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中《民法》的配套辅导教材,通过知识逻辑图的设置,通过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与深度思考题这些题型对知识点的考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民法学的基本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应试能力。 全书共分民法总论、人身权、物权、债权总论、债权分论、 继承权、侵权责任等七编、四十一章内容,后还有三套综合测试题。全书在第五版基础上又做了修订,章节体系也有所调整,主要是对民法典及其配套司法解释等立法变化做了反映,结合近几年来的司法考试,对上一版的有关试题做了增删、替换,使本书更加新颖、实用。
本书是我社出版的《语言学纲要》的修订版,已入选十二五规划教材。本书是我社出版的《语言学纲要》的修订版。本次修订在内容上有所扩充,同时努力在整体上保持原书的特色:大的章节没有变动,大的理论框架也没有改变,修订内容力求与原书有机地统一成整体。全书修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补充新的研究内容;2.对于已有的概念或观点增加例证和解释说明;3.个别观点和材料的修正。
DSM被誉为精神障碍领域的"圣经",是一本美国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常用的诊断精神障碍的指导手册。版于1952年面世。DSM-5的准备工作从1999年开始,历时14年,吸收了近60年的相关研究,汇聚了1500余名专家的智慧与心血。DSM-5的终英文版在2013年5月出版,对所有精神疾病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分类,并制订了精确和具体的诊断标准,因而极具实用价值。这本理解DSM-5诊断的参考书简明扼要,经济又便于携带。它包含了DSM-5全书的主要诊断标准,解释和相关治疗建议。使普通读者易于快速查找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信息。
本书是1979年教*部组织十院校编写的高校教材,40多年来不断修订重印,使用范围之广和时间之长实为始料所不及,这是广大师生对我们的极大信任、鼓励和支持,也是鞭策我们继续改进的动力。40年来,本教材始终注意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参照学术研究新进展,及时总结和吸收文物考古和出土文献方面已获公认的新发现、新数据、新观点;同时广泛认真地汲取教学一线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结合深入审读自查,不断修正已知错误如字词舛误、过时地名等,每个印次都更加完善。
《中国史纲要》是北京大学长期以来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结晶,凝结了几代人的心血。全书坚持从历史出发,用历史事实说明问题,把论述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全书结构严谨,内容连贯,前后贯通,叙事完备,重奌突出,语言凝练,史实考辩严谨.自1962年出版以来,四十年来历久不衰,此次出版为修订本。
《中国当代文学史》时间跨度1949 2000年,系统阐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产生、分期和时期特征,文学体制和文学生产方式,文学思潮的演化等重要问题,描述了各时期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类的状况,并评述了当代文学的主要作品。上编一至十五章,通过对左翼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在文学资源、文学刊物、文学批评等方面的逐步变化,有说服力地展现了50 70年代文学 一体化 的趋势。下编十六至二十七章,呈现80年代起在政策变化、新的思想资源等因素影响下,文学体制和文学创作的新面貌。《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三版)》还提供了丰富的辅助性内容,包括翔实的注解和 中国当代文学年表(1949 2000)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三版)》已输出英、日、俄、韩、吉尔吉斯、哈萨克、阿拉伯、越南、意大利、西班牙10种外文版版权(7种已出版),在国内外都有很大
本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于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的重大判断,认为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社会形态即利益是人类社会和政治的本质和内容,据此将其设置为政治学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转化为利益政治分析范式。运用这一范式,作者以辩证逻辑求解政治逻辑,以矛盾互动透析政治互动,对于包括阶级利益在内的社会利益的两重性展开分析,确认以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及其互动达成人的需求和利益是社会政治的意义所在,由此依循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两条路径,分别从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等方面展开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按照社会利益和利益关系变化引起的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互动发展,分析和阐述了政治发展和国际政治现象,从而形成了具有原创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特点的政治学基础理论体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生,作者有意识地打破传统教科书既定的章节顺序,参酌英美公司法教科书的体例安排,按照法律制度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对章节结构安排作了一些创新,将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分为五个重要部分:公司与公司法、公司的组织过程、公司金融、股东权利、公司治理。本次修订作者根据2023年年底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全书内容进行更新,并反映教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更新了相关知识和案例等内容。
《板书体债法总论》围绕我国《民法典》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结合域外的实定法规则和学术理论,引入大量实务观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释债法原理,并力求在均衡覆盖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虽为教科书,《板书体债法总论》并不回避对理论前沿问题的介绍和探讨,既便于初学者全面理解债法总论的体系和知识,又能维持适当的理论深度,激发读者的求知热情和批判精神。 《板书体债法总论》别出心裁地采用板书体例,将教材教案化,可实现将读者带入教学现场的逼真效果。板书体采用层级段落之间层层缩进的形式形象地突出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利于初学者快速搭建起民法学的知识体系。在该书中,形式本身已成为助力教与学的强大工具。 《板书体债法总论》刻意按照 原则-例外-例外之例外 的逻辑关系展开叙述,便于读者准确把握知识点的定位。同时,
本书将中国现代文学史分为三个十年,即1917年 1927年、1928年 1937年6月、1937年7月 1949年9月,是为本书的三编。通过这三个十年,展现了这一通称为 现代 段落中的 文学现代化 的进程,包括对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对外来文学资源的改造和运用,文学语言与形式方面的变革,及其在 思想的现代化 与 人的现代化 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全书论述各时期文学的思潮与运动,各文体的状况及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代表了文学史研究的前沿成果。 本书获首届 王瑶学术奖 ,为普通高等教育 九五 重点教材和 十一五 国家规划教材,也是多所高校的考研指定参考书。在高校的覆盖率及学界的引用率都居于同类书前列,发行量超160万册。 第三版基本上保留了第二版(1998年修订本)的体例框架,部分章节吸收了学界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我们自己的研究心得;根据教
本书乃系统讲述民事诉讼法理论与制度的独著精品教材。作为一本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概念、原理与制度进行系统讲授的法学专业教材,全书内设十一个单元,对法院、当事人、诉权与诉、证据与证明、诉讼保障、诉讼程序、裁判、非讼程序、民事执行等内容逐一阐述,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作者之深刻思考与精辟见解皆载其中。 因应《民法典》的贯彻实施、《民事诉讼法》的新近修改、《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的审议,第六版在精神、原则、制度等方面与之保持一致。同时,《民事证据规定》修订,《在线诉讼规则》出台,关于管辖、执行、再审等若干司法解释发布,第六版对这些制度上的变化都有相应分析。除民事诉讼制度的变化外,近年来民事诉讼理论研究也有所发展,本次修订也吸纳这些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作者结合教学需要及实践的新发
本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为高校法学专业16门核心课程编写的专门教材之一。该书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我国行政法治实践和行政法学说为基本研究素材,同时吸收、借鉴了国外行政法学研究的大量成果。教材在继承、批判和扬弃国外行政法学的控权论、管理论、行政权力本位论、相对人权利本位论等各种学术流派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和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框架。 本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根据本书第七版修订以来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新制定或新修订的法律、国务院新制定或新修订的行政法规、最高人民法院新发布的司法解释,以及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最新的前沿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修改:一、基于21世纪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最
《中国古代史十四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叶炜教授在华文慕课讲授的中国古代史,于201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被评为一流本科课程。本书以该课程为基础,经过悉心整理、润色而成。 全书以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叙述了史前至明清的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重要史实、不同历史阶段的突出特点等。全书分为14个章节,各章节有的以朝代为主题、介绍基本事实;也关注较长时段的发展趋势、特征,使读者能够更深入、成体系地掌握中国古代史的整体面貌。 在整理成书的过程中,为了便于深入学习,作者根据学界研究成果,提供了延展阅读的论著和相关书评目录;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着力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的了解与热爱,拓展了思政内容。
本书围绕西方政治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以及各种不同思潮之间的关系,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并且就一些重要理论家在不同理论问题上的贡献及其思想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同时对西方政治思想史这门学科的形成与演变,以及在这个领域中的主要研究成果也进行了简要介绍。 此次修订的内容主要有:一是调整了第四部分的结构,并且增加了对伯林、奥克肖特和哈贝马斯等人思想的介绍,从而使内容上显得更加完整;二是对全书各章节进行了全面订正,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部分,增加了一些需要补充的内容,对有些地方进行了改写或重写,以反映作者的*思考;三是对一些没有专章论述的重要思想家如尼采、韦伯及近年来颇有影响的 共同体主义者 ,采取插叙或注释的办法,通过与其他思想家的对照来加以介绍
本书是著名文学史家陈思和教授为大学生开设的研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的通选课讲稿,以名家名作串联起现当代文学史,精选名篇佳作,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和解读,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纷呈的文学殿堂,获得文学审美的熏陶和享受。新版对原书各讲进行了增删和合并,增加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转型和《红旗歌》两讲,在保持课堂现场感的基础上润色了全书文字,在口语和书面语间找到了更佳的结合点,内容更丰富、完善。 本书2004年初版,2012年二版,共印刷二十余次,销量超十三万册,受到高校师生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并列入 十二五 国家规划教材,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
本书是一部大型工具性理论图书,以一词一文的形式对西方文学及文化批评理论当中的关键用语和时新词汇予以明确阐释。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论书籍,书中共收录论文83篇,对每个关键用语均有简明扼要的概念解说和背景介绍,对每一概念的发展衍变过程进行了仔细的梳理辨析,并且在力求梳理外国理论与评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学者的创见。本书顺应了国内人文学科的发展需求,对20世纪发展起来的西方批评理论和文化理论正本清源,剖析深刻,同时,它也指涉资本主义变革态势下,不断求变求新的各种欧美新潮流。
实验心理学是将实验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各个领域的一个心理学分支。本书在介绍实验设计、心理物理学方法和反应时间等基础知识后,对各个重要的心理学领域的实验研究做了较系统的讲解,如视觉与听觉、注意、记忆、思维、社会认知、意识等。 《实验心理学(第五版)》主要修订内容如下:①新加入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 个体差异与发展 和 心理学与人工智能 三章内容;②删除了 心理语言学 眼动实验法 两章选学的内容;③附录中删除了三篇内容过时的文章,新加入三篇关于文化与道德、心理学研究伦理规范和镜像自我识别的文章。
本书是一本兼具经典性与时代性的教材。本书英文版**版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问世后,受到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教育专业研究人员的广泛欢迎;随着时代发展,其内容也不断更新。本书为英文版第六版的中译本。 全书分六大部分,系统介绍开展教育研究和应用教育研究成果的方法。结合实例,展示了如何拟订周密可行的研究计划;描述了如何查找、阅读和理解教育研究文献;说明了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研究方法,并专章介绍二者的分支类型:描述研究、分组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民族志与批判性研究、历史研究、混合途径研究、行动研究和评价研究;就如何评价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报告提供了丰富材料。 本书体系完整,实例丰富,可读性强,是极具实用价值的教育研究方法类教材。
本书分总论、证据和证明三编。总论阐述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和证据法的理论基础。证据阐述关联性、品格证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传闻、特免权、实物证据验真、文书的原始性要求等规则。证明阐述证明责任分配、推定、司法认知、自认与自白以及证明标准等内容。本书的特点是以证据的可采性为核心,以证据规则为统领,以规则背后的原理为基础,结合英美法系及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经典案例,完整而生动地展现证据规则的精致奥妙,以求为法律人提供有关证据规则的完整体系,并达致对证据法的深刻领悟和熟练应用。
中国哲学史,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先秦时期、秦汉至隋唐时期、宋至清中叶时期、晚清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近代时期。中国哲学史是随着中国传统学术在近代的学科分化而逐步形成的一门学科。在这个学科的形成过程中,学科内容不断完善,学术范式不断调整,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研究方法。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哲学智慧发展史,集中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学习中国哲学史,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升精神境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本教材共12 个单元,系统涵盖了学术英语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即学术英语论文各个部分的功 能、基本逻辑发展、语言修辞特征和语言使用模板。此外,本教材还介绍了国际会议往来书信的写作 与海报的制作以及论文发表的相关问题。同时,本教材还聚焦学生写作中常见的错误以及错误产生的 原因。各单元的具体内容为:学术英语论文写作中的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果讨论; 研究结论;摘要与标题;参考文献;学生写作常见错误分析;中式英语与标准英语对比;国际会议海 报及数据展示;论文发表。教材配备PPT 课件和练习答案,读者可登录ftp://ftp.tup.tsinghua.edu.cn 下 载使用。 本教材适用于非英语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本科高年级学生以及科技和人文学科的学者和 教师。
本书是按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等编写的 综合英语 教材。每册共计12个单元,每单元设置2篇课文,以及针对课文理解、词汇、语法、听力、写作等方面的练习。 主要特色: 1.单元所选课文都选自第一手英语资料,内容广泛,涉及家庭生活、伦理道德、未来世界、文化教育、网络科技、社会问题等各种题材,学生在学习英文课文的同时,还可扩展个人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2.第3版修订时,侧重加入具有一定深度的中国文化语料。 3.练习种类颇多,采取多种方式确保有效的语言输入、内化和输出。 4.融合线上线下多模态教学模式,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教与学全方位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