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的抽屉里,长年摆着一封从未寄出的信。信纸泛黄破旧,因为费曼经常拿出来展读。那是费曼在妻子阿琳过世一年后(1946年),写给亡妻的信。费曼在信末写道: 原谅我没有寄出这封信。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啊。 2004年,这封信和其他费曼亲笔写的信,都来到费曼的女儿米歇尔手中。米歇尔说: 看着看着,我着迷了。写这些信的人展现出思路清晰、体贴、谦虚、风趣而又迷人的魅力来。 米歇尔于是选出415封信和家藏的照片编辑成这本书: 关于我父亲的书很多,不过那些书都取材于口述的数据。但现在你看到的这本书,都是他亲笔写的信,这些信自己会说话。这些信综合起来,展现出一种前所未见的费曼的特质。 1988年,费曼与世长辞。死前*后一句话是: 死亡太无聊了,我可不愿死两次。 伟大喜剧演员的幕后,往往是一段历尽沧桑的人生;科学顽童的心底
本书精心选择了90多位古今中外的著名科学家,通过简明、活泼的文字,带我们走近这些科学家,循着他们的人生经历,倾听他们的事迹,分享他们的喜悦与欢乐、挫折与痛苦,了解他们高尚的品德,勤奋好学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家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学家们的优秀品质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成长。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既能学习科学家们的优秀品质,又能萌发对科学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愿本书成为青少年朋友的良师益友。
本书为谭其骧先生的精简版传记。作者葛剑雄遵照恩师谭其骧嘱托, 求是师求真 ,客观记录事实,公正发表议论,为传记能尽可能真实作*大努力。本书除作一些文字精简外,主要删去了原书中纯学术部分、一些引用的原文,以及反映传主所处形势、参加的重要活动和与他人关系的内容等,客观记录事实,真实还原一代学人形象。
本书从杨利伟的学生时代开篇,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这位 中华飞天人 如何从一个小城少年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航天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 23个成长关键,50段辛酸历练故事,更接地气地还原人物本色,是青少年励志成长的优秀读本,也是公众近距离了解杨利伟,触摸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脉络,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难得的读本。
马丁 李斯特曾任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他不仅是英国安妮女王的御医,也是一位研究和著述颇丰的博物学家,他开创了贝类学,在1685年出版了《贝类学史》。为了给他的著作添加插图,以形象地说明文字内容,马丁 李斯特训练自己的两个女儿苏珊娜 李斯特和安娜 李斯特,她们被教导要以科学的视角观察事物,并完成了个别软体动物的第一批正模标本的绘图工作。 苏珊娜 李斯特和安娜 李斯特精致的绘笔,不仅让这些美丽的贝类被展现在世人面前,还让它们成为博物史中受到关注的物种。我们从这些插图和版画本身的美妙与细致,可以了解到早期制作科学著作插图的技术,以及这些在科学革命中容易被人忽略的重要女性角色。 本书介绍了马丁 李斯特和他女儿的经历以及他们在博物研究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一本集科学、历史与艺术于一身的可读性较强的作品
贝尔是美国重要的数学史家。他的这部《数学大师》是介绍数学史和数学艺术的经典著作。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学发展的历程,从古希腊的几何学,历经牛顿的微积分学,再到概率论、符号逻辑等等,都有详略适宜的叙述。同时,本书又告诉我们,数学家并不是一群躲在象牙塔内冥思苦想、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他们除了智力过人以外,也和我们一样,有着世俗的欲望和追求,经历着常人的喜悦和苦恼。全书以历目前30多位数学大师的生平为主线,分章讲述了他们的杰出贡献、性情喜好和生活轶事。 《数学大师》也是一部思想史,追述了从古代到20世纪数学思想的发展。它以清晰的笔触、幽默的手法,对复杂的数学思想作了巧妙的分析和论述。无论是数学专业人士,还是一般读者,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许多有关数学和数学发展史的知识,对那些久闻其名的大
刘东生院士为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第四纪科学家、黄土科学家、环境科学家、科学探险家、地质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1987年连任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第11届和第12届副主席,1991年当选为INQUA第13届主席。1996年当选为欧亚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美国泰勒环境成就奖,2007年获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洪堡奖章。刘东生为我国第四纪科学于黄土科学事业奋斗了大半个世纪,取得多项重大成就。包括:确立了从粉尘的搬运、沉积过程到后生演化的一套完整的新风成理论;建立了第四纪古环境的“多旋回理论”;他从事的对整个黄土剖面的系统研究,使之成为迄今全球**完整的陆地沉积记录,建立了全球变化的国际对比标准;提出了“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研究方向,将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研究结合起来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姚昆仑以大量的一手采访资料、水稻种植史料和杂交水稻知识为铺垫,突出反映了袁隆平超人魄力、求是精神、创新方法、人生哲理和高尚情操。 通过《梦圆大地:袁隆平传》,带你走进袁隆平的世界和杂交水稻领域,了解大师的成长经历、体味理性的阳光和科研的韵律,感受他那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真情。 《梦圆大地:袁隆平传》是青少年励志的佳作,也是公众近距离了解袁隆平,触摸杂交水稻研究的脉络,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难得的读本。
黄本立先生是我国原子光谱分析学科领域的首位院士,为新中国光谱学科的开拓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以科学史专业研究的视角和严谨态度,通过大量人物访谈、实地考察、查阅档案、实物采集和史学考证,比较完整地描绘出黄本立的学术成长经历,真实地展现黄本立紧跟学科前沿,始终髙擎光谱大旗,为发展新中国光谱分析事业辛勤耕耘六十多年而又家庭和美温馨、业余爱好兴趣无穷的诗意人生历程。
《李政道》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及生动的文笔详细记叙了当代科学家李政道的身世及科研成就。向读者展示了科学家不墨守成规,勤奋严谨。孜孜不倦地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李政道》内容丰富,集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使青少年从中领略科学巨匠的思想风范和人格力量,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扩大视野,从小就在心田中植入科学的种子。
.
本书为采集工程丛书。本传记以朴实的笔触,力求准确、完整、清晰地描绘杨叔子院士的学术成长经历,以全面展现他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与高层次人才培养作出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以期为年轻一代树立一个现实的光辉典范。
约塞夫 A. 熊彼特(1883 1950)是有史以来*重要的也是*光彩夺目的经济学家。阅读有关他的生平、学术研究、政治生涯以及企业行为如同是在阅读一本精彩的小说。 19世纪末,熊彼特在维也纳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和大学时代。这个阶段对他来说至关重要,他成长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个人的命运,直接影响他后来的学术研究和思想形成。这种性格也注定了他作为银行家和投机商的成功与失败以及后来他和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竞争,同时也造就了他对资本主义日益衰落的独到见解。上述这些都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思考以及我们的政治经济行为。 感谢库尔茨和斯图恩把我们带近这位巨人和他的理论,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常被人引用的著名论断 创造性毁灭 这一理论。
本书为高伯龙学术成长传记,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传主高伯龙,1928年出生于广西南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激光陀螺研制领域作出了重大的突破,取得了重大进展。本书详细叙述了高伯龙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史料丰富,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建成于 1883 年的布鲁克林大桥,被誉为工业时代七大工程奇迹之一,与自由女神像齐名,屹立百余年不倒,是人类进步的伟大象征,是成真的梦想。 然而,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建造者? 他是华盛顿?罗布林,美国现代工业奠基人,杰出的桥梁工程师,却被低估与遗忘了整整一个半世纪! 美国作家艾丽卡?瓦格纳,通过大量史料、书信、日记和媒体报道,为我们真实还原了华盛顿?罗布林从平凡无奇到桥梁大师以及建造布鲁克林大桥的全过程。她以华盛顿·罗布林波澜壮阔的百年人生,为我们讲述了工业时代百年发展,生动呈现了美国现代化过程。
一个是建筑大师,一个是绝代才女,虽是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却是一眼定终生,志同道合、相扶相持、相濡以沫地走过了一生。 《爱你,用一生作答:梁思成与林徽因》以柔婉的笔调,生动自然的文字,淡淡的怀旧情绪,谱写了梁思成和林徽因浪漫传奇背后,波澜起伏而又情真意浓的恩爱一生。
从延安窑洞走出的抗日军政大学学员, 留美科协 的骨干成员,与赵忠尧、邓稼先、叶笃正等同船 海归 中的组织者。 立志科学报国,从南开中学毕业选择专业时,他游移在地质学与化学之间,60多年后,他的母校明尼苏达大学在授予其荣誉科学博士时,称他为 中国地球化学之父 。 他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国情,为富铁矿、铀矿及黄金大会战指明了找矿方向。 他广泛关注和积极开拓的分支学科领域,涉及低温地球化学、分散元素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化学、陨石与天体化学、极地考察及大洋深钻。
提起高锟教授,我们马上就会想起他的光纤、宽频通讯等科学技术上的成就。本书是作者七十高龄之际撰写的自传集。除了让读者一览他闯荡世界科技文明、周游列国的广阔人生之外,还与读者分享他对人、对世界的开阔视野。“潮平岸阔”既可以用来形容今天的宽频传送,又是作者生命形态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