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浩明编著的《曾国藩》(注释本)一套三册,将近代中国显赫、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曾国藩以及以他为首的湘军集团写得栩栩如生。小说在史实的基础上,以时间为轴,对事件描述、情节细部作了恰当的虚构。通过大大小小的战事以及此起彼伏的矛盾,还有波谲云诡的官场,刻画了曾国藩以大局为重、以江山为先的英雄人物形象。《曾国藩》(注释本)的精彩之处还在于注者对一些专深的名词做了注释,既增强了可读性,又方便了读者。
文白对照《曾国藩家书全编》共收录了曾国藩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至同治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写给父母、兄弟、子女等人的一千二百五十余封家书,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其内容非常丰富,有的谈家常琐事,有的讲做人的道理,有的论治学的方法,有的说处理人际关系和为官之道。同时,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总括一句,他是教给我们要立志做个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人,所说的话,也都是曾国藩曾经身体力行的经验总结,见解深刻,读来受益匪浅。 本书按曾国藩一生行迹分四个时期:在京为官时期、镇压太平天国时期、镇压捻军时期和办理天津教案时期。并且每篇之后均加以详细注释,是曾国藩一生思想经历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使广大读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集,起自1840年初,终于1871年底,主要记录了其官宦生涯、身体状况,平定太平军、捻军的经过,治军方法、治学态度、为人处世,以及家族事务处理、经济开支、健康养生,等等,共计近1500封。本书收录了近1000封。其写信对象有祖父母、父母、叔父母、四个弟弟、两个儿子,本书据此分了五篇;不过,各自所占篇幅不等。其中,写给四个弟弟的约占七成,写给两个儿子的则近乎两成。 《曾国藩家书》虽然是家书,但其中提及的人物众多。除了家庭成员以外,还有亲家陈源兖、郭嵩焘、罗泽南、刘蓉、郭沛霖、贺长龄、袁芳瑛等, 晚晴八大名臣 中的骆秉章、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沈葆桢、李鸿章(另外两位是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也悉数出场;此外,还有湘军、淮军重要将领王錱、塔齐布、李续宾、李续宜、乔松年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函,号涤生,是中国历*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人。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曾国藩出生于清代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他生活在清王朝由盛转衰、内忧外患的动荡岁月里,既无家学,也无根底,却以一介儒生,仅凭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封建科举制度下考取了功名,踏上了仕途,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查中科事务、礼部侍郎
中国人曾经创造出璀璨的文明,直至清代中期,中华文明依然以其深度与广度享誉世界。然而,荣光似乎在鸦片战争之时戛然而止,作为当时的能臣与大吏,林则徐以一身之力,将士大夫的操守与事功表露于内忧外困的应对之中。著者青年时代即着手林则徐研究,古稀之年依然钟情于此,现今将海内外相关文献尽数吸收,以凸显这位先哲略含悲情的人生际遇。语言简洁生动,图片讲究精美,以便于读者贴切地理解这位先驱者及那段民族心酸史。
曾国藩是一个性格表现多侧面的复杂历史人物。他一手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使腐朽的满清封建王朝延祚了半个世纪,严重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但其为官治学又不无可取之处。本书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人生经历,全书主要分人生道路与学术思想两部分,而重点在学术思想,概括较全,论述较深,把握较准,于零散中理其脉络,在批判中寻其旨归,录人所未录而发人所未发,既有利于对曾国藩的全面了解,又有助于今日为官为学的借鉴,将曾国藩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的官制,奴隶社会实行世袭制,史不界称为世卿世禄制度;秦朝实行按功授官;汉朝实行察举和征辟两种方法;魏晋南北朝主要实行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在随朝已经产生,到了唐朝得以完善和全面推行。这种通过考试后拔官吏的制度,较之过去,有了重大的改革。对更广泛的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以及郭行教化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历代沿续不衰。五代十国各行开考,金元两朝亦不例外,就连张献忠在四川建立的大西国、洪季全在南京建立的太平天国,也开了科举子业。作为一个朝廷,少了科举是不可以的。有记载,外国实行考试录官,是从中国科举学来的。“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源溯流,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过去的”(孙中山《五权宪法》)。科举被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本书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民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曾国藩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他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等等,都在书中得到精彩的体现。历史小说难得,好的长篇历史小说更难得,读毕此书,当有收益。
本书在介绍郭嵩焘生平事迹时,着力揭示其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并纠正了前人关于其生平事件的某些误记;首次系统考订了其著作写作、出版和存世流传情况。对学术界过去研究较多的郭氏政治、自强、外交等思想,本书作者有新的开拓;对前人研究较少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如郭氏的军事、经济、哲学、经学、考据、伦理、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则设立专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除了分析其独到的思想学说和文化学术贡献外,还特别注意探讨传主在这些领域,如何首开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之风气。 本书初版荣获第5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皇帝,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煊赫2000余年。他们之中,有的是这条河中的顺风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与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顺流而漂的朽木……钩沉他们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 本书汇集历代约400余位皇帝的小传,上起始创“皇帝”名号的秦始皇,下迄末代皇帝溥仪且后附历代皇帝一览表。如此,则大体反映了历代帝王的全貌。
这部长篇小说以丰富的历史及人物史料为基础,以史与诗的交融,在广阔的晚清历史背景上刻画了曾国藩这一晚清重臣和文化名士的历史形象。小说将曾国藩置于晚清政权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晚清政治社会的剧变,以及中西文化的冲突等历史漩涡中,通过曾国藩在时代激流中的起伏浮沉,忧乐荣枯,展示了这一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同时还塑造了左宗棠、李鸿章、李秀成等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小说气魄雄伟,典雅宏阔,融历史风情、典章文物与诗情史实于一体,堪称当代文学一部重要的史诗性作品。本书版本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这本书,不是原创,是在1999年初版《秦桧传》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史学界为了拨乱反正,普及历史知识,曾经出现一股撰写人物传记的热潮。这些人物,大多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圣君贤相,即所谓正面人物。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些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作过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为历史增添了光辉。人们常说,历史一面镜子。但是,这面镜子,犹如《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一样,是有正反两面的。善与恶、美与丑、忠与奸是并存的,而且,总是在斗争与比较中显现出来的。因此,写好一部有血有肉的奸臣传,也是历史教育所必需的。它既可以突现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也可以客观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起到“嘉善矜恶”的作用。
纪晓岚是清代在正史和野史中都很炫人耳目的人物。他不仅在正统的史传中占尽风光,在民间也有广泛的知名度。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电视连续剧,这位在清乾嘉时期执学术牛耳的学问宗师火爆天下,但同时也被“戏说”弄得面目全非。《旷代大儒——纪晓岚传》着力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纪晓岚。作者用翔实的史料,对纪晓岚的生平、著述、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整书既有历史的厚度与思想的厚度,又兼具趣味性,所述往事,有本有据,张弛有度,人物也栩栩如生。是一部雅俗共赏很有深度的作品。
末世才志之士李鸿章,任首席封疆大吏兼北洋大臣二十五年,主持海军衙门十年,手握清廷水陆兵权。他又被誉为中兴名臣,主持洋务运动和筹办海防,开中国军用、民用工业之先河。他更是近代外交史上的 和谈状元 ,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处于关键地位,受命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 本书以老辣凝重的文笔、宏大的叙事风格,以场景转换和人物对话串联重大历史事件的方式,架构出历史的大场面的大架构,描述了李鸿章浮沉跌宕的人生传奇,勾勒了一个性格矛盾、复杂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晚清风云变幻的社会局势。同时,重要人物、重要战场、宫阙、会馆、炮台、服装、枪炮、军械、兵舰等辅以老照片或插图近400幅,重现历史现场。 帝国黄昏,体制腐败,官宦保守顽固,社会风气不开,李鸿章辗转周旋其间,移祸避衅,苦心孤诣把
《武则天:无字碑上写传奇》讲述了一个传奇女人演绎的叛逆,辉煌、孤绝的人生,一代女皇精心导演的盛唐惊心动魄的权力角逐大戏。看青石碑上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其内容包括女皇是怎样炼成的、坐拥天下、女皇的炫彩生活等。
一个天分并非出众的农家子弟,二十七岁考中进士,点了翰林,从此循规蹈矩地生活,按部就班地升迁,以一凡庸官僚的身份随波逐流了大半生,孰料,在四十二岁那年,与国家一同遭遇了历史巨变。危难当头,他于艰难竭蹶中奋起,终于使生命焕发出异彩,将自己的印记深深烙在了中国近代史上。曾国藩,一个晚清之际挽狂澜于既倒的名臣,抛开其身后百余年不绝的赞美与詈骂,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年代,作为肩负国家存亡、文化续绝的栋梁,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他的思想、事业与为人,给后人以何种教益?一个故去百余年的人,何以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这部评传,既是对上述问题的解答,也是以真实可信的史料勾勒历史人物,复苏国民记忆的一个尝试。它所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更为接近历史本来面目的曾国藩。
法国的路易十四的地位大约相当于中国清朝的乾隆皇帝,他所处的时期也正是法国*君主制由盛而衰的转折期。1661—1715年的法国史是以“路易十四时代”之名而载入史册的,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一段法国史就是一本路易十四的个人传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路易十四在这段历史中的特殊地位。他在法国历史上是专制的典范、勤政的典范,同时他也以其浪漫情调的私人生活而著称。因此安东尼·列维撰写的《路易十四》这本关于介绍路易十四的个人传记,既能反映法国从封建时期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的历史面貌,也能尽览法国宫廷风情和领略法国人的浪漫风格。 《路易十四》记录了其的一生。
本书通过记叙晚清名将左宗棠的军事生涯,从多个层面呈现近代中国激荡的风云,有诸多令你明智的“史鉴”特别是传主血肉丰满的鲜活个性:舆榇誓师的壮烈勇武,跺脚骂殿的戆直天真,捧腹自嘲的诙谐平易,街头对奕的争强好胜,灌园种菜的恋土之情,伉俪燕尔的儿女之态。 它还会告诉你,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侵六次大的战争中,收复新疆和凉山——镇南关大捷是仅有两次胜利,都与传主分不开,因而慈禧赞他“外国怕尔声威”当时名人誉他一朝端无两“天下”。 它还会告诉你,慈安太后接见他时为何感动得伤心落泪,立即将咸丰用过的墨镜赠送给他:慈禧为何顿生凄恻怜悯之心,将身边17岁章才恩赐给他。 本书能增进你识见识,启迪你智慧,净化你心灵,引发你的思考和喟叹……
《中国六大政治家》由梁启超、麦孟华、李岳瑞、佘守德四人编著,20世纪初由广智书局陆续分编出版。梁启超认为近代中国之衰败,唯有崇尚法治,始得振衰起隳,富国强兵。书中被称为六大政治家的是:管仲 、商鞅 、诸葛亮 、李德裕 、王安石 、张居正。
《曾国藩家书》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反映了清代道光、咸丰、同治三朝(1840一1871)的社会生活。你能读到当时的人对鸦片战争和洋人的看法(跟今人的看法基本不同),也能读到湖南乡间百姓对腊鱼腊肉的喜欢,甚至包括刨地种菜的详细方法。 《曾国藩家书》还有显著的传统文化教育功能。“耕读传家”的思想被完整、纯粹地保留在《曾国藩家书》里面。曾国藩在家书中念叨多的就是教四个弟弟和两个儿子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读书习字,如何当一名清官好官,如何远离官场漩涡,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当然还涉及到教弟弟如何打仗、如何看人、如何管带下属、如何写奏章等多种内容。 《曾国藩家书》的文学价值也值得一提。曾国藩写的家书感情真挚,文字平实,但很励志,与他提倡的“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心气相通。文学史家也把他评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