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的土壤里,植物为什么能存活?蚂蚁为什么会在巢穴里种真菌?鲸吃虾时怎么剥壳?不洗手或勤洗手,都容易让人生病?身材的胖瘦,与肠胃微生物群落有关?细菌可以改变人的心情? 借助大量生动的实例,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马克-安德烈 瑟罗斯在书中讨论了微生物共生,向我们展现了微生物如何在动植物体内生活,帮助它们完成各种时常关乎性命的任务,以及微生物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文化。我们会发现,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不仅仅与疾病或物质腐烂有关,还秘密地参与构造了植物、动物和文明。
本书介绍了微生物菌群生态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微生物菌群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具体内容包括微生态平衡含义,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肠道菌群与代谢类疾病、消化类疾病、神经类疾病、人体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并着重阐述了益生菌的重要性、作用机理等内容。本书适合医学专业人员、公共卫生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本书采用我国最新公布的,全球通用的真菌命名法规和《真菌词典》第十版为依据,这与我国过去多采用的真菌分类系统完全不同。本书首先选用了中国《菌物学报》中,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发表的优秀文章为参考,如《中国药用真菌名录及部分名称的修订》《中国食用菌名录》《中国濒危的多孔菌》等及其他有关的书籍、文献资料,对原江西经十多年野外调查采集的数千余号标本所发表的种类和近些年来用旧版系统发表的种类,进行修订更新研究,经六年的汇编,已按新法规整理出江西大型真菌计2门5纲14目64科169属522种。逐一对比定位描述,核查排序后编写成《江西大型真菌》一书。本书可供农、林、环保、卫生防疫部门以及真菌、食药用真菌研究、教学和科普等诸多方面提供依据和参考。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