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修订了此前曾经面世的《谭其骧前传》《谭其骧后传》中若干错讹,根据近年出版的《顾颉刚日记》《夏鼐日记》等新资料增补,收集参考谭其骧日记、书信、文稿、照片和大量资料,由谭其骧弟弟亲自审阅部分初稿。葛剑雄遵照恩师谭其骧嘱托,“求是师求真”,客观记录事实,公正发表议论,为传记能尽可能真实作努力。本书经十五年补充完善修订,客观记录事实,真实还原一代学人形象。
中国学会编著的《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 传略(第2辑)》是《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的第 二部,着重记录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共和国 领域的9位老一辈教育家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革 命历程、教育理念、教育成果以及杰出弟子等。他们 曾经在我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等学校中担任过主要 领导工作,在教育战线德高望重。他们对党和国家的 教育事业竭尽忠诚,对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有独到见 解,对我国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这 9位老一辈教育家分别是朱物华、李曙森、刘达、李 国豪、刘佛年、唐敖庆、钱令希、赵沨、谢希德。书 中配有大量珍贵的照片,使这样一部沉甸甸的有着丰 富史料价值的图书显得更加厚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为对象的文学史书,自20世纪30年代出现始,迄今已历数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出的成果仅名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者就已非个位数所能尽数;而相关于这段文学史的专著,则更是如众星闪烁,多不胜数了。编写这部教材时,编者努力遵循如下几条原则或者说是预设的约定: 1.坚持积极的态度,尽力提供一个贴近史实的框架结构和更为合理的阐释系统,显现一种新的学术视野。 2.坚持学术的立场,以客观、公正的学术眼光重新看待各类文学史对象,并作出更契合对象实际价值呈现的评价。 3.坚持以文学的发展为本教材史学结撰的主体。 4.坚持治文学史所必需的经典化原则,对丰富而价值不等的文学对象作出必要的取舍和用笔轻重不同的处理。 5.不臆构,不妄言,坚持论从史出。 在
本书系统梳理了美国教师教学质量增值性评价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对教师教学质量增值性评价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外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西部五省农村中小学基线调查数据,构建增值性评价模型测算教师教学质量指数,回答:教师是否对学生学业成就存在重要影响?教师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是否具有一致性?哪些因素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在教师绩效评价中引入增值性评价所得到教师教学质量指数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注意要点分别是什么?等问题。
本书主要从思想人格、政治和史学三个层面理解与把握司马光。作者着力通过宦海风涛和日常的行事言谈刻画了司马光崇高伟岸的人格;循着司马光自己对变法的认识思路,叙述他体人情以救天下之民的政治情怀;还特别阐发了司马光伟大的史学成就。本书形象生动,文情并茂,笔端蕴含感情,文字清丽洗炼,融史学论著的谨严与文学传记的优美于一炉,堪称史学与文学的结合。
凡研究东传史或中外文化交流史者,绝不可忽视澳门历史;凡研究澳门历史者,又无法回避圣保禄学院。有鉴于此,《澳门文化丛书·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兼谈会在东方的教育机构》试图通过对澳门圣保禄学院的建立及相关争议、人员构成及其组织机制、教学体制、财务问题等的分析与研究,考证并分析澳门圣保禄学院及其相关历史的重要意义。
本书参考《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政策文件对辅导员工作的相关规定,按照辅导员的基本工作职责将大学生发展问题案例划分为思想引导、学业指导、生活辅导、心理辅导、网络引导、就业创业辅导、日常管理、党团与班级建设八大类,全面系统调研了当前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以及网络使用等方面的现状,并结合相关数据,从辅导员的立场、视角、经验出发,精准归纳当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普遍性成长困惑,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路,总结归纳了相关问题的基本处理技巧与方法,将工作经验理论化、理论运用实际化,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开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范式。创新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注重对案例细节的真实展现与本质规律的深层挖掘,对辅导员实际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
《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第三辑)》是着重记录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活跃在高等教育领域的14位老一辈教育家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革命历程、教育理念及教育成果等。他们曾经在我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等学校中担任过主要领导工作,在教育战线德高望重。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竭尽忠诚,对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有独到见解,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这14位老一辈教育家分别是竺可桢、施平、钱伟长、滕维藻、高景德、何东昌、谷超豪、张岂之、吴咏诗、石元春、赵鹏大、翁史烈、杨福家、管华诗。书中配有大量珍贵的照片,使这样一部沉甸甸的有着丰富史料价值的图书显得更加厚重。
蒋维乔(1873~1958),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养生家,他的《日记》记录了其在1896年至1958年的工作、生活、研究、游历以及他养生、修行的大量经历,其中大量有关民国时期及新中国建国初期在教育、出版及学术界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因是个人日记,又具有重要的一手文献价值。
本书主要从思想人格、政治和史学三个层面理解与把握司马光。作者着力通过宦海风涛和日常的行事言谈刻画了司马光崇高伟岸的人格;循着司马光自己对变法的认识思路,叙述他体人情以救天下之民的政治情怀;还特别阐发了司马光伟大的史学成就。本书形象生动,文情并茂,笔端蕴含感情,文字清丽洗炼,融史学论著的谨严与文学传记的优美于一炉,堪称史学与文学的结合。
《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指南》尝试着对教育活动、博物馆课程分别定义;总结归纳出一套完整的博物馆课程开发、实施、效果评价及工作管理的流程与标准。 《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指南》分为《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指南》文本和附录两个部分,其中前者给出了基本路径和具体做法,后者则收入了研究报告、相关案例和制式文件,提供了相关的解读和辅导,两者相得益彰,既有实用价值,又可为实践的进一步丰富、理论的持续升华提供可资借鉴、可供探讨的基础。
《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分两篇共十章,前三章为概论篇,主要介绍和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和IS09000族标准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实施程序、经典理论及两者的关系,高校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基本现状和难点,高校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弊端和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新理念。后七章为模式篇,也是本书的主体内容,重点探讨高校“七全”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全面的教学质量标准、全员的教学质量管理、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管理、全要素的教学质量管理、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及全面的教学管理方法。亦即用“七全”这条红线,将散落的珠子(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以及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的方方面面问题)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