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形字大典》收录迄今为止学术界公认的古汉字约15000个,将新石器时期以来的陶文、契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帛书、竹木简牍直至隶书按照时代顺序,从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逐字进行讲解,并对古人、前人失准处进行客观分析和审慎校改。
中国传统,有字典,没有词典。后来有词典了,可是只有小型词典,没有大型词典。后来有大型词典了,只有现代汉语的大型词典,没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综合编辑的大型词典。1986-1994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是中国有史以来部包罗古今的汉语综合大型词典。 《汉语大词典》开始编辑于1975年,完成于1993年,历时十多年,收词目37万多条,分为12大卷,附索引一卷。编辑原则为“古今兼收,源流并重”。这是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安徽省和福建省五省一市400多位资深学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在中国文化史上是全新的开创。
《郑玄辞典》的编纂,取材于郑玄所注的经书及其它著述。 郑玄注经中及其它著述中所释的词语悉予收列,其它串讲文义者,不予收录。 《郑玄辞典》在同一词条下义项的分列,悉依郑氏原释文,以保存原貌。 每一词头、每一义项下,收录了郑玄关于这一义项的资料供读者选择使用,其排列之次序同引用书目之次序。 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材料,附于相应的条目之下。 《郑玄辞典》正文词条按照《康熙字典》之部首及笔画分部排列,同一部首的词,按其笔画的多少后为序排列;笔画相同的字,则按《康熙字典》的次序排列。 每一字头,先列单字,后列二字条,再列三字条……二字条的排列按第二字笔画的多少为序排列,于类推。 凡原材料摘自各种辑佚书的,则将辑佚书名列于该词条之下以备查考。
《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是一部大型日汉双解辞书。以日本三省堂出版社的《辞林21》(以《大辞林》的数据库为基础的功能型辞书)为蓝本翻译而成。 收录17万余词条。除语文词汇外,还大量收录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时事等方面的百科词汇。 书后附日语汉语词汇的汉语拼音检索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