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等现行钢结构各种规范的*诠释、延伸与补充。
本书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科学与工程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3章是数字信号处理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数据压缩采集及无线传输算法;第4、5章是结构模态分析与识别方法;第6、7章是结构损伤识别和模型修正方法;第8、9章是车辆荷载识别与建模方法;第10章是基于监测数据的主梁安全评定方法;第11章是基于监测数据的拉索安全评定方法;第12、13章是风工程监测数据分析方法和地震损伤识别算法;第14章是结构健康监测的Benchmark模型。
本书从随机动力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入手,依次介绍了随机动力学的概率论数学基础,包括随机变量和随机过程的基本原理;进而介绍了工程中常见随机动力激励(如风、地震、海浪)的随机物理建模;然后阐述了考虑结构参数随机性的随机结构分析的主要方法、以及考虑激励随机性的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从概率守恒原理的两类描述(随机事件描述和概率空间描述)出发,着重介绍了进行高维随机动力系统分析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论,详细阐述了广义密度演化方程的理论推导和数值求解方法。后,介绍了结构可靠度和控制理论,并详细阐述了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在复杂结构系统可靠度评估和随机控制方面的应用方法。本书重要贡献是对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的清晰表述及其在地震激励和风浪作用下评估结构动力可靠度和控制问题的应用。
本次再版对实际工程中的难点问题,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修订版)要求,通过工程案例和注册考试的相关要求进一步补充完善,以利于对规范规定的正确理解。
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各地应用深基坑工程的各种围护结构形式、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全书共分为21章,主要内容包括:总 论、设计计算理论与分析方法、放坡开挖基坑工程、悬臂式支挡结构、水泥土重力式围护结构、内撑式围护结构、拉锚式围护结构、土钉及复合土钉支护、冻结法围护结构、其他形式围护结构、围护墙的一墙多用技术、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地下连续墙技术、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技术(TRD工法)、咬合桩支护技术、基坑工程土方开挖、逆作法技术、深基坑工程监测、深基坑工程环境效应与对策、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是全球超高层建筑发展的中心,不仅在建或已建超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均名列前茅,而且其建设规模和设计复杂程度也属世界罕见。许多超高层建筑突破了我国现行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的规定。如何保证这些超高层建筑抗震和抗风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施工可建性,引起了我国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 周建龙著的《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实践(精)》基于大量的超高层建筑工程实践,针对当前建筑高度大于300 m的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面临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从结构抗侧力体系选型、抗风技术、抗震技术、消能减震(振)技术、非荷载效应、巨型构件及节点构造、地基基础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和系统总结。同时,本书以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完成的9个超高层建筑项目为工程实例,对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及
《混凝土结构设计(Volume 1)(英文版)(导读版)》已按照2008版美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AC1318M—08)进行更新:修订了细长柱和抗震设计方法,其中细长柱的设计方法有所简化,抗震设计增加了重要内容:增加了双向板的抗冲切锚栓设计内容和钢筋的机械锚固方法;引入了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2008修订版中基于改进压力场法的构件抗剪设计内容。
本图集适用于采用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的单层房屋。跨度为15m~30m,柱距为6m、7.5m和9m三种,屋面坡度为1/10,单跨或等高1~3跨,考虑了6种不同的荷载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9度。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制品生产及应用》一书从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与技术、制品性能、居住建筑节能与热工设计、砌块填充墙、砌块承重多层房屋设计、配筋屋(楼)面板材、配筋墙板、制品的施工技术与质量验收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性能及其应用技术,让人们对蒸压加气混凝土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
《建筑加固改造托换工程技术实例100例》一书内容为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二十年来高难度工程的典型案例及各种新技术的汇编,涉及的工程类型包括建筑加固、基础加固、改造、纠倾、托换、鉴定,并介绍了部分自有专利技术。全书包括七部分,*部分:综述;第二部分:结构加固与改造;第三部分:基础加固;第四部分:纠倾与顶升;第五部分:托换与平移;第六部分:检测与鉴定;第七部分:部分专利技术介绍。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给建(构) 筑物的加固、改造、纠倾、托换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学校师生提供参考与借鉴。
《供暖通风空调设计手册》主要服务于建筑行业所涉及的供暖、通风与空调诸领域的工程设计,包括常用数据、冷热负荷及水力计算、设计深度要求及互提资料、冷热源、供暖、通风防排烟及人防通风、空调、冷库与人工冰场、水处理、阀件、自动控制、附录等。手册中所涉及的暖通空调诸领域工程设计,按工程设计的固有规律,引入了先进的技术内容,顺序阐明了工程设计原理、设计依据、设计步骤、设计内容及设计优化;还配有大量常用基础数据、产品数据和部分相关厂家信息,并推荐诸多优化设计方案,既方便了设计,又节省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寻找资料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设计效率。
本书分为《清清楚楚算钢筋 明明白白用软件:钢筋算法与实例详解》(第2版·上册)简称“算法”、《清清楚楚算钢筋 明明白白用软件:钢筋软件操作与实例详解》(第2版·下册)简称“软件操作”,并附一份工程实例图。 “算法”以一份包含基本钢筋构件的完整工程——1号写字楼图纸为主线,以大量通俗易懂的图片和表格,详细讲解了该工程所用钢筋的计算原理、计算公式和答案(平板式筏形基础、框架柱、剪力墙、梁、板、楼梯、二次结构)。 “软件操作”以该工程为主线、计算效率为原则,细致分析了软件操作顺序,详细讲解了该工程所涉及钢筋构件的软件操作步骤和调整方法,并给出了软件计算过程和答案,同时用软件计算答案和手工计算答案作比较,使读者在体验式学习中了解软件、验证软件,以便更好地完成钢筋抽样工作。
沈祖炎主编的《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第2版)》是上海市金属结构协会等组织,以同济大沈牵头由上海市诸家建筑单位参加编制的。内容以国家及行业的有关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为依据,参考了上海地区及国内外的钢结构施工经验,并引用了一些国外规范资料进行编写。 《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第2版)》第二版包括11篇81章,总括了施工总则、结构用钢材、连接方法、用具和机具、工厂制作、现场安装、检测检验、工程管理方法等内容;对切割、制孔、成形加工、矫正、组装、焊接、腐蚀与防护、成品检验与运输、工程验收等一系列操作与管理过程分别阐述并作规定,列入了大量应用资料、具体操作方法及作业流程图表、实用的管理表格形式等;可直接参考应用。 本书可供钢结构制作工厂、钢结构施工安装企业、建筑工程施工与设计部门的技术
本书介绍了当代建筑工程领域中*、前沿的5种空间结构体系,即张拉整体结构、膜结构、开合屋盖结构、折叠结构及玻璃结构。书中对每种结构的构造特点、设计理念、计算方法及施工技术等进行了精练的阐述,并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为了增强读者对内容的理解,书中展示了大量彩色图片及工程图,达到了图文并茂的效果。 该书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为我国部全面论述现代空间结构理论与实践的专著,兼具先进性与实用性。 本书可供结构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对从事空间结构设计及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更是一本不 可多得的参考书。
中国古代门窗,一向附丽于建筑及园林营造之中。历代写园林的书,汗牛充栋,而论及门窗,常常一笔带过。宋人著《营造法式》,辟「小木作」诸章,始有关于门窗、栏杆和室内隔扇、罩、屏等制度、功限的专论。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系统介绍了建筑工程中应用的索结构体系、设计原理、施工控制与工程应用等,包括张弦梁、弦支穹顶、索穹顶、张拉结构、索网、索拱、斜拉和悬吊结构、索桁架和预应力撑杆柱、车辐式结构等结构的组成特点、受力性能、设计理论以及典型工程应用等;然后重点介绍了索结构的找形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幕墙和采光顶的索结构形式、设计理念及工程应用,索结构的动力性能、风致效应及断索分析,索结构施工张拉分析及施工控制方法、误差控制分析及索力测量方法;后介绍了拉索(杆)与锚具设计、索材料特性及索节点的主要连接形式。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索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人员参考。
为了使广大设计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准确地掌握和正确地使用新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于新规范颁布后,邀请了参加新规范修订工作的20余个主要设计单位及部分大学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了这本《钢结构设计计算示例》,供有关设计单位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和阅读。本书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工程设计中钢结构系统(包括房屋结构和特殊结构)各类构件及节点的计算和钢铁联合企业中炼铁、炼钢、轧钢以及机械加工等大型钢结构系统的总体设计、结构布置和构件选型的设计示例。由于入选的示例多是选自目前全国有影响的设计单位已经过实践考验的典型优秀设计示例,因此,既有专业方面的代表性、实用性,又具备足够的可靠性。 必须说明的是:当前在工程设计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对一些大型结构和构件一般选用程序计算,本
由于地震动的多维性及结构本身的不对称性,结构的地震反应实际上是扭转耦联的空间振动。本书系统地论述了空间结构多维减震控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共分四篇。篇论述了多维地震动和结构多维振动模型的建立及结构多维地震反应的分析方法;第二篇论述了结构被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结构多维减震控制中的应用;第三篇总结了结构控制中常用的主动控制算法和智能控制算法;第四篇论述了主动、半主动及智能控制系统的减震机理及其在结构多维减震控制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相关专业大学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用书,也司供土木建筑、水利工程、海洋与船舶工程、工程力学等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应用*为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其火灾高温下耐火行为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已成为防灾减灾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书主要介绍了作者近年来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组合件、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简支梁、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等足尺结构和构件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基于钢筋混凝土普通框架结构和梁托柱框架转换结构整体火灾行为的理论分析所取得的成果。上述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该类钢筋混凝土构件和结构受火灾作用的灾变机理和承载性能劣化规律,可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耐火设计与灾后评估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本书可供从事土木工程结构研究与设计的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土木建筑类专业的师生参考。
《Applications of Static Beam Functions in Vibration Analysis of Structures(静力梁函数在结构振动分析中的应用)》以著名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李兹法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以静力梁函数作为基函数,研究梁、板结构的动力学特性,重点分析变截面和变厚度、内部支撑以及边界条件对梁、板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全书共23章,第1章介绍李兹法的发展史与存在的问题;第2章至第6章研究各种边界和内部支撑条件下变截面欧拉-伯努利梁和铁摩辛柯梁的振动特性;第7章至第11章研究各种边界和线支条件下等厚度基尔霍夫薄板的振动特性;第12章至第14章研究线支和点支等厚度复合材料薄板的振动特性;第15章和第16章研究变厚度基尔霍夫薄板的振动特性;第17章至第20章研究等厚度和变厚度米德林中厚板的振动特性;第21章和第22章研究线支和点支等厚度复合材料厚板的振动特性;第23
《工程结构的风致振动稳定与控制(精)》系统论述了桥梁、建筑、输电塔和冷却塔等工程结构物因风荷载而产生的振动、稳定和控制问题,反映了作者近20年来在理论分析、实验方法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 全书共16章。第1章介绍空气动力学与气动弹性力学基础,第2章介绍梁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第3章介绍高层建筑风荷载与等效风荷载,第4章介绍桥梁风荷载,第5章介绍山区峡谷风环境,第6章介绍输电塔与冷却塔的风荷载,第7章至第12章分别论述气动参数识别、颤振、抖振和涡振等风致振动和稳定的深度问题,第13章至第15章介绍风致振动的控制方法及拉索、吊杆等易振构件的减振技术,第16章简要介绍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 陈政清专著的《工程结构的风致振动稳定与控制(精)》可供桥梁工程、结构工程、风工程、空气动力学和振动控制