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文学传记。它给读者讲述了一个发明杂交水稻的科学家的平实的生平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世人尽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本书的写作是作者在与袁老先生本人亲自聊天后,掌握详尽的手材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这本《情系粱菽(卢良恕传)》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其中一册。 《情系粱菽(卢良恕传)》(作者宋彬、沈鉴宇、孙素芬)收录了《注重调研不尚空谈》;《情系攀西》;《关注黄河三角洲》;《考察西藏“一江两河” 流域农业》;《老骥伏枥再作贡献》;《学术上的“ 苦行僧”》;《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亦父亦师亦领导”》等内容。
叶笃庄先生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农史学家、民主人士,译有《物种起源》、《达尔文进化论全集》等。 他的一生起伏跌宕,出生于封建大家庭,曾就读于南开中学,之后留学日本,抗战爆发后毅然归国投身抗敌事业,走上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主持编译委员会,对建国初期农业知识的普及、提高,贡献至伟。 1957年被错划为 右派 , 含冤入狱18年,1976年特赦 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干部 ,始被释放。1979年予以平反,恢复名誉。 本书即是他这一生的缩影。包括叶家往事、过眼烟云、解放以后、狱中记四个部分,详细讲述了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用章开沅的话说: 本书中,我们看不到 为亲者讳 、 为尊者讳 之类痕迹,一般都是秉笔直书,既不夸饰溢美,亦不求全责备。对于自己,老人更是毫无忌惮,直书
随着养殖科技的发展,相关的学术团体应运而生。1935年由蔡无忌、程绍迥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兽医学会。1936年又与刘行骥、虞振镛等在南京成立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1963年由伍献交、朱元鼎等发起建立中国水产学会。同年由孙本忠、郑辟疆等发起建立中国蚕学会。1979年由马德风等发起在中国农学会分科学会中建立中国养蜂学会。学会的建立,在开展学术交流、出版学术刊物、普及科技知识,以及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交往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养殖科技事业的繁荣、提高和普及。 为了记述对养殖科技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专家的成就和他们的艰辛攀登科技高峰的成功道路,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和道德风范,以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使后继者能从前人走过的道路中汲取可贵的教益,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树立热爱科学、立志成才的理想
宋应星是17世纪中国明代卓越科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天工开物》是中国科学史中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世界名著,深受国内外学术界的推崇。他的《野议》等四种著作是中国思想史中的重要作品,其中闪烁看不少光辉的思想。 本书是作者根据30多年的实地采访和文献调查所获得的许多新的手史料而写成的有关宋应星的综合性评传。全书共13章,分别叙述宋应星的时代背景、家世、生平事迹、社会关系、著述、政治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技术思想、历史地位、国际影响及其著作版本,对宋应星一生各个方面作了评述。附宋应星事迹年表。全书有插图80幅,其中不少为珍贵插图。 本书可供高中以上学校师生、干部、科技人员,以及历史、科学史和理论工作者参考。
庄巧生是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生都奉献给了作物遗传研究和小麦育种事业。全面采集并深入研究庄巧生的学术成长经历,对研究他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以及我国小麦育种学科的发展过程,从而对研究我国近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