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语辞辞典》收录唐宋金元明间诗、词、曲、剧中的常用特殊词语,总近2000条。汇集了《诗词曲语辞汇释》《诗词曲语辞例释》的全部条目以及《诗词曲语辞集释》的部分精选条目,详引例证,解释词义与用法,兼谈其流变与演化,是阅读、理解相关文学作品的重要工具书。
《中华名言大辞典》的前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秦牧主编的《实用名言大辞典》。这次的书稿在原书基础上,新增了大量词条,共收录约30000条名言。本书“篇”这一级按内容分类排列,以自然——人生——社会——文化为序分为四篇;“篇”下分“章”,共28章;“章”下分“节”,共183节。本词典具有立目精当、视域宽广、词条齐全、引文准确、出处详尽、结构新颖、排序合理、内容与时俱进等特点。附录还新增了“中华文化典籍博览”,参照《四库全书》的做法,力图用小的篇幅把中华文化经典的粗略轮廓勾画出来。
《中国古代名句鉴赏辞典》精选中国从先秦到晚清的经典著作中的名句四千四百余条,涉及经典文献、诗文名篇、小说戏剧、笔记杂著等著作,广泛而全面。本辞典按意义分类,共分20篇,每一篇分若干小目,同一小目下的条目以首字的汉语拼音顺序为序。所收名句涉及政治、哲学、法律、经济、军事、伦理、文学、教育、艺术、人生、养生、自然、科技等各方面内容,是一部既可查检、又可阅读、欣赏的知识性工具书。
《中国美术大辞典》是在1987年12月初版的《中国美术辞典》基础上修订、增补、重新编纂完成的。编纂工作自1998年春正式启动,各方作者爬罗剔抉、补苴罅漏;不断地改错、补缺、更新、置换、扩充图片。如今重新编成的《中国美术大辞典》涵盖了中国美术领域的各个方面,总篇?稍?础吨泄?朗醮堑洹返木糯笱Э剖?竺爬?816条160余万字扩充为十大学科十一大门类(通用名词术语、绘画、版画、书法、篆刻、少数民族美术、工艺美术、建筑艺术、陶瓷艺术、青铜艺术、雕塑等)7130余条200余万字。作为该书主体之一的中国绘画部分,收词2200条,囊括了自先秦至现代的各类美术知识,释文史料翔实,又增添了漫画、岩画、年画和西方艺术设计等内容。
《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是其中的唐诗一册。为了嘉惠读者,推陈出新,延续拓展,上海辞书出版社以《唐诗鉴赏辞典》为代表的文学鉴赏辞典的风格和品牌,乃以三百为数,远绍《诗经》三百篇的传统,近承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酌其他选本,不用体式分类,唯取佳作入选,以唐诗、宋词、元曲各出一册,展示中国韵文的*之作;又请国内有关研究名家撰写精美赏析文章,解释历史背景,以先进文艺理念讲解艺术特色,评论文学成就。
本书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创意编写,在字例的挑选、注音、研习、书写等方面均力求规范合理,充分体现以科学的艺术视觉和审美法度精选范字。 本书搜集了3000多年前殷商王武丁复兴时期的甲骨文字、钟鼎文字,挖掘提炼出象形文字的造字规律,着力展示上古人创造文字的原始字根与现在常用字的偏旁部首组合规律。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古典诗词比兴转义大词典》由国学大师傅璇琮领衔,与著名学者艾荫范、刘继才主编,1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编纂。该词典历经断续三十余个春秋,累计时间达十年之久,凝聚了前后四代人心血。 编写出版《比兴大词典》是一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出版工程,该词典收入词目1500余条,全书150余万字,词条涉及了诗、词、曲、赋、文等诸多领域。这是我国系统研究总结古典诗词比兴转义手法的大型工具书,传承了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全书收录了现代各种大型辞书中所没有的部分新词条,极大丰富了当代辞书的内涵,可有效地解决阅读古代诗文时遇到的语言问题。一般辞书对有些词目,只对其本义、引申义有诠释,而对比兴、象征、暗示义等到则不作介绍。以及列举大量可供品鉴的诗词语例,所以兼有词典、字典和类
诗词名句是中华艺术园地中的瑰宝,它将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让读者能从精深的诗句中得到文化、艺术和思想上的陶冶。全书共收录历代诗词名家的2000多条名句,大多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绝句佳句。所涉内容自先秦到清末,重点在儒家经典、前四史及历代著名作家的诗文集。内容涉及哲学、伦理、政法、经济、文学、语言、艺术、教育、自然等各方面的内容。可供古典文学、文艺工作者、大中学生及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广大读者使用。
《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据说既是一部小说,又是一部历史书。真正读懂它的人极少,就连有的“红学”大家都认为:“这书在中国文坛上是个‘梦魇’,你越研究便越觉得糊涂。”尽管如此,在中国,读《红楼梦》的人还是不少,因为“研究”它的人不多。 本词典是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以程伟元乾隆壬子(1792年)活字本作底本”的1964年2月第3版为底本(简称64版),因为它的前八十回和《脂砚斋全评石头记》(以戚序本为底本的八十回本)内容很相近,文字差异也不太大;也参照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庚辰本为底本”的1982年3月第1版的版本(简称82版)。64版和82版有的段落文字差别较大,凡64版中无而82版中有的方言、古僻字、难解词,在编入本词典时均用“▲”标出。 各条目的字词后面均加了注音,注音后即为注释。凡楷体字均是引用的《红楼
本书原则上参照《中华大字典》部首编排法编排。本书採用繁體字,故如首文 范 是姓氏之 范 中,非 模范 之一 范 的简化字 范 、 范 分列。古碑帖中的異體字,本书原则上收録在正體首文下,如: 游 、 遊 ,本书原则上收録在 游 字首文下。 徘 , 徘徊 之 徘 ; 俳 , 俳優 、 瘖俳 之 俳 ,亦可舆 俳 字通。 徘 、 俳 原为两字。古代书家笔下常以 俳 用作 徘徊 之 徘 。本书则按原帖文義,確定归属。古本《千字文》中 夫唱婦随 ,一般均书作 唱 ,而清梁同书书作 倡 《倪宽赞》中 倪 ,书作 兒 ,本书按直观方法,收在 倡 , 倪 字首文下。本书为艺术类工具书,所收资料以優秀碑帖的影印本为限。前人所编的如《楷法溯源》等雙钩,重行临摹后刻版的类书中字,由于失真,故事律不收。
基本信息 书名: 元曲鉴赏辞典(新1版) 作者: 蒋星煜 开本: *: 96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4-08-01 书号: 9787532641482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目录 出版说明 凡例 新一版序 前言 篇目表 正文 附 录 作家年表 元曲书目 元杂剧关目 名句索引 元曲释词简编 读曲常识 元北曲谱简编 元杂剧一览表
一局之长陈呈晖在“进步”的关键时刻,却遭遇多事之秋:自己较为信任的两个属下惹出了事端,一个贪污腐败,另一个道德败坏。伺机已久的副局长孙珀清不失时机,借此明里暗里地向他频频发难。这让他气恼之余不得不冥思苦想消除负面影响的举措…… 围绕着进步,众人如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自以为胜券在握,到头来却空梦一场;有的借机发力,谋走捷径,却终身陷困城;有的颠覆常规,不择手段,为自己换来的却是牢狱之灾;有的为报答知遇之恩,努力进取,怎奈踏错鼓点,惹出诸多可笑的麻烦;有的坚持原则,脚踏实地,因而水到渠成……进步成就了一些人美好的梦,也成为一些人内心长久的痛。 本书向读者生动地展现了关于“进步”的百态画卷,揭示了身处名利场的人们如何看待进步与怎样取得进步。我们为同道者慨叹之余,其中人物成
本书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经典鉴赏系列的一种。本系列秉着传统文本现代赏析的宗旨,力图以深入浅出的解读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典。《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集体编纂的著作,以儒、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墨、法、兵众家学说,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为杂家的代表著作。其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的批判性的总结,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本书共设文本篇、寓言篇、名句篇三部分。其中文本篇又由正文、注释、鉴赏三部分组成。正文部分从《吕氏春秋》原有的160篇中精选了50篇思想意义突出、完整及较有代表性的篇目,基本涵盖了儒、墨、道、法、名、阴阳、兵、农等九流十家的作品,以体现《吕氏春秋》的杂家性质。因此,本书保留了《吕氏春秋》的精华和风貌。而原文、注释、
《新编书法字典》全套共五册,分别为《新编楷书字典》、《新编行书字典》、《新编草书字典》、《新编隶书字典》、《新编篆书字典》。该套字典在我社已出版的《历代名家五体书法字典》的基础上进行了增补,力求将更多的名家范字提供给广大喜爱书法的朋友。本套字典精选了正、草、隶、篆、行五体历代名碑、名帖的范字,上迄甲骨文、金文,历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康、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各代,下至解放后的现代名家沙孟海、沈尹默等,可谓收罗广泛,应有尽有。 本套字典编辑思路明确,每册各收录字头三千条,范字两万余,在字典末尾还附有五体历代名家、名碑介绍,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古典资料库,而且该套字典制作精良、价格低廉,是普通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一套工具书。
本书是针对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编写的毕业设计(论文)工具书。书中用通俗简明的语言系统地叙述了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没计的基本程序,内容包括: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毕业设计的选题,资料的收集,毕业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编写,毕业论文答辩的方法与技巧,成绩评定以及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精选等。书中的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均选自往届学生的论文实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书中针对各部分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评,力争为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和指导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典型性、示范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开拓创新型人才。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毕业设计时使用,对其他工科专业学生和从事计算机
本书是一本介绍中国文学的大辞典。
毛汉华、汤春发先生的《诗词同义类聚词典》是一部专为古典诗词爱好者服务的工具书,主要收录古诗词中具有借代义、比喻义和来自成语典故的代用语,供写作旧体诗词用词时使用,亦可供阅读旧体诗词时查阅难以理解的代用语义作参考。全书收13000余条词语,按意义分为天宇、地舆等30大类,每大类下又分若干小部,如“天宇”类下分为“太阳”“月亮”“星辰”“天空”四部,因此这四部之下所收的词条,都具有同义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的语境下代用。词条下又包含注音、平仄、释义、引例、互见等释文,方便读者正确选用这些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