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炎症:食物、微生物和疾病的故事
    •   ( 13332 条评论 )
    • [美]希尔帕·拉维拉Shilpa Ravella) /2024-11-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这是一本有关 炎症 的百科全书。 自医学产生之时,发炎便作为人类最早认识的医学症状之一,它是人体抵御微生物、外界物质及感染的自然反应。过去,我们在面对外部侵扰时,主要依赖体内免疫系统的自然防御或借助抗炎药物的辅助。然而,今日医学领域面临着一项新的挑战,即许多炎症难以被察觉且无法通过常规手段被检测,这类炎症被称为 隐性炎症 。尽管 隐性炎症 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但其与心脏病、癌症、糖尿病、肥胖、神经退化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其潜在的威胁已不容忽视。本书作者通过深入探讨体内细胞的运作机制,对现代医学面临的这一重大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使读者对炎症的本质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与此同时,通过作者环环相扣的历史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上关于炎症的研究历程。最终,基于古往今来对炎症的各种

    • ¥49.7 ¥69 折扣:7.2折
    • 细胞传《癌症传》《基因传》作者悉达多·穆克吉 著 普利策奖得主 医学史 生命科学 科普细胞健康 当当网正版书籍
    •   ( 793 条评论 )
    • 悉达多·穆克吉 /2024-10-09/ 中信出版社
    • 从基因世纪到细胞世纪 探索医学和新人类的无限可能 我们的外表千差万别,生活经历各有不同,但构成我们生命的,是同样的基本单元 细胞。在我们的身体里,细胞协作、守护、防御、修复、再生;当细胞功能出现障碍,稳态遭到破坏,身体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而我们对更好自我的追求,或许也有赖于对细胞之歌的理解。 讲述发现细胞和细胞作用的故事,也是在回顾人类自我探索的历程。其实,细胞进入我们的视野只有几个世纪,但如今,人类已经初具操控细胞的能力,尽管仍不完备,但已能让我们憧憬未来的医学,以及可能由此诞生的新型人类。 在普利策奖得主、细胞生物学家与医生悉达多 穆克吉笔下,探究细胞的历程与科学家、医生、患者的人生经历融合在了一起。从发现细胞、了解细胞到利用细胞进行治疗,在伤痛与希望的交织中,经历了百转千回

    • ¥63.4 ¥88 折扣:7.2折
    • 生命是什么 (外一种:心灵与物质)(世界科普名著译丛)
    •   ( 989 条评论 )
    • 薛定谔 /2021-09-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包括薛定谔的两篇著名演讲,是20世纪有影响的科学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生命是什么?》用物理学的观念探讨了生物体遗传现象的本质,对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产生了很大影响。《心灵与物质》结合东西方的古代哲学思想,探讨了意识在生命演化中的位置,以及心灵在道德中的角色。

    • ¥33.1 ¥46 折扣:7.2折
    • 物种入侵 两次文津奖得主、实力派科普作家冉浩新作 一部关于入侵物种的纸上纪录片 自然科普 中信出版社
    •   ( 646 条评论 )
    • 冉浩 /2023-04-01/ 中信出版社
    • 这是一些来自异国他乡的生物,它们就在我们的周围。夏季夜市里被追捧的小龙虾在大约100nian前进入中国,一方面作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另一方面则成为生态系统中面目可憎的入侵者;看起来非常可爱的小兔子进入澳大利亚大陆的生态环境中,引发了有史以来严重的生物入侵事件之一;家猫跟随海员们来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群岛的某个特有鹿鼠的种群只因被带上岛的一只猫而整体灭绝;绿色植物并不一定意味着好的生态,大片的绿色同样可以是生态的荒漠 在全世界范围内,经由人类携带、大宗货物交易、交通工具携带等途径,原本定居本地的物种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入侵之地的不速之客。它们或者寄隅一角,安于现状,或者反客为主,在新的环境中胡作非为。生物入侵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普通人似乎毫无察觉。实际上,一些城

    • ¥48.9 ¥69 折扣:7.1折
    • 第一推动丛书生命系列:狂热的追求
    •   ( 559 条评论 )
    • 【英】弗朗西斯·克里克 /2020-09-01/ 湖南科技出版社
    • 本书是诺贝尔奖得主弗朗西斯 克里克的自传。在这本书中,克里克记录了那些激动人心的岁月里他所参与的科学工作,主要笔墨集中在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到1966年破译遗传密码的这段时间。克里克记录了他看来具有普遍教益的科研经历,关于如何做研究,如何避免错误。从那些失败的故事里更能感受到一位伟大科学家的思考和坚持。

    • ¥34.6 ¥48 折扣:7.2折
    • 神奇的连接组:你的大脑可以改变
    •   ( 516 条评论 )
    • [美]承现峻 /2022-09-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每个人都有一次生命,以及一颗大脑,伴随我们度过整个一生。而人生中所有重要的目标,归根结底都要从改变大脑开始。我们虽然有自然的改变机制,但它的局限性令人失望。除了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外,神经科学到底能不能为我们带来新的启发和技术,让我们改变大脑? 好消息是,连接组学带来了希望。作为连接组学的主要倡导者,普林斯顿大学神经科学家承现峻认为,连接组其实是由先天基因和后天经历共同塑造的。连接组理论相信,我们的连接组可以由我们的行为与思维来塑造。换言之,我们能够通过影响大脑的连接结构,来塑造我们的大脑。 在本书中,承现峻以生动的笔触介绍了连接组学、连接主义、基因对连接组的影响、如何找到连接组,以及如何利用关于连接组的一切发现去改造连接组。这些内容回答了,我们为何与众不同。同时,它们将

    • ¥61.4 ¥79.8 折扣:7.7折
    • 寻找大脑快乐分子:内啡肽发现简史
    •   ( 98 条评论 )
    • 杰夫·戈德堡Jeff Goldberg) /2024-08-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内啡肽是一组由脑下垂体分泌的神经调质类化学物质,是人们在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后,身体自发产生的 止痛剂 ,让人感到欣快满足和平静。内啡肽在情绪行为(包括焦虑、恐惧、紧张和愉快)的调节以及疼痛控制中有重要作用,与药物成瘾、跑步者兴奋、食欲控制、性反应以及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都密切相关。 然而内啡肽的发现传奇却要从1970年代苏格兰阿伯丁潮湿寒冷的猪肉屠宰场开始 1973年末,已经75岁从学校退休却仍然痴迷于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汉斯 科斯特利茨(Hans Kosterlitz)和他的学生约翰 休斯(John Hughes)在一个资金不足、默默无闻、拥挤不堪的实验室里度过了大部分时间。在研究猪的大脑时,两人发现了一种不会上瘾的麻醉性化学物质。如果他们能分离出人类体内的这种化学物质,也许他们就能找到帮助世界自我治愈的方法。 在《寻找大脑快

    • ¥50.3 ¥69.9 折扣:7.2折
    • 生命的边界
    •   ( 245 条评论 )
    • 卡尔·齐默 /2023-04-11/ 中信出版社
    • 何谓生命?怎样就算 活着 ?这或许是生命科学领域复杂、z具哲学性的问题之一。尽管人类对生命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 生命的边界在哪里? 这个问题仍然处于一个模糊的灰色地带。如果你把这些问题抛出给一名生物学家,谈话有时就会变得相当 尴尬 。病毒算有生命吗?一个处于高度昏迷状态,已经不可能再恢复意识的人还算活着吗?科学家用一个细胞创造出来的,有神经活动的迷你版大脑呢? 除了生死之间的模糊地带,生命的边界还体现在另外两个维度:通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地球上的生命将其生存能力拓展到了怎样的极限?火山口等环境中,甚至其他星球上存在生命吗? 在《生命的边界》中,科学作家卡尔 齐默用诗意的语言,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往到当代,从日常现象到前沿科学,引领读者多角度地探寻生命的边界和极限:走进科学实验室,目睹

    • ¥48.1 ¥68 折扣:7.1折
    • 前所未见的恐龙世界:还原真实的恐龙外貌
    •   ( 68 条评论 )
    • [英]迈克尔·J. 本顿Michael J. Benton) /2023-08-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本书重点讲述与分析了恐龙的外观 它们的颜色、图案和它们的皮肤覆盖物的性质。曾经,所有的恐龙都被认为都有鳞片或膜质骨板,就像现代爬行动物一样。本书将颠覆大众认知,首次展示一个关于恐龙世界的精确视角。在精美的艺术插图中,我们看到所有关于恐龙姿势、行为和外表的推断汇集在一起,使这些早已灭绝的物种 复活 了。这些艺术插图都基于最新的化石证据和世界各地学术机构中进行的前沿研究。本书适合对古生物、恐龙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138.4 ¥179.8 折扣:7.7折
    • 漫画生命进化史(全2册):恐龙帝国+昆虫星球(当当专享丛书元素个性鼠标垫,古生物学家苗德岁、托马斯·霍儿兹,恐龙专家邢立
    •   ( 1134 条评论 )
    • 金渡润 著 /2021-04-01/ 接力出版社
    • 本套丛书同出于韩国新锐科普漫画家金渡润之手。两本书以翔实、确凿的生物史实,辅以近2000幅搞笑漫画,和读者一起重返恐龙、昆虫世界,揭示恐龙、昆虫这两个大家族如何由简单到复杂、由种类稀少到人丁兴旺、由配角到主角的演变过程。同时,作者还引入多位恐龙、昆虫专家的前沿研究成果,与我们一起探讨关于恐龙、昆虫的诸多争议话题,涵盖古生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诸多领域,堪称恐龙和昆虫的知识盛宴。 《昆虫星球》内容简介 昆虫经历数次大灭绝仍能如此繁盛的秘诀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时候长出翅膀飞上天空的?科幻电影里的巨型昆虫有科学根据吗?原始昆虫是怎么表白的?夏天在你头顶聚会的飞虫到底在干什么?工蚁不繁衍后代是大公无私还是别有用心?有关昆虫的一切,本书都会告诉你。 本书作者集 生物怪才 绘画圣手 于一体

    • ¥102.9 ¥148 折扣:7折
    •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寄生生物如何操纵人类与社会(我们的大脑真的由自己作主吗?潜入隐形寄生世界,挖掘人类社会背后的隐秘真相
    •   ( 731 条评论 )
    • [美] 凯瑟琳·麦考利夫 著,理想国 出品 /2022-05-01/ 山西教育出版社
    • ◆ 老鼠被寄生后主动靠近猫? ◆ 被寄生的鱼儿故意吸引天敌注意,毫无反抗被吃掉? ◆ 你可能变成寄生生物的私人保镖、保姆、司机和仆人? ◆ 寄生使我们对陌生外来群体产生更多排斥,导致偏见、仇视、种族主义? ◆ 我们的思想真的由自己做主吗? 寄生生物与宿主已经彼此纠缠斗争了数十亿年。 这些 隐形 的寄生生物是现实世界的魔术师、巫师、脑外科手术大师。它们能够操纵不同的宿主做出大量反常行为:将自己暴露在天敌的视野内,以各种方式牺牲自己,甚至改变自身性别,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不择手段完成自身的进化。 蚂蚁、蜜蜂、老鼠、猫、狗 甚至人类,都处在寄生生物的操纵之下。由宠物传给我们的寄生虫,很可能使我们性情大变,让我们变得鲁莽、冲动甚至精神失常。 在文化层面上,因循守旧、集体主义、政治保守、重视公共卫生

    • ¥44.2 ¥59 折扣:7.5折
    • 昆虫星球(漫画生命进化史)
    •   ( 561 条评论 )
    • 金渡润 著 /2021-04-01/ 接力出版社
    • 昆虫经历数次大灭绝仍能如此繁盛的秘诀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时候长出翅膀飞上天空的?科幻电影里的巨型昆虫有科学根据吗?原始昆虫是怎么表白的?夏天在你头顶聚会的飞虫到底在干什么?工蚁不繁衍后代是大公无私还是别有用心?有关昆虫的一切,本书都会告诉你。 本书作者兼 生物怪才 绘画圣手 于一体,综合了多个前沿科研成果,以翔实、确凿的生物史实,辅以近1000幅搞笑漫画,和读者一起重走昆虫4亿年进化之路,历数昆虫走过的艰难历程,以及其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进化出的种种 奇葩 策略。

    • ¥52.9 ¥76 折扣:7折
    • 基因机器
    •   ( 247 条评论 )
    • 【英】文奇·拉马克里希南何其欣 译 /2022-07-01/ 湖南科技出版社
    • 核糖体就像生命编码的中央处理器,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关键所在。作为破译蛋白质翻译的关键人物之一,诺贝尔奖得主拉马克里希南秉承《双螺旋》的叙事传统,在《基因机器》中坦诚地展现了解析核糖体的竞赛:经历磨合与不断重启,遭遇针锋相对的对手和激烈的竞争,偶尔会产生偏差和误解,但终走向深刻而强大的真理。 作为一个印度移民、半路转道生物领域的物理学家,拉马克里希南以他 局外人 的视角,讲出了一个既靠天赋也靠运气并后取得成功的精彩故事。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对事实的陈述,也深度剖析了科学家在求索道路上感性的一面。

    • ¥49 ¥68 折扣:7.2折
    • 亲生命性
    •   ( 113 条评论 )
    • 爱德华·威尔逊 /2024-04-12/ 中信出版社
    • 人类时常忘记自己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又时常想要亲近更加自然的环境,被其他缤纷的生命所深深吸引。 威尔逊认为,我们对生命的天然亲近感是人性的本质,正是这种亲近生命的倾向,支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编织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威尔逊从切身经历出发,记录了他对自然的核心探索。从游荡在亚拉巴马州的森林,到深入苏里南和新几内亚的热带雨林,从儿时对巨蛇的幻想到确立研究蚂蚁和其他社会性昆虫,这些奇妙的经历和知识积累极大丰富了他对自然的领悟,也激发了人们对一个正在迅速消失的自然世界的惊奇和热爱。 这本富有诗意、发人深省的关于 亲近生命 的著作,不仅是一位野外生物学家对自然的深切回应,也是对保护伦理的雄辩陈述。威尔逊指出,我们对其他有机体的理解越深刻,就越重视它们的价值。人类与其他生命的特殊关系,让我

    • ¥42.3 ¥59.8 折扣:7.1折
    • 花园里的10堂实验课(自然观察丛书)
    •   ( 227 条评论 )
    • [美]詹姆斯·纳迪James Nardi)著 桔梗 译 /2021-06-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以花园中的常见植物为切入点,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容易操作的小实验,阐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观察现象 提出假说 验证假说。 全书共分为十章,每章聚焦于植物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光合作用、运动本领、传粉和受精过程、色彩的形成、气味和精油的作用等。作者以平易近人的文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植物的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自然教育类图书。

    • ¥34.6 ¥48 折扣:7.2折
    • 自然之声:虫语
    •   ( 359 条评论 )
    • 唐志远 /2022-07-01/ 湖南科技出版社
    • 《虫语》是由国内知名自然摄影家拍摄的一本面向中国读者的昆虫科普图鉴,以新颖的设计理念和一目了然的系统性编排呈现了昆虫知识。作者用500多幅摄影作品以及手绘图记录下昆虫的各个形态、生活习性、活动时间、栖息环境等内容。此外,本书还有许多生态图片,通过作者的镜头微距看到不一样的昆虫捕食、繁殖等令人惊叹的视角。那么,让我们跟着作者的镜头探寻隐藏在我们身边的不可思议的自然之美吧!

    • ¥235.6 ¥248 折扣:9.5折
    • 脆弱的物种 细胞生命的礼赞作者 刘易斯·托马斯 作品 经典新译 尹烨译作 医学科普读物 中信出版社
    •   ( 264 条评论 )
    • 刘易斯·托马斯 /2024-01-15/ 中信出版社
    • 《脆弱的物种》是刘易斯 托马斯的最后一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收录了他创作于1984 1992年的演讲稿和未发表的文章,是他作为一代医者的毕生思索。 第一部分回顾自己的从医生涯,反思医学的教育和发展,呼吁人们正视医学中的无知,重视基础研究,这也是他一生的两个关切。 第二部分涉及更普遍的问题 疾病、药物滥用与老龄化,主张现代社会的发达国家有义务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改善卫生条件,扩大基本医疗服务供给。 第三部分从专业以外的视角谈自然、心智与未来。 第四部分可以被称为托马斯的告别寄语,由一个大胆的设想作为主线:地球有思想吗? 通过对 合作 、 沟通 和 联系 三个主题的讨论,托马斯得出了颇为幽默的结论:生命在于合作,万物皆有联系,未来亦当如此;如果地球真的有思想,其注意力很可能会投射到多样性远超人类的甲虫身上。 刘

    • ¥41.1 ¥58 折扣:7.1折
    • 生命的时间轴
    •   ( 258 条评论 )
    • 尼古拉斯·P. 莫尼 /2023-03-01/ 中信出版社
    • 生命很快,也很慢。 这本书跨越24个数量级,用10个章节依次探究不同时间尺度(从一毫秒到十亿年)的生命过程,为我们全景式展现了在宇宙的时间尺度内设定的生物学视野。 在时间轴的微观这一端,人类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有限,有很多非常快的生命现象无法被我们察觉,比如真菌抛射孢子、水母蜇刺时射出刺丝囊只需几微秒。蜂鸟每秒振翅50次,这种频率处于我们的视觉感知极限处。自然选择做了权衡,让人类成为现在的样子,专注于常见的危险事物所在的时间尺度。所以,动物心跳的数量级是秒,而昼夜节律和近年节律这两个内置生物钟分别以天和年为单位。 在时间轴的另一端,能轻松存活几千年的狐尾松具有抵抗衰老的力量,从河马远亲到鲸的演化花了数百万年,生命的起源、地质变化是更为缓慢的过程。 不过,就像一条衔尾蛇一样,生命的时间轴两端

    • ¥41.8 ¥59 折扣:7.1折
    • 科学之美·显微镜下的人体
    •   ( 587 条评论 )
    • [英]科林·索尔特 著,吴舟桥孙晓婉 译 /2020-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我们的身体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奇妙。《科学之美 显微镜下的人体》借用现代科技,精美地展示出一般人很少能见到的精彩的人体微观图像。人体的微观元素是如此地迷人和壮观,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大脑、细胞、血液、荷尔蒙的各种细节,甚至还有我们体内的病菌和药物治疗过程。 这些迷人的图像不仅是视觉的享受之旅,还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科学背后的奥秘。阅读本书,我们将了解到,我们体内的白细胞是如何杀菌的,人体激素如何作用,我们手臂上的细微毛发以及体内癌细胞如何活动,或是神经末梢的形状有多么奇妙。图书以显微摄影技术探索科学与人类美妙的身体构造,并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解释了每幅图片后的科学,让我们了解人体内在之美。 本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 ¥103.1 ¥128 折扣:8.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