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炎症:食物、微生物和疾病的故事
    •   ( 13332 条评论 )
    • [美]希尔帕·拉维拉Shilpa Ravella) /2024-11-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这是一本有关 炎症 的百科全书。 自医学产生之时,发炎便作为人类最早认识的医学症状之一,它是人体抵御微生物、外界物质及感染的自然反应。过去,我们在面对外部侵扰时,主要依赖体内免疫系统的自然防御或借助抗炎药物的辅助。然而,今日医学领域面临着一项新的挑战,即许多炎症难以被察觉且无法通过常规手段被检测,这类炎症被称为 隐性炎症 。尽管 隐性炎症 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但其与心脏病、癌症、糖尿病、肥胖、神经退化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其潜在的威胁已不容忽视。本书作者通过深入探讨体内细胞的运作机制,对现代医学面临的这一重大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使读者对炎症的本质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与此同时,通过作者环环相扣的历史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上关于炎症的研究历程。最终,基于古往今来对炎症的各种

    • ¥49.7 ¥69 折扣:7.2折
    • 行走在非洲丛林(青少年科学素养文库新版)
    •   ( 205 条评论 )
    • [德]阿尔伯特·史怀哲 /2023-03-0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行走在非洲丛林》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非洲圣人 阿尔伯特 史怀哲在20世纪前期于赤道非洲地区行医的见闻杂记,具有自传性质,书中对中非的自然景观、社会风俗、人文面貌以及当地原住民的生活、病痛及医治情况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河马是人们在非洲行船时蕞危险的敌人;非洲丛林树木茂盛,但木材贸易却因伐木的困难而受到阻碍;在 勤劳的 欧洲人眼中,非洲原住民是 懒惰的 ,因为他们很少以赚钱为目的进行劳动,而这只是由于非洲人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 这本书既是史怀哲的生活记录,也是中非的民族志,它会使你如亲临其境一般,感受到当地生活的奥妙。

    • ¥43.2 ¥59 折扣:7.3折
    • 考试脑科学(漫画版)
    •   ( 315 条评论 )
    • [日]池谷裕二 /2024-10-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记忆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高效运用知识?如何才能获得学习动机?本书为 考试脑科学 系列的漫画版,书中精选了 考试脑科学 系列中关于记忆与学习方法相关的内容,以趣味漫画的形式呈现了大脑在学习、记忆、动机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原理与机制,讲述了 狮子记忆法 行动兴奋 等通过 欺骗大脑 实现高效学习的方法,并增补了 激发学习动机 打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考前注意事项与技巧 等新内容。 本书可作为学生和职员复习备考的指导,也可作为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 高效学习法 指南。

    • ¥38.3 ¥49.8 折扣:7.7折
    • 生命是什么 (外一种:心灵与物质)(世界科普名著译丛)
    •   ( 989 条评论 )
    • 薛定谔 /2021-09-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包括薛定谔的两篇著名演讲,是20世纪有影响的科学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生命是什么?》用物理学的观念探讨了生物体遗传现象的本质,对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产生了很大影响。《心灵与物质》结合东西方的古代哲学思想,探讨了意识在生命演化中的位置,以及心灵在道德中的角色。

    • ¥33.1 ¥46 折扣:7.2折
    • 物种入侵 两次文津奖得主、实力派科普作家冉浩新作 一部关于入侵物种的纸上纪录片 自然科普 中信出版社
    •   ( 646 条评论 )
    • 冉浩 /2023-04-01/ 中信出版社
    • 这是一些来自异国他乡的生物,它们就在我们的周围。夏季夜市里被追捧的小龙虾在大约100nian前进入中国,一方面作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另一方面则成为生态系统中面目可憎的入侵者;看起来非常可爱的小兔子进入澳大利亚大陆的生态环境中,引发了有史以来严重的生物入侵事件之一;家猫跟随海员们来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群岛的某个特有鹿鼠的种群只因被带上岛的一只猫而整体灭绝;绿色植物并不一定意味着好的生态,大片的绿色同样可以是生态的荒漠 在全世界范围内,经由人类携带、大宗货物交易、交通工具携带等途径,原本定居本地的物种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入侵之地的不速之客。它们或者寄隅一角,安于现状,或者反客为主,在新的环境中胡作非为。生物入侵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普通人似乎毫无察觉。实际上,一些城

    • ¥48.9 ¥69 折扣:7.1折
    • 树的呼吸 世界知名的森林守护人、《树的秘密生命》作者彼得·渥雷本全新力作!感受森林的一呼一吸,向树木学习如何生活。中信出
    •   ( 264 条评论 )
    • 彼得?渥雷本 /2023-11-23/ 中信出版社
    • 彼得 渥雷本是德国知名森林学家和科普作家,长年致力于环境保护事业。这本《树的呼吸》是他较新一部作品。作者根据自己在德国从事林业工作的经验,介绍了树木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特点,并揭露了现代林业经济的弊病和对森林生态造成的破坏,以及这些事实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全书分为 树的智慧 林业的无知 未来森林 三章。第一章 树的智慧 主要讲述的便是树木为了生存所发展出的能力与智慧。树木面对自然环境不是束手无策的:它们将上万年来积累的经验存储在种子里,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还会通过树根识别自己的亲友,为彼此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携手调节区域气候,以便整个族群的茁壮生长,哪怕是面对气候变暖,森林也展示了一定的应对之道。 第二章 林业的无知 主要以德国林业为对象,揭露了林业(人类)对森林(树木)的自主性的忽视

    • ¥35.3 ¥49.8 折扣:7.1折
    • 雌激素 关于情绪、陪伴与爱 玛蒂·哈兹尔顿 以激素智慧正面拥抱女性生物学优势 当当网正版书籍
    •   ( 145 条评论 )
    • [美]玛蒂·哈兹尔顿Martie Haselton) /2024-10-16/ 中信出版社
    • 在这部打破范式的作品中,激素周期学者玛蒂 哈兹尔顿揭示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物过程,并提出 激素智慧 这种对女性身体和思想的新理解。作者用确凿的证据告诉我们:雌激素是女性智慧和适应性力量的来源,而不是女性情绪化和非理性的元凶。 ※ 许多女性的不安全感,都源于对身体了解得不够。 在文化传统中,女性一直因 激素分泌水平 在公共生活领域受到非难,人们指责激素水平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情绪不稳定,女性容易变得冲动、不理智,甚至喜怒无常、头脑混乱。 ※ 这本书从科学视角阐释了为何女性不应该被描绘成受激素支配的非理性对象。 雌激素不仅在女性体内扮演着协调员的关键角色,还在情绪调节、社交互动和决策过程中有着积极的影响。最新研究表明,雌激素通过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微妙地调节我们对环境的感知和反应。 ※ 哈

    • ¥41.8 ¥59 折扣:7.1折
    • 第一推动丛书生命系列:狂热的追求
    •   ( 559 条评论 )
    • 【英】弗朗西斯·克里克 /2020-09-01/ 湖南科技出版社
    • 本书是诺贝尔奖得主弗朗西斯 克里克的自传。在这本书中,克里克记录了那些激动人心的岁月里他所参与的科学工作,主要笔墨集中在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到1966年破译遗传密码的这段时间。克里克记录了他看来具有普遍教益的科研经历,关于如何做研究,如何避免错误。从那些失败的故事里更能感受到一位伟大科学家的思考和坚持。

    • ¥34.6 ¥48 折扣:7.2折
    • 生命的时钟 生物学入门探索指南 刘锐 著 评估A+学科 内容源自《生命科学简史》双院院士推荐 生命科学 生物学科普 当当
    •   ( 19 条评论 )
    • 刘锐 /2024-12-25/ 中信出版社
    • *为什么要学点儿生物学?从进化的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与世界上的所有物种有着共同的远古祖先,我们的基因由同一套三联体密码构成。我们排除万难地生活与繁殖,才有今日的生命。 2400年前,实证科学将正确的理论从原先愚昧的认识中解放出来,生物学由此萌芽。这本书带你从公元前5世纪的生物学起源,一路狂奔到现代基因编辑的奇迹,涵盖进化、发育、遗传、基因、微生物、环境与人类等生物学核心主题,勾勒出一条清晰的生物学研究脉络,帮助读者构建起一个跨越2000年,贯通生命科学史的知识体系。 在历史的时间线上细数生物学领域的风云人物和他们的辉煌成就,为我们提供了发现万物之理的整体视角。一场跨越千年的人体解剖学接力,开启了人类对于生命的直观探索;三代基因编辑工具历经50余年的艰难进化,终于在21世纪打开了操纵人类基因的奇迹

    • ¥34.7 ¥49 折扣:7.1折
    • 生命的边界
    •   ( 245 条评论 )
    • 卡尔·齐默 /2023-04-11/ 中信出版社
    • 何谓生命?怎样就算 活着 ?这或许是生命科学领域复杂、z具哲学性的问题之一。尽管人类对生命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 生命的边界在哪里? 这个问题仍然处于一个模糊的灰色地带。如果你把这些问题抛出给一名生物学家,谈话有时就会变得相当 尴尬 。病毒算有生命吗?一个处于高度昏迷状态,已经不可能再恢复意识的人还算活着吗?科学家用一个细胞创造出来的,有神经活动的迷你版大脑呢? 除了生死之间的模糊地带,生命的边界还体现在另外两个维度:通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地球上的生命将其生存能力拓展到了怎样的极限?火山口等环境中,甚至其他星球上存在生命吗? 在《生命的边界》中,科学作家卡尔 齐默用诗意的语言,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往到当代,从日常现象到前沿科学,引领读者多角度地探寻生命的边界和极限:走进科学实验室,目睹

    • ¥48.1 ¥68 折扣:7.1折
    • 万物的声音 听植物生长、花叶翻动,用耳朵感受世界的喧嚣和骚动 卡斯珀·亨德森 著 《看不见的森林》作者推荐 当当网正版书
    •   ( 61 条评论 )
    • 卡斯珀·亨德森Caspar Henderson) /2024-08-27/ 中信出版社
    • 声音,以无形但不可忽略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世界。 营火的噼啪声、黑胶唱片的嘶嘶声、酒从瓶子里倒出来时的咕咚声 这些作者最喜欢的几个声音。在这本书中,亨德森邀请读者和他一起,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所有令人惊讶的声音。 植物生长,花叶翻动,所有生长和衰退都会引起声音的扰动。同时,人的一切活动也几乎都会产生声音。这些声音此起彼伏,互相淹没和吞噬,充满宇宙的角角落落。 从宇宙起源到万籁俱寂,声音于包括我们的所有生物来说,是陪伴,是见证,但有时也是困扰。它塑造了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世界,也受到我们的支配和利用。我们用声音传递沟通所需的信息,用美好的音乐感知万物之美或治愈心灵的创伤,用监听器发现可能破坏环境的人类活动。 这里有地球的声音,宇宙中的声音,自然的声音,人类的声音,我们创造的音乐

    • ¥48.9 ¥69 折扣:7.1折
    • 雄激素 关于冒险、竞争与赢 卡罗尔·胡文 著 正视性别差异背后的科学真相 当当网正版书籍
    •   ( 100 条评论 )
    • [美]卡罗尔·胡文Carole Hooven) /2024-10-16/ 中信出版社
    • 睾酮究竟是如何影响人类身体、大脑和行为的? 为什么男性总体上比女性更强壮、更高、更快? 是睾酮影响了男孩的大脑,让男孩做出典型的男性化行为吗? 睾酮水平越高,运动表现就越好?高浓度的睾酮真的能给人们带来运动优势吗? 男性和女性身上都存在攻击性行为,但睾酮主导的攻击性有何不同? 人类进化生物学家卡罗尔 胡文揭示了长久以来围绕睾酮的迷思与文化成见,阐明了它对人类性别和性行为、体能、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诸多层面的深远影响。在这本引人入胜且易于理解的科普著作中,她详细介绍了当前已知的科学证据,以表明睾酮如何在我们观察到的性别差异中发挥重要作用。 自古以来, 男性气质 或 男子气概 的起源问题不断激发着人们的想象、研究与争论。其中,睾酮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千百年来,人类一直痴迷于鉴别并操控

    • ¥41.8 ¥59 折扣:7.1折
    •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寄生生物如何操纵人类与社会(我们的大脑真的由自己作主吗?潜入隐形寄生世界,挖掘人类社会背后的隐秘真相
    •   ( 731 条评论 )
    • [美] 凯瑟琳·麦考利夫 著,理想国 出品 /2022-05-01/ 山西教育出版社
    • ◆ 老鼠被寄生后主动靠近猫? ◆ 被寄生的鱼儿故意吸引天敌注意,毫无反抗被吃掉? ◆ 你可能变成寄生生物的私人保镖、保姆、司机和仆人? ◆ 寄生使我们对陌生外来群体产生更多排斥,导致偏见、仇视、种族主义? ◆ 我们的思想真的由自己做主吗? 寄生生物与宿主已经彼此纠缠斗争了数十亿年。 这些 隐形 的寄生生物是现实世界的魔术师、巫师、脑外科手术大师。它们能够操纵不同的宿主做出大量反常行为:将自己暴露在天敌的视野内,以各种方式牺牲自己,甚至改变自身性别,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不择手段完成自身的进化。 蚂蚁、蜜蜂、老鼠、猫、狗 甚至人类,都处在寄生生物的操纵之下。由宠物传给我们的寄生虫,很可能使我们性情大变,让我们变得鲁莽、冲动甚至精神失常。 在文化层面上,因循守旧、集体主义、政治保守、重视公共卫生

    • ¥44.2 ¥59 折扣:7.5折
    • 伟大的生命之树:地球生命进化全景图(科学新视角丛书)
    •   ( 12 条评论 )
    • /2025-01-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生命之树是存在于许多古老文明中的概念,而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赋予其所有物种通过它相互关联的现代含义。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革新,使得生物多样性的 登月计划 构建包含约230万个已命名物种的完整的生命之树得以完成。本书回顾了生命之树概念的发展,结合最新的图解系统进化关系树的构建方法,阐释了生命之树在药物研发、疾病治疗、作物改良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强调生命之树的教育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 ¥46.8 ¥65 折扣:7.2折
    • 基因机器
    •   ( 247 条评论 )
    • 【英】文奇·拉马克里希南何其欣 译 /2022-07-01/ 湖南科技出版社
    • 核糖体就像生命编码的中央处理器,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关键所在。作为破译蛋白质翻译的关键人物之一,诺贝尔奖得主拉马克里希南秉承《双螺旋》的叙事传统,在《基因机器》中坦诚地展现了解析核糖体的竞赛:经历磨合与不断重启,遭遇针锋相对的对手和激烈的竞争,偶尔会产生偏差和误解,但终走向深刻而强大的真理。 作为一个印度移民、半路转道生物领域的物理学家,拉马克里希南以他 局外人 的视角,讲出了一个既靠天赋也靠运气并后取得成功的精彩故事。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对事实的陈述,也深度剖析了科学家在求索道路上感性的一面。

    • ¥49 ¥68 折扣:7.2折
    • 中国珍稀濒危海洋生物——鸟类卷
    •   ( 41 条评论 )
    • 李荔 /2024-01-17/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中国有着约1.8万千米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海洋和海岸生态系,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迄今中国海洋生物共记录到28000余种,约占世界已知海洋生物生物总数的11%,而且其中许多是中国特有种或世界珍稀生物。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压力和威胁持续增大,海洋生物生存状态堪忧。本书是 中国珍稀濒危海洋生物 科普丛书中的一本,介绍了中国珍稀濒危海洋鸟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濒危等级、保护措施等内容。希望通过本书能增强社会公众对我国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保护意识。

    • ¥33.6 ¥39.8 折扣:8.4折
    • 英汉对照分子生物学导论((美)西尔维恩·W. 勒潘)(第三版)
    •   ( 15 条评论 )
    • (美)西尔维恩·勒潘王勇齐向辉 编著 /2024-07-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教材内容涵盖分子生物学的中心问题,即DNA复制、转录、翻译和重组。从该领域的基本内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开始,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上述主题,使读者能贯通现代知识体系,从而深入理解这些过程是如何进行调控并创造出我们称之为 生命 的动态系统的。新版新增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亲子鉴定为实例介绍分子生物学科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几种基因编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元件。教材使用简洁的语言和详尽的插图来强化双语教学。书中通过嵌入二维码的方式配备了英语课文、单词表音频录音以及彩图,由此进一步强化双语教学目标。二维码内容还包含一些重要的实验技术双语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分子生物学知识与课外学习活动联系起来。课程授课老师还可通过化工教育网(www.cipedu.com.cn)注册下载课件等教学资源。本教材

    • ¥45.4 ¥59 折扣:7.7折
    • 中国珍稀濒危海洋生物——鱼类与爬行动物卷
    •   ( 48 条评论 )
    • 李军 /2024-01-17/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中国有着约1.8万千米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海洋和海岸生态系,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迄今中国海洋生物共记录到28000余种,约占世界已知海洋生物生物总数的11%,而且其中许多是中国特有种或世界珍稀生物。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压力和威胁持续增大,海洋生物生存状态堪忧。本书是 中国珍稀濒危海洋生物 科普丛书中的一本,介绍了中国珍稀濒危海洋鱼类和爬行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濒危等级、保护措施等内容。希望通过本书能增强社会公众对我国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保护意识。

    • ¥33.6 ¥39.8 折扣:8.4折
    • 法布尔传(世界名人传记)
    •   ( 73 条评论 )
    • Georges Victor Legros /2016-08-01/ 商务印书馆
    • 让-亨利 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有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一生清贫而勤奋。他的著作《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科学百科,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在法国乃至世界自然科学史与文学目前都占有重要地位,法布尔也被世人称为 昆虫界的荷马 昆虫界的维吉尔 乔治-维克托 勒格罗博士是法布尔忠实的门生兼挚友,曾长期陪伴法布尔至其生命很后时光。作者对法布尔的认识全面、真实,且传记所依据资料均属一手, 我主要是听他讲,动员他的思绪,唤起他对同时代人的回忆或者对过去学生的印象,对证据加以确认,同时收集他的手稿,利用有幸得来的他的书信。 此书的初稿在法布尔在世时完成,由法布尔作序。法布尔在序中写到: 所以(勒格罗)就在我身旁复原了我曾经长期注视的那个世界,把我的方法、思想以及著作和发现压缩在一部感人的传略

    • ¥49 ¥68 折扣:7.2折
    • 亲生命性
    •   ( 113 条评论 )
    • 爱德华·威尔逊 /2024-04-12/ 中信出版社
    • 人类时常忘记自己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又时常想要亲近更加自然的环境,被其他缤纷的生命所深深吸引。 威尔逊认为,我们对生命的天然亲近感是人性的本质,正是这种亲近生命的倾向,支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编织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威尔逊从切身经历出发,记录了他对自然的核心探索。从游荡在亚拉巴马州的森林,到深入苏里南和新几内亚的热带雨林,从儿时对巨蛇的幻想到确立研究蚂蚁和其他社会性昆虫,这些奇妙的经历和知识积累极大丰富了他对自然的领悟,也激发了人们对一个正在迅速消失的自然世界的惊奇和热爱。 这本富有诗意、发人深省的关于 亲近生命 的著作,不仅是一位野外生物学家对自然的深切回应,也是对保护伦理的雄辩陈述。威尔逊指出,我们对其他有机体的理解越深刻,就越重视它们的价值。人类与其他生命的特殊关系,让我

    • ¥42.3 ¥59.8 折扣:7.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