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世界》一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不过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 写这些并非由于我很重要,而是想记下那个时代 。这本书所展现的是一幅时代的画卷: 一战 前作为文化艺术之都的维也纳的黄金时代;作者与欧洲知识分子、作家、音乐家、艺术家的交往; 一战 时交战各国知识分子狂热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战后德奥经济崩溃时的惨状以及纳粹希特勒的崛起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作者 出于绝望 ,以感人至深的笔触写下的 我一生的历史 ,以此纪念一段美好的岁月,并尽一个在文明倒退时代中的 手无寸铁、无能为力的见证人 的义务。本书写于1939-1940年,出版于作者离世两年之后。
在大众视野里,弗吉尼亚 伍尔夫常常要么是一个性冷淡的脆弱女作家,要么是一个远离真实世界、矫揉造作的唯美主义者。林德尔 戈登通过伍尔夫的小说作品以及日记和书信重构出这样一个伍尔夫:她是强健的步行爱好者,努力工作的职业作家,更是 不知疲倦的探索者 ,探索 人类处境的千奇百怪 。林德尔 戈登想要呈现的并非常规的线性传记叙事,而是在真实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详尽地追踪记忆和想象在伍尔夫一生中的持续流动。戈登同时论证了这种传记方法正是伍尔夫的发明,也曾由她实践,背后是一种全新的重视无名者的历史观。原书最初出版于1984年,2006年戈登在新材料的基础上,从新世纪的女性主义视角做了修订。本书译自2006年修订版。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出身孤寒,自画荻识字起,便与文字结缘,又因杰出的文学才华而步入仕途,在政坛中跌宕起伏,*后成为令人仰慕的文坛领袖和朝廷重臣。他作为北宋文学巨擘的地位早已毋庸置疑, 1057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一手提拔了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等人,成就了北宋文化*为辉煌的一代。在政坛上,他立朝蹇谔,不以个人得失而放弃原则和理想,在波诡云谲的朝堂纷争,他既收获了赞誉,也蒙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羞辱;他既赢得朋友,也失去过友谊,甚至结下仇怨。这本传记从他一生的主要经历入手,以他的人生起落为经,诗文作品为纬,以诗词文入传,不仅全面展现他起起落落的一生,展现了一代文宗的高贵品格和精神。
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回忆录里,斯蒂芬 茨威格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他生活过的城市和国家的文化风貌。是 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茨威格不再只是代表个人,而是欧洲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作品先对19世纪末生于维也纳的年轻犹太艺术家进行了描述,又穿过世纪的大门,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描述故事的同时,运用第一人称将很多名人轶事穿插进去,让读者对当年欧洲的文化艺术有了一个全面崭新的认识,同时也向世人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真正原因以及一个法西斯时代的结束。
本书作者以史铁生的挚友、知青、女性等多重身份,真情回顾了史铁生多舛而又昂扬的一生,深刻展现了史铁生人格的光辉与不屈的精神。史铁生的文字触动着人的灵魂,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去探索生命更深层的意义。相信每一位读到史铁生故事的人,都能得到心灵的洗礼与共鸣。
本书是国内穆旦权威传记,兼为穆旦诗歌评传,全书以穆旦的生平经历为线索,结合他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完整叙写了穆旦作为一个诗人的一生,也写出了一个在铁与火的岁月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努力不懈、为现代汉语的成熟而建立的不朽功绩。同时,作者追踪勘测了他那些不朽诗歌的源头。 穆旦是现代汉语诗歌领域极出色的诗人。他早早地就决定了,这一生要为汉语服务。书稿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家世与早期的求学经历;二是西南联大时期;三是抗战以及抗战胜利后的创作与生活。借助于档案、采访资料、抗战史、回忆录、日记等,本书提供了大量的珍贵历史图片,并详细而有深度地书写了一个诗人以及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的一个民族的传奇。 诗人是种族的触须(庞德语),穆旦更是创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诗歌。他献身语言的这一生,应该像纪念碑记住英
作者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从N个侧面,从各种情感里解读张爱玲,让人们认识到一个更为立体的作为爱人、朋友、亲人、偶像的张爱玲。另有解读《色 戒》《沉香屑 第一炉香》《半生缘》《白玫瑰与红玫瑰》文章作为附录,作者锦心妙笔、另具慧眼,从小说里读出世态人情,从人们熟悉的小说形象中,读出了张爱玲笔下女子不肯屈从于命运,努力寻找自身价值的英雄气质,将她的小说与她的人生互文见义,也读出了张爱玲本人强烈的主体意识。
《当卡夫卡迎面走来 :一本回忆录》是弗朗茨 卡夫卡的朋友、亲戚和熟人对他的回忆,这些文字时而令人惊讶,时而相互矛盾,但共同构成了一副多姿多彩的画面。本书试图通过卡夫卡亲友的视角来揭示这位神秘作家的真实面貌。本书主编汉斯-格尔德 科赫精心挑选了那些能够反映卡夫卡个性和真实生活的文章,同时排除了那些撰写者过于自我中心或与事实不符的记述。本书的特色在于,它不仅仅是对卡夫卡生平的再现,更是对他人格的探索。通过这些文章,读者可以窥见卡夫卡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复杂关系。
萧红的一生战事不断,颠沛流离。从哈尔滨到上海、青岛、武汉、日本、香港,一路经历了逃婚、求学、被情人抛弃、战乱、独自产子等各种兵荒马乱,生命中*不变的是写作。 《萧红传:你不热爱的日子都不是你的》从萧红还是个婴儿开始一直写到她去世,*次有人把萧红31年的人生讲的如此彻彻底底、明明白白。书中写了萧红与未婚夫汪恩甲、表哥陆振舜、作家萧军、端木蕻良的情爱往事;与鲁迅、许广平、丁玲、聂绀弩、艾青、鹿地亘、池田幸子的交往细节。全面还原了她的一生。 萧红是读者*感兴趣的民国女作家之一,《萧红传:你不热爱的日子都不是自己的》是捧读出品的畅销书系列!与《林徽因传: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同属 小粉书 系列;本书把萧红31年的人生讲得彻彻底底、明明白白。本书装帧设计精美,封面是马卡龙般的粉色,在众多书中能够
李商隐说: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 叶嘉莹说: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懼扶摇九万风。 陶渊明说: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杜甫说: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叶嘉莹说:但使生机斫未尽,红蕖还向月中开。 叶嘉莹之所以成长为一位优秀诗人,关键不在于她与前人的相似性,而在于她广泛汲取了前辈诗人的精华,在诗歌中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她不同于李商隐的哀感凄艳,而是坚强明朗;她既有杜甫的深厚情怀,又有陶渊明的人生智慧;她把陶渊明的小我圆融升华为杜甫的大我,又将杜甫的大我情怀以陶渊明的固执态度运用到诗词事业中,最终完成了自我的生命与诗歌,这是她的独特之处。 叶嘉莹之所以成为叶先生,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本书努力以翔实可靠的资料呈现叶嘉莹先生的百岁人生道路,对其家
本书是海子研究专家、诗歌批评家燎原《海子评传》的修订版。作者根据当代重量级诗人海子的作品及其经历,将诗人的一生和诗歌创作,纳入到大的时代场景中来观察和考量,对海子的一生做了客观的描述,勾勒出这位当代传奇诗人的生活、情感、思想的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对海子代表性作品进行解读,对其创作契机和诗歌的价值做了深入分析,使一个独异的青年诗人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有助于读者正确了解和理解诗人海子。全书语言激扬,感情丰沛,对诗人海子的赞誉溢于言表,是一部激情与理性交织的传记作品。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是王刚、王晓飞历经多年精心打磨的一部文学作品,基于多年研究积累,并结合近年新曝光的路遥的信件、轶作、影像等史料与研究成果,以路遥人生重大节点为结构,将其一生串连,力图在时代发展的宏阔背景下,通过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拂去时间的封尘,调查真相并甄别真相,还原路遥并审视路遥,清晰生动地展现路遥的成长、创作历程与精神魅力,便于读者更进一步地了解、认识一个更为本真的路遥。
本书作者是林语堂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作者从林语堂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家庭、婚恋、事业等角度,对其一生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描述。 林语堂是天生的梦想家,是勤奋的天才,是有赤子之心的学者,是融汇东西方智慧的幽默大师,是被美国总统布什誉为影响美国人 中国观 的作家,是教科书大王,是版税大王,是中文打字机的发明者,是美食家,是旅行爱好者。他的书在西方畅销四五十年而不衰,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林语堂一生重视对中西文化的沟通,曾不客气地批评中国文化,但在外国人面前,他却肩负起了宣扬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重任,晚年自称 一团矛盾 ,以自我矛盾为乐。作者揭开了所谓 一团矛盾 的迷雾,向读者展示了全面、真实的林语堂。
导语 安德烈·莫洛亚以希腊神话中巨人普罗米修斯的传说,来譬喻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的伟绩,可见对巴尔扎克评价之高。 《巴尔扎克传:普罗米修斯或巴尔扎克的一生莫洛亚作品集》讲述了巴尔扎克的传奇一生,相较其他版本的巴尔扎克传记内容更为详实,从中可以了解到成就这位法国文学家的种种史实,也可以深刻理解其创作作品的思想来源和社会背景。 内容提要 《巴尔扎克传:普罗米修斯或巴尔扎克的一生莫洛亚作品集》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安德烈·莫洛亚写的一部巴尔扎克全传,全书共分四大部分,描述了巴尔扎克这位伟大作家的成长、奋斗以及获得的荣誉。莫洛亚将巴尔扎克喻为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的提坦巨人,意在说明巴尔扎克一一生都在进行普罗米修斯似的拼搏,他凭借坚强的
金庸究竟何时生 金庸在湘西 金庸小说创作为何终于《鹿鼎记》 大侠 金庸身上有着太多的谜。《闲坐说金庸》由查氏后裔、与金庸同宗的学者查玉强利用其独特的身份优势,历时七年撰著而成。全书共46个主题篇章,分为4个专辑。廓清了金庸研究中的一些误区,如金庸的出生日期、相关亲戚关系、退学缘由等;填补了若干空白,包括金庸与湘西的关系、十次台湾之行的细节、与海宁和嘉兴的地域渊源等;还提供了新的研究纬度,如金庸与查氏家族、地域文化的研究等。是一部关于金庸的 科普型 大众读物。此外,书中收录了金庸亲笔修改的小传、与兄弟姐妹间的书信等28组插图,均为第一次面世。本书对读者进一步了解金庸生平、理解金庸小说有不小的价值和意义。
周作人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尤其是他出任伪职之后,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贡献一在小品文,一在翻译;然而他却在历史发展中堕落为汉奸文人,但他对保护北大校产、掩护国民党地下工作者也做出过贡献。在《周作人传》中我们能看到三个周作人:一是 伪官吏 的 周督办 ,一是 寻梦者 的苦住庵庵主,一是周作人自己塑造的 为国为民 的 殉道者 。作者处处持谨慎态度,客观地记录传主的人生,真实反映那段历史。
为了能真正读懂蒙田,人不可以太年轻,不可以没有阅历,不可以没有过种种失望。蒙田自由的和不受蛊惑的思考,对像我们这样一代被命运抛到如此动荡不安的世界中的人来说,有裨益,只有在自己深感震撼的心灵中不得不经历这样一个时代的人一 这个时代用战争、暴力和专横的意识形态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并又威胁着他一生中宝贵的东西:个人的自由 只有他才会知道,在那些乌合之众疯狂的时代里要始终忠于内在的自我,需要多少勇气、诚实和坚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艺术上的全才和天才。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充满波折。他晚年曾以“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总结自己的一生,这是他对自己长期贬谪生涯的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