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等现行钢结构各种规范的*诠释、延伸与补充。
《地下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实践》为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上海科技专著出版资金、同济大学学术专著(自然科学类)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地下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实践》系统总结了孙钧院士学术团队近十年来主持承担各类重大地下工程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若干创意性成果,包括:海底隧道制定*小埋深及其衬砌结构设计、软基盾构法越江隧道纵向三维数值计算、水工输水隧洞预应力混凝土复合衬砌相互作用及其深大竖井基坑围护结构静动力分析、地下工程施工变形预测与控制的人工智能方法、地下水封油库围岩块体稳定分析与渗流控制等方面所作的较深入细致的探讨;在一些地下结构设计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方面,也体现了多项学术上新的突破,如:桥梁桩基础的群桩效应和工后沉降、桩基三维非线性抗震动力分析与试
《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是由英国钢结构学会(The Steel Constraction Institute)在前6版的基础上,采用全新的欧洲标准(Eurocode 3)组织编写的,中文译名为《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本手册一直是英国、欧美及全世界许多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行业最经典的畅销工具书之一。 别克 戴维森、格拉汉姆 W 欧文斯编著的《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内容丰富,融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于一体,是一部全面介绍和反映欧洲钢结构建筑行业的*材料、设计、加工、制作、安装的大型权威性工具书,对我国钢结构设计行业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共36章,主要包括:绪论、钢结构建筑一体化设计、欧洲规范的荷载、单层建筑、多层建筑、工业钢结构、特殊钢结构、轻型钢结构与模块化施工、辅助钢结构、钢材生产、失效过程、分析、结构振动、局
《工程结构的风致振动稳定与控制(精)》系统论述了桥梁、建筑、输电塔和冷却塔等工程结构物因风荷载而产生的振动、稳定和控制问题,反映了作者近20年来在理论分析、实验方法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 全书共16章。第1章介绍空气动力学与气动弹性力学基础,第2章介绍梁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第3章介绍高层建筑风荷载与等效风荷载,第4章介绍桥梁风荷载,第5章介绍山区峡谷风环境,第6章介绍输电塔与冷却塔的风荷载,第7章至第12章分别论述气动参数识别、颤振、抖振和涡振等风致振动和稳定的深度问题,第13章至第15章介绍风致振动的控制方法及拉索、吊杆等易振构件的减振技术,第16章简要介绍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 陈政清专著的《工程结构的风致振动稳定与控制(精)》可供桥梁工程、结构工程、风工程、空气动力学和振动控制
本书着重对膜材与膜结构建筑这一新兴行业所需的技术人员以及工程师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加以描述,其中加入了物理、化学、材料学、工艺学及企业管理等各学科方方面面的内容。书中还介绍了膜材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方面所应掌握的一些技术工艺。
但泽义主编的《钢结构设计手册(上下第4版)》内容包括: 近期新版《钢结构设汁标准》GB 50017―201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2017、《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等现行钢结构各种规范的很好诠释、延伸与补充。 涵盖现行钢结构各专业设计标准内容;全书共21章,总计260余万字,内容丰富新颖,为以往各版《钢结构设计手册》之最;本书各种类型钢结构及其节点的设计与计算是几十年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并有所创新;部分章节的设计计算示例采用手工计算,过程清晰易于理解;加深对标准的理解进而正确使用,指导与优化设计。 第四版内容包括:结构体系、材料选用、结构分析、单层与多层厂房钢结构、多层与高层钢结构、门式刚架、压型钢
为了使广大设计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准确地掌握和正确地使用新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于新规范颁布后,邀请了参加新规范修订工作的20余个主要设计单位及部分大学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了这本《钢结构设计计算示例》,供有关设计单位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和阅读。本书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工程设计中钢结构系统(包括房屋结构和特殊结构)各类构件及节点的计算和钢铁联合企业中炼铁、炼钢、轧钢以及机械加工等大型钢结构系统的总体设计、结构布置和构件选型的设计示例。由于入选的示例多是选自目前全国有影响的设计单位已经过实践考验的典型优秀设计示例,因此,既有专业方面的代表性、实用性,又具备足够的可靠性。 必须说明的是:当前在工程设计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对一些大型结构和构件一般选用程序计算,本
《唐山大地震与建筑抗震》是集历史性、科技性、系统性于一体的大型文献图书。 本书中英文对照,以建筑为主线阐述唐山的建筑沿革,城市形成、发展、毁灭、复兴的过程和规律。总共有文字6万,图表23个,照片791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真实地展示唐山建筑全貌。本书分唐山的建筑与城市发展简史、唐山大地震震害与抗震建筑、震后应急救灾与恢复重建三部分。 《唐山大地震与建筑抗震》,适于从事灾害学、地震社会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专业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阅读,也可供图书馆珍藏。
本书介绍作者近年来在传统木结构主要节点抗震性能与整体结构耗能减震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传统木结构的结构特点与震害特征、直榫节点抗震性能、燕尾榫节点抗震性能、榫卯节点力学模型、殿堂式斗栱节点力学性能、叉柱造式斗栱节点抗震性能、榫卯连接木构架抗震性能、带填充墙木构架的抗震性能、传统木结构振动台试验和传统木结构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
《Applications of Static Beam Functions in Vibration Analysis of Structures(静力梁函数在结构振动分析中的应用)》以著名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李兹法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以静力梁函数作为基函数,研究梁、板结构的动力学特性,重点分析变截面和变厚度、内部支撑以及边界条件对梁、板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全书共23章,第1章介绍李兹法的发展史与存在的问题;第2章至第6章研究各种边界和内部支撑条件下变截面欧拉-伯努利梁和铁摩辛柯梁的振动特性;第7章至第11章研究各种边界和线支条件下等厚度基尔霍夫薄板的振动特性;第12章至第14章研究线支和点支等厚度复合材料薄板的振动特性;第15章和第16章研究变厚度基尔霍夫薄板的振动特性;第17章至第20章研究等厚度和变厚度米德林中厚板的振动特性;第21章和第22章研究线支和点支等厚度复合材料厚板的振动特性;第23
本为为第八届全国岩土工程实录交流会的论文集,全书汇集了全国各系统、各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撰写的论文192篇,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边坡与基坑工程等方面内容以及国内岩土工程界专家撰写的专题综述等。
中国古代门窗,一向附丽于建筑及园林营造之中。历代写园林的书,汗牛充栋,而论及门窗,常常一笔带过。宋人著《营造法式》,辟「小木作」诸章,始有关于门窗、栏杆和室内隔扇、罩、屏等制度、功限的专论。
内容简介 ( 字数不低于 500 字 , 可以抄一些书内的内容 ) : 当今,全球都面临着经济发展、新兴生活形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这种趋势下,木构建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型木构建筑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材料和技术的认同,而是在诉求环保、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关注人性和生活品质,关注地域文化传统的传承。所谓老树开新花,在先进技术和科学理念的支持下,木构建筑正步入全新创作天地。 随着对木材物理性能认识的深入,以及新型木构件技术的发展,当代木构建筑已远远脱离传统木建筑形象,突破传统的纯木框架或梁柱体系,取而代之的是以鲜明的结构特征、严谨的结构逻辑和丰富多样的结构形式,在建筑结构和空间上寻求应用创新和变化。以木材作为建筑结构,空间形式更为灵活、节点处理手法更为多样化,结构关系表达
《建筑加固改造托换工程技术实例100例》一书内容为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二十年来高难度工程的典型案例及各种新技术的汇编,涉及的工程类型包括建筑加固、基础加固、改造、纠倾、托换、鉴定,并介绍了部分自有专利技术。全书包括七部分,*部分:综述;第二部分:结构加固与改造;第三部分:基础加固;第四部分:纠倾与顶升;第五部分:托换与平移;第六部分:检测与鉴定;第七部分:部分专利技术介绍。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给建(构) 筑物的加固、改造、纠倾、托换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学校师生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各地应用深基坑工程的各种围护结构形式、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全书共分为21章,主要内容包括:总 论、设计计算理论与分析方法、放坡开挖基坑工程、悬臂式支挡结构、水泥土重力式围护结构、内撑式围护结构、拉锚式围护结构、土钉及复合土钉支护、冻结法围护结构、其他形式围护结构、围护墙的一墙多用技术、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地下连续墙技术、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技术(TRD工法)、咬合桩支护技术、基坑工程土方开挖、逆作法技术、深基坑工程监测、深基坑工程环境效应与对策、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