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年谱。刘师培(1884 1919) ,近代经学家、文史学家。曾用名光汉,字申叔。别号左盦、无畏。江苏仪征人。于经学、文学研究颇多创见,一生著述甚丰,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诗录》四卷、《词录》一卷,及论经学、史学、文学专著几十种,收入《刘申叔遗书》。 此书是对2003年广陵书社出版的《刘师培年谱》的增订。此次增订,在保持初版框架的前提下,一是重点补充了新发现的刘师培生平资料,特别是民国时期报刊所载资料,纠正了初版中的个别错误结论;二是增注了引文出处,以便引用和核对;三是更新了《刘师培研究资料目录》,四是校正了初版的文字漏误。
《林散之年谱》,逐年逐月记录了林散之先生从出生到逝世九十余年的生命历程,详细记述了林老求学、交游、创作等的经历,对林散之先生的艺能做了全面的扫描和记录,资料详尽扎实,对于研究者、收藏者全面认识林散之先生的艺术才华,完整了解林散之先生的艺术创生命,深入认知中国当代美术史,具有非常重要的资料价值和典藏价值! 林散之先生是我国当代*重要的书法家之一,对当代书坛影响深广。 林散之先生是江浦人,幼尝苦辛但是求艺不断,先得乡贤开蒙,后为黄宾虹老提命。傅雷先生曾说,林散之先生是黄宾虹老入室高足中成就实为仅见者。 林散之先生一生淡泊豁达,晚年书画之名始为广知。高二适先生见到林老书迹大呼: 这才叫字! 启功先生初见林先生的作品时,竟然脱帽肃立,三鞠躬,以表敬意。此二事,一时传为书坛佳话。 70年
本书是记述潘先生艺术经历、活动、思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年谱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资料性、学术性、思想性、传记性相统一为写作方针。本书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为主要依据,客观真实地记述了潘玉良的生平、写生、创作、展览、交游、创作等艺术活动,记述了他与诸多师友如张大千、徐悲鸿、陈独秀、刘海粟、张道藩、王济远、苏雪林、陈之佛、倪贻德、赵少昂、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熊秉明等的交游往来,记述了她的家庭、生活和种种浮沉遭际,也记述了各个时期媒体、刊物对她的艺术和艺术活动的记载与评论。年谱还提供了很多相关人物、相关团体、相关事件、相关历史的资料,插入相当数量的历史照片、写生画稿、作品图片,向读者多方面展示出谱主的人品、个性、艺术探索和艺术环境,为20世纪艺术史提供了很多
《钱谦益年谱》由方良著。钱谦益是17世纪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佛学家、版本学家。他又是一位政治人物,先是身为“东林学派”后期领袖,涉足晚明政局,影响朝野舆论,声誉甚高;后在明末清初变局中,附和“马、阮”,迎降清军,声望大跌;晚年有心弥补过失,迎合舆论,在大量诗文创作中,缅怀胜朝,讴歌贞士,引起后世关注,同时有一些支持武装抗清的动作。在个人生活层面,因其老年娶江南名姬柳如是为妾,在诗文创作与生平事迹中留下很多后人寻味的内容。《钱谦益年谱》采用年谱体例,按年月顺序,记述钱谦益的一生行迹与文化成就;并对谱主大量诗文,分辨写作年月;与谱主生平有重要关联的交游情况,也列入谱文;尤其是在某些年份设[辩正]一栏,交待通过考证得出的谱主生平诸多新发现。
金宁芬编著的《明代中叶北曲家年谱》共撰写了七位明代中叶陕西名家的传略、年谱。他们是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前七子”之一,著名的杂剧、散曲名家王九思;散曲名家张錬;理学家、文学家韩邦奇;诗人韩邦靖;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吕柟、马理;儒将彭泽(彭泽是兰州人,但在明代兰州属陕西临洮府)。
浙江大学束景南教授长期从事朱子学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著有《朱子大传》、《朱熹佚文辑考》等传世之作,今又出版了《朱熹年谱长编》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上、下卷,105万字)一书。读罢《长编》,对比以往的朱熹《年谱》,深感束先生所著的《长编》记事全面,考证详密,博考精审,重点突出,以朱熹学术思想演进发展的脉络为线索,详记精考,对朱熹一生的重要思想、重要学术活动,以朱熹为中心的重大学术事件等作了详细记述、按评,给人们提供了全面的朱熹生平学术活动的思想史料,并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学术性,为学术界的朱子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概括说来,束先生的《朱熹年谱长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重原始文献,纠旧谱之误 宋元以降,朱熹年谱所作甚多,《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即收朱熹年谱五
本书以谱为核心,以年月顺序的方式,通过详尽介绍、谨严考辨与谱主生平、思想、著述、翻译以及政治活动等有关的史事、资料,较为准确、客观、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林纾一生的生活道路、政治倾向、思想演变和翻译创作历程。该年谱由三部分组成,一为编写说明、林纾家族世系简表以及林纾家族三代家谱;二为生平的记录,为全书的主体部分;三为参考文献和附录。该年谱长编规模较大、时空覆盖面广,资料翔实、考辨精良,可说是目前国内完备的林纾年谱。
本书以记述谱主生平思想活动为主,兼收与谱主活动有关的资料。属谱主领导的革命运动史范围者,收入正文,详略视其与谱主关系而定。本书分三卷,卷(1866-1911)记谱主家世,早年生活,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为推倒帝制,建立共和而奋斗的经历。第二卷(1912-1918)包括谱主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二镒革命。组建中华革命党,反袁及次护法运动等内容,即为建立民国、保卫民主共和革命成果殚智竭力的行誼。第三卷(1919-1925)着重记述谱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经过五四运动、陈炯明叛变,在晚年改组中国国民党,实行三大政策,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以及北上、辞世等史事。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周绚隆编写的这本《陈维崧年谱(上下)》为我们介绍的就是他的人生经历。分上下两卷编写,包括陈维崧传论和陈维崧年谱两部分。
《陈澧先生年谱》简介:陈澧(1810-1882),清代著名学者,岭南大儒。字兰甫、号东塾,广东番禺人。《清史稿》称他九岁能文,复问诗学于张维屏,问经学于侯康。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以博学见称。其学术思想主张调和汉宋,推崇郑玄、朱子、顾炎武、江永等前贤。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世称东塾先生。著述达120余种,主要著作有《东塾读书记》、《东塾杂俎》、《切韵考》、《说文声表》、《老子注》、《公孙龙子注》、《汉儒通义》、《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水经注西南诸水考》、《声律通考》等。其遗著已由《陈澧先生年谱》作者之一黄国声教授整理为《陈澧集》六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陈澧先生年谱》是部陈澧年谱长编,以传主为中心,并详述清代广东学术的发展以及岭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龙眠愚者等,出家后改名弘智,号无可、药地等,安徽桐城人。幼承家学,博览群书,诗文著于当时,与冒襄、侯方域、陈贞慧,合称“明季四公子”。方以智一生跌宕流离,才情超 ,工诗画,善书篆,乃至天文历算、音韵医学无所不窥。著述宏富,虽身处忧患流离之中,仍著述不辍,生平著述达百余种。 本书搜罗丰赡,考订翔实,辨析中允,信以传信,疑以阙疑。在年谱正文之外,还广泛辑佚方以智的诗文、书画作品,及相关传记资料等,是研究方以智及其学术思想的 参考书籍。
薛龙春编著《王宠年谱》根据各种资料,对于谱主王宠一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考订与还原,依年编次。该书内容翔实,考证严谨,全面反映了王宠的生平、交游、仕宦、艺术创作、学术思想等,为迄今关于王宠资料的首次全面整理,其中不少资料系首次披露。本书不但对于王宠个案研究具有重大贡献,而且对于明代书法史及明代学人研究亦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