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自2001年出版版、2007年出版第2版以来,多次重印,被农业院校广泛采用与好评。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编委会24所农业院校的58名专家、学者于2014年6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第3版)》的修订进行了深入讨论,编者们充分考虑到病原分类地位的变更、病原生物学研究尤其是寄主与病原互作的分子机制以及病害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植物病理学发展出现的新理论、新成果和植物病害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每章后又增加了思考题,补增了相关的重要图片和近期文献,以期尽量满足新时期广大农林院校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需求。 本次修订,将原来的15章内容压缩为14章,同时将其中第三章的杂粮病害变更为玉米病害,充分考虑了当今玉米作为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地
“专业英语”是一门为提高大学高年级学生国际科技交流能力而设计的课程。高年级学生在学完大学普通英语课程,掌握了英语的基本语法并积累了5000个以上英语单词后,应该较为系统地学习英语在科技方面的表达和沟通技巧。本教材正是为此而编写,希望能够作为大学三四年级学生在加强其科技交流能力方面的一本有用的参考书。本教材虽然是为草业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科技英语教学而编写的教科书,但也希望能作为其他相关学科师生及科技工作者的一本参考书。 本教材所选的课文涵盖了植物、生态、草地、牧草、草坪、放牧管理等草业科学主要学科的内容。每一课程单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部分为普通的专业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逐渐了解、熟悉草业科学专业英语的基本内容和习惯表达等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科技英语,由浅入深地介绍英文科技书籍、
本书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本教材为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生和大专生编写。针对当前土壤学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对原有的土壤学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制定了新的教材编写提纲。编写教师来自多所农业高校及综合性大学,他们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以及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从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丰富了土壤学的内容。
家畜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家畜形态、构造及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生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迄今为止,高等农林院校尚缺这类规划教材。 《家畜解剖生理学》一书,为“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本书涵盖家畜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三部分内容,为适应有关专业需要,其中家理学内容相对占较大比例。本教材着重介绍家畜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和新进展。全书共14章,并附有实验指导。各章整合形态、构造和机能活动的相关内容,使之浑然一体,以便加深学生对结构与功能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认识。编写中力求语言简练、结构严谨、概念准确、图文并茂、易读易懂。
全书分为四篇16章。篇分为4章,主要介绍松脂的来源、化学组成和加工;第二篇分为4章,主要介绍植物精油、此生代谢产物和林特资源的提取和利用;第三篇分为5章,主要介绍林产原料的热解与活性炭的性能、生产和应用;第四篇分为3章,主要介绍林产原料的水解原理、水解产物
葡萄与葡萄酒的历史,与人类的文明史几乎是同步的。葡萄栽培学走人类在不断探索葡萄的未知世界过程中诞生的,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本教材是在总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葡萄栽培学课程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础上编著的。介绍了葡萄的起源、种类和品种,以及葡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生理生化等,内容涵盖了从葡萄产业的合理布局、苗木繁育、葡萄园的建立以及病虫害的合理防治到葡萄采收等葡萄栽培的各个环节,科学、系统地介绍了葡萄栽培学近年来外的研究成果。 本教材可作为葡萄栽培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用教材,可供葡萄种植者作为栽培手册使用,也可供与葡萄栽培相关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工作者参考。
本书首次将海水、淡水鱼类的增养殖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对其研究成果和生产技术进行系统全面地介绍。全书自始至终贯彻了保护水域环境、保持各类养殖水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提高各类水域的生产力;重点介绍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根据不同的水域特点,提出鱼类的养殖,资源保护,增殖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内容集中反映了20世纪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现状和水平,反映了鱼类增养殖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 全书分基础篇、技术篇和应用篇部分,共20章。内容包括:绪论,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水环境,肥料,营养与饵料,繁殖,人工繁殖技术,鱼苗鱼种培育,池塘养鱼,天然水域鱼类养殖,稻田养鱼,工业化养鱼,鱼类资源增殖,捕捞,活鱼运输,特种水产品(鱼、虾、蟹、蛙、鳖)养殖等。 本书供水产院校水产养殖专业用
《果树栽培学总论》经过十年教学实践,表明该教材既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又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外先进的科研和生产水平,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果树生产、科研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获得了广大师生和科研、生产部门的好评。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开放正不断深化,果品生产已成为农村致富的重要途径,在世界果品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果品种类不断增多;新兴技术日益普及;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改革;对果品的要求从注重产量转向注重品质;研究手段不断改进;科研成果累累。 充分反映90年代果树生产和科研进展的成果,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指导果树生产的综合能力。在维持原教材基本体系的基础上,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较多的补充和调整,加强了基础理论和新兴技术,增加了花果管理、无病毒苗木生产、环境
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是作物学与植物生理学、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兴交叉学科。本书以中国农业大学多年教学内容和体系为基础,吸收了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而编写,系统阐述了作物化学控制的理论基础、技术原理、植物生长调节剂、成熟技术和应用潜力,特别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书共分为植物信号系统和植物、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物化学控制的技术原理、主要农作物化学控制技术、作物化学控制技术应用潜力和趋势等6章。 本书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可用做高等农林院校、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教学、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蜜蜂保护学”是研究蜜蜂病虫敌害的一门应用学科。本教材是在1997年10月版的基础上,调整内容,删除过时的理论和理念,收集l0年来外在蜜蜂病理学研究的新成果、蜜蜂病虫敌害防治的新观念,特别是蜜蜂病虫敌害防治与蜂产品安全的关系等方面的进展编写而成,力求反映蜜蜂病虫敌害方面的成果和发展方向。 本教材融汇外主要的相关资料,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当前我国蜜蜂保护领域的研究水平和现状。全教材共分l5章,主要由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蜜蜂保护学的基础知识,蜜蜂主要病虫敌害的种类及诊断方法,蜜蜂病虫敌害的防治基本原理和主要措施以及农残、药残问题的解决。由于生物学研究技术的日新月异,所以本教材将病害诊断方法单列一章。再由于目前人类对食品的安全要求日益增高,所以在蜜蜂病虫敌害的防治上控制农残和药残已成为刻不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自2001年出版版、2007年出版第2版以来,多次重印,被农业院校广泛采用与好评。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编委会24所农业院校的58名专家、学者于2014年6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第3版)》的修订进行了深入讨论,编者们充分考虑到病原分类地位的变更、病原生物学研究尤其是寄主与病原互作的分子机制以及病害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植物病理学发展出现的新理论、新成果和植物病害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每章后又增加了思考题,补增了相关的重要图片和近期文献,以期尽量满足新时期广大农林院校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需求。 本次修订,将原来的15章内容压缩为14章,同时将其中第三章的杂粮病害变更为玉米病害,充分考虑了当今玉米作为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地
《果树栽培学总论》经过十年教学实践,表明该教材既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又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外先进的科研和生产水平,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果树生产、科研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获得了广大师生和科研、生产部门的好评。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开放正不断深化,果品生产已成为农村致富的重要途径,在世界果品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果品种类不断增多;新兴技术日益普及;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改革;对果品的要求从注重产量转向注重品质;研究手段不断改进;科研成果累累。 充分反映90年代果树生产和科研进展的成果,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指导果树生产的综合能力。在维持原教材基本体系的基础上,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较多的补充和调整,加强了基础理论和新兴技术,增加了花果管理、无病毒苗木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