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 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书系 之一种。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30年发起并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代表作为《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等。作者为郁达夫研究专家,结合郁达夫文本及相关考证,以谱牒学为学术方法,对郁达夫的生平、作品进行描述。
本书收入巴金与其大嫂、侄女、侄儿、侄孙女、侄孙儿、侄重孙女的信,有部分信件是之前没有公开发表过的。在这些书信中,非常明显的体现出巴金对于亲人的爱和关心。特别是李致与其特殊的亲情关系,巴金的家信对李致的思想、事业发展,是特别重要的指导与鼓励支持。这样的爱,是一种发自肺腑、油然而生,没有丝毫做作的真爱。
本书是对《遂宁张文端公全集》的首次点校整理。《全集》凡八卷,卷首为李星根《序》、张希良《〈河防志〉序》、《国朝名臣传》本传、张知铨《遂宁张文端公年谱》,附论说十三篇;卷一至卷三为奏章,主要奏报修筑河道事宜;卷四为杂文;卷五、卷六为诗歌;卷七为杂记,附亲朋好友所记张鹏翮生平事迹等文;书末附点校者所辑张鹏翮佚文十四篇及点校者所撰《张鹏翮世系》。是集收录了张鹏翮的主要诗文、奏疏,于光绪八年由张知铨依据世代家藏的张鹏翮手稿刊出,是研究张鹏翮的珍贵文献,此次即据光绪八年刊本点校整理。
成山文化的核心为:忠义爱国,光宗耀祖。崇祯十七年( 1644),唐氏始祖象明公和长奶夫人因避战乱,从四川涪州迁居播州 后来的遵义府。因其家风淳良、子孙成器,家声渐旺,人称 湘川唐氏 。一百七十八年后 公元1822年,这个家族的一支因葬坟守孝而迁居贵阳。于是,位于省城东北的水田坝多了一个自称 成山唐氏 的家族。在这前前后后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唐氏忠义爱国的孝廉家风代代相传,代代不乏惊天动地、事迹感人的忠臣孝子。 成山唐氏四百年家史世系明了,脉络清晰,忠孝可鉴,在诸多历史文献中,关于成山唐氏的史事均有记载。客观来说,这些历史文献是*能接近成山文化实质的窗户、依据或曰载体。它们的价值,远远高于市井间口口相传、绘声绘色却又难以佐证的民间传说。本书从各类典籍中选编三十余万字的历史文献,主要包括信札、墓志
本书是福建地方志系列中的一本专志,一共介绍福建省内60多个姓氏的起源及发展情况。第二卷包括16个姓氏,排序规则按照福建省相关机构统计的人数而定,共约100万字,配上彩色插图,各姓篇幅不一,择其主要事项记录,力求反映各自的特点和传承情况。每一个姓氏的体例基本统一,包括源流、分布、谱牒、文化遗产、人物这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按照地域介绍,小的单位是自然村。书中的原始资料都由各姓氏宗亲人员实地测量和收集,具有较高的一手资料价值。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20册是《 族谱汇编》(80册)的延续项目。精选 族谱29种。体例上按姓氏拼音编序,并为每种族谱撰写提要。本书的实施对于保存历史文献、深化闽台文化研究、促进 学术文化交流、方便 族谱对接、推动 关系和平发展和人员往来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