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南小郭庄的淘气少年到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再到致力于培养科技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施一公在自我成长之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2008年,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施一公放弃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全职回母校清华大学发展生命学科,在海内外引起大关注。2018年,他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全力创办西湖大学。 他在56年的人生历程中,总是做出让大多数人难以理解的抉择。是什么促使他一次次突破自我?如何发挥理想的力量? 实现人生理想的路径又是什么?相信读者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这是一本关于成长、求学、教育、家庭、友谊、理想之书,既写给自己,也写给教育科研工作者,更是写给青年学子,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共同前行。
本书为著名英语教育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李赋宁的口述自传。李赋宁教授的人生经历很有代表性,可以说是近现代英语教育史的一个缩影。 他的小学和中学曾在北平、天津、陕西三地求学,大学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和西南联大。毕业后攻读清华研究生,之后被聘为西南联大外文系讲师。1946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1950年回到清华大学教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到北京大学工作,任北大副教务长。 在英语教育面临转型的当下,以这本自传切入,回顾我国百年英语教育的历史,镜鉴过往,方能烛照未来。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毕生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对西方启蒙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日本社会的转型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著名的庆应义塾 (现为庆应大学)就是他创办的。福泽谕吉曾和西周等人组织 明六社 ,针对现实问题,展开评论,被誉为 日本伏尔泰 。本书是福泽谕吉根据回忆的事实加以叙述,宛如一场谈话,非常生动有趣。
2020 年 9 月 23 日,罗世谦因车祸重伤后抢救无效离世。这在知道他的人群中产生了震动。曾经与他工作过的许多同志和一些关心时政的公众,不约而同地在网上写出了很多追悼的心声。 老罗太平常了,和我们的交往语言平常,做派平常,生活的态度平常;但他又太不平常,他有那么一种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服务精神,忠于自己的信念,交往了那么多的同志,大家都对他恋恋不舍。这就促成了做这本书最初的动力,我们愿意把这些追忆、这些感情汇集起来。所以说,这本书不是我们编出来的,而是大家心声的汇聚。 主编:赵启正 罗世谦(1943 2020),曾任上海无线电二十一厂车间装配工、调试工、技术员、车间副主任、技术科副科长、技术办公室副主任、副厂长等,后逐渐步入政坛,先后任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局企业管理处副处长、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外经贸工
本书是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系列丛书之一。汪德耀是厦门大学历史上第四任校长,是我国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他长期从事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为我国细胞生物学的开拓作出了贡献。他于1931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1941年1943年首创福建省研究院,任院长兼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43年至2000年在厦门大学任教授。本书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刻画了汪德耀校长的求学经历、学术研究以及科学治校等人生轨迹与事迹。
本书系统、、完整地介绍了20世位的教育家、清华大学已故校长梅贻琦先生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人格精神。梅先生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中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北京和新竹的两个清华大学。梅先生的“大师论”、“通才教育”、“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忠诚无私”、“寡言沉稳”、“刚毅仁爱”的人格精神,不正是照亮中国教育走出迷途的时代灯光吗?
黄克智教授是著名的力学家与力学教育家。他长期从事弹塑性断裂力学、薄壳理论、塑性理论与智能材料本构关系的研究工作,获得了重要成果。在压力容器和管板结构强度的研究与应用中,做出了显著成绩。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固体力学研究人才。 在黄克智教授五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断裂力学、壳体理论、塑性本构理论和智能材料本构关系是他精心钻研的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里,他和他的合作者的不少重要研究成果,获得了外学术界同仁的关注和公认。时至今日,他仍然活跃在科研与教学工作的线,研究开拓梯度塑性理论和纳米力学等前沿课题。这本文集的作者,有的是黄克智教授的朋友、同事,更多的是黄克智教授的学生。几代新人的成长,是黄克智先生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对黄克智先生诞辰的的祝贺。
本书收集的是黄际遇在中山大学时所做的日记。主要包括《因树山馆日记》第yi至第十六册(其中第六册已失),《因树山馆日记》第yi册始于1936年2月13日,第十六册讫于1939年7月26日;《因树山馆日记》第十九册序以及《山林之牢日记》(起1945年3月18日讫1945年4月16日)。此段时期的“日记”是“七七”事变至广州沦陷期间,在日军军机天天轰炸下,国立中山大学师生坚持办学状况的实录。
本书记载了一位大学校长、教师与他一生所追求的科学事业的动人故事。他聪慧内敛,受中西方文化润泽,成长于一个忠公体国的大家族;他倾心教研,热爱学术,投身于诲人不倦的三尺讲台;他抛家舍子,在抗战爆发的连天烽火中临危受命,兢兢业业于战火中复兴大学;他寄情学术,甘作人梯,任劳任怨为科学进步偿尽甘苦;他壮志未酬,年仅47岁,累死在工作台上,临终惦念着未及整理的学术著作......他就是抗战时期厦门大学的校长 萨本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