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松恩的学术传记,是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戴松恩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 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朱兆良,植物营养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2年8月21日出生于山东青岛。小学就读于明德小学,初中就读于礼贤中学,高中就读于青岛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化工科。1949年以同等学力考取山东大学,入农学院农艺系,1950年9月转到理学院化学系,1953年毕业,9月到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此后一直在该所从事植物营养方面的研究工作。1993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并于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部学部委员)。 朱兆良从事植物营养研究六十多年,在协调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氮素管理理论和技术发展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是我国土壤氮素研究领域的带头人与开拓者。他建立了用土壤矿化铵15N丰度作为参比值,测定水稻全生育期间非共生固氮量的方法;首次对稻田土壤的供氮能力进行定量解析,指出无氮区水稻的吸
无
宋吉红主编的《人生之旅旅之人生--纪念关君蔚院士诞辰100周年(精)》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关君蔚院士自传,完成于2007年,系关君蔚先生亲自撰写。下篇为关先生弟子及其生前好友的回忆录。作者们以真挚的情感
《植物抗病虫育种》系统地介绍了植物抗病虫育种的基本概念、原理、研究成果和进展,并辅以研究实例和试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包括导论、坐镇以待的有害生物、对病原生物和寄生物的天然防御、植物病原生物互作的基本概念、抗性机制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有害生物、如何选育抗病虫新品种共七章。《植物抗病虫育种》既考虑了当前的教学需要,又注重联系实际育种中遇到的问题。 《植物抗病虫育种》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科学领域遗传育种及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植物育种公司或育种研究所从事植物抗病虫育种的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2019年9月,袁隆平、李延年、于敏、等八位同志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为 好地弘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让 多人认识、了解他们初心不改、矢志奋斗、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我社组织策划了“共和国功勋”丛书,本选题就是其中的一卷。本选题讲述了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杂交水稻科学技术高峰的光辉事迹,从1953年夏天袁隆平大学毕业、赴安江农校任教一直写到2020年6月底,时间跨度57年。全书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在我国的养蜂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书是有关中蜂饲养管理的专著,内容包括中蜂饲养技术发展简史、种下分类、主要生物学特性、传统饲养蜂窝和现有活框中蜂箱的分型归类,中蜂的基本管理、四季管理和高产管理技术,中蜂蜂种选育、产品生产、主要病敌害防治、主要蜜粉源植物及中蜂授粉技术等。 徐祖荫编著的《中蜂饲养实战宝典》学风严谨、资料翔实、观点新颖、图文并茂,既适合初学养蜂者学习,又适合专业饲养员深造,对中蜂生产、科研、教学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广大消费者了解中蜂和中蜂产品(土蜜蜂)也有很大帮助。
小橙叮当学习馆编的《小学生同步生字卡(2下人教版)》共收录儿童应知应会的汉字459个,采用无图识字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汉字配有拼音、笔画、部首、结构、笔顺、组词、造句7个学习内容,让孩子在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结构美的同时, 加注重提高其识字的专注性和高效性。一字一卡,携带方便,可操作性强,是家庭自主学习的好帮手。
。。。
南海诸岛渔业史是我国海洋渔业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十分特殊的一个部分。本书根据南海诸岛的资料及呈现出来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南海诸岛渔业开发的社会、技术和市场条件,并侧重从海洋物产的消费、流通和生产角度展开研究。认为:汉代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后,南海诸岛开发进入一个新时期;唐宋以降,海南岛渔民成为开发南海诸岛的主要群体;近代,西方殖民者从东南亚侵入南海,南海诸岛的渔业生产受到新加坡、广州、香港市场的影响; 时期,政府和民族公司开发南海诸岛渔场,渔民在南海诸岛的生产、作业方式、海产品采捞种类、渔具和渔法、作业航线均发生了诸多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海诸岛渔业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型,渔业组织、作业范围、渔船技术、渔具、渔法及采捞类型等再次发生变化。
2019年9月,袁隆平、李延年、于敏、等八位同志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为 好地弘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让 多人认识、了解他们初心不改、矢志奋斗、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我社组织策划了“共和国功勋”丛书,本选题就是其中的一卷。本选题讲述了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杂交水稻科学技术高峰的光辉事迹,从1953年夏天袁隆平大学毕业、赴安江农校任教一直写到2020年6月底,时间跨度57年。全书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
本书通过走访采写、原创撰写等形式,以文字、图像等方式展示、记录、传承热带农业科技工作者立足中国热区,面向世界热区,为 使命而战,投身热带农业科技事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谱写热带农业壮丽篇章的生动故事。是一部系统展示热带农业科技专家形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精神、热带农业科技创新奋斗史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