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画,大的山水气魄惊人,元气淋漓……小品更令人爱不忍释,总有一股灵气流注其间……他的小品《大千狂涂》,笔触是现代的,意境却是中国的,寥寥几笔,包含了多少洒脱和不羁,那真是天才之笔。李白的洒落飘逸,杜子美的雄奇沉郁,尽在其中! ……在艺术的领域里,他是一名造物主,将混沌的墨色化为各种壮丽的景色,为世人再创了一个宇宙。
《大风堂诗》由张大千著
——|张大千的艺术之旅|—— 他慧心独具,以巨匠之手,镕铸古今 以明清为师,上追宋元,直至唐与六朝 入古既深,复能超脱而出,开一代风气之先 将中国古典绘画推向现代 〈卷一〉张大千的崛起与时代 审视张大千崛起的历程与艺术道路 张大千是中国绘画的集大成者,也是传统的突破者。自上海艺坛出道时,适逢中国美术界传统派与革新派之争,张氏虽舍革新而就传统,却在其后追本溯源的艺术道路上屡屡创新,晚年开创极具现代感的泼墨泼彩技法,将传统绘画美学和宇宙观与世界潮流接轨,以巨匠之手镕铸古今,完成中国绘画的革新。 张大千于一九二○至三○年代因学习及模仿石涛,在上海声誉鹊起,带动了一股二十世纪的石涛风潮,他自己则藉石涛开启早期别出心裁的布局和秀逸灵活的笔法。彼时他与另一位传统型画家溥心畬齐名,被称为「南
梅之入画,何时开始?南唐徐熙有「梅花图卷」,依据清.吴升【大观录】载:「黑梅一枝,钩勒烘染,自具古法。」又【宣和画谱】著录亦有:「雪梅宿禽图」、「雪梅会禽图」等,可惜名存迹亡,惟徐熙之擅写梅花,自无疑问。 世称竹有枝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惟兰则兼而有之。北宋诗人兼书法家黄庭坚,在其所着「幽芳亭记」中,亦有云:「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及至鹿亭翁着「兰艺」,始开兰艺专着之先河。 竹韵清高潇洒,琅玕十丈,玉立森寒;其色苍翠欲滴,四时常青,于此对坐足以忘忧涤虑。 古人喻竹直节虚心,性具至德,东坡居士尝言:「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日无竹。」可见古人爱竹之情深。 菊,让人 美好的联想是晋朝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有爱菊述意诗: 「秋菊有佳色,裛
《张大千:十方大千》由何恭上撰文
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是不会独立存在的。有艺评家的讨论、收藏家的肯定,才能让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发生影响力。 若从张大千、孙家勤、姜义才这三位师徒之间的连结,更能让我们了解:后辈有人,对艺术家来说,更是影响力的延伸。 张大千在收孙家勤为弟子后,说道:「孙生可谓能起八代之衰矣,晚得此才,吾门当大。」由此可知张大千先生对孙家勤先生是寄予厚望的。姜义才是孙家勤在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学生,他对姜义才的评价则是:「人生难得的是得一知己,在我暮年能遇志道相同的青年,更难得的是他与我理念方面的相互了解,使我能完成我师大千居士的意愿,让大风堂的艺术观念得以延续……」大风堂的命脉,一代传承一代,实可谓近代绘画目前第一大门派。 本书「封面故事」,让我们从生活面来认识这三位大师吧!
《张大千:画荷写莲 牡丹富贵(合订本)》由何恭上撰文
一张菜单,一场饭局,一路追索,且看张国立以一段80年代的逸史,细笔描摹紧凑生动、机关处处的菜肴政治学。 一九八一年农历新年,大画家张大千筹备家宴,欲邀请当时被软禁于北投山区的张学良夫妇吃饭,并找来张君一帮老朋友作陪。为了这场宴席,张大千亲白拟定菜单并下厨做菜,结果这顿原定于大年初二的饭局,拖到了十六日才吃成。 拦截到双张相约的消息,情治单位精神紧绷,如临大敌,全盘揭露饭局外的戒慎、疑惧,紧张与肃杀,连绿豆椪与鸡都触动敏感的政治神经,引领读者回返向这段幽微不明的历史时光,窥看雨位大人物的晚年,以及彼此的相惜与交陪
荷、莲有分吗?还是同一品种?明代以前的史料看都称莲,*早莲画保存下来的应属日本东京中国台湾博物馆藏,南唐顾德谦的「莲池水禽图」.该画有二屏,色彩浓丽厚重,据考证是作为画帐用的,也就是室内遮蔽或隔间用的屏风画作,这类大都富丽堂皇,极富装饰趣味,「莲池水禽图」即属此类. 大千先生喜爱画荷写莲,曾用各种画法来作小品荷花,精妙别致;但也有许多壮观的大幅荷花,像本书介绍他画的四连屏或六连屏荷花. 大千先生爱荷花之亭亭净直,从花蕾、花苞,半开、全开到花谢;荷叶从油绿变青绿,从青翠转秋黄到渐枯;写雍容华贵也画残枝败叶、花瓣凋零.从荷叶中伸展出姿态优雅的荷杆,那是他认为*难下笔的功课,因为一笔下去不得回头,重描就呆滞没感觉. 他爱荷画荷,也热心养荷,他观察荷花开阖荣枯,也要求自己画「池里的种的荷花」,不画「花瓶里供养的花」;从此养荷,赏荷
《张大千:三千大千》由何恭上撰文
号称「明末四僧」之一的八大山人,其作品尤为世人所重视。身为旧王孙之后的八大,天赋异禀,惜乱世流离,只能以绘画自遣,书画寄意;从怨愤到平淡,用诗文写出心中苍凉与落寞。 是以八大之画用笔简练淋漓、神韵奇古、笔简形具、神形溢出;无论孤鸟、芦雁、八哥、松鹿、孔雀、眠鸭、鱼石、花卉、雪景,都以「冷」写画面,以「简」寓情怀,但洒脱纵肆、清新出众,一笔一画尽是抅勒生命的轨迹。 再见大千先生仿八大山人山水画作品,深具文人画基础,气韵生动,磅礡高远,展现出纯粹的艺术生命,也完全表从倣元四大家暨董源,一脉宗中传统山水画,高简逸趣的画风。 看此书您将可「看懂八大山人」!
牡丹花是「花中之花」,也是「花中之王」,素来被称是无双色,独步天香。牡丹花在唐代是皇宫之花,因花名贵,有绚丽多彩之姿,纷繁幻化之形,沁人心脾之香;与古典美人一样,它有倾倾城之貌,雍容华贵之态,在百花之中,艳压群芳,独领风骚,博得「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 一香」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