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语辞辞典》收录唐宋金元明间诗、词、曲、剧中的常用特殊词语,总近2000条。汇集了《诗词曲语辞汇释》《诗词曲语辞例释》的全部条目以及《诗词曲语辞集释》的部分精选条目,详引例证,解释词义与用法,兼谈其流变与演化,是阅读、理解相关文学作品的重要工具书。
《中华名言大辞典》的前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秦牧主编的《实用名言大辞典》。这次的书稿在原书基础上,新增了大量词条,共收录约30000条名言。本书“篇”这一级按内容分类排列,以自然——人生——社会——文化为序分为四篇;“篇”下分“章”,共28章;“章”下分“节”,共183节。本词典具有立目精当、视域宽广、词条齐全、引文准确、出处详尽、结构新颖、排序合理、内容与时俱进等特点。附录还新增了“中华文化典籍博览”,参照《四库全书》的做法,力图用小的篇幅把中华文化经典的粗略轮廓勾画出来。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古典诗词比兴转义大词典》由国学大师傅璇琮领衔,与著名学者艾荫范、刘继才主编,1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编纂。该词典历经断续三十余个春秋,累计时间达十年之久,凝聚了前后四代人心血。 编写出版《比兴大词典》是一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出版工程,该词典收入词目1500余条,全书150余万字,词条涉及了诗、词、曲、赋、文等诸多领域。这是我国系统研究总结古典诗词比兴转义手法的大型工具书,传承了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全书收录了现代各种大型辞书中所没有的部分新词条,极大丰富了当代辞书的内涵,可有效地解决阅读古代诗文时遇到的语言问题。一般辞书对有些词目,只对其本义、引申义有诠释,而对比兴、象征、暗示义等到则不作介绍。以及列举大量可供品鉴的诗词语例,所以兼有词典、字典和类
本书按中国传统的泛文学观念收录作家,凡诗、词、诗词文话、小说、文学性笔记的作者都属于收录范围。《宋史》列传(含《儒学传》、《道学传》)的传主,有诗文集传世者也予收录。 本书限收生活于两宋(960-1279)作家,收录范围主要以《宋史》、《全宋词》、《全宋诗》、《全宋文》、《中华大典·宋代文学分典》为准,但并非皆收,取舍标准则为文学上是否确有一定贡献和特色。只要在文学上有一定贡献和特色,即使以上诸书无传而有其他资料,本书也收。 本书的条目内容,一般包含作家姓名字号年里、生平事迹、文学活动、文学成就评介、作品存佚及其版本、资料出处等。 作家姓名字号年里:生卒年括注公元纪年;不能确定生卒年而有大体年代可考者,于公元纪年后加一问号。完全不可考者,则作“生卒年不详”;籍贯可考者则书籍贯,括注
本书原则上参照《中华大字典》部首编排法编排。本书採用繁體字,故如首文 范 是姓氏之 范 中,非 模范 之一 范 的简化字 范 、 范 分列。古碑帖中的異體字,本书原则上收録在正體首文下,如: 游 、 遊 ,本书原则上收録在 游 字首文下。 徘 , 徘徊 之 徘 ; 俳 , 俳優 、 瘖俳 之 俳 ,亦可舆 俳 字通。 徘 、 俳 原为两字。古代书家笔下常以 俳 用作 徘徊 之 徘 。本书则按原帖文義,確定归属。古本《千字文》中 夫唱婦随 ,一般均书作 唱 ,而清梁同书书作 倡 《倪宽赞》中 倪 ,书作 兒 ,本书按直观方法,收在 倡 , 倪 字首文下。本书为艺术类工具书,所收资料以優秀碑帖的影印本为限。前人所编的如《楷法溯源》等雙钩,重行临摹后刻版的类书中字,由于失真,故事律不收。
此书按时代顺序,选材广泛,囊括了名家名作、多种风格的文章,字词句义应知晓,观止可过古文关。
一、本辞典共收录作品372篇,其中包括《诗经))305篇,《楚辞章句》所收楚辞65篇,又据《楚辞集注》补收贾谊作品2篇。 二、诗作版本,除必要的交代外,一般不做校勘说明。 三、《诗经》作品依通行《毛诗》排列。楚辞作品依《楚辞章句》排列,补收贾谊之作附于《惜誓》之后。 四、《诗经》、楚辞作品均附今译。今译大多采用名家的译文;有些名家译文,撰稿者有些许改动;有些篇章由撰稿者自译。采用名家译文的,于文后署泽者姓名;撰稿者对名家译文有改动的,于文后注明;撰稿者自译的,不另署名。 五、《诗经》、楚辞作品均有注释。在赏析文章中释义的字词,一般不出注。 六、《诗经》作品一首诗一篇赏析文章。楚辞作品原则上一篇作品一篇赏析文章,某些内容联系紧密的作品则合在一起赏析。 七、使用规范简化字。在可能产生
《古文观止鉴赏辞典》: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已经中中国畅销两百多年。本社为了嘉惠读者,推陈出新,延续拓展我社以《唐诗鉴赏词典》为代表的文学鉴赏辞典的风格和品牌,以我社《古文鉴赏辞典》为基础,吸收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的精华,又参酌其他选本,唯取佳作入选,以朝代为序,收录古文一百四十二篇,编纂成《古文观止鉴赏词典》一编,展示中国古文的*之作;不唯如此,更请国内有关研究名家撰写精美赏析文章,解释历史背景,以先进文艺理念讲解艺术特色,评论文学成就。
中国古代诗歌文章向以意蕴深厚,语言精炼,藻采华美著称,然由于年代久远,历史变迁,文化转型,语言隔阂,造成现代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如今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发展,审美趣味的提升,文学鉴赏这一下里巴人的审美活动,不仅没有式微,反而更加繁荣,有鉴于此,编者特从已出之古典文学鉴赏辞典中,遴选各路名家撰写的鉴赏文章,裒成一帙,按朝代编次,分成十四册。一方面是彰显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名家为普及传统文化所作的贡献,另一方面也使文学爱好者能集中披览名家名作,领略其覃思妙语而生茅塞顿开之效。 通过本书之名家品牌、名家效应,期望在作者与读者间更好地架起沟通的桥梁,引发读者更浓厚的阅读兴趣,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据说既是一部小说,又是一部历史书。真正读懂它的人极少,就连有的“红学”大家都认为:“这书在中国文坛上是个‘梦魇’,你越研究便越觉得糊涂。”尽管如此,在中国,读《红楼梦》的人还是不少,因为“研究”它的人不多。 本词典是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以程伟元乾隆壬子(1792年)活字本作底本”的1964年2月第3版为底本(简称64版),因为它的前八十回和《脂砚斋全评石头记》(以戚序本为底本的八十回本)内容很相近,文字差异也不太大;也参照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庚辰本为底本”的1982年3月第1版的版本(简称82版)。64版和82版有的段落文字差别较大,凡64版中无而82版中有的方言、古僻字、难解词,在编入本词典时均用“▲”标出。 各条目的字词后面均加了注音,注音后即为注释。凡楷体字均是引用的《红楼
本辞典收录元代136位曲作者及无名氏的散曲和戏曲作品700篇。选曲范围广泛,精选了各阶段有代表性的、体现不同风格流派的曲作,包括《全元散曲》等总集没有载入的作品,既充分反映了元曲的整体风貌,也体现了近几年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为了帮助曲学爱好者充分地领略原作的情韵之趣和艺术之美,增加曲学知识,我们邀请120余位专家学者对所选作品从思想内容、情感意趣、曲式特征、曲学史意义等方面逐篇进行了赏析,以飨读者。
本书取材于《陶文图录》,采用搨本,基本上保持原大,个别字经缩小。除硃书、墨书外,原则上不收摹本。 本书只收战国陶文或极少量的春秋陶文,兼收秦代陶文,并在秦代陶文的右上角加三角符号以示区别。 本书按《说文》部首编排。见于《说文》者,栏上附以篆书,栏下附以楷书;不见于《说文》者,仅附楷书,并尽可能地注出通用汉字。未能释出的字入附录。 部分字下附简要考释及首位考释者。異说附于其后以备参考。 每个字的正文和重要文字下的数字是指《陶文图录》的编号。如三 六一九 一,三是卷数,六一九是页码,一是指该页的个搨本。 每页下方栏外编总页码栏。 书后附索引。索引按笔画编排,字下的数字是本书的页码。
本书精选古今名联一多千首,分为名胜、题赠、喜庆、哀挽、行业、谐巧六个类别,对对联进行解释难点字词、解析典故等。 本书排列方式,名胜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布的《行政区划简册》顺序排列,各省、市、自治区按先省会后市、县排列。其余题赠、喜庆、哀挽、行业、谐巧等五类大体按撰联时代先后排列。 本书每联之后附一篇简要赏析文字,长短不拘。 名胜联对每个景点作扼要说明。同一景点而有几副对联时,只在副联文之后作景点介绍。 本书所选对联作者,除以字行者外,一律署本名。应对联只署答联者之名。 对于疑难词语及有关典故,在赏析文字中串讲讲或注释,难读字用汉语拼音注意。 本书使用简化字,可能产生歧义时酌情使用繁体字或异体字。 本书附“名联作者简介”。生平不详的作者不列入。 本书另附“对联
一局之长陈呈晖在“进步”的关键时刻,却遭遇多事之秋:自己较为信任的两个属下惹出了事端,一个贪污腐败,另一个道德败坏。伺机已久的副局长孙珀清不失时机,借此明里暗里地向他频频发难。这让他气恼之余不得不冥思苦想消除负面影响的举措…… 围绕着进步,众人如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自以为胜券在握,到头来却空梦一场;有的借机发力,谋走捷径,却终身陷困城;有的颠覆常规,不择手段,为自己换来的却是牢狱之灾;有的为报答知遇之恩,努力进取,怎奈踏错鼓点,惹出诸多可笑的麻烦;有的坚持原则,脚踏实地,因而水到渠成……进步成就了一些人美好的梦,也成为一些人内心长久的痛。 本书向读者生动地展现了关于“进步”的百态画卷,揭示了身处名利场的人们如何看待进步与怎样取得进步。我们为同道者慨叹之余,其中人物成
本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一株阆苑仙葩。自从曹雪芹大约在乾隆初年开始创作《红楼梦》以来①,到现在已经将近有两个半世纪的历史了,在这两个半世纪的《红楼梦》诞生和流传过程中,《红楼梦》经历了一个从被人们曲解到正确认识的曲折而坎坷的过程。它曾经被目为“淫书”、“谤书”,被列入禁书之列。但时间对于人们认识事物的美丑好坏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两个多世纪的时间对《红楼梦》终于起了根本性的作用,现在已经举世公认《红楼梦》是一部世界性的杰构了。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唐诗宋词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令人目迷,令人神醉。《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共选取了唐诗1000余篇,宋词700余首。这些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历经千年而传唱不衰,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本辞典邀请了200余位专家学者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精彩赏析,以便提高广大读者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鉴赏能力。
基本信息 书名: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作者: 周啸天 开本: *: 58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2-01-01 书号: 9787801037411 印刷时间: 出版社: 商务国际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目录 凡例 前言 篇目 正文 附录 诗人小传 诗经楚辞书目 名句索引 诗经十五国风地域图 楚辞地理总图 一、本辞典共收录作品372篇,其中包括《诗经))305篇,《楚辞章句》所收楚辞65篇,又据《楚辞集注》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