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照教授曾于中国社科院跟随钱锺书先生治学与工作多年,二人虽无师生之名,而有师生之实,始终保持密切的来往。王水照对钱锺书的学术、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他在宋代文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亦曾受钱锺书启发。王水照认为钱锺书手稿中尚有大量相关研究未及整理发表,实为学界之憾。而关于钱氏曾被诬告的经历、学术究竟有无体系、钱锺书与陈寅恪观点碰撞等众说纷纭的问题,亦以亲身见闻,结合自己对学术的理解,给出了答案。本书共分四辑,涉及钱锺书的生平曲折、为人处世、学术成就尤其是宋诗方面的成就、对钱锺书手稿集的解读与探讨等多个领域,既有作为学界同仁对钱锺书学术上的精辟解读与探讨,亦有作为朋友、学生角度的温情缅怀,多有一手材料和d家见解,洵为研究、了解钱锺书不可不读的著作。
本书是一部关于九叶诗人袁可嘉的传记作品。袁可嘉,生于1921年,浙江慈溪人,毕业于西南联大,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理论家、翻译家。本书是传记的一个独特样本,将传主置于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撷取了其生命中最华彩的篇章。从孕育诗人翻译家的西南联大切入,精微细密地展示一代知识人的命运,既有不辱使命的坚忍精进,又有师友相携的古道热肠,进而回溯战火中赤子少年的奋力前行及其家世渊源,于厚重深沉的历史图景中缓缓展现袁可嘉艰苦治学而不改初心的一生,为新时代读者奉上一本解读一代知识分子心灵的青春读本。
作为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得意且认可的*入室弟子,作者从游王世襄先生三十余年,亲炙其深厚学养和大家风范,所记皆为*手材料,文字流畅易读,京腔韵味浓郁,人物刻画灵动,幽默笔触中浸出深厚情意。书中所载三十年来文博收藏界的风云流散,王世襄夫妇不折不从、雍容达观的处世境界,以及日常生活点滴中所流露之美学趣味和独到见解,都让人印象深刻,回味不已。
本书为《新时代奋斗者系列连环画(第二辑)》之一种,讲述了时代楷模吴蓉瑾的故事。 吴蓉瑾是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她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色传人,依托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十余年来累计培养了近千名小学生党史讲解员,在学生心中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她扎根基础教育、潜心教书育人,不断创新德育方法手段,真情守护学生身心健康,有力促进了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她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与郊区小学合作共建,为偏远地区培训教师,以实际行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做出了突出成绩。 2020年4月,吴蓉瑾入围 全球教师奖 名单。2021年9月,全国妇联授予吴蓉瑾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中宣部授予其 时代楷模 称号。2022年,吴蓉瑾被评为 美巾帼奋斗者 、全国道德模范。
本书为《新时代奋斗者系列连环画(第二辑)》之一种,讲述了全国道德模范、知名指挥家曹鹏的故事。 曹鹏早年是新四军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学苏联,学习交响乐指挥艺术。期间曾指挥全苏广播交响乐团演出中国作品全场。回国后他就任上海交响乐团指挥。 曹鹏在退休后,致力于关爱自闭症孩子,成立 上海曹鹏音乐中心 ,建立 曹鹏教育基金 ,并通过 天使知音沙龙 等项目,让音乐改变不幸家庭孩子的人生轨迹,使他们再获新生。为褒扬曹鹏作为一个指挥艺术家,在教育和慈善事业上的努力和成绩,使他的高尚道德情操发挥感动和激励人心的力量,2021年,他被评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
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先生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十日逝世。虽然出于尊敬,大家都称呼他为 沈公 ,但他性格乐观开朗,豁达诙谐,卑己尊人,令人如沐春风。王蒙先生就曾用 大哉沈公 ,来形容沈昌文先生对出版、对文化、对朋友、对读者的亲近与意义。在沈公离开的日子里,有许多朋友、同事、作者以至读者撰写纪念他的文章。我们特将这些文字结集成书,以表达对这位可亲可敬前辈的怀念。
《跨文化研究丛书·君子之道:辜鸿铭与中德文化交流》既然探讨“辜鸿铭与德国的关系”,从内容上说,就既包括辜鸿铭对德国文化思想的吸收借鉴,也包括辜鸿铭大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批判西方技术文明在德国所引起的巨大反响。对辜鸿铭研究来说,分析辜鸿铭在德国的接受情况对评价辜鸿铭在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意义无疑更为重要。因此,《跨文化研究丛书·君子之道:辜鸿铭与中德文化交流》将重点放在探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名人辜鸿铭在德国的接受和对德国知识界的影响。基于这种认识,《跨文化研究丛书·君子之道:辜鸿铭与中德文化交流》写作所用材料,除了迄今为止国内对辜鸿铭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资料外,更重要的是德文资料,主要是德国知识界对辜鸿铭文章著作所做的评论,这些评论多发表于德国的一些报纸杂志上,另外,还有
本书分十五章,对韬奋先生短暂而光荣的一生,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是国内已知的三本韬奋传记的作品之一(《邹韬奋传记》马克扬/苏克尘著,重庆社1997版;《韬奋评传》陈辉著,上海交大社2009版)。本书是在作者的硕士(1988年 1990年,兰州大学历史学)、博士(1993年 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论文基础上加以修订,1998年由山东人民社出版(20世纪中国思想史传记丛书)。与上述两本相比,材料详实、评价中肯,积十年之功而完成,是本书的特色。全书340千字,正文前有插图24幅。本书在当年出版后得到了邹嘉骊、邹家华等邹家后人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各媒体曾转载相关章节;被评为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年)。
巨赞法师以学问僧闻名当代佛教界内外,他曾撰写各种佛学专著、论文和其他著述等近500万字,读经笔记达300万字。这些著述主要包括:印度佛学研究、中国佛学研究、佛教现代化研究、佛学问题争鸣和佛教实践研究等方面,涉及佛学论著、佛教史传、教制改革、法海春秋、时事经纬、读经笔记、书信、诗词、年谱等九大类,熔历史、文学、教义、禅机、修行、证悟、考据于一炉,文辞畅达,理义精深,气韵飘逸,蔚为大观。本书从他的著述中精选出约40万字,以期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巨赞法师一生的佛学研究发展脉络及其成就。
埃德加·莫兰已经100岁了,但他仍然受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折磨。这位人文主义思想家在他那个时代的流浪与希望、危机与磨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本书中,他向我们传递了自己在百年人生中对人类复杂性的经验教训。 在莫兰看来,正如每个人的人生故事一样,同样的悖论在人类历 显然是不可分割的:有多少善良、慷慨、奉献,就有多少邪恶、卑鄙、自私;有多少智慧、狡猾、创造性的天才,就有多少愚蠢、盲目、幻想和错误。人类精神中的想象具有多么奇妙而可怕的力量,它创造出诗歌、文学和艺术的杰作,并通过崇拜和祈求他所创造的神灵和传说来奴役自己。 而复杂性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能够感知到所有存在、局势、事件的各方各面和各种矛盾,从这种感知中就产生了仁慈之心。莫兰的 一课,作为他全部人生经验的结晶,就存在于这个兼具开明理
竹内实(1923 2013)是日本现代中国研究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被日本学术界誉为 现代中国研究人 。日本学术界尚未有人为竹内实立传,《竹内实传》是中国人撰写的竹内实传记。 本书作者程麻在中国翻译与出版过10卷本《竹内实文集》、《竹内实的中国观》、《*的诗词、生涯和思想》、《中国近现代论争年表》等竹内实论著,与竹内实交往密切。作者多年搜集与积累相关资料,对竹内实的生活经历、学术道路及其学术成果的熟稔程度甚于日本学术界。竹内实曾审核本书稿并提出过修改意见。 本书从中日近现代史与现代学术转型的广阔视野入手,着眼于竹内实 两栖 于中日两国的跨文化身份,以及日本侵华战争和新中国诞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力求对竹内实的中国研究业绩及其反衬出的日本战后中国研究种种利弊得失准确点评、公正褒贬。全书对竹内
埃德加·莫兰已经100岁了,但他仍然受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折磨。这位人文主义思想家在他那个时代的流浪与希望、危机与磨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本书中,他向我们传递了自己在百年人生中对人类复杂性的经验教训。 在莫兰看来,正如每个人的人生故事一样,同样的悖论在人类历 显然是不可分割的:有多少善良、慷慨、奉献,就有多少邪恶、卑鄙、自私;有多少智慧、狡猾、创造性的天才,就有多少愚蠢、盲目、幻想和错误。人类精神中的想象具有多么奇妙而可怕的力量,它创造出诗歌、文学和艺术的杰作,并通过崇拜和祈求他所创造的神灵和传说来奴役自己。 而复杂性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能够感知到所有存在、局势、事件的各方各面和各种矛盾,从这种感知中就产生了仁慈之心。莫兰的 一课,作为他全部人生经验的结晶,就存在于这个兼具开明理
埃德加·莫兰已经100岁了,但他仍然受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折磨。这位人文主义思想家在他那个时代的流浪与希望、危机与磨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本书中,他向我们传递了自己在百年人生中对人类复杂性的经验教训。 在莫兰看来,正如每个人的人生故事一样,同样的悖论在人类历 显然是不可分割的:有多少善良、慷慨、奉献,就有多少邪恶、卑鄙、自私;有多少智慧、狡猾、创造性的天才,就有多少愚蠢、盲目、幻想和错误。人类精神中的想象具有多么奇妙而可怕的力量,它创造出诗歌、文学和艺术的杰作,并通过崇拜和祈求他所创造的神灵和传说来奴役自己。 而复杂性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能够感知到所有存在、局势、事件的各方各面和各种矛盾,从这种感知中就产生了仁慈之心。莫兰的 一课,作为他全部人生经验的结晶,就存在于这个兼具开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