐,堪称 实录 新编。读起来既通俗又生动,实为当前难得一见的历史人物传记。
《宋庆龄与她的生活侍从》以在宋庆龄身边工作26年的原上海寓所管理人员周和康与在宋庆龄身边工作15年的原北京寓所管理人员安茂成为主线,近距离地描述了宋庆龄真实的日常生活,并较全面地记叙了曾在宋庆龄身边工作过的上海、北京两地的厨师、花匠、司机等人当时的工作与生活情况,披露了一些当时视为国家机密的重大事件,揭开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宋庆龄宽厚仁慈、博大深远的伟人情怀和人格力量在其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辉。
本书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习仲勋同志多彩人生画卷中的 39 个典型事迹,生动表现了习仲勋同志在革命、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多个精彩瞬间,展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冲锋在革命、建设、改革前沿的光辉形象。第 1 — 32 节叙述了习仲勋同志自少年时代起投身革命,在革命和建设中英勇奋斗的片断;第 33 — 39 节讲述了习仲勋同志在邓小平等人指导下勇于破除思想藩篱冲锋在改革前沿,为探索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及相关改革而奔走、实践的光辉业绩。全书通过丰富、生动的事例突出习仲勋同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时期披荆斩棘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历史画卷,同时配以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来使这个画卷更加丰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