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张明楷教授风格鲜明、独步学林的代表作。无论是理论体系的构建,抑或分析问题的逻辑,都带有强烈的法益保护思想和浓厚的大陆刑法理论的气息。 作者抉微发隐、深考精思,一以贯之地以刑法解释学为本体,发掘成文法的真实含义和内在理念。第六版仍然坚持在遵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的解释,在违法性方面采取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在责任领域采取以心理责任论为前提的规范责任论,在刑罚论领域采取以责任刑限制预防刑的并合刑论。 第六版再次扩容近六十万字,不仅增加了《刑法修正案(十)》《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相关内容以及2016年7月以后公布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还在以下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增删与修改:,在刑法基础论方面,对刑法的修改、刑法的基本原则与溯及力等问题增加了相关内容;第二,
民法(第十版)(上下册)(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
本书是我国行政法学家胡建淼教授独著的代表性法学教材,集作者多年行政法研究之大成,全景式涵盖行政法学领域之概念、原理、制度。 在内容上,本书秉持 中观行政法学 定位,以主体论-职权论-行为论-依据论-程序论-责任论-监督论为结构,建构行政法学知识体系,真实完整地反映我国行政法制度全貌。在体例上,每章注重阐述行政法学基本原理,并以 疑难问题探讨 单设一节,回应和推进前沿问题的探索,又设 本章小结 规范链接 案例讨论 复习思考题 ,使本书言之有理、理中有法、法能释案,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启发读者深入思考。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作者重撰精修而成第五版,扩容六十余万字,吸收了近十年来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和行政法理论创新的精华,更新了2023 年《立法法》、2021 年《行政处罚法》、2019 年《重大行
本书将中国现代文学史分为三个十年,即1917年 1927年、1928年 1937年6月、1937年7月 1949年9月,是为本书的三编。本书通过这三个十年,展现了这一通称为 现代 段落中的 文学现代化 的进程,包括对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对外来文学资源的改造和运用,文学语言与形式方面的变革,及其在 思想的现代化 与 人的现代化 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全书论述各时期文学的思潮与运动,各文体的状况及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代表了文学史研究的前沿成果。 本次是继1998年修订时隔十多年后的一次较大的修改,基本上保留了原书的体例框架,部分章节吸收了学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并适当调整了内容的写法,改正了一些字句表述和史料错漏。其中有些章节改动较多,如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二)、 新诗 (一)(三)、 散文 (二)、 戏剧
管弦乐配器教程,中央财政支持国家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项目,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普通高等教育 九五 *重点教材。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自1990年开始,研究成果已出版了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8、2020年版等九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从2021年10月开始研究,研究工作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图书馆等32家单位的148位专家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本项研究工作,全国各地9473位学科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表的评审工作。《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的数据统计年限为2019年至2021年,经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987种核心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使用
《思想者指南系列丛书(套装)》为 思想者指南系列丛书 的套装版,共21本。 思想者指南系列丛书 由外研社原版引进,供读者培养、提升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使用。作者Richard Paul 和Linda Elder 是两位专门从事思辨能力研究的专家,他们创办的专门研究和培训思辨能力的机构Foundation for Critical Thinking 享誉全球。Richard Paul 和Linda Elder 认为,思辨能力并不是玄虚的存在,而是有方法可依、有规律可循,他们将长期研究发现并总结的方法与规律凝聚在了 思想者指南系列丛书 当中。 思想者指南系列丛书 共21 本,分为基础篇、大众篇、教学篇,分别针对入门基础学习者、社会大众读者、广大教师及学生阅读学习。
本书从古希腊写起,却将重点放在现当代,书中包括进了新形成的历史、新的资料、新的视角。本书的篇幅安排是,从古代到英国经验主义占全书篇幅的一半,而从康德到现代的篇幅则占另一半。这样,既让让学生对美学的历史有一个大概而准确的了解,又迅速接近当代现实,了解正在出现的新的思潮、流派和方法。说自己身边的事,对正在出现的大量的材料作一概括,对还活着的同事作一评价,这些都是极其艰难的,但也正是这样著作,对学生最有帮助。本书适用于高校艺术学、美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也适用于相关专业的研究者与社会读者。
本书是为配合中国文学史教学而编选的基础课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为先秦至唐五代文学作品选,下册为宋至近代文学作品选。本书按照历史顺序,选注自先秦至20世纪新文化运动,历代主要文体的优秀作家作品凡二百多家近千篇。入选篇目以经过历史选择的传世之作为主,注意突出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的代表作,兼顾到不同的流派、风格,以便与中国文学史的教材相呼应,体现中国古代文学及其演变的风貌。本书对所选的典籍、作家均有简介;对入选的作品均做了必要的注释,并对作品中的生僻字注音。第三版基本删除了与基础教育阶段教材中古诗文重复的篇目,新增了许多在文学史上有一定意义的作家作品,更为充分地反映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社会学是一门系统而客观地研究人类社会与社会互动的学科,它有三个主要的理论分析视角,即功能主义、冲突论与互动论。波普诺教授撰写的这本北美*为流行的大学教材 《社会学》,完整地运用上述主要理论视角来表述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公正、无偏地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观点材料,既全面又深刻。 全书以5大部分22章的篇幅,对当今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内容都给出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在所有的章节中,作者都既简明地阐释艰深概念,同时又运用概念来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大量案例,*可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社会学的洞察能力和想象力。
本书为三位作者全新撰写的证据法姊妹篇之下部,以大量先例和真实案例为依托,针对国际商事活动中证据运用的重点、痛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深入而又细致的探讨。 证据之于法律及诉讼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本书主要针对国际商事活动中的口头证据、专家证据、举证责任与标准、证据采纳规则、思想状态的证明等,具体包括对口头证据进行取证、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工作、书面证人证言、证人纲要、传召证人、开庭审理的盘问、口头结案陈词、敌意证人;如何寻找专家证人、专家证人的类别、采纳与批准专家证据的标准、CPR生效后专家证人规则的变化、专家证人出庭、专家证人会议、专家证据分量的衡量;举证责任的承担、无需证明的事实、推定、证明标准;证据的可采纳性、证据规则、传闻证据、意见证据、品格证据、非法证据的采纳;知情、意图、善
《行政伦理学手册》一书由美国著名行政伦理学家特里?L.库珀教授主编,由数十位行政伦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联合撰著,是行政伦理学领域的鸿篇巨制和著作。全书从行政伦理学的学科发展、哲学视角、学科背景、外部控制、内部控制、美国社会的行政伦理、其他文化中的行政伦理等角度展开论述,百科全书式地呈现了行政伦理学的主要内容与当前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和理论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本书认为,行政伦理学作为公共行政学的一个分支研究领域,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其研究主题可以归纳为七个方面:公民身份和民主理论、美德伦理学、建国思想和宪政传统、伦理学教育、组织背景、哲学的理论与视角、认知性道德发展。本书在行政伦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视野与方法,以及行政伦理学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相关阐述极具开创性,值得所有行
网络法是由互联网引领的法律集群。本书秉持三维体视的方法论,展示全球范围内依法治网的国际条约、示范法、区域组织法、主权国家法、地方性法规之复杂体,解析中国场域下融汇网络安全法等基础法、电子商务法等专门法、网络管辖制度等相关法、大数据智能司法等实践法之特色构造,更强调以案明理、鉴案析规,铸造由案例托举原理、规则之知识体系。本书厚 重 写 实 ,以助开启网络法研习之门。
《普通学校特殊需要学生课程评估工具》是一套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适用于普通小学特殊需要学生的课程评估工具,该评估工具体现了 以生为本 的核心价值理念。旨在诊断与评估在普通小学学习的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各科的学习情况,精准了解他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技能,形成了哪些能力;在老师或他人的支持下还能学什么、怎么学,老师或他人能教什么、怎么教。为其IEP中长短期学习目标的制订和学科学期教学计划的拟定提供依据,也为各科任课教师深入了解学生,针对性地、有效地调整课程与教学、精准施教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