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等现行钢结构各种规范的*诠释、延伸与补充。
本书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科学与工程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3章是数字信号处理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数据压缩采集及无线传输算法;第4、5章是结构模态分析与识别方法;第6、7章是结构损伤识别和模型修正方法;第8、9章是车辆荷载识别与建模方法;第10章是基于监测数据的主梁安全评定方法;第11章是基于监测数据的拉索安全评定方法;第12、13章是风工程监测数据分析方法和地震损伤识别算法;第14章是结构健康监测的Benchmark模型。
本书从随机动力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入手,依次介绍了随机动力学的概率论数学基础,包括随机变量和随机过程的基本原理;进而介绍了工程中常见随机动力激励(如风、地震、海浪)的随机物理建模;然后阐述了考虑结构参数随机性的随机结构分析的主要方法、以及考虑激励随机性的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从概率守恒原理的两类描述(随机事件描述和概率空间描述)出发,着重介绍了进行高维随机动力系统分析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论,详细阐述了广义密度演化方程的理论推导和数值求解方法。后,介绍了结构可靠度和控制理论,并详细阐述了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在复杂结构系统可靠度评估和随机控制方面的应用方法。本书重要贡献是对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的清晰表述及其在地震激励和风浪作用下评估结构动力可靠度和控制问题的应用。
本次再版对实际工程中的难点问题,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修订版)要求,通过工程案例和注册考试的相关要求进一步补充完善,以利于对规范规定的正确理解。
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各地应用深基坑工程的各种围护结构形式、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全书共分为21章,主要内容包括:总 论、设计计算理论与分析方法、放坡开挖基坑工程、悬臂式支挡结构、水泥土重力式围护结构、内撑式围护结构、拉锚式围护结构、土钉及复合土钉支护、冻结法围护结构、其他形式围护结构、围护墙的一墙多用技术、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地下连续墙技术、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技术(TRD工法)、咬合桩支护技术、基坑工程土方开挖、逆作法技术、深基坑工程监测、深基坑工程环境效应与对策、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是全球超高层建筑发展的中心,不仅在建或已建超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均名列前茅,而且其建设规模和设计复杂程度也属世界罕见。许多超高层建筑突破了我国现行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的规定。如何保证这些超高层建筑抗震和抗风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施工可建性,引起了我国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 周建龙著的《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实践(精)》基于大量的超高层建筑工程实践,针对当前建筑高度大于300 m的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面临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从结构抗侧力体系选型、抗风技术、抗震技术、消能减震(振)技术、非荷载效应、巨型构件及节点构造、地基基础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和系统总结。同时,本书以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完成的9个超高层建筑项目为工程实例,对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及
《国外土木工程精品丛书:混凝土结构设计(Volume 2 导读版)》不仅涵盖了混凝土受弯、受剪、受扭和轴心受力构件的基本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而且提供了多种结构的设计方法,还给出了板的深入分析思路,地基、基础和挡土墙等的设计方法,以及非常重要的节点设计方法。受弯构件设计一章,扩充了材料性能和设计例题。更新了结构抗震设计相关内容,并简要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指导美国多个州的设计,同时也是世界多国的模式规范,其2008版有很多显著变化:修订了细长柱和抗震设计方法,与上一轮规范相比,细长柱的设计方法有所简化,而抗震设计增加了重要内容;增加了双向板抗冲切锚栓设计内容和钢筋的机械锚固方法。 《国外土木工程精品丛书:混凝土结构设计(Volume 2 导读版)》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8版更
《混凝土结构设计(Volume 1)(英文版)(导读版)》已按照2008版美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AC1318M—08)进行更新:修订了细长柱和抗震设计方法,其中细长柱的设计方法有所简化,抗震设计增加了重要内容:增加了双向板的抗冲切锚栓设计内容和钢筋的机械锚固方法;引入了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2008修订版中基于改进压力场法的构件抗剪设计内容。
本图集适用于采用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的单层房屋。跨度为15m~30m,柱距为6m、7.5m和9m三种,屋面坡度为1/10,单跨或等高1~3跨,考虑了6种不同的荷载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9度。
沈祖炎主编的《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第2版)》是上海市金属结构协会等组织,以同济大沈牵头由上海市诸家建筑单位参加编制的。内容以国家及行业的有关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为依据,参考了上海地区及国内外的钢结构施工经验,并引用了一些国外规范资料进行编写。 《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第2版)》第二版包括11篇81章,总括了施工总则、结构用钢材、连接方法、用具和机具、工厂制作、现场安装、检测检验、工程管理方法等内容;对切割、制孔、成形加工、矫正、组装、焊接、腐蚀与防护、成品检验与运输、工程验收等一系列操作与管理过程分别阐述并作规定,列入了大量应用资料、具体操作方法及作业流程图表、实用的管理表格形式等;可直接参考应用。 本书可供钢结构制作工厂、钢结构施工安装企业、建筑工程施工与设计部门的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我国超高层建筑不断突破新的高度,各种新型复杂体型及复杂结构体系大量出现,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开始接触到复杂高层、超高层及其他超限工程的设计。这些超限工程,无一例外,给设计工作尤其是抗震设计带来了难度和挑战。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自成立以来的60多年中,承担并完成了全国范围内许多重要的设计项目,在超限工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享有*高的行业声誉。本书为BIAD近年来参与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实例汇编,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为高度超限工程(包括28个工程实例),下册为特别不规则及大跨屋盖超限工程(包括27个工程实例)。每个工程的介绍包括四个方面:(1)工程概况与设计标准;(2)结构体系及超限情况;(3)超限应对措施及分析结论;(4)专家审批意见。 北京
针对结构可靠性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本书系统阐述了结构可靠性的分析与控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结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可靠性分析中的不确定性、结构可靠性的度量方法和控制方式、概率分布和信度分布、结构性能和作用的概率模型、结构可靠度分析与校核、结构可靠性设计与评定、不确定事物的推断、结构性能和作用的推断、基于试验的结构性能建模方法、基于试验的结构可靠性设计与评定等。书中考虑了结构可靠性分析中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建立了符合人们现实认知水平的可靠度控制方式;在结构可靠性的分析、校核、设计、评定等方面,完善和发展了结构可靠性理论和结构设计、评定方法,拓展了结构可靠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肯尼思·M.利特、汪家铭、安妮·M.吉尔伯特* 的《结构分析原理(原第4版国外高等院校土木建筑类 经典教材)》介绍和分析了普通结构构件的基本技术 ,包括梁、框架、桁架、索和拱等。不仅介绍了静定 与超静定结构分析的经典方法,而且简要介绍了矩阵 分析等现代结构的分析方法,试图使学生能够通过对 这些内容的学习,逐步建立起对结构性能的直观理解 ,并能够判别结果的正确与否。
肯尼思 M.利特、汪家铭、安妮 M.吉尔伯特* 的《结构分析原理(原第4版国外高等院校土木建筑类 经典教材)》介绍和分析了普通结构构件的基本技术 ,包括梁、框架、桁架、索和拱等。不仅介绍了静定 与超静定结构分析的经典方法,而且简要介绍了矩阵 分析等现代结构的分析方法,试图使学生能够通过对 这些内容的学习,逐步建立起对结构性能的直观理解 ,并能够判别结果的正确与否。
2011蛇形画廊展馆由世界著名的瑞士建筑设计师彼得·卒姆托设计。该项目是卒姆托在英国完成的座建筑,其中包含了非常有影响力的荷兰设计师皮耶特·奥多夫专门设计的花园。在彼得·卒姆托设计的展馆中央是一座花园,建筑师希望该花园能使参观者变成观察者。彼得·卒姆托的设计旨在帮助人们抽出时间来此放松、观察,然后或许再次进行交谈,或许不交谈。展馆的设计主要强调角色、感官和情绪在体验建筑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卒姆托用精选的建筑材料创造出能引发人深思的空间,该空间能够唤起人们身边自然环境中精神层面的东西。和往常一样,卒姆托的审美目标仍然是按照甲方要求细致地设计这座建筑,使其既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又作为情感体验的客体。
本手册共22章。第1章绪论阐述了关于结构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概念、适用范围、装备结构可靠性与耐久性主要参数和结构可靠性设计主要工作项目;第2章阐述了结构主要失效模式;第3章介绍了提高结构可靠性的设计要求与措施,重点是结构的抗疲劳设计与防腐蚀(烧蚀)设计;第4章~第6章详细叙述了载荷/环境及载荷谱,包括了载荷的统计分析与提高载荷谱统计真实性与可靠性的技术;第7章介绍了与结构可靠性分析相关的材料力学性能(强度、疲劳与断裂性能)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第8章~第9章分别介绍了零构件与结构体系的静强度可靠性分析技术;第1O章~第12章分别阐述了结构的疲劳、损伤容限和耐久性分析技术;在第13章介绍了结构的破坏危险性(疲劳断裂可靠性)分析技术以及疲劳分散系数;第14章介绍了腐蚀环境下结构的使用寿命评定技术;第15章介绍了
本书介绍了江苏沪宁钢机承担的重大工程中的钢结构制作加工和施工安装技术,共分为七章,分别为:综述、大型公共建筑钢结构工程、新建大型火车站钢结构工程、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工程、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体育场馆钢结构工程、桥梁钢结构等。 本书既为业丰、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提供相关资料,也可作为大学和科研单位的参考用书。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火设计原理》论述了作者领导的课题组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火设计原理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具体内容包括:组合构件,如型钢混凝土、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不锈钢管混凝土和FRP(FiberReinforcedPolymer)约束钢管混凝土等的耐火性能;火灾后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和修复加固方法;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梁柱连接节点的耐火性能;火灾后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梁?柱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钢混凝土组合平面框架结构的耐火性能。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火设计原理》内容新颖,系统实用,可供从事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超高层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是现代超高层 建筑结构体系的一种主要形式。郑山锁、侯丕吉、王 斌、李磊编*的《超高层混合结构地震损伤的多尺度 分析与优化设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这种结构地震损 伤的多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混凝土的弹 性与弹塑性分形损伤本构模型研究,混凝土综合损伤 本构模型研究,钢-混凝土界面的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SRHPC构件及其框架结构地震损伤性能研究,RC剪 力墙构件及核心筒结构地震损伤性能研究,SRC框 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楼层损伤模型研究,SRC框架- RC核心筒混合结构地震损伤模型研究,SRC组合结构 材料,结构一体化多目标优化设计,组合与混合结构 的抗震优化设计,SRC构件考虑粘结滑移效应的非线 性纤维梁柱单元建模方法,SRC梁一柱节点单元模型 及其核心区剪切块数值模型。 本书可供从事土木工程专业
《唐山大地震与建筑抗震》是集历史性、科技性、系统性于一体的大型文献图书。 本书中英文对照,以建筑为主线阐述唐山的建筑沿革,城市形成、发展、毁灭、复兴的过程和规律。总共有文字6万,图表23个,照片791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真实地展示唐山建筑全貌。本书分唐山的建筑与城市发展简史、唐山大地震震害与抗震建筑、震后应急救灾与恢复重建三部分。 《唐山大地震与建筑抗震》,适于从事灾害学、地震社会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专业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阅读,也可供图书馆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